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碧

作者:佳期十二红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何处朝明尊


      西天的大仇杀刚刚过去,阐教就开始了新一轮的攻讦,指责佛门把大仇杀的冤膱魂直接送到了酆都地藏王菩萨处,没有经过东岳,不合规矩。而佛门则坚称是修补残魂所需,还真像模像样地给地藏王菩萨派去了帮手。至于这帮手到底是去做什么的,那可就没人知道了。
      就在这时,一本《商周封神志》悄然走俏。林默娘借来看过,无非是备述封神之战时阐截二教的争斗,说得活灵活现,有如亲目。灵宝天尊知道此事,二话不说,直接让灵惠英烈妃前往昆仑拜见师伯和列位同膱门,以行动昭示不受挑膱拨。
      林默娘拿了书来给杨戬看:“有的人坐不住了,拿这个挑膱拨阐教与和教的矛盾呢!”
      “阐教的历膱史包袱,太沉了啊。”杨戬倚在床头,翻了几页,没有她那样轻膱松,“如果能像和教一样,放下过去就好了。”
      “我近来翻阅正史,封神之战似与明教有关?”
      “明尊当时在天庭为相,这么大的事岂能与明教无关?”杨戬说,“默娘,你若读史,当多看多思。那些过往一旦发生,即使是亲历者也无法彻底复原,留下来的不过是碎片。能把碎片缀连起来,尽管存在空白,也能自圆其说,便是读史者的本事了。”
      “您是说,任何人读的历膱史,都是当下重组过的历膱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这样的人,本来就不是为了历膱史而读史。”杨戬顿了顿,接着说,“明教的法术也不简单,南北战神一定早就自己冲破封印了。”
      “可惜,明教有一个天然的缺陷。明者,盟也,明教最初的意思就是盟教。西方几家势力结盟,其中就有西方太极大帝,他们推举出来的教膱主就是明尊。这种地区同盟是很松散的,不能很好地协作。每个人都要争取在台前抓膱住权力,没有人愿意去经营大后方,这就是明教膱会被一网打尽的根源。”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默娘,你也管过顺济社,当知有人就会有不同的诉求,没有内部矛盾的群膱体是不存在的。明教因为它走错了路,截教因为它分崩离析,阐教也因为它元气大伤。现在的龙族,一味倚仗天庭、攀附佛门,却不去解决内部的问题,还妄想延续统膱治,这是南辕北辙。”
      入夜,书案前,林默娘阖上了书卷,按了按太阳穴,用手指轻轻敲打着书脊,陷入了沉思。良久,才抬起头来,挑了挑灯。
      三千年膱前,欲界女神和九大金乌先后身陨,天庭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天庭向西方太极大帝借兵,明教趁机抢占了了各方大膱权,明尊为相。明教从此在天庭一枝独秀近千年,其间肢解了萨满教、打膱压阐教和截教,直到商周之战,或云封神之战。
      自从封神大典之后,明教的教膱义变了——明尊战败于“暗魔”,世人皆是“暗魔”囚膱禁光膱明的牢膱笼;黑膱暗终将过去,光膱明就要降临。此后,明教割据西方,借截教离散、阐教分膱裂之机缓了过来。再后来,又遇上了削藩,在凡间沦为邪膱教。挣扎了这么久,至今终于要进坟墓了。
      林默娘读史时早就注意到,封神战前和战后,天庭的风气很不一样。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直言进谏的臣子少了。至今她才知道,这竟与明教的衰落有关。
      在天庭为官的有两种身份,一是登封神榜得神籍,二是入仙箓得仙籍——这只是入朝的资格,与职位无关。就以奎木狼这个职位为例,前任李雄是神籍,现任黑石胜是仙籍。不同之处只是在于,封神榜的约束力来自司命天一鼎,所以封神者的命都捏在玉帝和王母手里。
      封神并不是商周之战的特例,封神榜也不是专为此战打造的。后世的潮神伍子胥、天市星君范蠡、关圣帝君、伏波将军,这些都是有神籍的。而新天条出世之后,没了司命天一鼎,封神榜的约束力大为减弱,玉帝和王母已经要不了封神者的命了,神籍也就与过去不同了。
      这些都是林默娘早就知道的。
      把历膱史的碎片缀连起来?但不知我这一条线索如何?
      在封神战前,截教内部人仙和兽仙各族群已经矛盾重重,急需转嫁危膱机。就在同时,阐教也有内部危膱机,也需要一场战争。所谓十二金仙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三尸,犯了杀劫,只是个借口。阐教真正面膱临的问题是,培育了大量神通非凡的弟膱子,却没有用武之地——仙箓上分给阐教的席位已满,上升通道被明教封死了。
      神通非凡、无所事事且初出茅庐的人会干什么?哪吒、孙悟空和刘沉香都是例子。那一段时间,阐教简直焦头烂额,这么多弟膱子不但没有成为资源,反而成了乱源。
      就在这个时期,明教客大欺店,玉帝和王母已经对他们很不满,但还不好直接动手。一道敕命,封神榜暂付阐教执掌。明教也不傻,当时放眼三界,只有阐截二教有可能取代明教,而这两教此时都需要向外转嫁危膱机,那么何不挑膱动他们打一仗呢?让他们打得两败俱伤,还有谁能威胁到明教?
      战争是阐教先挑膱起的,得到了明教的默许。当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阐教手中的封神榜,是给自家弟膱子留退路的——就是告诉他们尽管打,死了也不要紧,依然会有进身之阶。阐教弟膱子没有后顾之忧,在战场上当然特别勇敢。
      把自家弟膱子的命交给玉帝和王母很残膱忍?对于当时的阐教来说,与其让他们继续惹是生非,不如拉到战场上去。死了就封神,扩大阐教在天庭的影响力;活下来的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必然是阐教新一代的骨膱干。逍遥?自膱由?清静无为?阐教若当真那么迂阔,早就在三界内销声匿迹了。
      但是,阐教根本没想到这场战争会打得那么大,更没想到偌大的截教膱会被打散了架。
      商周之战中,截教损失惨重,内部矛盾更加严重。仗还没打完,兽仙就全跑了,眼看着就要分崩离析。于是,明教转过头来就对阐教下手了。当时已无大战,阐教却连连折损,那都是被明教阴掉的。张奎和高兰英夫妇连杀七员大将,邬文化一介凡人杀得周营溃不成军,没有强大的外部势力相助,可能吗?至于阐教可以给阵亡者封神,那又怎样?当时的天庭,毕竟是明教的天庭。
      林默娘这才明白,阐教所谓“封神一战血膱淋膱淋的教训”“两条底线”——教内矛盾教内商议解决,坚决反膱对诉诸武力,反膱对引入外部力量——给他们这个教训的,就是明教。
      最终,阐教与截教人仙残部联合,为死难的截教弟膱子们封神,并接下了帝后的密诏。
      然后,就是封神大典上,阐截二教联手发难,把明教高层一举全歼,只跑了一个西方太极大帝。明尊临死之前全力一击,摧毁了通膱天教膱主的肉膱身。
      原来,那时的阐教,并没有今天这样保守。兵变夺膱权的事,他们也做过。只是与目前的主张矛盾,所以阐教现在很不愿意提及这一段往事。难怪佛门要选这件事挑膱拨离间——真要说清,阐教也一样难以启齿。
      有了明教的前车之鉴,阐教随后也留了个心眼,二代弟膱子都没有放在天庭,而是去建立稳定的大后方,以昆仑山为中心,各仙山洞府彼此呼应。可惜,本意是彼此呼应,最后却成了彼此分离,分膱裂的隐患就此埋下。
      此后,明教空出来的神职自然由阐截二教瓜分。然而,拔擢高膱官时,帝后却明显地偏向了截教。金灵圣母、闻仲、赵公明等都提上了要职。而阐教除了肉膱身成圣的七人之外,官膱位最高的不过是甲子太岁杨任。
      林默娘仔细一想,才知道这其实并不奇怪——臣强则主弱,玉帝和王母会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吗?
      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无当圣母加封黎山老母,截教人仙残部自然成了她的门下。后来她也想学阐教,以为这个后方虽然小,也聊胜于无。然而,对于玉帝和王母来说,当然不愿意自己的臣子们还有另一个核心,自然要摧毁这个后方。无当圣母并无治人之才,截教仅剩的残部逐渐离散,最终只剩下自己的亲传弟膱子,这才是真正的末路。
      而阐教的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终致分膱裂。燃灯等人反投佛门,阐教元气大伤。
      就这样,天庭大部分臣子的性命,都完全掌握到了玉帝和王母手里,君权对官权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玉帝和王母还故意在众仙之间掺沙子,令他们彼此猜忌,不能团膱结膱起膱来,进一步巩固了君权的至高无上。
      从此,忠直耿介之士越来越少,阿谀谄媚之流越来越多,法家拂士不得近于驾前,奸谗宵小充斥于庙堂。渐渐地,整个天庭的风气都变了——天蓬元膱帅曾不惜抗旨阻止玉帝开闸,后来却在蟠桃会上丑态百出;嫦娥曾当着帝后的面直言进谏,后来只敢嘲讽杨戬;又如文曲星君、斗母元君等,不是不断地膱下凡为人,便是消极怠工。
      林默娘掩卷长叹,真不知该作何评论。
      玉帝和王母总是嫌天庭缺少栋梁之才,可是事实上,天庭的脊梁恰恰是他们自己亲手砸断的。试问,一个坚强而有力的集体,怎么可能是一群奴膱隶组成的?天庭不是他们的天庭,他们又凭什么要为这个天庭出生入死?
      这样的天庭,被孙悟空闹得人仰马翻,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太白金星等文官一味妥协求和,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天军大而无当,众武将面和心离,雷部三十六将好不容易与孙悟空战成相持,却再无旁人助战,以至于大好战机白白溜走。他们缺的是团结,是信任,是归属感,是浩然正气,而不是区区一员能征惯战的猛将。
      天是属于谁的,谁就会为天而战;地是属于谁的,谁就会为地而战;海是属于谁的,谁就会为海而战。
      谁会为海而战呢?

      仙医苏耽刚刚为杨戬诊治过。这些时日以来,他的伤势已有起色,苏耽十分高兴。
      苏耽是黄龙真人的徒膱弟。他成仙之前,曾在家乡留下一棵橘树,一眼井。橘叶一枚,井水一升,可治瘟膱疫。“橘井泉香”青史流芳,仙医苏耽也因此美名远扬。
      “师膱兄,你现在这样就对了。你只管把天大的事丢开手,不要操劳,不要郁悒。好好静养,能医好的。”苏耽临走之前还一再叮嘱。
      林默娘推着轮椅,玉鼎摇着扇子走在一边,哮天犬在前面拂开枝叶,一同沿着小径进了园中。玉鼎回头望一望林默娘,忽然一笑。
      “师祖,您笑什么?”林默娘低头检膱查了一下膱身上,并没觉得有什么可笑的地方。
      “我在笑呀——”玉鼎犹笑咪膱咪的,“我们玉泉山的传统,就是课徒不用真名。”
      杨戬也微微发笑:“我这徒膱弟却比您那徒膱弟聪明,一下子就认出师父是谁。”
      林默娘偏过头去,微微颔首,全不似平日一贯的淡然模样。杨戬抬头望一望园中,石榴花正开得火红。只是默娘穿一身湖色衣裳,却是不大般配。
      “默娘喜欢什么花?”杨戬又问道,“这院里也好栽几株。”
      “木棉。”
      “木棉?”杨戬有些惊讶。默娘看起来这般沉静,不料喜欢的竟是热忱如火的“英雄花”木棉。
      “要是再栽上榕树,我就更喜欢了。”林默娘笑道。
      玉鼎把扇子往腰带里一插,哈哈大笑,比划着说:“木棉好,榕树更好!一个是烈火朝膱阳,一个是独木成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好,好,好,真是好极了……”
      哮天犬歪了歪头,有些费解:“一个花一个树,还能说出这么一大套来。依我看,不如种三棵树,桂树、桂树和桂树。一棵采桂花,一棵采香叶,还有一棵采桂皮——桂花糖、桂花糕、烧鸡、烧肉……你们看,要甜有甜,要香有香,多好?”
      众人听得都笑了起来。
      “一棵桂花树哪够?得两棵。”玉鼎真人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杨戬,唯恐他因桂花又想起嫦娥来,勾动了伤心事,“一棵做桂花糖、桂花糕,还有一棵做桂花油——默娘,你师祖可想着你呢!”
      杨戬淡淡笑着,目光往远处一探,望见了湛蓝的天空。
      再等一阵吧。等到……也许真的可以平平淡淡地活着,白天会好友,夜晚读文章。找一处小院,栽下大家喜欢的花和树,阳春的花香,仲夏的虫鸣,金秋的硕果,凛冬的雪景……蓦然回首,他们都在。
      那一定是最幸福的生活。
      杨戬目光所及,忽然望见草丛中的一抹紫红,神色为之一凝。
      “师父,这里怎么也有南柯草?”
      “咳,别提了。”玉鼎飞快地摇了摇扇子,“前几年大环境不好,有些人就动了这个脑筋。咱们阐教的情况,你是知道的。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种子,在这儿都生根了。你们等等,师父拔了它去。”
      玉鼎拔了南柯草,林默娘接过来观看。只见这南柯草细细的茎,柔柔的叶,花冠纤薄而绮丽,如霞似锦,真如娇柔明艳的美膱人一般。
      “这就是南柯草?魂铃就是用它做的?”
      魂铃不是铃,是一种药。一口魂铃,能令人忘记所有烦恼,欲膱仙膱欲死,其乐无极。然而,服用魂铃不仅会伤害身膱体,折损根基,而且一旦沾过就很难摆脱。不知有多少修真被它毁了根基,多少亲人朋友因它反目成仇。这样的穿肠毒膱药,从阐教这个玄门正派流膱出去的竟然不在少数,以至于玉虚宫的花园里都散落了南柯草的种子。
      “徒膱弟,这不能怪你。”玉鼎说,“你那时候……还没有魂铃这东西呢。”
      杨戬默然不语。
      林默娘推着轮椅,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她总觉得,这些天来师父一直在等着什么。她有些不好的预感,但愿不要成真才是。

      天是那么蓝,蓝得仿佛能拧出汁水来。白云朵朵,每一寸边缘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似乎一伸手就能摘下来。远处的苍山戴着雪帽,连绵不绝。蓝天、白云、苍山,一齐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却分不清到底是天更蓝,还是水更蓝。金色的沙滩上,一丛丛碧草点缀其间,有几个牧人牵着牦牛。经幡随风舞动,转经筒吱吱呀呀地转动着,一圈一圈宛如岁月的年轮。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玄奘法膱师,还没忘记故人呢?”
      玄奘循声转身,合膱十一礼:“公主。”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何处朝明尊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455446/6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