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流云之八水吟

作者:孤不温柔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失踪


      这一觉睡的叫一个酣畅,既不要早朝,又不要公干,更没有人打搅——等到李愔睡到自然醒时,已经快晌午了。李恪不在山舍里,不用说,肯定一早就去了女娲祠虔诚祷告去了。
      李愔晃晃悠悠的起来,叫了一个随从进来伺候着洗漱完毕,终于推开房门,出来见光了——天气相当的不错,没有云也没有风,只有太阳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

      “陀子,去,给寡人弄点填肚子的!”李愔饿了,便打发人准备吃的——女娲祠距山舍说来只有一里多路,但是李愔从来都没去过,也不知道路好不好走;再说,李恪不知道要在那里耽搁多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李愔早上只顾睡了,五脏寺院里的香火早就烧的干干净净,估计撑不到哥哥回来。这个叫“陀子”就是那个白面侍卫,跟了李愔这些年,一直被李愔使唤的顺手,得令便麻利的忙活去了。

      李愔靠着山舍的走廊柱子,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东张西望的观者山舍四周的风景,冷不点听见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转眼就进了院子。李愔凭经验,一听就知道来的是一个人。
      “哈,崇敬!大舅子怎么跑来了?莫不是阿嫂不放心,派来盯我阿兄梢的?”李愔嬉皮笑脸的跟来人打招呼。
      “蜀王果然不是凡品,出口必惊人!”来人跟李愔却不见外,同与之玩笑。
      “哈哈哈……今天不用在宫中当差?”李愔大笑。
      “嗯,今天轮不着我。我妹夫呢?去了祠堂还没回来?”来者从马上跳下来,交给山舍里的仆人——他叫杨崇敬,是吴王妃杨惜的哥哥,前右卫副率、现慈州刺史杨誉的儿子,目前以皇亲贵胄任千牛中郎将,左右执御弓箭宿卫,以主仗守戎器,常能见到今上天颜,李世民也挺喜欢他。杨誉的父亲隋直阁将军岷蔚抚豪道五州刺史邢国公杨士贵,系出隋杨观王名门;虽说关系拐弯抹角隔着三重开外,但是以前还在隋朝的时候,杨旻见到杨士贵仍需规规矩矩的喊一声“从叔”,不得造次。所以莫说李恪与杨惜的结姻可谓亲上加亲,单是这层老辈们带来的关系,也使得李愔与杨崇敬的私交同样良好,几个人在私底下都以昵称互唤。

      “差不多!”李愔站了起来,迎上前去。
      “蜀王怎么不去?”杨崇敬抖了抖衣袍,笑嘻嘻发问。
      “我去那作甚?我的王府现在没正主,求子还不到时候。”李愔翻了崇敬一眼,懒懒回道,“大老远跑来干啥?”
      “也没什么,就是有点事要告诉吴王!跟你说也行。”崇敬东看看西瞧瞧,故意压低了声音。
      “哦。吃了没?走,进屋边吃边说。再去弄两个小菜,你们两在外面盯着,除了我哥,其他人都给寡人轰远点!”李愔心领神会,拉着崇敬便进了屋,关上了房门,同时叮嘱他心腹的贴身侍卫把守。

      进屋坐定,杨崇敬便表情严肃的低声说道:“陛下昨日即下诏,正式敕命魏王在延康坊开文学馆了。”
      “我知道啊!正月十五那天至尊不是说了嘛?”李愔皱了一下眉头,狡黠的瞥了杨崇敬一眼。
      “那天是口谕,昨天可是诏命!不仅如此,魏王请陛下准许他于朝堂内外择选良才,以充馆第,广布陛下德化。陛下也准了!”杨崇敬把嘴巴伸到李愔的耳边,声音越发悉悉索索。
      “所以呢?”李愔的脸色顿时阴沉下去。
      “魏王为了显示他求贤若渴的诚意,在家中摆宴招待各路才俊,并许以厚礼。”崇敬继续对李愔窃窃私语。
      “崇敬来了?”就在这时,门开了——李恪回来了。他顿了顿,微微一笑,才朝门外勾了勾手,陀子便领着一个仆从,端了饭菜进来。
      “哥回来了?求的是儿子还是女儿,或者儿女双全?”李愔一看哥哥回来,又见外人,脸色立刻转晴,唠起家常。
      “神佛赐男赐女,还能容我选!”李恪说笑着,走到他们旁边。
      “见过吴王。”杨崇敬连忙起身,人前礼法,不能偏废。陀子盯着仆从摆放好饭菜,又领他出去,李愔一直盯着他们一起出去才收回目光——关门一瞬间,陀子对李愔点点头,示意没有发现异常。李愔随即便对李恪和崇敬使了一个眼神,三人会意的彼此一笑。

      “坐!长安有动静了?”李恪坐下,示意大家靠近些说话,三个脑袋于是凑到一起。刚才进屋时,他见到李愔与崇敬面颊靠的极近,便知二人正在密语,内容十之八九已经能猜到。
      “延康坊现在热闹的很!”崇敬点点头。
      “新铺子开张嘛,估计少不了‘开业志喜’的!”李愔谑讽道。
      “不仅如此,魏王还向关中的名门望族发了拜帖,请他们赴宴,望其仿效‘十八学士登瀛洲’推荐有才华的族人或是门人,连诸王都发了!”杨崇敬啧啧嘴,又摇摇头。
      “要会盟诸侯?”李愔挑了挑眉毛,“真要有千里马,还都能送他那去!”
      “声势不小啊……他这是在造势,也是在试探各方的态度。”李恪面无表情,看不出情绪。
      “是啊。妹妹叫我来问你一声,要是魏王的拜帖送到府上,人她自然做不了主,但是礼她要送什么贺?”崇敬挑开了他此行的目的之一。
      “让夫人不用操心,庆远会办——要送什么,我已经交代了,是我跟蜀王共贺的。”李恪看了崇敬一眼,平淡回答。
      “哥,你早就知道这事?”李愔却从哥哥的波澜不惊中品出了别样味道。
      “是也不是。我的确早就知道这事了,跟娘商量过,是娘叫我先备下的。”李恪夹了一筷子菜,塞进嘴里,忙了一个上午,他也饿了,先吃午饭再说,“太子到底没低头!”

      “开文学馆的事,去年陛下就有这个打算了,随意场合里也说过几次,其实算不得什么秘密。”崇敬看李愔一头雾水,便接着李恪的话往下说。
      “至尊跟大哥怄气?”李愔眨了眨眼睛。
      “是啊,不然,怎么去年去太学讲《中庸》的是魏王?还不是东宫不愿意。”崇敬点头认了。
      “我越来越听不懂了,好像事还挺复杂。”李愔感觉到冰冻已非一尺。
      “去年下半年,太子的脚疾已成定局,加之文德皇后崩逝要守孝,整日闷在东宫宣泄脾气。大人本打算整理一下文史经卷,便没有官样的把这事交代给太子,叫他换换心情,省的他在东宫里心情烦闷,也用不着腿脚。大人是好意,太子也领情,只是有时太想做好了,却欲速则不达。太子这个人,阿育你也知道,处处以陛下为榜样精益求精,病了之后更是愈发的变本加厉,只想以此来表明自己仍然优秀如以往。此次整理书籍,他对手下编纂研修的人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也不行那也不好,稍有不满便苛责的紧,跟大人一样的火爆脾气;这也就罢了,东宫有一个文学,有些迂腐,一日不合了他的意,正碰上他的心急气逆,竟动手对人家施了杖责,差一点闹出了人命,搞得东宫人心惶惶。”李恪不慌不忙,一边吃一边把去年他在长安知道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李愔。
      “陛下知道了,好生安抚了这个文学之外,就说了太子两句,太子也知理亏,却抹不开面子辩解了几句。陛下有些恼,说太子这样吹毛求疵、急功近利办不好差事,还不如交给别人;太子就觉得陛下嫌弃他,跟陛下顶撞了。陛下勃然大怒,当即就要撤了他的差事,正好魏侍中在旁边,才给劝了下来;但是太子事后,却破罐子破摔,差事也不好好做,跟陛下耗起了情绪。这不,就一直杠到现在……”事情当日,崇敬当日凑巧当值,宫里的内侍没事就嚼这些鸡毛蒜皮看热闹,都叫他听了去,也全都托出。
      “我知道了,所以大人就先说后做,故意给四哥搞个文学馆,给大哥看的,激将也是赌气!”李愔恍然大悟。
      “也许吧,总之事情还要再看看!”李恪却不着急下结论。
      “那现在文学馆开馆了,东宫那烂摊子也要甩给延康坊?”李愔挠挠脑袋,问了一句。
      “我看不一定,要甩早甩了。陛下昨日下诏有说要延康坊接着整理吗?”李恪略为思量,问了崇敬。
      “没有!”崇敬肯定了李恪的想法。
      “东宫那边现在什么反应?”李恪若有所思道。
      “消沉,气愤!”崇敬不假思索便答。
      “青雀干的,有些过了……”贞观后,除了亲弟弟,李恪对其他的兄弟都以王号相称,突然改口李泰“青雀”而”自言自语“,叫李愔和崇敬都很意外,看来李恪对于李泰的“文学馆”,似乎不看好。

      “这事,跟娘什么关系?”李愔话锋一转,有些事他还没弄明白。
      “没关系!不过一日大人在娘那里留宿时,无意间提过。嫡皇子之间的事,娘不好多嘴。不过此文学馆到底会不会变成彼文学馆,娘是武德年过来的人,比我们警觉——宁肯悲观一点,也不能麻痹大意:青雀现在干的,大人当年都干过!”李恪声音缓慢低沉。
      “所以,哥带我来骊山,就是为了不在长安,躲四哥这顿‘饭劫’?”李愔的脸伸到了李恪的正前面。
      “魏王的拜帖送来了,你我不能不去,否则说小了是驳了他的脸面,说大了能违了至尊心意;你我要都去了,平白无故得罪东宫,岂不冤枉?还是置身事外的好,哪一边的火,咱都不引。”李恪似笑非笑,温和道。
      “嗯!大姐在家身怀六甲、大姐夫天天跟前呵来护去不问窗外,曼曼嫁作人妇快满两年、昨天跟着程处亮回老家祭祖,锦那虽然好事、但是却被娘连带阿逸一起提溜进了大兴善寺——娘都算计好了,我们一个个都躲的远远的,还理直气壮。”李愔把嘴角调皮的往上一拉,说出了李恪没说完的话。
      “淑夫人想的确实比我们要深远——东宫现在一提魏王,就暴跳!很难说往后会怎样。”杨誉外放前,告诫崇敬有事吃不准可以通过杨惜请教杨旻,她是长辈,又心思细密、看事通透。而经过这一年多,崇敬打从心里认同父亲对淑妃的评价。

      “也不全是算计,最多理由正好比较凑巧。不过人不到,礼得到。”李恪摇着手指。
      “吴王送的是什么?”崇敬问道。
      “一套前汉竹简手抄孤本的《吕览》。”李恪看看崇敬,又看看弟弟,胸有成竹的说出了他的贺礼,“这么重的一个礼,够我与阿育两人的分量了。”
      “哥,你也太……”李愔喝了一口汤,含着汤勺对李恪不住的坏笑。
      “笑什么,破题而已!行了,魏王有没说日子?”李恪报以弟弟等同的表情。
      “后天!”崇敬也捂着嘴——他懂妹夫的意思。
      “嗯,那我们就在山上住个四五日再回去。”李恪目光一闪,也不征询弟弟的意见,就决定了。
      “哥,你说五哥、还有弟弟们会不会去?”李愔手指敲着食案,瞅着哥哥。
      “贵妃、德妃、贤妃都是人物,不会由着自己儿子乱来;蒋王向来跟风,断不会当出头鸟;其他的还太小。叔叔们,我就说不好了,不过观望怕也少不了。”李愔想到的,李恪也想过,杨旻更加想的明白。
      “我有些担心,如果诸王都不去,魏王岂不是要……”崇敬有些忧心。
      “无妨。门下省不会叫魏王舒服的,他没有精力来跟兄弟叔伯们计较;再说,就算是他想计较,这么多人他还能都计较一遍?那得得罪多少人——是要挫一挫他的骄气!我们恪守本分,比慷慨情分重要。”李恪一针见血。
      “啊呀呀,那既然还要在山上赖,总得有去处打发啊?”李愔敲着筷子,大声抱怨道。
      “我们今天,去趟烽火台?”李恪知道李愔静不下来,得找点乐子。
      “哈,哥要戏一戏哪一路诸侯?”李愔果然来兴趣了。
      “那要看来的是哪一路诸侯!崇敬,一起去?”李愔那点心思,李恪一掐一个准。
      “好啊,反正我后日才回宫当值!今晚不回去也成。走!”崇敬乐呵呵的一口答应。
      “后日当值?行啊,崇敬,你也找好由子避嫌了……哈哈……”李愔讪笑不已。

      骊山,本是周天子治下骊戎国之地,逶迤葱茏,东西二岭如锦,山势苍黛似骏,故而得名“骊”。其虽无“太华之崇峻、终南之绵亘、太白之幽异、龙门之奇险”,然“三皇故地、娲圣出冶”,秀岭温汤自成佳境,更无须说风流遗迹比比皆是。这烽火台便是其中之一,位于西秀岭上第一峰,要越过女娲祠,午后上攀,等到了烽火台,正是一睹“渭水天白、骊山红晚”的良时。
      李恪、李愔和杨崇敬三人结伴,也不骑马,只是步行,带了四个随从,一路有说有笑,不知疲倦直到烽火台,果是近黄昏——岚光晴霞,红云稀疏,翠柏苍松,浸染溢彩。“周幽弄烽火,诸侯怒发冲;狼烟笑红尘,镐京九鼎空。”李恪矗立在烽火台,眺望着西沉的坠日,不禁抒发起历史的情怀。
      “嘉辰美景,妹夫好诗性啊!”夕阳的余晖罩在崇敬的身上,也是一片金红。
      “嘿嘿,哥,你这诗深奥的紧……“李愔则从西晃到东,在烽火台上踱了一圈,漫不经心的闲扯。
      “你想多了……”李恪淡淡道。
      “我觉得,现在,最看不懂是,是陛下的态度!是不是该有人提醒陛下一下——这样与煽风点火无异啊!”崇敬左思右想,三句话还是离不开长安。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至尊用兵无败,奇正也。天意难测,静观其变吧!”李恪岿然不动,崇敬点点头,不再多言,李愔则玩味的放松表情——好一个不变应万变。

      三人在烽火台上一直呆到夕阳没有蛋黄才下山。回舍的路上,李愔玩的还没尽兴,非要走小路,说是这样快,也刺激。李恪与崇敬都拗不过他,只好随他一起——这条小路,是山下的一些猎户走出来的,比大路节约时间。现在是寒冬,荆棘并不多茂密,但是路却有些陡;特别是其中一段,要路过一段峭壁石梁。李恪也拿李愔没办法,他从小到大都是好路不走走歹路,怎么刺激怎么闹,要不杨旻之前特地对李恪再三叮嘱呢?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李恪也是一样的毛病,迁就李愔惯了。
      一行七个人,李愔冲在最前面,崇敬在中间,李恪在后,在后面是四个随从,在小路里窜来窜去。李愔疯起来完全没有“害怕”两个字,大声喧嚣顺着山路往下只飙,可苦了后面的六个人。很快,就到了峭壁边,豁然开朗——这段峭壁形势奇特,好像一座山的两边各被咬掉了一口,中间只留着一段不宽不窄、不算惊险的石梁,与下山的路相连,崖口不大,却很深。峭壁上边缘植被不多,裸露着岩石,岑寂的月光却很明亮,照的路径很清晰。

      李愔早已过了去,兴奋的在对面的大呼过瘾,还催促哥哥与崇敬快点。崇敬小心翼翼的挪动着,李恪紧跟在其后,在后面护着崇敬——崇敬有点畏高。果然,走到石梁中间时,崇敬的脚步有些慢,李恪又不敢去碰他,这时越有依靠越是坏事。李恪只好停下来,不断给崇敬言语放松,李愔也在对面不停鼓劲。崇敬磨磨蹭蹭,慢慢捱过大部分的石梁,李恪与李愔仍在不断为他打气;崇敬紧张的大汗淋漓,快到对面的时候,几乎是蹦过去的——总算过了,整个人瘫倒在地上。李愔不住的拍他,直笑他过一道梁就能死一回。
      李恪也长舒了一口气,便要过去。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风,撩起了李恪的衣袍;紧接着一道红光对着李恪的天灵,从天空中劈下,瞬间消失在崖口之中。众人先是被红光晃了一下,很快回过神来时——李恪,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连声音都未曾留下!杨惜给他绣的求子香囊,挂在了石梁的边上……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失踪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527322/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