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抓穿越者

作者:夜历星海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初见


      陶兮半蹲在船头,就着江水将手上的血迹清洗干净,她全程眉眼低垂,沉默不语。

      吴老三满肚子惊吓,刚才陶兮那句轻飘飘的“遇上山匪了”,说完便没了下文。

      可见陶兮毫发未伤,手上的血显然是别人的,心里七上八下的,竟看着陶兮心里发冷。

      他在船尾一边划船一边不住偷眼看陶兮,完全心不在焉,手上的动作也懈怠下来。

      陶兮皱眉看过去,目光相接,吴老三躲避未及,只好支支吾吾地问道:

      “小兄弟,你一个人把山匪都杀、啊不,制服了?”

      陶兮淡淡地应着:“应该没死吧......就断了他们几根骨头而已。”

      她云淡风轻的好像在说什么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把吴老三吓得面色紫涨,陡然起了敬畏之心,连声音都轻柔了许多。

      “哦,您......”吴老三憋了半晌,忐忑开口,“小的一路多有得罪,还请大侠您大人有大量......”

      陶兮听他干巴巴的笑声懒得理会,问他:“看你这样子,倒是习惯了的。怎么,这儿匪患这么猖獗?再过一个州就到问天府了,这官府也不管吗?”

      吴老三苦笑着答道:“谁管呐?这二三十年都这么过来的。如今世道大不如前,日子不好过了,这上山落草的也就更多了。官老爷才不管这个,反正啊,抢不到他们头上。”

      陶兮没再言语,自顾自望着岸上的风景沉思起来。只是仍感觉余光里,吴老三还在似有若无地朝她投来目光,眼神躲闪,格外心虚。

      她心里奇怪,往船舱里看了一眼,发现自己的包袱被轻微的挪动了,上面打的结也跟她之前的不同,便明白了一切。

      这也算出门在外的小心眼。防人之心不可无,做事谨慎多疑些总没错。

      方才要求停岸休息之前,她趁着吴老三不注意将包袱内的银两摸出来,又故意将包袱留在船上。

      临下船前瞥了一眼位置,结果回来就发现被人动过。这种细微的差别若非特意留心,根本察觉不到。

      大概是吴老三见她迟而不归,起了歪心思,想卷着细软溜走。结果发现她包袱里除了两身破衣裳什么都没有,才装作无事发生,将包袱扎好放回原位。

      陶兮心里冷笑了下,面上若无其事,揭起帘子躺了进去。

      接下来的路程陶兮都懒懒的,彻底沉默,脸上也冷了下去。吴老三心下有鬼,没心思调笑,也不敢有什么小动作,只埋头专心划船,一路无话。

      不知行了多久,陶兮半梦半醒间被吴老三摇醒,她其实睡得并不踏实,尤其是生人在旁时,睡眠都很浅显。

      吴老三仅仅将手放在她肩上那一瞬,她便清醒过来。吴老三面露难色,声音有些焦急:“您没睡啊......那个,咱快到万寿渡口了。”

      “到就到了,你慌什么?”

      吴老三咬咬牙:“不是,您起来看看。”

      陶兮抱怨了一声,钻出船舱往外看。

      远方渡口处竟停泊了十几条船,岸上两边人流如织。更有许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逃荒者,拖家带口在城墙根底下或坐或躺,沿岸一路都是乞讨的难民。

      人群中也有守城兵士,三两巡逻,但都冷眼相看,并不作为。

      遇见口角、斗殴这才上前严厉喝止。喧闹嘈杂,也有好事的接头混混在其中闹事,乱成一片,不堪入目。

      吴老三叹道:“唉,上次来还没这么乱呢......大概是听说那善王要来仁州,开设粥场,这些人就都挤过来了。少侠,我只能送您到这儿了,你看越往渡口越乱,我曾经在万寿渡口得罪过人,不方便太近,就这个地方靠岸,您看......”

      “你就是这么做生意的?”陶兮颇为不满,根本不吃他这一套,“你不敢来万寿口,当时为什么跟那几个船夫争得急赤白脸的?”

      吴老三被噎得涨红了脸,小声分辨道:“这不是......这不是看您给的多嘛,你这一趟够我跑十天的,所以就......这要是以前,我肯定给您送到,但您看前面那么多船,我怕招惹到仇家。您行行好吧少侠,可怜可怜我......”

      眼看着吴老三开始耍赖卖惨,行船速度已慢了下来,陶兮惦记着严令尘的消息,心下焦急,磨了磨牙让吴老三靠岸了。

      到岸后她扔给吴老三那块银子,像送瘟神一样赶紧让他滚了。

      岸上蓬头垢面的难民正三两成堆聚集,半大孩子跪在亲人尸体旁号哭着,旁边的人面色灰冷,犹如泥雕。

      有几个赤脚袒胸的,躺在地上面如死灰......其状凄惨,令人不忍直视。有那手脚能动的,见陶兮从一艘船上下来,神色从容,衣衫干净整洁,便有人朝她哑声哀求着。

      陶兮默默看了他们一眼,面不改色地从中穿行着。

      重要任务在身,况且这一路难民不说一万也有八千,总不可能都帮了。只好硬着心肠,一路朝城门而去。

      她特意寻了个河口将脸上的伪装胎记都洗干净,这才掏出路引朝城门口前去。

      大辰自天顺皇帝登基后,因着国泰民安、海禁开放,沿东海的来往行商增多,如非军机重镇、天子京城,一般是不会严格察看路引的。

      但规矩总是人定的,时有变化。从沿岸情况来看,这仁州城是特殊限制,不许外民入城,因此这大批难民才会聚居在城墙下。

      果不其然,她一靠近城门,便有个瘦高身材,相貌周正的兵士厉声喝道:“且慢。知府大人有令,凡入仁州城者,须出示公据,以验奸伪。把你的路引拿出来。”

      陶兮垂眉敛目,态度顺从,掏出路引递过去。

      这路引是她烦了张先生好久,又是演戏又是哀求才拜托他求知县办好的。

      “......宝和镇冷水村来的。到这可有一百多里......等会儿,这上面说你是女子,你怎么一副男子打扮......”

      陶兮不再压着嗓子,做出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军爷,您看我这长相,这嗓音,像是男人吗?”说罢还装作羞愧地低下头。

      “......”

      兵士闹了个红脸,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既然如此,为何要作男子妆扮?你可知,欺瞒官府,与路引上所述不一,可是要论律杖责的?”

      “您瞧瞧这一路上多乱,我要是女子装扮,得惹出多少事啊。出门在外,得小心为上,您说是不是?况且我也没瞒着呀,您问的我可都如实回答了。”

      那兵士略一思忖,倒也点头表示赞同。又随便问了几句家中人口,来仁州何事,这些问题陶兮早已演练多次,对答如流。

      更在盘问间突然悲恸落泪,谈及自己如何悲惨沦落他乡,终于得到当地县太爷帮助返乡投奔夫家。所言皆与路引所述一致,逻辑合理,令人信服。

      陶兮哭得楚楚动人,连旁边要进城的老妇都不禁动容,那兵士跟一旁的同僚面面相觑,官府路引在此,寻不出什么错漏,便摆摆手放她通行了。

      当找到和图片上一致的房屋时,已经日落西山。

      白树村地处仁州城的最南边,周围皆是农田,距离最近的城门也要好几里地,所以村中所住人口并不多。

      因近些年频发的灾害,来江南富庶之地投奔寻亲的人不少,当有陌生脸孔出现在街上时,村民也只是淡淡问一句,并不甚在意。

      这房子尤其靠近城墙,在村子边缘,狭窄一隅,白墙已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青砖,院子里两层楼阁高的树冠伸出墙外。

      天色渐昏,行人大多归家,四周静谧无声,陶兮走上前,按照约定的方式扣动门环。

      先是三下,再是两下,最后还是三下。

      她耐心等了片刻,院内有一个疲惫的男声响起:“门没锁。你直接进吧。”他刻意提高了些音量,但仍显得虚弱无力。

      陶兮推门进院,回身将大门关好。

      这小宅院无论外表内里都平平无奇,是最常见的平民住宅。院落逼仄拥挤,小小四方田地竟然还种了蔬菜,养了些花。宅院虽破旧,但看得出精心打理的痕迹,物什摆放得井井有条。

      她穿过用石头铺设的小道,来到正屋门前,房门虚掩着,她轻轻一推,便响起一阵让人牙酸的“嘎吱”声。

      一进门便闻到股浓烈的药味儿,陶兮眯了眯眼睛,见床上有一个年轻男人,虚弱地转过头来朝陶兮轻笑:“你来啦。”

      “......你是去上战场了还是怎么?”

      严令尘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衫,披着外袍歪在床头,一条青色的发带松松束着头发。

      从窗外透进来的夕阳将他镀了一层暖金,剑眉星目,清雅俊秀,这一身衣裳衬得人清贵儒雅,活脱脱是一位世家公子。

      只可惜脸色也跟长衫差不多,惨白如纸,嘴唇干裂,颓然靠在床前向她打招呼。

      陶兮的态度称不上好,因为她多少对这位搭档心存不满。不仅不交流情报,还多次无视自己的消息,所以见他这幅模样忍不住想嘲讽一句。

      严令尘苦笑着摇摇头,声音虚浮:“遇到了点困难,所以想向你求助。本不应该打搅你调查陈老师,但我实在是没别的人可联系了。”

      凡是派遣到这个世界的调查员,都具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但陶兮因为是“特殊”派遣,组长裴镜便给她安排了一位搭档,可以随时请求协助。

      然而这位搭档自从陶兮来到这里,只有最先的互打招呼确定身份,从那以后便没再联系。

      第二次联系,便是那条求助信息。

      严令尘脾气倒是好,听得出来她语气里的不满,言语间满含歉意。见他实在虚弱,陶兮也不是紧追不舍的人,叹了口气,回答道:

      “......没事,本来就是搭档,你可以随时求助。”

      本想问问自己最想知道的那些事,又顾忌着他伤势实在严重,自己不闻不问就让他汇报,实在不近人情。

      陶兮走近前来,一靠近严令尘,便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微微吃了一惊,他的伤势比想象中严重。

      陶兮算来只见过严令尘一次面,是在传送开启前的动员会上,两人极少交流,本来就没什么交情。他相貌看着就清冷寡言,现在受伤精神萎靡,怕是更没力气说话。

      于是空气诡异的安静下来,外面夕阳逐渐斜去,夜色侵染进来。

      严令尘吸了吸鼻子,打破了沉默:“你身上有什么?好香。”

      陶兮这才想起自己身上买的包子烧饼之类的。她掏出纸袋摸了摸,好在一直放在包袱里,还是温的,递给严令尘:“是包子和烧饼,你饿了吗?”

      “素的还是肉的?”

      “全是肉的。烧饼是牛肉馅的。”

      严令尘屈身凑近接过去,朝她笑了笑:“不瞒你说,我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谢谢。还是你细心。”

      他的气息虽虚弱,嗓音却清润温柔,说出的字眼都带着笑意,听在耳边有些麻麻的。

      陶兮不太习惯别人当面的夸奖,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她干巴巴地笑了一声算是回答,将纸袋子塞到他手上,跟他拉开距离。

      外面下起了小雨,凉气从窗缝钻了进来,担心吹到严令尘,陶兮将窗户关上。又手脚麻利地翻出烛台和火石,点燃放在窗下的黄花梨木桌上。

      刚在窗边的圈椅上坐下,见严令尘吃东西时咳嗽了几下。

      陶兮又从椅子上弹起来,在屋内转转悠悠找茶杯。茶壶还算温热,倒了杯茶水递到严令尘手上。

      这一通忙活,进了屋门,陶兮竟是脚不沾地,到处乱窜。

      严令尘接过茶杯一饮而尽,想到她刚才那样一通忙活,忍俊不禁:“你......挺会照顾人的。”

      “是吗?”陶兮收过茶杯,“习惯了吧,小时候照顾我爸妈锻炼出来的。”

      严令尘不解:“你爸爸不是......”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样,猛地止住了口,小心翼翼地觑着陶兮脸色。

      陶兮将茶杯放在桌上,坐在严令尘床边,一脸平淡地问:“怎么了?”

      这样痛苦的往事,她是如何这样漠然冷静地承受过来,又是如何做到坦然面对的?

      严令尘内心泛起酸楚和不忍,嗫嚅半晌,犹豫着要不要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和盘托出。或许说一个善意的谎言,对她是不是更好呢?

      他抬起头,便撞进陶兮认真平静的眼神里,陶兮在静静等着他的主动开口。

      严令尘神色一紧,喉结上下翻滚着,最终无声叹了口气,从枕头下方摸出那只金色的衔尾蛇徽章,轻轻放在陶兮手上。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初见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35430/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