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流云之八水吟

作者:孤不温柔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暗语(2)



      “噢……说来话长!我们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和母亲分开了。阿育可粘人了,开始的时候一直哭闹着要娘,谁哄都不行。阿难被他缠的实在没有办法,有一天不知从哪弄来一个鲁班锁,给了阿育,告诉他,等他什么时候拆开又能装回去,什么时候就能见到娘了!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很大的鲁班锁,拆下来,有十六根……”李敏一边摆弄漆球,一边答道,说着说着,手里竟慢慢停下来了,“其实,阿育是个执着又认真的孩子。阿难这样说,他信以为真,便不哭了,一心一意的想法拆下来,又想法装上去,丝毫不偷巧……就跟你一样,谁也不许碰!谁碰,他就咬谁!”
      “啊,他还咬人?都咬了谁呀?”独孤明珈大吃一惊。
      “齐王碰了一次,他就咬齐王!齐王疼的大叫,我们在一旁又拉又拽、又吓又哄,他也不松口。然后齐王也急了,使劲打他,齐王力道很大的,阿育也疼的泪水在眼里直打转,可他还是不松口。最后硬是在齐王的左胳膊上,隔着四层料子咬了一个血印子才罢休。”这件事,李敏一辈子也不会望。
      “齐王多可怜啊…”独孤明珈听的直吐舌头。
      “这算什么!他连陛下也一起咬!”却听明珈为李祐抱屈,李敏忍不住笑道。
      “什么……”独孤明珈再次惊的花容失色。
      “呵呵……他咬了齐王,陛下自然要问个所以然!听说只是因为齐王他的‘鲁班锁’,阿育便咬人,陛下不信,于是把鲁班锁拿在手里,本是为了好言与阿育讲道理。可谁想,阿育立刻就冲上去,给了陛下一口,完了就把‘鲁班锁’抢到怀里陶陶大哭,一点道理也不讲!陛下的手,当时便出血了,阿育那一口可是真的狠……”李敏说着,不知怎的,心事重重。
      “陛下一定很生气了?”独孤明珈关切李世民的态度。
      “没有……陛下什么也没说,连包扎都没有,就离开了……”没有人知道,父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便在李愔咬上那一口时,他想要往后抽着手,却无论如何也摆脱不掉儿子的坚刃,就那样木木樗樗看着他得逞,然后抱着鲁班锁对他嚎哭,甚至连伤口见红都没有及时发觉。还是李敏为他擦拭伤口时,父亲才觉察,愣住了,转眼对女儿慈爱一笑,便起身走了。李敏不知所措,李愔已然不依不饶,李恪,只在一旁,怔怔的看着,这一切是那么突然,突然的叫人来不及思考——李敬原本已经睡着了,却被李愔的哭声吵醒了,不知究竟,便在寝阁,就跟着一起哭起来……
      “真奇怪!陛下怎么没生气?为什么你们会与夫人分开?难道……是夫人犯了什么罪过?”独孤明珈眨着眼睛,不解的问道,拉回了李敏深陷的回忆:“呵呵……也许吧。便是到现在,陛下右手上,还有这道疤。从那以后,阿育便着迷一发不可收拾,找了各种各样的鲁班锁来钻研,玩的炉火纯青,天底下的鲁班锁,恐怕没有他不会开的……好了,我知道怎么开了!"原来,李敏刚才紧攥漆球的时候,不知何时逆时针转动了突出的那一根,一不小心顶出了与之成勾股直角的另一根,虽然还是拔不出来,但是李敏已经大约明白其中的原理了。只见她继续逆时针转动第二根,与第一根方向相反的第三根也可以动了,如此,继续转动第三根,第四根才被完整的抽了出来。随后,第三根、第二根、第一根也相继而出。如此,这个漆球成功拆卸在即——仔细看,木头的榫卯环环相扣,乃是互相咬合,巧妙非常。
      “慢点嘛……我还没看明白呢!”独孤明珈急忙嚷嚷。
      “知道啦!日后,你多与阿育玩,自然就会能知晓其中的奥妙一二了。”李敏连连安慰她
      “嗯。开了……”明珈点头,眼尖见一个白色的小纸团从拆开的漆球中掉落在李敏的裙衫上,忙捡过来,“哎,掉了什么出来?”
      “你看看……”李敏也不与她要,只笑道。
      “是首诗。”独孤明珈展开不满褶皱的纸张,上面龙飞凤舞的写了十六行,乃是模仿当朝天子得意之一的飞白书:
      长夜留空景,王孙独守营;昏夜语缱绻,失神思娥英。
      翼与烛火萦,秋虫谁共听;西眺心有惦,何道脉脉情?
      忽得姊书行,跃然墨可卿;相忘疾风暗,彷彷会梦境;
      娉婷醉悉影,混沌天已明;吾心只切盼,晨晓念繁星。
      独孤明珈咬文嚼字的念完,自我陶醉道:“还不错嘛,想不到他还有几分文采,嘿嘿!写个情诗……”谁知,李敏突然大笑不止,独孤明珈先是不解的盯着李敏,随后竟有些恼了:“公主你笑什么?有这么好笑吗?”
      “我……哈哈哈……这个阿育,叫我说他什么好!”好不容易,李敏才忍住,欲说还休。
      “怎么啦?”看得出,李敏确实笑的有道理,独孤明珈要弄个明白。
      “我告诉你,你可别恼……这诗不是他写的!”李敏语出惊人。
      “什么!?”果然,独孤明珈的音调立刻提高。
      “哎……这首诗,是阿难纳妃前,写给杨惜的!那时,他随驾秋狩,就在营地里写了这篇——阿育拿来修修改改几个字,就来……”李敏说着,也不免叹道。
      “李愔,你敢骗我!气死我了!”明珈大叫,把诗也扔了——李愔太“坏”了,居然拿自己亲哥哥写给亡妻的诗作来滥竽充数,幸好是被李敏知道;否则,传出去,独孤明珈的脸面岂不全被李愔丢光了?
      “阿育没骗你!你把这个紫檀雕球收好,这是他亲手做给你的!阿育是不擅诗文,但是这些机巧游戏,却是他的所长!而且,这个漆球带孔,中空有容,小巧可爱,我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个香囊!”李敏收拢好拆下来的十二根漆球分件,交到独孤明珈手里,随手又捡起被扔在地上的诗稿,只说了一半,顿住了,“如果不用这个法子来激你,他怕你没两天就烦了,那才是辜负了他一番辛苦心意。这娇滴滴的小娘子,瞧你,都说了不许生气……”
      “怎么了?”明珈心细,发现了李敏的特别。
      “没什么!阿育的字本来不能看,不曾想洛阳呆了一年,字却长进了,临陛下的飞白书倒真有点意思了!”李敏笑着解惑。
      “嘿嘿……”明珈尴尬的笑着,“那我也不要,不是写给我的!这漆球我收了,是我错怪了,想不到他还有着本事,等他回来了,我要仔细计较一番。”说罢,独孤明珈喜滋滋的带着漆球,回去自己房了——怎么装回去,她可要自己来竣工!

      明珈走后,李敏又将那张纸片细细打量,眉头越锁越紧,在房里来回踱步,冥思苦想。便在此时,房门又开了,萧锐回来了。
      “十郎,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李敏诧异道。
      “与陛下述职完,就回来了,陛下准的,累死了。”萧锐一边松着革带,一边道,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已经两宿都睡在衙署里了,赶差。
      “是为赈灾的事,还是平叛的事?”李敏关切的问道——正月里,二十二,丛州、松州接连地震,坏人庐舍,有压死者。不消说,国家又要一番大出血。且不说当时尚在东都的李世民,已与太子诸王、三省大员紧急商讨赈灾;便是二月初五皇帝起驾还京,一路上诸事繁多,全堆到了一起:二月十三,观砥柱并勒铭以纪功德;二月十五,在陕州河北县,祭祀夏禹庙;二月十六,在柳谷顿观盐池;二月二月二十八,以隋朝鹰扬郎将尧君素忠于本朝,追赠其为蒲州刺史,录用其子孙在本朝为官。此外,还有件颇为棘手的意外——二月十四,夜郎獠人反叛,李世民急命夔州都督齐善行讨伐。虽说李世民皇帝的素质高深经验老道,倒也有条不紊,但是也可谓马不停蹄,犹嫌不及。此间,赈灾与平叛两事尤为紧要,派专人往返长安与皇帝车驾之间,处理急务,在京官员自然也跟着一起紧。等到李世民到京,三省诸人一经就位,更加严阵,全力以赴。
      “夜郎那边仗已经打完了,安抚也要的,不过赈灾,还是重头——现在真是要从牙缝里往外挤了,太常寺的开销,也要省!府库粮仓皆紧。”说话间,萧锐已经脱了官袍,躺到在榻上,活动了脖颈,看见了李敏手中的纸片,“你手里是什么?”
      “也好,你看看,能看出什么玄机?”李敏坐到丈夫身边,递给他。
      “……这是阿育的字,不对,有几个字不是阿育的……是阿难的!”萧锐匆匆浏览一边,突然坐了起来,“藏头诗?”
      “你把阿难那几个字连连看。”李敏笑着提醒她。
      “长-孙-语-娥,与-谁-有-情?姊-可-暗-访,悉-明-吾-晓。”萧锐慢慢念道,一边念一边琢磨,“这……阿难的继妃是长孙语娥,她却另有所爱?”
      “另有所爱,不足为虑,现在是,阿难和阿育用隐语告诉我,要我暗中查访,到底要做什么,才是我关心的!”李敏若有所思,只道自己所想,“还有,我若要去查,又该怎么查?”
      “嗯,不错……夫人与陛下可知道此事?”萧锐忖度着,颔首又问。
      “不知道,我也不便问。”李敏摇头。
      “……有一个人,你不妨请教一二,或许能有帮助。”萧锐沉思片刻,眼前一亮。
      “谁?”李敏凑近丈夫的脸,等其点破。
      “兴道里!去念女尼也到长安了。”萧锐贴着李敏的耳垂,窃窃道。
      “嗯,如此也好!"李敏看着丈夫的眼眸,是肯定的答案,“明日,我就进宫请旨,便把懋儿也带去,外祖母和去念女尼还没见过懋儿。”
      “好,你想的周到。”萧锐温柔笑开,荡漾李敏的心扉。
      已经是阳春三月节令,寒意已淡,草木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正是个走动的好季节!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暗语(2)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527322/6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