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剩下苍天在上

作者:S*******火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63 章


      潘美是个不怎么打眼的年轻人,共事的提起这个青年都说他做起事来手脚勤快心眼明白,就是平时有点发呆。

      殿前军二把手赵匡胤是从班首做上来的,交往广泛虎豹豺狼皆朋友,平日应酬走动的很勤,甚至部下普通的兵士红百喜丧只要请他几乎没有不去的。大场合里常带在身边除了他那位“书记兄”赵普,后头还总见这个青年。他总在席末不打眼的位置从不上座,上首赵匡胤一动眉毛却都能立刻反应上来。交代他的都是些零零落落跑动传话的杂事,态度竟像是对自己亲兵家丁般;年轻人倒从没见过一丝情绪,什么活都做的利索极了;人们都猜他跟赵匡胤有什么亲故,同僚有心思的旁敲侧击打问时碰到的回答却总是木木讷讷的“不知道”,看他态度又不像是说瞎话,就又猜大概是远房有什么瓜葛来投靠的,看手脚麻利便给寻了个差事摊些琐碎去做。

      这些嘀咕里到底有一分说中的,潘美确实不知道:有些事情应该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知道,他知道的只比旁人多一些,多的却是不应该知道的部分。

      就像这段日子赵的脾气一直格外不好,什么原因他最好一点也不知道。

      要命的是他偏偏仿佛知道一些,北汉那边刚传来动静时高怀德暗中让他给赵匡胤传了个条子,第两次时他半奇怪半试探的问为什么高不亲自去,被冷冷一句“很重要吗?”顶了回去,于是再不多嘴。传到这边赵匡胤板着脸看了就烧掉也没多问,来回几次后脸色愈发不好。

      他并不多想,不是文士他也知道疏不间亲的词句,就是说人家相好一对对爱怎么着怎么着,旁边多事起闲心的没一个好下场。

      公元九七五年

      五月,丁酉,以太祖皇帝領義成節度使。

      詔修永福殿,命宦官孫延希董其役。丁丑,帝至其所,見役徒有削柿為匕,瓦中啖飯者,大怒,斬延希於市。

      皇帝在韩令坤他爹的事上放了一马也有些感同身受的意思:皇帝以太祖嗣子继位,却还有个亲爹柴守礼活在洛阳,底下人不敢明说只把老爷子当皇太舅供着,老爷子横行城里肆无忌惮,曾因小事杀人也没人敢过问,皇帝知道后也不多管——没法管。

      这次对韩令坤倒没有公开处分,只把他调去当了修河堤的工头,明白是让他劳动反省。从前做工程是个肥缺,现在永福殿的事已经传遍四方,没人敢再动一点心思,没油水又事务繁杂,如此一来到跟充军发配没差别。韩令坤一点不敢怠慢,天天守在河边大小事务都亲自查看就差没挽袖子下去跟丁夫一道干活。皇帝来了一两次看看都挺满意,在堤上转了一圈又跟韩令坤说起江北形势,韩令坤这才长出一口气,心知皇帝终于跟他算完了。

      出了工地回到军府攒下的事情立刻洪水一样涌上来,正忙的不可开交的时节他老兄弟又找上来了。

      回京后响风楼的事一传开四五个月里高怀德故意躲他完全见不到人影,偶尔让潘美传来些消息,每次也只是简短刻板的几行字。公开场合遇见冷面如霜一言不发,要么打远看见就走。之前就盛传两人“不合”,现在看到这种情况眼色好的聪明人逢事就把两人错开叫,这下干脆连面都碰不到了。
      私邸找不到人官署总跑不了,鼓动韩令坤去了几趟,回来时只是摇头:“我该劝的也劝了,该说的也说了,人家不买我的面子,我总不能出个令牌吧?”
      再问下去还是摇头:“这事难说,当年我大娘跟我爹斗气,到死没搭理我爹半句。”

      赵匡胤闻言磨了磨牙没作声:人年岁长了还真都变稳重了,换十年前要听见这话非得一脚把他踢汴河里去。

      就这么一直耗到再次出兵南下,两人私下始终没交过一言。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3章 第 63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130895/6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