长啸若怀人

作者:风的远方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饭局


      刘崎走进了百聚仙,这是朱瑀城最大最豪华的酒楼。
      店小二看到刘崎进去了立刻热情的向着刘崎行礼招呼道:“刘统领,见过刘统领。”
      然后又转头向里面喊道:“掌柜的,刘统领来了。”
      百聚仙的老板听说是刘崎来了,立刻丢下手头的工作来到刘崎身边。
      他一边向着刘崎作揖一边对刘崎说道:“见过刘统领,刘统领能来百聚仙是白聚仙的荣幸。刘统领,后院请。姜尚书已经来了,正等着刘统领呢。”
      刘崎没有说话,只微笑着向他回了一个礼。
      百聚仙的老板引着刘崎从百聚仙的后门走了出去,百聚仙的后院有一片密密的竹林,沿着后门弯弯曲曲的小路,老板带着刘崎穿过了竹林。
      竹林的后面是百聚仙的后池塘,在池塘的中间有一个精巧的小阁,小阁里烛火透明透过小阁的窗户,明显看到有一个人在里面。
      池子里的小阁是一个孤阁,小阁坐落在池子的中央,四面都是水没有任何通往小阁的桥。
      看他们来了,百聚仙的一个伙计撑着小船来到他们身边,小阁孤立在水中央,要去小阁只能是乘船。
      百聚仙的老板先上了小船,随后,刘崎也上了小船,不一会小船载着他们来到了池中的小阁旁。
      在小船停下来后,百聚仙的老板对刘崎说道:“刘统领,请。”
      显然老板不打算下船,也就是说只刘崎一个人去小阁。
      刘崎也没有谦让,他下了船来到了小阁前。
      在刘崎下船以后,百聚仙的老板又说道:“刘统领,我向刘统领保证,今天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来打扰姜尚书和刘统领的清静。”
      老板说完话,撑船的人将船撑回了岸边,刘崎独自一个人走进了小阁。
      在小阁里等着刘崎的人是吏部尚书,就是百聚仙老板口中的姜尚书。
      看刘崎去了姜尚书立刻站起来对着刘崎行礼说道:“刘统领,你可总算来了。”
      刘崎也向姜尚书回礼道:“姜尚书,不过一顿便饭而已,这也太隆重了些吧。”
      姜尚书笑呵呵的说道:“没有什么隆重的,也没有给刘统领准备什么多名贵的菜,还望刘统领多包涵。”
      刘崎已经入座了,说真的,比起姜尚书费心的将吃饭的地方特意定在这么私密的水中小阁,今天餐桌上的菜确实略显平庸了一些。
      在刘崎坐下来以后,姜尚书也坐了下来,姜尚书坐下后说道:“刘统领是个大忙人,平时很少跟大家出来吃饭的,今天好不容易答应我出来吃饭就得安安静静的吃。这里四面都是水,谁要想来这里必须要坐船。”
      刘崎当然知道将尚书的意思,姜尚书今天挑这个地方请他吃饭是为了大家说话方便。
      他是皇帝身边的人,不一定那一句话就会牵扯到皇帝,外面人多嘴杂万一无意中的某句话再落到了别人的耳朵里。
      这里谁要来必须要坐船,坐船过来就会有水声,在某些人靠近他们之前他们就已经先听到了水声。
      所以今天他们两个人在这里说的任何话,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绝对不会落到别人的耳朵里。
      姜尚书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举到刘崎面前说道:“来,刘统领,我先敬你一杯。”
      见姜尚书敬他酒了,刘崎也立刻给自己倒上酒举起杯子说道:“来,来,干杯,我们先干一杯。”
      他们一起碰杯喝完酒放下酒杯以后,大家便开开心心的品尝起了桌子上的美食。
      百聚仙作为朱瑀城最大最豪华的酒楼它的菜色就有它的过人之处。
      刘祺吃了桌上的菜以后对百聚仙的菜色赞不绝口,他对姜尚书说,百聚仙的菜色足以和宫里御膳房里的菜相提并论。
      看刘崎很喜欢今天的酒菜姜尚书也很开心。
      在他们一起吃了一会儿饭后,姜尚书无意中说道:“皇上,这些日子好像比原来勤政了许多,皇上勤政是大塵万民之福啊。”
      刘崎笑着说道:“是啊,皇上这些日子一直一个人独自在重华宫里批奏折到深夜。”
      “皇上勤于政事为国为民,可皇上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啊。”
      “可不是,我这些日子也但心皇上操劳过度再损了自己的身子。”
      “要我说刘统领该劝劝皇上。”
      ……
      表面上看他们好像在说皇帝操劳国事,两个人好像都很关心皇帝的样子,但其实他们真正说的是,在正盛宠的罗莹莹突然暴毙以后,皇帝的后宫里似乎没有了皇帝得意的人了。
      皇帝过去是喜欢歌舞升平的,可这些年他似乎没那么喜欢歌舞升平的生活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皇帝在这两年里好像不那么喜欢他的杜昭容和陈美人了,皇帝现在最喜欢的是罗莹莹。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皇帝哪是什么勤政爱民啊,他是没有办法。
      大皇子病重他都被大皇子的病急坏了,他虽然荒唐可他到底也是大皇子的父亲,他当然会在意他儿子的身体。
      偏偏在这个时候心爱的罗莹莹又暴毙薨了,而谋杀罗莹莹最大的嫌疑人又是皇后钟芷瑶。
      这个事情发生以后,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就吵得不可开交。
      文官们很多人一起向他施压要他赶紧严惩凶手钟芷瑶,而武官们则认为钟芷瑶是被冤枉的,所以要他仔细调查这件事情,要他还钟芷瑶清白。
      这件事情发生以后,皇帝在朝堂上就没有清静过,今天这个上奏明天那个递折子,换成谁也什么心情都没有了。
      再有皇帝现在后宫里的嫔妃也太少了些。
      皇帝在大婚以后不久太后就薨逝了,皇帝为了给太后守孝后宫里也就进不了人了。
      三年前选秀的时候,皇帝原想着在罗莹莹以外再选出几个容貌出众的人来充盈一下他的后宫,结果因为突然出现了一个周楚宁那一次的选秀便草草的结束了。
      可就是三年前的选秀仅选的两个美女,现在一个惹了他的雷霆大怒,一个已经薨逝了,这样一来皇帝的后宫到现在就没有什么人了,所以现在他在后宫里多少有些无处可去。
      所以在罗莹莹死了以后,皇帝除了因为大皇子去了几次临福宫外就没有去过其他地方了,曾经荒淫无度的少年皇帝就这样变成了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了。
      其实皇帝现在的勤政爱民归根结底还是后宫中没有他喜欢的人,而现在又要到了皇帝选秀的时候了。
      姜尚书在罗莹莹死了以后也站在罗丞相,户部尚书,兵部尚书一边,希望及早处置钟芷瑶给罗家一个交代。
      其实每个人对这件事情的态度都有它背后的原因。
      罗丞相想要在朝堂上拥有更多的权力,他要皇帝依靠他更多,罗莹莹没有了他还有侄女。
      他要借这一次的事情乘机扳倒钟芷瑶,在案子了结以后他就会顺势将侄女送进宫,这样他侄女就有机会可以直接填补钟芷瑶皇后的位置。
      户部尚书正在投资杜昭容和二皇子,只有钟芷瑶垮了杜昭容和二皇子才能有更多的可能。
      兵部尚书则将宝压在了陈美人和三皇子的身上,同样的道理,也只有钟芷瑶垮了陈美人和三子才有其他可能。
      而姜尚书则另有算盘,他的二女儿正值妙龄,他希望他能够效仿罗家借他的女儿提升他的朝堂上的权势,所以他要在案子了结之前,在罗家小姐进宫之前先将女儿塞进宫里去。
      如果过些时候因为这个案子钟芷瑶垮了,他的女儿如果先罗家小姐得了皇帝的宠爱,他的女儿也就有机会直接坐上皇后的宝座了。
      皇帝一向最宠爱刘崎,他天天站在皇帝身边,时刻都能跟皇帝说上话,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这件事情姜尚书需要刘崎的帮忙。
      要是过去有人请刘崎吃饭喝酒刘崎都是尽量推脱着的,刘崎知道,那些人之所以想要拉拢他是希望在他的身上得到一些关于皇帝的信息,这样以便他们更好的揣摩圣意。
      刘崎不愿意涉及党争,也不愿意做人们揣摩圣意的工具,所以刘崎过去让自己更多的时间在宫里呆着。
      他这么忙也就实在没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和大家应酬了。
      可今天不一样,今天他之所以应姜尚书的约,是因为在罗莹莹死后毕婕妤就一直精心的照顾着大皇子一直按兵不动着。
      刘崎知道毕婕妤是在观望,罗莹莹死了,如果钟芷瑶再倒了以后,她是大皇子的母亲,凭着大皇子,她未必会输给杜昭容和陈美人。
      朝堂上一定会有人支持立长而建议皇帝立她为皇后,毕竟比起以前来,皇帝对杜昭容和陈美人的宠爱都大不如从前了,所以在她们三个人之中她的机会其实也很大。
      所以刘崎要帮姜尚书将他的女儿推到皇帝面前去,他要让毕婕妤看到,即使罗莹莹死了,钟芷瑶倒了,以她们三个人的出身她们也统统没有资格登上皇后之位。
      如果钟芷瑶倒了,如果姜尚书的女儿真的登上了后位,那么后宫的局势就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钟芷瑶不得皇宠她很难有皇嗣,可如果姜尚书的女儿进了宫,如果钟芷瑶垮了以她的出身她比她们所有人都更有资格登上皇后的宝座。
      姜尚书的女儿如果登上了皇后的位置,再有了皇帝的嫡子,那么大皇子不过就是皇帝所有庶子中的其中一个庶子而已。
      只有让毕婕妤看到有人可能会威胁到大皇子的利益,毕婕妤就会坐不住,到时候毕婕妤就会跳出来。
      为了保住大皇子皇帝长子的身份,毕婕妤现在就会想尽办法保住钟芷瑶皇后的位置。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488633/7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