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烈青云

作者:菠萝冰熊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致新航路(结局)


      【一】
      风烈四年,秋风清凉。

      女帝结束了一天的公务,摘下珠钗,卸去粉黛,镜中人依旧是一副清秀的脸庞。

      她又变回了那个倔强坚韧的少女,只是,齐肩发已成悬天飞瀑,眉宇间多了几分稳重成熟。

      夜已深,吴叶辗转反侧。

      四年前,国家百废待兴,她不得不焚膏继晷,处理政务直至中宵。

      神明眷顾有心人,她的付出有了回报。在诸位同伴的共同努力之下,国家局势慢慢向好,一切由衰转兴、重焕生机,现在的她终于能早些休息了。

      只是,由于多年养成的习惯,她是总睡不着。

      吴叶起身下床,想读一读书。她点亮桌上的琉璃灯,目光却停留在了灯上,愣得出神。

      这盏晶莹剔透的琉璃灯来自东南异国,是小叔叔李炳送她的礼物。灯火摇晃幻影,吴叶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一日的情景。

      ……

      那是个温暖的午后,李炳蜕去龙袍,换上布衣,敬重地跪在吴叶脚下。

      李炳说自己累了,想要离开皇宫。

      他向吴叶诉说了当年秦安陷害李炽和林雅儿,以及秦妃飞扬跋扈迫害陈颖颖的诸多细节。年少的他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却敢怒不敢言,只能麻痹神经,随波浮沉。

      他说自己身上流着秦家的血,对此深以为耻。现在,黑暗腐朽的岁月终于结束,国家迎来新生,他想带着旧日的罪孽,淡出新的时代。

      吴叶弯腰将李炳轻轻扶起,从始至终,她都很感激这位童年的好玩伴。这些年,皇叔智慧地选择隐忍、顺从,与奸臣周旋,为大兴的绝境重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作为皇家人,吴叶很理解李炳的想法。束缚他近十年的傀儡线终于断了,劫后余生的他希望彻底挥别过往,走出宫闱,呼吸新的空气,以崭新的身份度过余生。她理解并尊重他的选择。

      因此,面对李炳主动让贤,吴叶没有推辞,也没有故作谦让。

      她知道,她有义务登上这铁与血铸就的王座,重塑这个几近崩塌的王朝。

      “皇叔,今后你想做什么,朕都会尽量满足。”吴叶语气充满敬重,亦不乏王者的威仪。

      李炳起身,微笑道:“陛下还记得吗,颖妃小时给我们讲过海边的故事。我想去海边开个酒馆,当个无名掌柜,亲眼看看大海,见一见宫中见不到的奇人异事。”

      吴叶思索片刻,点点头:“朕明白了,皇叔的愿望朕定会帮您实现。只是,皇叔无需隐姓埋名,新的时代依然有皇叔的位置。”

      自那以后,李炳来到了沈清旗下的万国商会,以名誉会长的身份协助上官恺管理沿海商贸事务。

      外邦商人一听说商会有大兴国皇叔坐镇,心里更有了底,货单纷至沓来。上官恺等人也对这位谦逊低调、温和亲善的名誉会长刮目相看。

      不过,当年辱骂李炳的人依旧在背后嘲笑他是个胸无大志的闲散王爷,是个没出息的吉祥物,但李炳总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他知道,自己能安稳地活着,已经是奇迹了 。

      ……

      回忆如潮,吴叶失去了读书的兴致。

      她从桌旁站起,支起轩窗,眺望夜幕下偌大的京城。

      晚风清冷,长街上灯火流溢。静谧的火光照亮行人的来路,守望着大兴的明天。

      循着长街往东望去,一座高阁灯火通明,那是沈清的居所,看样子他还没有休息。

      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勤勉务实,尽心尽力,并且更加灵活、老练。

      四年来,沈清不仅将万国商会经营得风生水起,还接管了海陵府的两大王牌——偏厢车和铁甲船,同赵汐一起,以压倒性的火力打得外邦海盗落荒而逃。

      渐渐的,沈清的名声享誉海内外,民间的绰号也从“东南饭桶” 变成了 “海防总督 ”、“女帝的前老板”以及“乱世中最大的赢家”。

      沈清虽然手握大权,但吴叶毫不担心他有不臣之心。

      吴叶很了解沈清,他依旧是云舒的好丈夫、赵汐的好挚友。他和江都总兵时期一样,乐衷于在工作中享受成就感,在民生建设上发挥光与热。

      说起来,现在已经没有江都、海陵等四府了,吴叶登基以来,对国家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地方方面,她废除了延续三百年的总兵制度,将四府重新划分为十六行省。中央方面,她在废除宰相制度的同时,颁布了八十多条律令来限制皇帝的权力,史称《风烈宪章》。

      从此,国家由民选代表组成的议会共同执政,未来的皇帝未经议会同意,不得擅自决策,不能随意征税,不可肆意发动战争。

      改革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遭到了许多旧贵族抵触。不过,令吴叶欣慰的是,沈清和杨蓬都对改革表示支持,愿意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而让渡权力,放弃世袭三百年的总兵统治。同时,冯越、胡遗风、云飞雄、上官恺、安潇义,甚至张烈,都成为了改革的中坚力量,助吴叶打破重重阻碍。

      改革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推行,短短三年间,各行省间的文化交流显著增加,商贸蓬勃发展,贫富差距有了很大改善。人们很快尝到了改革带来的好处,从一开始的质疑到大力拥护支持。

      除了改革,吴叶最关切的是前义军的生计问题。

      为此,她专门设立了的事务司负责给前义军分配田地、房屋,教会他们各种经营谋生的技能,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优待和补贴。

      同时,她授意赵汐,在牧云城为义军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烈士纪念碑。战争凝固在脚下,精神凝成丰碑,义军为苍生福祉而战,他们的牺牲人民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

      此外,吴叶按照当年对赵汐许下的承诺,将张烈带到了赵汐面前。但这一次,不再是生死对决,赵汐与张烈举杯痛饮,泯尽血海深仇。

      ……

      风烈三年秋,新政趋于稳定后,吴叶册封赵汐为海军总司令,筹备半年后的出海计划,为国家开辟新航路。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吴叶赵汐都深刻认识到先进军备的重要性。想要让国家于群强环伺中立于不败之地,强大的军事实力必不可缺。因此,开辟一条成熟的海上航路对大兴国来说至关重要。

      鎏金色的暮光洒满海面,赵汐吴叶并肩坐在沙滩上,遥望着惊涛落日。

      这一天,他们终于实现了饮马川花海里的约定,一起去看潮汐涨落,看遍朝晖夕月、落涯惊风。

      吴叶将头靠在赵汐肩上,倾听爱人充满信心的话语:“阿叶,以后你负责国内,我负责海外,凭咱们的本事,定能把咱们国家治理好的!”

      吴叶握紧了赵汐的手,猛地抬起头,用力吻上了他的唇:“小汐…我…等你回来。”

      ……

      回忆如潮涨汐落,不觉夜幕已深。

      吴叶重新回到了床上,脑中挥之不去的是赵汐干净明朗的笑颜。

      纵盲了一目,他的笑容明朗依旧,就像初秋午后清澈温暖的阳光,令吴叶纵是孤枕独眠,亦感受不到一丝寒冷。

      “小汐,我想你了… ”

      吴叶抱紧了被子,沉沉地睡去了。

      ……

      【二】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风烈五年春。

      这一日,天色将晚,华灯初上。吴叶和云舒手牵着手,漫步在晴川城的长街上。

      吴叶长发飘扬,穿着那件熟悉的青绿薄纱长裙,清秀典雅,不乏威仪。

      云舒换上了一身精致的浅橙圆领袍,她将额前青丝绾起,长发在脑后束成单螺髻,在保留少女俏丽的同时,增添了几分干练的韵味。

      作为赵汐出海后女帝身边最近之人,云舒还同曾经一样,与吴叶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丝毫不因身份变化而变得客套。

      顺着长街缓步向前,吴叶放眼四顾,经历战火的晴川港早已翻修重建,灯火高张,里坊遍开,处处人声鼎沸。

      云舒像个老练的向导,绘声绘色地向吴叶讲述这些年的变化:

      她讲到有不少天溟教人效仿何遇开医馆,经常免费义诊,深受百姓爱戴。许多外邦友商来到港口长驻经营,带来了无数海外奇珍异宝。灾后重建的戏院比以前更热闹了,神女救世的演出一票难求。长街小巷里,人们吃着香喷喷的火锅,把酒言欢,纵享人间烟火。

      吴叶想起自己曾读过的天溟教古籍,或许,这便是义军所追求的“亲平之世”,若是祝菁菁和何遇看见这般情景,应该会感到慰藉吧。

      ……

      在身穿礼服的卫兵拥护下,吴叶云舒手牵手朝港口走去,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很快,港口到了。天边日暮低垂,耳畔风声清冽。

      火烧云染红的海平面上,二十艘铁甲战船荡开波涛,高耸的桅杆直插天幕,沙色长帆迎风招展。

      人们的欢呼声中,吴叶迎风眺望,熟悉的身影逐渐变得清晰。

      宽阔的甲板上,一名矫健的褐衣男子长身而立,头戴插着红金羽毛的皮帽,沙色黑焰斗篷在风中猎猎飘舞。

      他的皮肤晒黑了些,脸上蓄着整齐漂亮的薄胡子,显得更加俊美硬朗,黑色眼罩也挡不住英气逼人的面庞。

      “阿叶!我回来了——!”

      熟悉的声音,仿佛跨越了山海的距离。

      云舒轻轻松开了牵着吴叶的手,笑靥甜美,眼底满是祝福。

      吴叶抹去眼角的泪痕,青绿衣袂飘飘,步履轻盈地朝码头走去。

      刹那间,港口礼花齐放,为这对恋人献上诚挚的祝福。

      他们双向奔赴,携手走过救世之路,从始至终相互扶持、彼此守护,踏过一切艰难困苦。

      如今,女帝的新政卓有成效,赵汐也成功探索出富国强兵的新航路,他们即将在全国人民的祝福中举办盛大的婚礼,一起守护属于他们的未来。

      ……

      【三】
      听醒木一声收,满座拍案叫绝,喝彩连连。

      白衣长衫的说书先生笑容温润,告诉大家今晚听书不收钱,只需给门前的溟神像添一支香火,再拜上一拜便好。

      溟神像的模样,像极了一百年前那位善良和蔼的天溟教主,他以微末之身,和他的结义兄弟一起,向腐朽的旧社会发出了呐喊,最终拯救了天下苍生,为新时代的建立奠定了根基。

      如今,已是大兴四百年,人们还对一百年前的故事津津乐道。

      ……

      浓郁的香火中,听书的人们陆陆续续散去了。

      一个俏小的女孩从内屋探出脑袋,见无人后,她步履轻盈地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盘香喷喷的桂花糕。

      女孩一袭青裙,长发及腰,眉眼清丽可人。她笑盈盈地抬起宽大的衣袖,将三块桂花糕喂到说书先生口中。

      说书先生明显被桂花糕噎着了,但他温柔宠溺地摸了摸女孩的头。

      二人吃完桂花糕,有说有笑地打开内屋的门。屋内,一柄青绿短杖安静地躺在桌上,绽放着轻柔温暖的光。

      青衣白衣相视一笑。

      【风烈青云·全剧终】

      —————————
      再次感谢读者朋友们的喜爱与追更!!后面还有个小彩蛋!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749988/6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