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与亚德里安

作者:文仔文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伦敦游学


      From 穆月
      你总问我还记不记得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我说是在澜庭的电梯里,你又不理我了。后来你去Camel家玩了旺财心情好了才告诉我,原来是在澜园,我似乎有印象,那个女孩也只会是你。对不起,是我忘记了。别生气,我买一只小狗,就买巧拉,就按你说的叫“谈谈”,我们下周一起去挑。
      其实,我不在意回忆里漏掉了什么,也不在意你的回忆里有没有很多我,只想要今与后。我们都明白这个意思。
      To 阿言
      ———————————————————————————————————————————————————
      【言照视角】

      作为一只中华南方土拨鼠,我从小没怎么见过雪花,刚出机场看到地上的积雪兴奋得像一只土拨鼠,干劲十足!

      队里只有我一个本科生,我要负责配合老师组织大家的用餐、住宿、通勤等等事务,简单来说就是打杂的。但是各个过程我都能够参与,只要用心,收获也可以很多。

      明确location,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去谋求connection,前者越好后者也相应越丰富。这是大哥教我的,我姑且奉为处事信条,屡试不爽。

      我在每次更换住宿地点时,会在群里发放小问卷,以便跟旅店老板去沟通调整住宿条件,并为大家调整室友。不在访问学校的用餐时间,也会向旅店后厨提前询问菜单发到群里,遇到可以自主点餐的旅店我就叫大家把想吃什么发给我,我去和服务生沟通。

      队里有三两人下飞机后就老腹泻恶心,我拿出书包里一捧学校樱桃河边铲的土给他们泡水喝,水土不服症状很快就得到缓解。这是从前邻居婆婆教她的,她说我们都是乡土人。奇怪的是,我倒是很适应异乡的水土。

      甚至队伍里有个麸质过敏的年轻女教授,在小麦大麦黑麦藜麦充斥的食物环境从没遇到过用餐尴尬的情况。回国后很久再次遇到女教授,我早就忘了这件事,她还为此向我表示感谢。

      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不是刻意讨好,只是尽力把工作做到更好,能有意外的收获。没过多久,队里每一位前辈都对我很照顾,或许是见我老做无用功,也会适当分小任务给我,专业上的问题都会为我解答,附带写给我一大堆参考网站和资料。在访问学校,大家也会给我机会向一些知名教授提问。这些都是平时课堂里达不到的知识容量,也是一般校园里接触不到的学术前沿。

      当然,鸡贼就是我,“老师老师”“师兄师姐”叫不停,大家氛围还是相当融洽的。这是非常幸运的。
      ———————————————————————————————————————————————————
      游学期间大哥远洋电话打过来,他一贯是内部消息灵通人士,告诉我国内近日有新型冠状病毒再起的苗头,让我一结束就跟紧队伍马上回家,路上务必做好防护。

      我正和段博请教论文里看到的“非表征主义理论”,接电话时自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游学结束,最后一个访问学校还为我们办了送别午餐会,由学院院长Dr.McAvoy亲自陪同。我猛吃了几个黄油酥饼,要离开了很不舍,两周倏忽而过。

      我嚼炸鱼薯条,觉得这玩意儿还不如正新鸡排。一个师兄突然叫我跟席间一位红发女生走一趟Dr.McAvoy的办公室,去取学校为我们准备的纪念品和校际交流生宣传册。那红发老师标准学院风打扮,个子可高,身材可好,但是一口苏格兰口音也可着实是难倒了我。还没交流两三句,我就知道师兄为什么愿意把这美差事让给我了。

      本来以为只要一会儿功夫就可以回到餐厅,结果到Dr.McAvoy的办公室要穿过一片巨大的campus草坪再绕进梧桐林里的一座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办公楼,我和她交流又不甚顺畅,前后折腾了将近半小时,肚子里黄油酥饼早就消化完了。

      Dr.McAvoy的助教老师借了我一只格子图案野餐小推车,当我拉着小推车回去的时候午餐时间早已经结束,餐厅都上锁了。我拉着小推车,走了太久毛衣上都粘了汗很难受,雪地中凌乱。
      ———————————————————————————————————————————————————
      原来Dr.McAvoy的同事早就提前打包好了所有纪念品和宣传册放到了两辆送机小巴士上,大家这么多天紧凑的行程走下来也都累得昏头昏脑,大致清点了人数,见东西已经上了车也默认了我已经在另一辆车上了。

      何况昨天晚上班车信息都是我发在群里的,谁能想到我正拉着野餐车在雪后湿滑的草地上跋涉。

      “段博,你们在哪儿呢?”我其实很急,下午天也越来越冷了,我只能把脸埋在围巾里。

      “啊?咱不是都快到Heathrow了吗?”

      我一听就明白了,望望四周眼泪差点要掉下来。

      由于这次航班时间比较紧张,我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了。而伦敦飞申市航班一周又只一班,尽管汤教授一再强调要和我一道走,学院队伍最后并没有留下来等我,只把我的行李留下来,让我尽快到机场改签,期间所有费用仍旧由学院承担。

      段博的博导和Dr.McAvoy有点交情,双方讨论后Dr.McAvoy欢迎我之后几天继续到他的课堂上旁听,当然也可以参与小组作业,如果我愿意的话。我那一瞬间竟然天真地觉得觉得此番流落异邦,或许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我当然不敢明面上有怨言,也觉得是自己给大家添了麻烦。后来才知道大哥去学校质问过,他说即使束手无策,团队留下女孩子孤身一人在英国是不厚道的。

      磕磕绊绊,我又回到了早上离开的旅店,却已经没有空房间了。老板询问了我原委,感到抱歉之余推荐我在接下来一周里可以要抽空在伦敦好好逛逛,最好别带伞。他说话时我却只看到他超高的发际线。

      已经将近夜里八点,街灯亮起,人们都行色匆匆,白色的灯光下开始飘起轻轻的雪花,我觉得自己是肥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种爷爷走后孤蓬一盏的感觉又涌现。可我来回折腾下来也已经木了,坐在行李箱上冷得发颤,唯一的想法是给大哥打电话。眼下是这样的“绝境”,挨骂也没办法了。

      “什么?!你一个人被丢在伦敦!”大哥正在办公室里,交接过程里他主负责的几个项目仍需要最后跟进,他原以为本来年前一切都还算是井井有条,“你那儿现在……应该是晚上,你现在在哪儿?四周还安全吗?”

      我很意外,预判中的数落并没有下来,我的金豆豆却是又快要下来了。大哥听了我报的位置,松了口气,快速报给我一个熟人的地址,让我先在这对老夫妇家里借宿两天。

      老夫妇俩从前与大哥的外婆是大学同学,也是挚友,年轻时留洋,在伦敦一个谋得大学老师职位,一个则是找到了中文教师的工作,就再没回过国。大哥在母亲离世后依旧与这两位长辈有联系,说他们会很欢迎我的。

      “你现在快照着我给的地址到安爷爷家里,女孩子一个人晚上不要在街上多留,记得叫辆cab,注意安全。”大哥听起来一个头两个大。
      ———————————————————————————————————————————————————
      我辗转到了地址对应的公寓门口,门没关牢,一条门缝里透出来温暖的微黄灯光,冒出两个调皮小男孩的脑袋,他们的蓝色眼珠滴溜滴溜看向我。一时间我以为自己找错地方了。

      一位满头华发梳得一丝不苟、老学究样的老人从屋内把门推开,推了推老花镜端详我许久,慈爱地笑:“孩子,你就是阿封的妹妹照照吧。快进屋,外头冷。”

      因大哥提前同安奶奶打过招呼,奶奶已经替我准备好了热汤热饭和厚实的铺盖,叫我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不要拘束。只不过公寓只有一间客房,好在客房里头搭了上下铺,姑且兄弟俩睡下铺我睡上铺凑活着。

      一大一小Q弹boys是爷爷奶奶小女儿的一对混血儿子,兄弟俩岁数相差不大,但除个头有差外俩人几乎就是在照镜子,交流时两人都中英文顺滑切换。因为mommy出差,而爸爸Mark照顾兄弟俩就是灾难,每当这个时候他们都留宿在外婆家。

      虽说我在生人面前腼腆吃不开,适应力不差。

      “小言,你要去听Sebastian·McAvoy的课?我和那老家伙打过照面,假模假样得很。”安爷爷有些老人的可爱小脾气,很多次能让我想起了已故的爷爷。

      “照照,明天早饭喝美龄粥,对女孩子皮肤好。”“照照,中午想吃点什么?奶奶给你做。”“照啊,夜饭恰干煎小鱼好伐?”“别睬这两个小鬼头,太闹了!”……这是安奶奶和我的日常对话,翻来覆去就这几句,平平淡淡,却能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安奶奶年轻时便讲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可在年轻时吃了许多苦头,身体熬坏,六十多岁面孔却仿佛已逾古稀,这些年已经停了中文教师的工作在家休息。除了旁听Dr.McAvoy课程的时间外,我也基本不在外瞎逛冻鼻子,就窝家里帮着安奶奶做些家务,一来二去亲祖孙般相熟。

      两兄弟更甚,每天一放学哥哥Toby会拉着我搭乐高,弟弟Jeremy每天把托班里发的小动物饼干带回家拿给Toby和我分享。虽然有时候会玩僵,但看得出来mommy教得很好,好好讲道理boys都会听话,和弟弟一样乖。

      每天到了夜里那才刺激,T&J兄弟俩高低铺爬上爬下吵得happy,被安爷爷拎着小耳朵训过也不罢休,闹累了就齐齐钻到我的被窝里我们轮流着给对方讲故事。我害怕晚上睡沉了娃娃们会滚下床,就连自己一锅全都搬到了下铺,下铺更宽敞。

      “Shawn,你是小羊吗?”Toby每天都会就我的英文名和我掰扯,给我练习口语。

      “No,Toby,I’s not Shawn the Sheep.”我摸摸他的褐色小脑袋。

      “她是照照,不是羊咩咩。”Jeremy抢答,满脸都是认真。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伦敦游学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424675/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