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啦,陛下他造反啦

作者:沈公子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御马监



      等走出乾清宫,随行宫人距离十步远之后,朱元元等待的声音果然开口。

      “可是为奏本烦恼?”

      朱元元掩嘴小声道,“正是。都是国家大事,第一看不懂,第二看懂了也不知该如何做,第三做了又怕做不好。”

      按照历史发展,明朝早晚要亡在崇祯朝,她现在成为崇祯,原本有着改变历史的打算,却因为面对处理政事的实际困难而退缩。

      “没想到,你也会如履薄冰。”

      “我只是普通人,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大本事。况且史书上轻飘飘一笔带过,往往饱含数以万计的人命。我不敢用生命为自己试错。”她几乎忘了,清晨时还与声音约定,在明朝能过一天算一天。如今一天还没过完,已经感觉到身上担子沉重。

      “你便是什么也不做,治下百姓也难逃数十年之后的命运。”声音淡淡,“也许你本就是为我大明带来一线生机而来到此间。”

      真是如此么?朱元元依然在自我怀疑。

      “你知道明朝灭亡的结局?”

      “如若不知,何故相帮?”声音反问。

      这算是阿飘主动掉马吧,朱元元心想,当做他的示好。那么以后讨论的内容,可以更全面了。

      二人边走边低声交谈,好在朱元元走在最前,其余人落后十步远,没人能察觉她自己碎碎念般地说话。

      不知不觉,朱元元又来到了上午曾经见过的御马监前。

      “御马监,是给皇帝管马的吗?怎么设在皇宫内?”上午她就奇怪了,不过没来得及问。

      “确实可以这么说,不过也不仅仅只是为皇帝养马。”声音将御马监的职责慢慢道来。

      御马监最开始是为了抵御北部的敌人,蒙古而设立,初衷自然是养马。后来挑选精壮充任马夫,逐渐成为皇帝直接掌控的一支军队,相当于内廷中的武职部门。此外,御马监从管理马场、草料场还扩大范围,经营牧场、皇庄、皇店,每年都有不小的收益。其中七成交户部,算得上中央财政的有力支持。

      至于战力,亦是可圈可点。

      御马监从各地卫所挑选精壮,编为腾骧四卫,是实际上的禁军。土木堡之变时,卫所勤王不及,还是靠着御马监这群马夫们,在西直门击败了瓦剌军。

      之所以在内皇城有御马监的衙门,是因为御马监由太监管理,掌管兵符。在外皇城也有御马监衙门,与内皇城的御马监只有宦官办公不同,外皇城的御马监可有四卫人员出入。

      许多镇守太监、监军,都出自御马监。当初掌管西厂的太监汪直,便同时监管这御马监。否则西厂没有武力,如何管事。

      朱元元听完,目瞪口呆。

      在她的印象中,崇祯皇帝缺兵少钱,由于钱少给不出兵饷,更造成不断吃败仗的结果。原来还是片面啊。

      站在御马监门口,看着那块有些年头的匾额,打定主意要好好了解御马监。

      而御马监内的司礼监秉笔兼御马监掌印太监刘应坤心下惴惴,率领御马监自他以下监督、提督太监及监官、掌司、典簿等人员毕恭毕敬地守在门口。

      原因无他,皇帝亲临御马监——少见。到了御马监门口停留约一炷香,既不说话,也不动作——闻所未闻。

      刘应坤算得上是魏忠贤的亲信,好在他在天启时期监军,因宁锦大捷而受封赏,因此魏忠贤倒了,他暂且无事。

      朱元元听声音介绍完,这才抬脚迈入御马监,此时一众宦官连忙行礼。

      也许与御马监掌管武职有关,御马监的太监们也都是身材高壮之辈。为首那人即便是身着宽大的掌印官袍,也难掩魁梧身材,面部与她身边白净的内侍不同,晒得黝黑发红。国字脸,丹凤眼,高鼻阔额,端的是相貌堂堂。

      除了没有胡须,这人完全就是现代那种大叔式的帅。

      因为相貌而对人心生好感,朱元元自叹也不能免俗。皇帝身边侍奉的,本就不能出现容貌欠佳之辈,但是无论宫女还是内侍,都缺少一份阳刚之气。此刻竟然在这太监身上见到一种凌厉气质,结合容貌帅气,朱元元不由得多看他几眼。

      刘应坤不敢抬头,也能察觉到皇帝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心中无奈叹息,这一日终是来到。他由魏忠贤推荐,本就打上了魏党烙印。在宁远大捷时上奏本请功的宦官中,按照魏忠贤要求提了许多名字抢功。天启帝在位时,尚能以军功坐稳这个位置。如今新帝将魏忠贤贬罚,早晚都要清算,今日就轮到自己了罢。

      其实朱元元只是偶然走到了这里,又在门口停留太久,如果不进来,着实奇怪。

      让这些人自报姓名之后,她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御马监众人一副领导来视察的紧张感,朱元元都能体会。想当初,她也是被视察人员中的一名,心里各种忐忑不知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到位。

      此刻她确实有心想要检查,奈何才刚刚知道御马监职能,要检查什么,要了解什么还是茫然无绪。

      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都吃了吗?”

      这群太监感动得叩谢皇恩浩荡。

      朱元元无语,也不好意思继续关怀他们,便问些御马监的日常工作。

      刘应坤心中有了计较。

      当初他前往辽东监军,首要之事亦是了解辽东军。若是管军的要员们配合,他便能得到人员陪同,亲自下到军营之中。若是明面上配合,暗地里妨碍,他也要旁敲侧击询问其他人,总有那些禁不住魏忠贤势大的人,愿意相告。

      按理,皇帝若想撤了他的职位,则应当找亲近之人,直接任免便是。即便一时好奇要来御马监,也应带着那亲近之人。

      他左右小心观察片刻,并未发现有资历的太监。

      皇帝此行,莫非是为了将御马监掌在自己手中?

      不怪刘应坤看不懂。天启帝政事懈怠,全靠亲近太监帮他管理各个紧要衙门。崇祯想刹住这股重用太监的风气,皇宫内还是不少人能看明白。只是皇帝勤勉,在皇城内已经传遍了,每日批改奏本到深夜不得休息,总不能自己再亲自管理一个衙门。

      想得虽多,不过一息之间。刘应坤便躬身向皇帝详细介绍御马监中,从上至下的日常事务。

      他说得详细,朱元元也听得认真,对此人更是满意。一个人是否有才能,往往听其谈吐便能知晓。刘应坤在军中呆过几年,说话干练爽利,又有实际经验,因而言之有物,条理清晰。

      内城的御马监毕竟不大,刘应坤跟随皇帝转了一圈,便问皇帝是否要前往外皇城的御马监。

      朱元元本就有此打算,欣然应允。

      御马监在外城的东北角,从东华门出,经弹子房,向北直行,过了里草栏场,才能到御马监。

      朱元元知道路程肯定很远,不过想到晚上要吃完中午剩下的东西,出于多消耗体力能量的目的,并不打算乘辇。

      一众宫人,外加御马监中随行的几名太监,便跟着皇帝一起浩浩荡荡地向外皇城走去。

      她此刻觉得,皇宫内的机构,就好比一道难解的数学题,等她将课本一点点地啃下来,便能解开这道题。

      事实上,要从内皇城的御马监到东华门,需得从文昭阁侧的门经过,过文华殿旁的桥,途径内阁西边的夹道,向东转向才能出东华门。

      内阁夹道口,一名身着青色官服,补子为鸂鸂的中书舍人正准备前往六科廊,目之所及,便看到身着龙袍的少年皇帝,身边陪伴的穿正五品官袍的太监,因是背影,看不出是哪一个衙门的,一行人齐齐向东华门外走去,不知是去外皇城的何处。距离东华门最近的,可是弹子房啊。

      今早的早朝,因皇帝身体不适而免。可是看皇帝龙行虎步,并不像是有什么不适。

      他神色肃穆,及至皇帝一行已经消失在视野中,才轻蹙浓眉,怀揣着对皇帝亲近宦官荒于政事的隐忧,迈步从夹道口离开。

      朱元元走得不快,每经过一处衙门,脚步都会在门口刻意缓慢一点,纯粹是为了认路认门口。

      不过身后跟着一众人等并不知晓,均是内心略感奇怪,又不敢和旁人交流眼神。

      她经过了弹子房,看到不远处隔了一小排类似于直房的地方东边,便是光禄寺。

      将光禄寺记在心里,后面出现了尚膳监。

      哈,这个我知道。

      好比学渣终于遇到了一道背过的题,兴奋难掩。

      尚膳监,不就是给她准备饭菜的部门嘛。

      中午吃完,她还交代了晚饭继续吃中午剩下的,并且不要太咸了。

      不过万一还是很咸,朱元元也有办法,无非就是涮涮开水,一样能吃。

      走近两步,视线及至门口向内的廊下,她见到两个宦官跪在地上。

      这是受罚了?

      她皱眉走过去,难道自己早上多说了一句,便要让人罚跪么?

      若是今天和声音交流之前,朱元元恐怕还不会觉得与自己有什么干系。经过声音提醒,赐食不可随意,这才后知后觉,对于皇帝举手投足都能影响他人一事有些体会。

      此刻心中也禁不住后悔,若真是因为自己而受罚,早知道便什么都不说。

      何守振和王大化跪在地上约有一个时辰,碎石尖锐已经扎破裤腿布料,扎进肉里,渗出的血浸透裤腿,将底下的石子染成黑红。双膝从最开始的锐痛,直至麻木,接着再度刺痛,戳得脑仁都开始疼起来,眼前阵阵发黑。

      何守振年纪稍长,从跪下来开始,就知道自己完了。他是带着绝望跪在这里,闭着双眼什么也不想,只等着被人抬着丢去浣衣局。

      旁边的王大化不到三十,怀揣着对杜勋的怨恨,不停低声咒骂,除此之外,他不能走出这绝境。而咒骂仇人,能让他获得力量,只要能骂,就能恨。哪怕死在浣衣局,做鬼都要把杜勋一起拉入地府。

      这二人,一个闭着眼,一个低着头。

      王大化脑门上全是疼出来的汗珠子,模糊双眼,只感觉一抹明黄突兀地闯进不甚清晰的视野。疼痛使他迟钝,一寸寸地抬头,王大化张大了口,几句喘息,嗬嗬做声,不能言语。

      “这是怎么回事?”朱元元自然看清地上的石子和血迹,“把人扶起来。”后面这句是对着尚膳监赶来对她行礼的一众太监说的。

      杜勋看清了皇帝,也看懂了皇帝的怒气,脑中空白,噗通一下跪伏于地。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163581/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