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甜

作者:玄橘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起事



      尉迟氏和萧衍无奈地笑笑。

      阿桃忙上前挽住好友的手耳语:“叔业表哥可有东西给你呢。”

      萧怜立马放下帕子,笑着将阿桃拉到房间里说话。

      关上门,阿桃在好友的催促下才慢吞吞将谢叔业的信拿出来,信封露出一半,就被萧怜给夺了过去,忙走到一边撕开信封读了起来。

      谢叔业和王峥被指派去江陵城和萧瀛萧台兄弟谈合作之事。

      这封信便是给萧怜讲述江陵城的风物等。

      阿桃笑着坐下等她看完,再写回信。

      萧衍跟母亲在正院叙话,大多是嘱咐他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萧重喜,还有长子,无需担忧她与阿怜、荀氏与聪郎云云。

      聪郎是萧律和荀氏的嫡长子,今年四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每日都有用不完的精力,必须要人牢牢盯着,否则不是这里撞了头,就是那里破了皮。

      萧衍一一记在心里,又等尉迟氏和荀氏各自写家书。

      “这么厚一叠,表哥看完信,都从江陵回来了。”阿桃拿着萧怜给谢叔业的回信打趣道。

      “哼,才不会呢。”萧怜红着脸反驳,“管他在哪里,你赶紧叫我二哥哥帮我送去,否则,否则……”

      “否则怎样?不理我们了么?啧,可真是重色轻友啊。”阿桃故意道。

      萧怜羞恼又委屈道:“阿桃,我发现自从你和我二哥哥定亲之后,你就偏向他,不向着我了。这点忙不都愿意帮。”

      阿桃心里打了个突,这话可从何说起?知道自己玩笑开过了,忙向好友道歉,并表示一定会用最快的速度把信送到谢叔业手上。

      萧怜这才收了委屈,搂着好友的肩膀:“这才是我的阿桃嘛。原谅你啦。”

      手帕交又和好,叽里咕噜说些悄悄话。

      一家人用过午饭,尉迟氏和萧怜将萧衍送到萧府大门口——萧府比刺史府大很多,带着绣娘、军属们一起做军需方便不招人眼。因此萧家人一直住在这里。

      “二郎保重。”尉迟氏还是掉了眼泪。

      萧衍内心复杂,父亲严令所有人瞒着三郎的死,到现在母亲和妹妹都还不知。以为三郎仍旧在芜湖郡好好的。

      刚刚母亲和他谈话,说十分想念三郎,分别一年,就只是年前的时候送了一封家书回来。殊不知那封“家书”都是父亲请苏先生模仿着三郎的笔记写的。

      倾诉了思念又骂三郎没良心,家里几次派人去都不肯回来。起事之后更担忧萧眷想报复他们家,就拿三郎开刀。

      萧衍不会说安慰的人话,只说父亲派了人暗中护着萧徵的。尉迟氏这才放了心。

      他有些不敢想,若是母亲知道了三郎的死讯,怕是会承受不住。

      阿桃送他出城,见他一路上兴趣缺缺,便猜到尉迟氏定是和他说起萧三郎了。

      毕竟她已经一年没有见过幼子,曾经觉得他调皮捣蛋、有些暴力,但始终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尉迟氏时常在阿桃和萧怜面前念叨他。

      每次说起,她也只能打哈哈糊弄过去。

      她伸手握住了萧衍的手,大掌有些凉,她便双手裹着它们揉搓。

      萧衍笑了笑,随她去。她的意思他都懂。

      到得城门口,他下马车,翻身上了蕉叶白,道:“回去吧。”

      阿桃趴在窗口,挥挥手:“等你走了我再回去。”

      萧衍不跟她客气,一夹马腹快马出了城。直到他的身影看不见,她才调转马车回萧府。

      -

      嘉元二年四月初,萧瀛在江陵拥立年仅5岁的南康王萧榕为帝。

      以南康王的名义加封萧重喜为使持节、尚书左仆射;萧瀛为尚书令,萧衍为都督前锋诸军事。

      七日后,萧衍正式率军从襄阳出发,与萧台、王峥、谢叔业带领的荆州大军南北汇合,包围郢州夏口城。

      消息传回建康,萧眷气得双眼猩红,杀了几个侍卫泄愤。

      “阿君给朕下旨,命郢州刺史、太守必须平叛,否则他们就等死吧。还有刘少阳那蠢货,如此无能,他刘家有何脸面活着?”他带的三万扬州军完全是给萧瀛、萧重喜等送人头。

      上一个敢这么做的人是崔玶,但为了抵御北陈,找不到崔家女眷便暂且放过,可刘少阳是个什么东西?他刘家就是一条狗而已。

      利君点点头,下去叫官员拟旨,他当然知道那是陛下的愤怒之言,不会写上去,不过也表达了话里话外的意思。至于刘家的下场,自然是全族倒霉。

      正在这时,潘翡进宫。

      利君忙道:“潘大人快帮咱家劝劝陛下吧,陛下今日气得东西都没吃。”

      潘翡道:“下官正是前来令陛下开怀的。”

      利君就知道他有办法,便带他去了含凉殿。

      萧眷发落了人心情舒畅了不少,被两人劝着去到潘翡的私人园子散心。

      一进翡翠园便被里面的景象惊呆了,这里竟开设了一个男女市场!

      他们或在花丛、或在湖边、或在假山上……以地为席,就这么……

      萧眷看得眼睛都发直,身子发紧,哪里还记得那些糟心事?一手拉过利君便亲了下去。

      潘翡也红着脸找了个女郎那行快乐之事。

      当然,他们是快乐了,至于其他人、女人们是否快乐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建康城里又有人策划了一次造反事件。

      本想等萧眷再出宫时刺杀他,然后拥立巴陵王为新帝。

      奈何萧眷玩腻男女市场后,突发奇想投身“生物学”,主攻“基因杂交项目”——观看人与狗、猴、羊、马等生活活动,他和利君及刀敕在一旁或画下来或记录“实验数据”。

      这种诡异的画面,让秦沧、刘明等人都不寒而栗,可他们的荣华富贵皆靠萧眷,纵使再恶心再不忍也要坚持下去。

      萧眷沉迷于“科学事业”,一连一个多月都没出宫。

      久则生变,策划造反的同党中就有人向其告密,参与密谋者全部被杀。

      这些消息哪能一丝不露出来?朝中乱作一团,对被围了两个月的郢州自然无暇顾及。

      可怜郢州刺史、太守一直在上书要兵、要粮,但这些折子萧眷要么没看到,要么看过就抛之脑后。

      -

      郢州夏口城外,雍、荆二州大军扎营处。

      “我们就真的这么一直围城不动?”萧台问。

      这都围了两个月了,心痒痒啊。

      “都是同胞,若是能兵不血刃自然最好。”谢叔业温和笑道,“建康城里纷乱,郢州坚持不了太久的。”否则不会这时还没有动静传来。

      王峥点点头:“不错,此时已经入夏,能不动刀戈最好不动。”人命金贵,夏日受外伤很容易感染,士兵损失率会增大,如此一来军营里容易发生瘟疫。

      “夏口城中的粮草早晚耗尽,便是太守开门之时。”萧衍道。

      萧台点点头不再多说走出大帐去找消遣。

      王峥谢叔业萧衍三人便在说些军务,端砚突然跑进大帐上气不接下气道:“谢,谢家十八郎来了。”

      他的话才刚落,就见自家郎君已经冲出了帐外,他又赶忙跟出去。

      留下谢叔业和王峥面面相觑。

      “你们家十八郎?不学无术的那个?”王峥惊诧地问谢叔业,“他什么时候和萧衍关系这么好的?”

      谢叔业更是诧异,摇摇头。既然不明白事情的始末,那便去看看。

      二人走出帐外,就见到了“谢十八郎”——竖着高高的马尾,穿着蓝布衣服、黑布裤子。面上涂得黑黄一层,但五官分明是表妹崔婳。

      谢叔业恍然,姑母在家正是排行十八娘,表妹这是借用姑母的名号呢。

      王峥也明白过来,上前跟表妹打招呼。

      “你怎么来了?”王峥乜了眼面色不虞的萧衍,饶有兴致地问道。

      “这是最新的一批军需,我自告奋勇替你们送来。”阿桃笑着,又转向谢叔业道,“表哥,你的信。”

      谢叔业接过萧怜的信:“多谢表妹,一路辛苦,快些去休息吧。”

      说完拉着还想拱火的王峥离开。

      王峥一脸惋惜,好不容易多了点趣事,偏叔业这人不给他机会。

      “你少打那些算盘,七娘和萧二郎不容易。”

      王峥嗤笑:“你这是为未来二舅子操心呢。啧啧,你们要成一家人了,谁还管我这孤家寡人啊?”

      谢叔业受不了好友的胡言乱语,干脆不理会他,只认真读起萧怜的信来。

      王峥见他眼里的柔情将要漫出眼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翻了个白眼儿回到自己帐中,摸出一方青色的帕子,又若有所思地看着那盏荻花花灯。

      希望战事快些结束,那样便能早日见到她,将这玩意儿送与她。想到这里,王峥玩世不恭的脸上带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阿桃悄悄伸手扯了扯萧衍的衣袖,两人进了大帐。

      大帐的帘子才落下来,阿桃就收了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幽怨道:“我这么远来你一点都不高兴么?”

      面无表情的人皱了皱眉头。

      “那好吧,我走就是了。”阿桃一抹泪儿,扭身就要去撩帘子。

      萧衍一把拉住她的手,生硬道:“你明知我不是那个意思。”他怎么会不高兴见到她呢?就出兵那天远远望到一眼,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只是这么跑来多危险啊,现在多的是人想抓把柄向建康那边示好以求荣华。

      阿桃瞬间笑了,扑到他怀里,道:“我当然知道你不是那个意思,可是你心里想什么总要说出来嘛。”

      萧衍垂下眼帘,心中叹道,我以为你都懂的。

      阿桃仿佛有所感,抬起头:“我懂你的心意,可我想听你说,你思念我么?”

      萧衍俊脸微红,伸手将她的头重新按进怀里,脸贴着她的额头,轻轻颔首。

      她知道对他这样内敛的人来说能承认已经是进步,其他事还需慢慢来。

      两人叙了会儿话,就到晚膳时间。

      端砚多机灵,早就跟炊事兵说好了今晚加菜。

      晚上,谢叔业、王峥、尉迟德、苏先生四人一起来大帐用饭。

      “老夫近来夜观星象,瞧着今年夏季天气炎热,不太利于行军。”苏先生开口道。

      “本来我还想了一个攻城的好办法呢,看来暂时是用不上了。”阿桃不好意思笑笑,“屯田养战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方法。等到秋日再行军更适宜。”

      在场众人都颔首。

      郢州是荆、湘、江、豫4州每个州划分一块地方出来组成的,下辖八郡。土地广且肥沃,春夏雨水充沛,十分适合养兵。

      萧衍率军到了此处便下令士兵开垦屯田,已经是做好了让郢州自己投降的准备,也给湘、江、禹三州和其他州看,萧重喜、萧衍和陛下不一样,不会主动发起战争。

      目前,雍、荆两州的将士只需要运来主粮,菜要么是自己种的,要么是在附近村镇收的。

      这样一来既能避免盛夏发动刀戈,能保全更多郢州百姓、士兵,也能节约养兵成本。

      苏先生摇摇头:“老夫是怕盛夏时节,城内百姓士兵困在一处时间长了,爆发瘟疫。”

      他所言不是危言耸听,那时人们的茅厕都是旱厕,极易滋生细菌,若是不小心被带到城中水源里,那全城的百姓都可能被感染。

      萧衍面色肃然,直起身子:“多谢先生提醒。”

      苏先生见他心中有数,便不再多言,和众人讲起趣事。他言语幽默,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几个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捧腹大笑,到得亥时方散。

      回营帐的路上,阿桃抬手闻了闻自己腋下,嫌弃道:“一身汗味,我想去附近的小渠里沐浴。”

      今日来营地的路上见过一条小渠,水很是清澈,还不远。

      “好,一起去。”他时常也在那条小渠里擦洗。

      阿桃眼睛一亮,笑得猴儿精,挽着萧衍蹦蹦跳跳往小河沟去。萧衍扶额,出了建康这女郎完全大变样。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767735/6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