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行录

作者:木笔夕颜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前凉篇6


      清晨的敦煌城没有想象中安静。

      古人大多起得早,卖早点的铺子早已青烟袅袅,出城耕地的人在城门口排起了长队,读书的学子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这里的一切对辛艾来说都很新奇。

      走到县学一盏茶的功夫,硬是被她东看西看,拖成一刻钟。

      辛景满脸不耐烦,又怕她惹出什么事回去不好交代,只好忍着等她磨蹭。

      辛恭靖满脸严肃跟在身后,丝毫不急,若是仔细听就知道他此刻口中念念有词,正在默默背书,心思全不在此。

      三人好不容易挪到县学,天色已经大亮,街上也喧闹起来。

      进了县学大门,辛景吁了口气,终于摆脱这个累赘,县学可容不得她搞事情。

      学堂里此刻闹哄哄,早上陆续进来,都在嘈乱的寻找自己位置,交流昨日心得。偌大一个地方,挤了四五十人,各个年纪都有,全部混杂在一起。

      辛艾因为年纪小又是刚来的学生,被安排坐在最前面靠边的位置,这通常都是被关照的特殊学生。

      她刚坐下,赵博士就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助教。

      赵博士四十来岁,在古代已是高龄。道骨仙风般清瘦,须发皆白。

      后面的助教姓李,二十岁出头,身材微胖,圆盘子脸,和赵博士是鲜明对比。

      赵博士环视一圈,众人自觉安静,待他坐下,也无他话,拿起一本书就开始读,满篇之乎者也。

      辛艾听得一愣一愣,文言文晦涩难懂,看着讲坛上滔滔不绝的赵博士,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激情。

      努力听了一会儿,实在不知所云。

      只好无聊的发呆,手指在桌子上敲啊敲,脑袋不自觉的盘算。

      她微微侧身环顾一圈,没几个认识。

      她也不是里面唯一的女子,但是比她小的没有,坐在身后的都比她大不少。

      各个锦衣华服,一看就是士族大家出身,即使端坐在桌几前也是姿态婀娜。

      抬头看了眼赵博士,他举着书册,边读边捋胡子。

      辛艾不适的挪了挪,跪榻太硬,腿有点发麻。

      稍稍侧头,阿兄就坐在她斜后方,时不时的跟着赵博士点点头。

      辛艾眯着眼审视他周围,九、十岁的小孩都是扎的双髻,脸也都是嘟嘟的婴儿肥,谁是李暠来着?昨天天色昏暗,虽然没记住脸相,但是长得可爱像洋娃娃的孩子这里一个也没有,逃学了?

      李暠此刻确实还在城外。

      早起打了几套拳,活动筋骨,之后出门随意溜达去了。

      这处屋舍就在宕泉河边,隐匿在胡杨林深处。

      远眺三危山,近处是鸣沙山的断崖。

      他沿着河道往南走,远处传来隐隐的诵经声,再过去那边就是仙岩寺。

      他对佛经没什么兴趣,也不愿打扰了沙门,于是掉头往回。

      不料竟有马车在树林里飞奔,这也太危险了!

      他远远看着,本只是打算避让开,可是越看越觉得不对,马车左右乱窜,驾车的人没有踪影,车中传来阵阵惊呼,似乎是马发了狂,已无法控制。

      眼见着就要撞到树,车架必定四分五裂,车里的人焉有命乎?

      李暠几个箭步冲上去,跳上车架,极力想要控制住马匹,奈何到底是人小力薄,未能彻底扭转方向,马车惊险的擦过胡杨树,撞得车厢一震,他差点被抛出去。

      马车倒是因祸得福,稍微减缓了点速度。

      他侧身趴在门框上,忽然看见一把剑正随着车驾抖动在门边,他毫不犹豫,扑上前,拔剑转身砍断缰绳。

      一剑不断,再来一剑。

      缰绳被利落斩断,马儿狂奔,不过片刻,已不见踪影。

      车驾缓缓停了下来。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刚才着急,握剑太过用力,竟是裂开了口,鲜血直流。

      他皱着眉,从车帘上撕下来一块布,使劲缠了几下,当做止血。

      马车里的人惊魂未定,跌跌撞撞的爬出来。

      发髻散落,狼狈不堪。

      尹恪以为救他的当是侠义剑客,不曾想,竟是比他还小的幼学小儿。

      他稍稍整理仪容,拱手道:“多谢仗义相救!”

      李暠点点头,见他没什么事,转身要走。

      尹恪上前抬手微拦,问道:“你可是家住附近?”

      “有事?”

      “我暂住敦煌城内,马车是无法再驾了,车童被甩出车外也不知伤势如何,你若有认识的人,可否相帮?我乃天水尹氏,单名恪,若能相助,必谢重金!”

      李暠什么出身?且不说他生父是陇西李氏一脉,就是继父宋氏,也看不上重金二字。

      他在乎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天水尹氏。

      不知道与继父是否有来往?

      他稍犹豫,还是决定先带他去见继父,让他定夺。

      此刻,宋僚正和夫人在屋前树下,享受二人时光。

      看见李暠回来,两人并未觉得怎样,只是没想到后面会多跟了一人。

      宋僚还未来得及询问此人是谁,宋夫人见到李暠满手鲜血,心里一跳,赶忙上前拉着他的手问道:“儿啊,这是怎的了?”

      李暠见她满眼心疼,安慰着:“阿娘,儿无事,只是不小心碰了手,看着血流得多,伤口不大。”

      宋夫人想揭开帮他清理伤口,被他直接伸手拦住,对着宋僚道:“这是天水尹氏子弟,有事相求,请您定夺。”

      尹恪上前作揖,把来龙去脉对着宋僚又说了一遍,看着几人衣衫平平,屋舍简陋,估摸就是普通人家,许以重金必定会倾尽全力,于是道,“若能帮忙寻得车童,并送我们回到敦煌城,在下定会重金酬谢。”

      这对宋僚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他好不容易寻得清净,一日光景都不到就被打破,心里有些不舒坦。

      “你是天水尹氏子弟?怎会来敦煌?”

      “本是想寻郭君拜师求学,路过这里,在仙岩寺听了几天经。”

      “郭君?郭元瑜?他不是在临松吗?你来敦煌做甚?”

      尹恪有些不满,快快去寻人就是,问这么多做甚?但眼前毕竟是求人的事,只好耐心答道:“先来看看郭君的故土。”

      拜师郭元瑜?若是真能拜上,说不定将来学成能念宋家今日之好,说上几句话。

      这么想来他心里舒坦了些。

      从屋后牵来马车,准备先把几人送回敦煌城,再叫人来寻车童。

      马车一拉出来,尹恪有些惊讶。

      马在这时是何物?非世家贵族不得驾马。

      车身低调华丽,他往惯常位置一看,竟刻有宋字,难道是他知道的那个宋家?

      眼神来回在车和三人之见流转,他才惊觉自己看走了眼。

      仔细回想之前言语举止,未发现有冒昧之处,渐渐放下心。

      另一边,赵博士在讲坛上唾沫横飞,一个声音听久了就像念经。

      辛艾听着听着,感觉被催眠了似的,神魂早已飘走,只剩躯壳在这里坚持。

      然而空荡的躯壳又能坚持多久呢?

      首先支撑不起的就是头颅。

      她此刻眼睛时闭时睁,脑袋也跟着不争气的耷拉着,像在垂钓,时不时往下一点,点过头又抬起来再坚持坚持。

      半梦半醒最是熬人。

      作为第一天进学堂的重点“照顾”对象,助教哪能放任她上课打盹?

      李助教拿着教鞭,从她身边经过,跟往常一样,敲敲桌子以示提醒。

      他绝对不会料到今日这一鞭子会毁了课堂。

      鞭子下去,第一声,辛艾根本没听见。

      第二声她才惊觉。

      竹鞭敲打桌面,声音清脆,像是爆竹炸开。

      半梦半醒之间以为有东西在自己面前爆炸,她果断的站起来想跑。

      可是跪榻岂是这么容易酣睡的?

      腿脚早已麻木却不自知,站起来的瞬间一步也迈不动,犹如千万只蚂蚁在啃噬。

      最后就是“砰”的一声,从桌几前栽倒下来,摔在地上。

      所有人注意力都被她吸引,赵博士长篇阔论被打断,不悦的看着她,李助教惊呆在一边。

      辛艾准备站起来重新跪坐,谁料到脚太麻,扑通一声又跪趴下了。

      助教见她年纪小,以为她是吓得慌张跪着认错,原本训斥的话收回:“辛氏既已知错,回去坐好吧。”

      她倒是想起,可是腿麻迟迟缓不过来,只好趴在地上悄悄给自家阿兄使眼色。

      可惜辛景完全没有明白。

      耽误时间一久,赵博士发现自己很难再讲下去,干脆起身道:“今日课毕,放堂。”

      学生们面面相觑,从未发生过这种事,今天这么早就放学了?

      赵博士既然已经离开,李助教也不好再留,走的时候不满的回头看了看这个小姑娘。

      辛艾提前结束课堂痛苦,喜不自胜,腿麻也瞬间好了。

      出县学时,日头还早,让她心情相当愉悦。只有辛景和辛恭靖黑脸站在她身面,恨不得不认识她。

      太丢人了!

      这些同窗以后要怎么看自己?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901012/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