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妻如梦

作者:凌冰凝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六章林子衿,果真义士也


      食盒里放着的是一些垫饥的小食。
      汉代的人,一天只吃两顿饭,一顿早饭,一顿晚饭。
      朝廷下了海捕文书,真正追捕的人却被曹操的护卫暂时引开了注意。曹操胆大的一个人跑路,另一边是一群人,追击怎么选择显而易见。
      但俗话说的好,成也萧何败萧何。正因为孤身一人,被陈宫当街认出,他连基本的反抗都做不到,只好束手就擒。
      陈宫也是实在犹豫,否则又怎么会早上捉了人,半夜三更的又跑去牢房里面再放走呢。
      再到吕家庄,两个人不方便走大路的人自然是花了相当的时间。
      曹操和陈宫言谈之间提及了刺董一事,曹操倒是真想去刺杀董卓,可这件事是荀公达做的,且做了之后董卓座下第一谋主李儒立刻做了管控。顿时京城风声鹤唳,整个洛阳都处在一种风雨飘摇的状态,他想再去找董卓麻烦就不那么容易了。曹操没说的是,为此他没少在董卓面前装孙子,但李儒的防范是针对所有人的,就算是阵营模糊的曹操也没有放下警惕。
      正因为看出李儒查到了蛛丝马迹,似乎对他产生了怀疑,曹操才在少帝的遗诏到手之后未免夜长梦多连夜出逃的。
      “哦,原来是这样。”陈宫听完也没多说,附和了一下就开始吃东西,两人一时无话。
      曹操是个很坦诚的人,他并不是想招揽陈宫才会这么说,而是纯粹因为事情不是事实而已。
      但陈宫却不那么想,他私自放曹操的缘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是刺董英雄,因为他是英雄,所以他也干脆脑袋一热豁出去给干了件关乎自己生死存亡的大事。
      听得曹操此言,想到的非但不是曹操的人品,反倒是因为现实的情况和他所了解到的不一样导致了一个感官上的落差。
      一方面,他开始后悔自己之前的举动,另一方面,他又开始庆幸自己没有马上投效主公的明智。
      楼上的林如梦听到相同的对话,想得却比陈宫多了不少,这也是她之后一时好奇掏了曹操包袱的原因。
      纸包不住火,林如梦非常肯定曹操未来酸枣会盟的时候肯定会提供诏书的。
      如果李儒知道诏书是真的,那么曹操现在已经被抓走了。如果李儒知道诏书是假的,那么不可能追得那么紧。
      所以,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诏书是真的,但李儒不能确定。
      要么,诏书是假的,但李儒不肯相信。
      结果,曹操的包袱里果然有诏书,当诏书到手,林如梦翻开一看,真诏书哟。
      李儒随时会派兵追捕过来的哟!
      楼下的曹操哟,我现在离开你逃走还来不来得及?
      林如梦猜的没错,因为董卓上位,离开洛阳的人不在少数,纵观曹操履历虽然也风风火火干过不少政事、事实,杀过不少人,得罪过不少权贵,但无端端被按上一个莫须有的刺杀董卓的罪名,呵呵!
      你在替曹操涨姿势,你知道吗?
      李儒当然知道发出通缉曹操的海捕文书是下下之策,若是遗诏没能被追回,他这番举动纯粹在帮曹操做宣传,顺带从侧面肯定了诏书的真实性。
      但他却不得不这么做,就像董卓刚刚在洛阳立足,百废待兴千头万绪,手下的壮丁除了个终日无所事事习惯性明哲保身的贾诩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好友贾诩这是要撤身了,也劝过他董卓不是明主,不忍看他陪葬。
      “我李文优一文不名,得董相国知遇之恩才有如今的权势、地位,相国如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文优怎得轻易离他而去?”
      兹事体大,李儒不怕曹操,也不怕遗诏收拢起来的大义之师,不过是些沽名钓誉的乌合之众。
      他怕的是陈胜、吴广,怕的是燎原的星火,怕的是千里之堤的蚁穴。大泽乡起义虽败,但民心足以亡秦。
      此时此刻,李儒不得不依然离开了案牍上累累卷宗,唯一的因由就是眼前被酷刑拷打了一天一夜的小黄门。
      “他死了。”狱头说。
      李儒淡淡的看了前天还是宫里慎刑司宦官的狱头一眼,那个视生命如草菅的眼神让他瞬间回忆起了鸠杀废帝和废太后时的恐惧和颤栗。
      只一眼,让这才把人活活拨皮的阉人不由自主收起了浑身的戾气,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军师大人果然英明,死前他招认了。”
      李儒甩袖转身,没有再看刑具上哪个□□少了个构件的血人。
      该死,遗诏是真的!
      “来人,”李儒大步流星的走出牢房,边走边说,“速去叫中郎将徐荣、校尉李蒙前来议事。”
      “诺。”
      未及片刻,马踏声声向陈留,一路向东不回头。
      为首一人,头戴将军盔,身披新制铁甲手持一柄八尺长刀正是徐荣。紧随其后目标中牟这条线路追踪的,正是董卓的部将,校尉李蒙。
      两人接李文优军师令,兵分两路,旨在杀曹操,毁遗诏,誓要诛灭挡在相国面前一切阻碍。
      花开两枝,各表一枝。
      关于吕伯奢的死,又或者关于吕伯奢的五个儿子的死,后世有很多说法。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孙盛杂记》上说,因曹操听到异声(原文是食器声,不见得是刀具声),于是满怀疑心,连夜杀人,临走前悲凄的留下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要去杀人,陈宫既不想杀人也不想为人所杀,游戏策划是个随心所欲的,就连玩了十年游戏的林如梦都吃不准之前去厨房偷食的时候听见的磨刀的声音是为了杀猪吃肉的,还是用来杀孟德吃赏金的。
      但遇到这种情况,有一件事是确定的。
      以林如梦现在的身手,全副武装的山贼在她手上完全不够看,吕家庄里的这些拿着锄头、耙子、菜刀的农民富户算的了什么?
      相比之下,若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为而死,临走前悲凄的留下一句的人就不止曹操一个了。
      林如梦阻止曹操踹门的时候也没多想,待曹操不由一顿放下了踢门的脚,陈宫悚然一惊慌忙抬头的时候,林如梦瞬间觉得她整个人都不好了。
      诸葛亮见刘备的时候,让刘备找了三次。
      郭嘉见曹操之前,先在袁绍那里刷了个声望,然后在家里待业了六年。等戏志才死了,荀彧推荐了,还要等皇帝刘协被曹操迎接到以后才去见的曹操。
      荀彧就更不用说,出生颍川荀氏,素有王佐之才,曾任守宫令,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也就是反董联盟刚刚解散到曹操成为东郡太守实力非常弱小的这段时间投的曹操。
      而她——
      说好的谋划一番让曹操重视,才决定是不是投效的呢?
      想及此处,脸色变幻,上一阵青,下一阵白。
      也是陈宫和曹操猛然抬头看见一个一手拿剑,一手抓着诏书横在梁上的人,两人都处在极度惊愕之中,能分辨对方是剑客就已经是极限,其他的,性命攸关,哪里来得及想那么多呢?
      “啊,不小心说出来了。”林如梦不由摸摸脸,语气讪讪的说,“不过两位,可不可以不要用一副见鬼一样的表情看着在下。
      青,受宠若惊。”
      无数偶遇曹操计划还没成型边宣告破产,此时此刻的林如梦心中也是醉。说好的在曹操手下当一个小小的主簿,去留自便的呢?
      “你们看,要不这样,”林如梦毫无功德心的说,“你们想动手,我是不会阻止你们的。咱们打个商量,你们就当我不存在,该干嘛干嘛,行不?”
      陈宫抬头看,目光集中在林如梦的剑。
      曹操提剑直指梁上少年,一双红眼一眼就盯住了林如梦的左手。
      她故意没把少帝的遗诏收回游戏背包,就是想看看曹操会怎么办?陈宫又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林如梦当然知道曹操看着的是什么,也知道曹操的剑指究竟是什么意思。
      于是,
      当着曹操的面,她优哉游哉的将他快要盯出火的诏书放进了自己不怎么宽大的袖子。
      黄巾是一群拿着武器的农民,王二狗的换洗衣服自然就是汉代最底层劳动人民穿的那一种。
      陈宫想,一个农民,年纪不大,拿着武器和诏书,必然可以诈上一诈。
      正想着,就听曹操将此想法付诸实践。
      “放下诏书,饶你不死。”曹操疾言厉色。
      饶你不死?
      其实会不会被门外面的人剁成肉酱你都不知道,虚张声势还演得那么情真意切,影帝的素质啊,奥斯卡欠你一个小金人。
      “可以啊,”林青女扮男装的脸用一副写着‘我什么都知道,你就不要装了’的表情看着曹操,“我就在上面,等着你自个上来拿啊。”
      “壮士安得辱我!”曹操恼羞成怒。
      你有本事,你厉害,但你为什么要借此侮辱我呢?
      “曹公谬赞,青不才年十七,未及弱冠,故称不得壮士。”林青侃侃而谈,她说你曹先生,你称赞错了,我才17岁的年龄,还没有到戴冠成人的年纪,所以也不是你口中有本事的人。
      这话,其实没什么营养,不过是林如梦从前当会长时候惯常用的转移话题推太极,我在上,你在下,我手里有你想要的东西,你就是上不上来。
      主动送上门的,往往不会珍惜,下场参见底下仰着头,伸着脖子的陈宫台。
      求了三次求不到,最后还得好兄弟放火才能吵醒的人却被人抢着要。典型事例参见被游戏挂机状态的徐庶推荐的诸葛孔明。
      可见,哪怕有在曹操手下当差的意愿却比当年的诸葛孔明还不为人所知,干主动投效曹孟德的事完全是扼杀自己职业生涯的行为。
      听了林青的话,曹操也不恼了,收剑回鞘,放置在一边。然后,整理好自己身上穿了几天没洗的衣冠,认认真真的走到林青的面前,把她当成仕人一样的行礼。
      动作标准,态度恭谨,林如梦实在没想到曹操会来这一处,不由收起一脸戏谑之色,神情肃穆了起来。
      “在下陈留曹操,字孟德,”曹操恳切的说,“您手上的诏书对我真的很重要,不知这位侠士怎么才能把它还给我呢?”
      “林青,字子衿。”林如梦先是依照规矩互通姓名。
      “再过三息,门口会有人敲门。”林如梦认真的回答说,“曹公想让我把弘农王死前亲笔留下的遗诏诏书还给你,要看您如何对来人说。”
      “若是来的不仅有人,还有刀剑呢?”一旁的陈宫提出疑问。
      “公台兄有所不知,”曹操就看林如梦不屑一顾的对陈宫说,“一庄子的农民再怎么拿上武器,也不会比一山寨的黄巾山贼厉害多少。”
      “若果真如此,青自不会袖手旁观。”
      知道诏书的来历,取了诏书却没有离开,想必是为了保护他和陈宫两个人的缘故。
      故意暴露身份,直言不讳,多半是不忍心自己错杀吕家人的关系。
      自己之前还因为对方的装束因而鄙夷他,哎——
      曹操不由心中一叹,林子衿,果真义士也。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六章林子衿,果真义士也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346917/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