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我反了!

作者:易楠苏伊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63 章


      张思瑶一人背着刺刀牵着马走在余姚街头,她穿的是男装,剪的是短发,但是任谁都可以从她英气的五官看出来,她是个女子,但是她走路姿势那样的豪迈,引起周围人议论纷纷。

      有些人认为她不守妇道。

      有些人认为她胆子太大,一个女人就敢在外行走,视自己的生命如儿戏。

      但是也有消息灵通的人猜测她的身份。余姚离松江府太近,浙商跑遍大江南北,消息传得很快。大荣国地大物博,治下百姓更是涵盖几十个民族,但是只有一处地方,姑娘可以剪短发,可以在外行走。那就是女反贼陆蓝紫治下的百姓。

      听去流水县做工的老乡们说,他们那儿的百姓每个人都要剪发,还要冠母姓,给姑娘分田,召姑娘做工……种种离奇之处多如牛毛。

      也难怪寡妇、姑娘去了那个地界,没一个愿意回来的。

      听说那女反贼又占了五县之地,横跨松江府和苏州府两府,她手里牢牢掌握高产种子,听说她还会腾云驾雾。

      这样一位活神仙,谁敢得罪她治下的百姓,就不怕被她捉了去放在坛前献祭么?

      百姓们祭祀神仙,却也忌惮神仙。

      旁边的人还在大声议论,想用自己的气势吓得那女娘面无人色,这样他才觉得自己赢了。至于赢了什么?他也说不清,意归战胜了女子就能让他们享受男子的尊严,被同伴扯了下袖子,低耳说了几句什么,那人吓得嘴唇颤抖,在张思瑶看过来时,他以袖掩面,吭哧好半天都没鼓足勇气抬头。

      张思瑶对周围人的议论自是听到,但她是北方人,浙江方言听得有些吃力,不过只看他们的表情,也猜到不是什么好话。

      刚走镖那会儿,她还气愤与对方理论,可后来次数多了,她反倒麻木,不再与对方计较。

      怪不得陆姐常说,让百姓吃饱喝足容易,但是要改变他们的思想却是难上加难。陆姐是硕士毕业,在这时代算得上高材生,连她都说难,可见这事有多么不容易。

      她收敛心思,进了一家客栈,要了一桶热水。

      那掌柜悚然一惊,“客官,这么冷的天要热水洗澡,得了风寒,可不得了。”

      张思瑶一路奔波,曾在荒郊野外夜宿多回,没找到水源,她可能连牙都没法刷,头发出油了,明天要见重要客人,自然要洗漱干净。

      听到掌柜的话,她摆摆手,“无碍,我带了药。”

      掌柜还想劝她,“得了风寒,就是吃了药,也得十天半月才好。”

      见她坚持,只得吩咐小二将热水送上。

      住到上房,她靠窗看着下面的百姓。

      刚穿过来那会儿,她也曾站在窗前看下面的百姓,那时候她觉得流水县的百姓是这个世上最穷最苦的百姓,可是走镖后,遇到许多流民,她才明白流水县的百姓有衣穿有饭吃已经是顶顶好了。

      此时看着余姚,他们的衣着比当初的流水县百姓还不如。但是每个人都在卖力的吆喝着,似乎在兜售东西。

      穷山恶水出刁民,那是因为这些地方,没有田,百姓过得苦,而贫穷会让人志穷。

      张思瑶在屋内徘徊,在脑海思索该怎么说服黄老先生。

      待热水送过来,她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因她常年习武,身子骨比寻常女子好上不少,就连许多男子都不如她,倒也没有生病。

      吃上余姚特色美食桂花肉,这道菜的做法也很简单,用猪肉加入蛋液面粉油炸,色泽金黄,肉质酥松,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若是流水县的食堂卖这道菜,一定会成为食堂招牌菜。

      她吃饱喝足后,背着刺刀漫步在街头,到了茶馆听人说书,奈何语言不通,听了半晌,只好向小二打探这儿有没有特色美食,她想买些回去。

      小二接了她一两银子的赏钱,喜得见牙不见眼,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知道的全说了。

      张思瑶又问他这儿有没有什么矿产,她打算倒卖煤炭或是铁矿。

      小二笑道,“煤炭倒是没有,不过石头倒是不少,咱们这儿有花岗岩,前朝时期皇帝还派人来采买过呢。”

      张思瑶倒是听过宋朝有位皇帝喜爱花岗岩,没想到居然是从余姚采买的。

      这小二又说起余姚瓷器也不少,可以带些回去。

      张思瑶想了想,瓷器用的是高岭土,这个暂时还不需要。

      “还有夜光石,听说做成珠子,夜里可以发光。”

      张思瑶绞尽脑汁在脑海回想萤石可以用来做什么?可惜她历经三世,也只上到高中,还真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要是陆姐在这儿,她肯定知道。

      谢过小二,张思瑶买了些特色美食就回了客栈。

      翌日一早,张思瑶带着礼物登上黄府大门。

      张思瑶不懂古代女子行礼方法或者她本身也不想,而是按照现代礼仪,向他点头问好,随后呈上陆蓝紫的信件以及礼物。

      黄仁羲面见反贼,不好张扬,奴仆全部遣下去,只他一人。

      要是往常,自然由管家帮忙接过礼物,再呈给他,但现在却是张思瑶直接交到他桌上。

      黄仁羲有些诧异,却也没有这些小节方面过多停留,打开信件一目十行看下去。

      陆蓝紫在信中开门见山邀请他过来讲学,不为她,不为皇权,只为万千百姓。

      她在信中阐述为百姓普及教育所遇到的难题。

      这个过程当然是困难的。一来是百姓对钱财的迫切,让他们不能静下心读书。二来这些教师都是从学生转变来的,知识储备不够,教书经验也不够丰富,甚至他们当中许多人年纪很轻,只知填鸭式教学,并不懂因材施教。刚开始还没什么问题,可是长此以往,她只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出研发型人才。

      黄仁羲虽是古人,但他的思想很先进,在这个时代算是顶尖水准,他还是教育家,如果她创立大学,他就是担任院长的最佳人选。

      对于这样的高级人才,陆蓝紫毫不吝啬展示自己的异能。

      她从系统商城购买了一本《中华近代史》,这书上是中国从晚清到民国这段时间遭受的种种变故,官府腐败无能,百姓沦为奴隶,曾经那个辉煌了五千年的国家被时代抛弃,遭受最大的噩梦,无数金银财宝被掠夺。

      “落后会挨打。我邀请黄老先生前来,是想与您一起携手挽救这个国家,不要让您的子孙后代在某一天遭受炮火的洗礼,沦为亡国奴。”

      黄仁羲看着这信,双眼赤红,拿着信的手颤抖个不停,但他的动作却很迫切,将信搁到桌上,迫不及待打开那本书。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书,光看封面就价值不菲,打开页面却是精致的版画,一张张清晰的图片,是许许多多的百姓死在炮火中,他们的尸首横七竖八躺着,象征着皇权的皇家花园被捣毁,满目疮痍。

      紫禁城也被八国联军攻入,漫起熊熊烈火,无数中华瑰宝葬身火海

      ……

      日军731实验,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

      这些画面也是假的,但是黄仁羲生在余姚,这是个靠海的县城,他接受过西方的传教士,也读过他们的课本,他们对于数学的重视是大荣不能比的。他有个远侄曾跟着船队出海到西方,据他描述那边的发展比大荣好十倍不止。

      他想欺骗自己陆蓝紫在蛊惑人心,但他内心深处却骗不了自己,只要是身处在这片国土的人民,哪怕不是一个时空,在看到这样的人间惨剧,他没办法不共情,他的心脏一抽抽地疼,原先还算健康的脸色一寸寸变成死灰,他翻书的动作越来越快,最后双手颤抖到连书都拿不稳。

      张思瑶就坐在边上,见书落下来,她眼急手快抓住,将书阖上,安安稳稳摆放在桌上。

      黄仁羲双手握紧拐杖,他是个文人,正经的官没当过几年,他没有老谋深算的城府,却是个忧国忧民的先驱。

      他抬起眼,昏黄老迈的眼珠蓄满泪,那不是哭,而是伤心,是屈辱,他就这么含着,一眨不眨看着张思瑶,“陆市长来自未来?这是我们的未来?”

      张思瑶摇头,不等黄仁羲释然,她又补充,“我们来自另一个世界,与你们不一样,但是历史轨迹是一样的。现在这个国家还没有出现蒸汽机,而西方已经有了。如果陆姐不来……”她指了指书,“这些就是你们的未来。”

      她声音沉稳而笃定,不带一丝情绪,眼神犀利望着他,“陆姐来时交待我,你想问我什么,我直言相告。”

      黄仁羲嘴唇动了动,这是陆市长给予的尊重,她坦诚相待,并不藏私,但他还是想问,“她是神仙吗?”

      张思瑶摇头,“不是。”

      黄仁羲眼底闪过一丝失望,“那未来成功了吗?”

      张思瑶颔首,“成功了。不过还没有成为第一。如果你去帮她,将来未必不能当第一。”

      黄仁羲这回是真的惊讶了,居然成功了,他有些不敢相信,“土地国有制?所有百姓都有田?百姓都能吃饱饭?”

      张思瑶不是2023年穿来的,她活过最长的年份是2000年,那时候的华国与2023年的华国其实要落后很多。但是却远比此时好,所以她回答得很笃定,“土地是国有,未来粮食亩产还能更高,稻子平均亩产有千斤。不过百姓想发财,还是要多读书,未来是机械化时代,许多农作物用机器种植,机器收割。联合收割机到了地里,麦子割好就可以将粮食装袋,非常方便。还有每小时三百公里的高铁,还有天上飞的飞机。未来都能实现,科技的力量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

      她滔滔不绝讲着,黄仁羲刚开始被刺激得差点晕过去,可这会儿却振奋起来,拐杖敲击着地面,“我就知道我中华儿女不会差,一定能带领国家再创辉煌。”

      他又追问张思瑶,“为何土改成成功?那些世家大族没有反对吗?”

      张思瑶有些为难,她打量一圈四周,黄家也是大族,刚刚她由管家带进,光看布局,就知晓黄家富庶。

      她是六十年代人,见过最灰暗时刻,那些大族被打得最惨,黄家代表的是世家大族,还是普通百姓呢?

      黄仁羲见她不说话,试探问,“他们败了?”

      张思瑶知道瞒不住,颔首。

      黄仁羲见这姑娘表情几乎写在脸上,稍微一想也就明白她的顾虑,他反倒很坦然,“这些人争权夺利一辈子,将天下财富据为己有,兴许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会被打败吧?”他又细问张思瑶,为何能成功。

      张思瑶毕竟不是学历史的,她的学历是高中,还是个偏科的学生,一看政治就犯困,让她回答为何能成功,她只会说自己的一些浅薄见识,“大概是因为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敌的,多数占胜少数。”

      黄仁羲默默听着,好半天他才道,“一定有个知识份子领导农民。只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张思瑶颔首,那是当然,建党比建国还早二十多年呢,她很诚恳地点头,“没有思想的农民起义只能是一盘散沙。”

      黄仁羲问她什么思想,张思瑶简单说,“共产主义。”

      让她解释共产主义,她只知道解释字面意思,但是这个共产的概念太过理想,甚至只能存在于幻想,未来甚至是遥远的未来都不可能成功。

      张思瑶也知道自己答得不好,她是真没想到,自己居然要被政治书,她只道,“等你去了,陆姐一定会拿政治书给你看。说不定她还会邀请你一起改编书籍呢。”

      陆蓝紫没办法把现代的政治书拿到大荣用。这个国家还没有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也没有被列强入侵,甚至朝代也不一样,需要重新修改。

      陆蓝紫为了领导早已将共产主义的纲要宣读给治下的百姓,让他们熟知她要建立怎样一个国家。

      黄仁羲没有到过流水县,也没有上过她的课,但是他仅从《狂人日记》就能猜出她的目的,的确是个敏锐的思想家。

      黄仁羲确实想去流水县,可是他不可能一个人去,他的族人还在这儿,“他们怎么办?”

      张思瑶答得坦然,“明年打败朝廷大军,我们会往南攻。”

      浙江就在松江府的南边,也就是说下一步就是进攻浙江。他完全不用让九族迁过去。

      黄仁羲惊讶地张大嘴,“这么快?”

      张思瑶挠了挠头,“快吗?不快。我们那个国家,只花三年就实现祖国统一,陆姐要花十年,已经很慢了。”

      华国大部分时间都是抵御外敌,真正的内战才三年。之前一直处于摸索当中。而陆蓝紫有正确理论作为支撑,不需要花费百年时间摸索。

      黄仁羲一天当中经历三次大起大落。此时他有些心慌,“既然她明年就要打过来,为何让你现在挡我过去?”

      张思瑶被这问题都问懵了,理所当然道,“您一年时间可以培养许多人才,当然是提早过去了?”

      这老头儿是不是刺激太过,老糊涂了。

      黄仁羲被她态度弄懵了,他问这话不算废话,要知道他古稀之年,经历舟车劳顿,身子骨遭受不住,万一路上生了病,那就得不偿失。还不如她将浙江打下来后,他再为她效命。

      张思瑶猜不出这老头的心思,她自顾自说道,“你放心,我会雇佣马车带你走。对了,我还带了药,若是你哪儿不舒服,只管跟我说。流水县离余姚不远,也就几百里,我只花了五天时间,马车就算慢一点,十天也够了。”

      黄仁羲觉得这姑娘有点虎,说话太过轻松。

      “你信我,我一个人就敢来余姚,没有两把刷子,我不可能有这么大胆。路上要是出了拦路抢劫,我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绝对会把你安全送到流水县。”

      黄仁羲摸着厚厚的书,看着流水县的方向久久不语。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3章 第 63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厉害了我的铲屎官[宠物系统]
    【快来点击作者收藏:洋葱头大脸猫】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138735/6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