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锦绣山河

作者:夹生的小米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耶律大石



      这些日子,还真是有些糟心。
      赵瑗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纵然脑仁儿疼得厉害,精神却依旧是清醒的。没错,她可悲地失眠了。自从入夏以后,她便很少能安稳地睡一夜好觉。先是黄河之水泛滥成灾,再是赵构赵佶隐晦地互掐,紧接着种沂家中又生出了这样大的变故……
      她甚至觉得,这样高度紧绷的神经下,自己还能苦苦撑持着不倒,实在是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那两片粗糙的琉璃透镜,已经被种沂带走。临走前,他还仔细地询问了透镜的使用方法,大约是想要找人做个架子,再行仿制。可眼下整个大宋的琉璃匠人决计不超过二十个,还被金人掳走了一半,种家少将军要临时拉壮丁……
      难,如,登,天。
      赵瑗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忽然理解了那三位自尽的种家少夫人的心情。在刚刚那一瞬间,她也很想抛下一切欢腾地奔向奈何桥,喝光忘川水之后空荡荡地什么也不剩下,无论国仇家恨还是滔天黄河之水,通通抛到脑后不要去想,不要……去想……
      窗外天光微明,她终于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这一睡,便是两日两夜。

      醒来之后身体酸.疼得厉害,脑子依旧昏沉沉的什么也想不起来。迷迷糊糊地去洗了个热水澡又嚼了些薄荷叶,终于让脑子清醒了一些。她在屋中坐了一会儿,顺手取过描眉的炭笔,一笔一划地写下当前要紧的事情。
      滑州必须再去一趟,不,两趟。
      燕京无论如何也要回去一次,无论是为了种沂,还是赵佶和赵构。
      上京……
      她的头又开始疼了。那位便宜皇兄赵桓,从头到尾就没干过一件正常的事情。据说赵佶“生病”之后,他快马加鞭地跑回来看望过一次,紧接着又在赵构驾临之前,溜回了上京。也不知道他哪来这样大的胆子,竟敢在上京滞留半年之久。
      还有就是,耶律大石。

      炭笔稳稳地在耶律大石四字后头停了下来,脑中又有些微微的刺痛。她不知不觉地又在耶律大石的名字后头引出一条线来,然后写上:西夏。
      如果种沂想要在地图上抹除整个西夏国,她是无论如何也会支持他的。
      前天夜里,他在她怀中闷闷地咳着血,那副样子着实是吓坏她了。
      还有就是……

      “帝姬。”
      外间想起了笃笃的敲门声,少年低沉的嗓音中透着几分疲惫。
      她收了炭笔,又将那张小笺塞进怀里,胡乱揉了两把,才说道:“将军且进来罢。”

      门悄无声息地开了。
      种沂静静地立在门边,比前些日子又消瘦了不少,漆黑如墨的眸子里,翻涌着极复杂的情绪。

      赵瑗微微一怔,忽然笑了:“少将军今日气色倒是不差。”

      种沂低低“唔”了一声,微微皱起眉头,似乎有些犹豫不定,又似乎有些……痛苦。

      “方才我想了一个法子。”她对他说道,“倘若我所料不差,辽人已经逃到了西夏国之西。”

      种沂微微显出了些许诧异的神情,很快便又消逝于无形。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步步走向赵瑗,向她伸出了手:“随我来。”
      赵瑗一怔,慢慢抬起手,放进了他的手心里。
      少年的手有些冰凉,却依旧一如既往的沉稳有力。

      她随着他穿过长长的走廊,又无言地牵过战马,在依旧繁华的街道上慢慢地走着。种沂身上孝服未除,路人见着了他,也只是恭敬地做个揖,道声“少郎君”然后回避。种沂今日似乎愈发沉闷,慢慢带着她走到城郊之后,才低声说道:“辽人已经向我递过书信了。”
      赵瑗轻轻“噫”了一声。
      “就在前几日。”他说着,又沉默了片刻,回首望着赵瑗一身素色华裳,面上黛粉不施,眼眸下已经泛起了淡淡的青色。如水倾泻的墨色长发,也不过用一支白玉簪子松松挽着,真真是素净得很。

      “柔福……”他低低地唤了她一声,眼中痛苦与自责的情绪交织着,脚步愈发慢了起来。城外有一片连绵起伏的峰峦,像极了千里之外的阴山。他慢慢地带着她走了过去,极目所见,尽是大大小小的坟茔,一块块墓碑无言地立着,还有几座新立未久。
      他停下脚步,呛地一声抽出长剑,一字一字地说道:“跪下。”

      喔……
      赵瑗很轻很轻地笑了一下,将身上代表帝姬的佩饰绶印一并除下,放在马背的行囊中,然后静静地在种沂身侧,跪了下去。
      剑尖泛着寒光,抵在她的鼻尖,微微颤抖。

      “……胆大妄为,有犯先祖之灵……今日……”
      他不仅握着剑的手有些不稳,甚至连声音也极为喑哑。赵瑗甚至有些忧心,再这样下去,他是否会再次咳血。
      那天夜里,她的的确确是……冒犯了。
      身为种家唯一存留的子嗣,他要替先祖之灵找回些颜面,也是理所应当的。
      她体谅他辛苦也体谅他的无奈,可是……可以稍微快一些么?
      生平唯二两次下跪,都在种家先祖跟前了。

      嗤。
      一截如墨的长发瞬间滑落在地,雪白的脖颈上亦微微滑出了些血丝。长剑终于呛啷一声落地,他稳稳地扶起她,接着在她身前直挺挺跪下,声音哑得不行:“臣冒犯帝姬,其罪当诛。”

      结束了么?
      她伸手要扶起他,却发现他的身体沉得厉害,无论怎么拉,他也依旧直挺挺地跪在她身前,薄唇紧抿,修长有力的指节微微颤抖着,似乎要推开她的手腕,又似乎要紧紧抓住她,良久之后只剩下颤抖的一句话:“请帝姬……莫要……”

      这个人啊……
      她俯下.身想要抱一抱他,却被他坚决地闪避开去。
      “臣尚未除服。”

      她停下来了动作。

      “帝姬。”
      种沂艰难地开口,比起前几日,声音已经沉稳了许多。
      “臣需得为父兄守孝三年,不出朔州,厉兵秣马。”

      “嗯。”虽然大宋的礼制很讨厌,但她暂时没办法改变,只能接受。

      “先前帝姬,对臣撒了个谎。”种沂忽然笑了一下,却比哭还要难看,“帝姬只比臣小三岁。待臣除服之日,帝姬已是双十年华。此为其一。其二,臣生为种家子,势必……”

      “够了。”
      她俯下.身,直直望着他的眼睛,直截了当地问道:“你爱我么?”

      “……”
      种沂头一回听闻这般大胆的言论,一时间惊得说不出话来。

      “若你爱我,第一条理由,驳回;第二条理由,不予考虑。”她静静地看着他的眼睛,试图在那双漆黑的眸子里找到一些端倪来,“当着我的面,也当着你故去父兄、祖父、婶娘嫂嫂的面,告诉我,在你心中,可有半点我的存在?”

      他张了张口,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来。
      怎会不爱?
      他早已将她……将她看成……重逾生命的存在。

      “不说话,我就当你是默认了。”她站起身来,脚尖无意识地在地上划着圆儿,掰着指头和他说道,“头一条,我不大喜欢我的夫君跪我,也不喜欢我的夫君妄自菲薄;第二条,本帝姬不喜欢早嫁,一点也不喜欢,双十年华再嫁人刚刚好,除非你嫌弃我老;第三条,本帝姬自幼奉崇的便是两情相悦,本帝姬也一向胆大包天,也擅长翻天……”
      她一条一条地数着,每一条,都在他的心头上重重地砸了一下。
      “除非你不再爱我了,那我立刻就走,从此干干净净地消失在你面前。”她仰起头,深深吸了一口气,同样扯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诺,只要你对我说,你不喜欢我了,一点儿也不喜欢,讨厌我讨厌到了骨子里,我立刻便回燕京,与你老死不相往来。”

      “我……”
      他几度张口,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来。
      帝姬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在他的心口上狠狠剜了一刀。他甚至在恼恨自己,为什么当初要去招惹帝姬,如今就算是想断,也已经完全放不去手。
      倘若一开始,就将这份心意默默藏在心底,如今也不会生出这许多苦恼了罢?

      “你忍心瞧见我被人欺.负么?”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忍心让我嫁一个并不喜爱的人,忍受他一辈子的白眼和凌.虐,夜夜在他身.下……”

      “够了!”
      他低低暴喝出声,眼眶隐隐有些泛红。
      怎会忍心……
      怎会忍心!
      他恨不得将她好好地护在怀里,疼她宠她呵护她一世!

      种沂抬起头,深深地凝视着帝姬,微红的眼眶里,隐约泛起了些许湿.意。
      帝姬同样静静地望着他,雪白的脖颈上,渐渐渗出了些血珠,狰狞且刺目。那是他方才一剑刺下的,虽然不过稍稍划破了些皮,却已经全然刺痛了他的眼。
      “帝姬……”

      “听我说。”
      她俯身坐在他的身侧,望着他,一字一字地说道:
      “我会将大宋周围的祸患,一个接一个地拔除。无论是金、辽、还是西夏。”
      “我向你许诺,再不会有边境之危,再不会有刀兵之祸。”
      “等到那时……你娶我,好么?”

      一个“好”字几乎要脱口而出,又被他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你看,辽国已经按捺不住了。只要我们手中握着合适的筹码,他们一定会答应出兵。黄河之水改道的那天夜晚,你曾对我说,要不弃不离。如今,你竟要食言了么?”
      她悠悠叹了口气,起身说道:“我们回去罢。你不是说,辽国已经遣了人过来么?我想见见他。”

      ————————————

      自从辽帝被金帝俘虏之后,辽国大臣的日子,便一日比一日难过。
      先头辽使前往燕云,倍感屈.辱地与李纲李相公签署了两国合作备忘录,回去之后消沉了好一阵子。前不久听闻西夏与大宋交战,宋人惨胜,但戍守边关的主将却齐齐陨落了大半。辽国大臣们都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便秘密地派遣了使者,来到代州。

      这种事情,一旦处理不好,便是私.通敌国之罪。
      种沂素来老成沉稳,便在三两日之内,连发了十数封奏折,将路子疏通得整整齐齐。就连御史台最最挑剔的言官,也挑不出半点错处来,实在是难能可贵得很。

      辽使到来时,种家阖府凋零,只剩下种沂一个人在堂前会客,颇有几分凄凉之意。

      种沂一眼便瞧出来,这次到来的辽使,与上回去找李纲的辽使,并不是同一个。
      上回那位辽使,说话文绉绉的还会打官腔。而这回这位,只简单地往堂前一站,立刻便是满满的肃杀之意。种沂即刻便断定,这位是战场上见过血的辽将,指不定还是个百战百胜的大将。
      等问到名姓时,他忍不住愣了一下。
      辽使名叫,耶律大石。
      虽然耶律大石此人在宋人中的名气并不大,但种家与辽人有过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摩.擦,也听说过耶律大石的名号。尤其是先前赵瑗耳提面命,要小心耶律大石此人,便对他的印象异常深刻。
      赵瑗扮成书记官,又在脖子上裹了一层薄.纱,猛盯着耶律大石看了很久。
      ……原来耶律大石长这样啊。
      ……跟史书上画的不一样!
      她脑中乱七八糟地闪过许多念头之后,才慢慢地执笔记录两人的对话。虽然她临摹过瘦金体,但写得最好的,还是一手簪花小楷。感谢前世父母逼迫自己勤练书法,否则到了宋朝,铁定要变成半文盲。

      “种将军少年英才,连书记官也是少年英才。”耶律大石说着不甚标准的汴梁官话,表情甚是和善。

      种沂实在没耐心和他打太极,索性直截了当地问道:“不知辽使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耶律大石小心斟酌着措辞,约莫半刻钟之后,才有些不确定地问道:“先前我听说,东出北安州、迎回靖康二帝的,其实并不是岳飞,而是种家的一位少年儿郎?”

      种沂不答,而是静候着他的下文。

      “如今我们陛下尚在上京,颇受严寒之苦。”耶律大石隐晦地提了一句。

      种少将军尚未答话,他身边的书记官已经搁下了笔,极为认真地看着那位辽国人,又极为认真地说道:“如今辽国,尚有多少兵马?”

      耶律大石一愣,而后砰地拍了一下桌子,勃然大怒。
      “种将军府上,竟这般没规矩么!”

      “我可以接回辽帝。”书记官置若罔闻,而且语调轻柔,似乎是个女子,“但是作为交换的筹码,你需得与大宋联手,合围西夏。”

      “什么?你!……”
      “帝姬!……”

      耶律大石与种沂齐齐开口,又齐齐一惊。耶律大石惊的是,眼前居然是位帝姬;种沂惊的是,帝姬居然要与辽人联手,合击西夏。

      “我不需要你们出太多的人,毕竟主战场是在这儿。”她把玩着手中的狼毫笔,看似不经意地说道,“但我听说,辽国如今处在西夏之西,还预备出兵大食与波斯,不知手中,可有良种汗血马?”

      “良种汗血马”五字一出,种沂全身一震,耶律大石则是惊得退后了两步。
      耶律大石先前便听说,宋国有个极为厉害的帝姬,连枢密院的相公,也对她言听计从。他原本还觉得传闻是在胡说八道,如今看来,眼前这位帝姬,当真不容小觑。
      辽国已经举国搬迁至西夏之西,甚至预备出兵大食和波斯,这本是极高的机密,连辽国大臣也不一定知道,居然被这位帝姬轻轻巧巧地一语道破,怎能不令他震惊!
      他定了定神,沉声说道:“不知这位帝姬,可做得了宋帝的主么?”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耶律大石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875940/6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