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风云录

作者:阿狸爱淘气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11月9-11日陆嫣然


      方晓媛嘀嘀咕咕,羡慕道:“小淇!陆先生跟两位学长先生的关系可真是好啊!”又像发现什么大瓜似的,“不过我没想到,严厉端方的先生们私下竟然是这样爱开玩笑的,还有点可爱。”

      那少年只不时拿一双清如水的眸子瞅着他们,并不说话。

      待陆嫣然视线看向他们,方晓媛拉着那少年连忙上前,介绍道:“陆先生!这是圣约翰大学的项淇奥。”

      陆嫣然对这个学生的聪明有印象,微微颔首道:“这名字可是出自《诗经·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少年看起来同他这名字倒十分相配。

      项淇奥有些腼腆地点了点头,恭敬地朝她行了一礼,又朝刘湛恩、潘序伦行了一礼。

      陆嫣然问道:“你二人守候在此,没有与同学同行,可有事情?”

      方晓媛挠了挠头,结结巴巴道:“那个,陆先生!小淇特别喜欢您、的课,想多聆听您的教诲,不知道您、能不能允许他旁听您的课?”

      她竟然也有外校学生自己主动(非校方安排)来上她的课,这令她想起昔日大哲学家叔本华与黑格尔同在柏林大学任教,两人上课时间相同,叔本华的哲学体系因不受重视,听课学生寥寥无几。而隔壁黑格尔的课堂却是场场爆满、掌声雷动。一时心情复杂。

      假如做厨师的最大满足是食客夸赞他做的食物,那么,做老师的最大满足自然是学生争抢着来听课,虽说本校其他科系的学生一直都争抢着来听她的课。

      陆嫣然和颜悦色道:“自然可以。”

      方晓媛高兴的差点蹦起来,拉着项淇奥道:“怎么样?我就说陆先生一定会同意的。”

      两人鞠躬谢过,一溜烟跑开。

      待二人离开。

      刘湛恩这才忧虑道:“如公共租界抵挡不住日方压力,要求封校怎么办?”

      潘序伦亦不由面露愁色,他在徐汇区办的立信专科院校就因战争搁浅。

      二人都看向陆嫣然,似在等着她有什么高见和法子。

      陆嫣然微一思忖,淡然道:“校长放心!公共租界的主体部分中区、西区及西部越界筑路区域目前分别由英国、美国和意大利军队防守。日本鬼子就是再狂妄,暂时还不敢同他们硬碰硬,除非它已经做好了同美英意开战的准备。

      而目前工部局总裁是美国人费信敦,巧了,此人也是律师出身,态度素来强硬,绝不会容忍小日本控制租界。

      何况,沪上大学多为外国教会大学,这些大学生不少出自富商官绅之家,利益盘根错节,这也是刚刚那些英国大兵不开枪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不信您创办城中商学院时没有社会贤达捐赠,刚刚那两个学生不是出自富贵之家?”

      刘湛恩惊奇地打量了一下她:“小嫣然!这你也能看出?”然后道,“确实!昔日创办城中商学院时,银行家徐寄庼,爱国实业家火柴大王/毛纺大王刘鸿生,创办中国第一个味精厂、中国氯碱工业创始人吴蕴初等工商名流都曾捐资助学。

      我们的学生也的确不少出自富商官绅之家,公共租界本就是利益混杂之处,想不到有一天,我们竟是因为这些原因……”他没有说下去,作为一个倡导平民教育的教育者,有感慨,有心痛,却不敢有庆幸。

      陆嫣然颇能理解他的心情,租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丑陋畸形产物,如今,却又庇护着难民,包括他们的学校、学生。

      与北平沦陷时北平文化界、教育界的仓促大撤离不同,上海的文化界从淞沪抗战起就极富斗争性。他们不仅迎回了流亡海外十年的郭沫若主办《救亡日报》,联合中国剧作家协会的作家学者,创作了大量抗日作品,比如中国史上“抗战第一剧”的《保卫卢沟桥》。还广泛利用上海的戏剧、电影、音乐等各界的响应,组织了10多个救亡演剧队,奔赴前方。

      上海文化界的这种主动性、抗争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有租界。

      三人没有说话。只步行往圆明园路209号真光大楼的城中区商学院走去。

      今日之事令陆嫣然大受启发,诚然教授们无不希望学生们安全待在学校里读书,但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显然也行不通。

      下午上经济课时,她干脆直接抛出蒋百里的《国防论》,淞沪会战中日双方的军力武器对比,各国经济军事实力对比,美欧各国政治法律体制,吾国之政治体制,租界内各国人口、经济产业形态,要求他们从军事、经济、政治、法律、外交、文化、教育等角度讨论分析“吾国之前途命运”,“如何才能有效抗日救亡”等,并以此为研究性课题,实地调研考察统计,以作论文。

      一时间群情沸腾,学生们一个个兴奋不已、争的面红耳赤!恨不能为抗日救国献策献力!教室都快掀翻了!

      隔壁教室的学生一听他们在讨论抗日救国主张,全都风闻而动,加入讨论大军。

      看着这闹腾腾的火热景象,几位教授扶着瓶底厚的眼镜不由担忧道:“陆先生!这行吗?年轻人易冲动,不会又去搞什么游行吧?”“学生以学业为重,告诉他们这些大人都不明白的东西,有用吗?”“国家的事交给政府来处理,让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来讨论岂不是胡闹?”

      陆嫣然回忆了一下被胡适、蒋梦麟、陶行知等邀来国内讲学的大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理论,老神在在道:

      “诸位教授同仁尽管放心!他们可比我们还聪明!带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社会问题去学习,定会事半功倍,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何况少年强则国强!这未来本就是属于他们的!他们现在要不搞清楚救亡图存的重任需要怎样的条件和努力,将来如何才能有的放矢、驱除日寇、恢复中华?”

      小孩子?多少教育的失败就是因为师长把这些十九、二十的少年还一直当作长不大的孩子过度呵护?须知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平静的海水练不出优秀的舵手!

      讲若干遍安防不如经历一次危险,比如陆嫣然知道她再怎么练武也打不过皇甫九渊、冷詹,因为人家是在一次次生死危险中历练出的。她心里着实可惜了一通皇甫九渊竟然没在国军中担任要职,真是暴殄天物。

      她知道她的短板,但她也规避她的短板。几乎没有人知道她会武,如果遇到敌方高手,她唯一的获胜可能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招制胜。这是她为她的短板制定的保命方法,当然任何情况下,她都不希望有要让自己动手的机会出现,她还是希望多动脑子。

      说这些学生年轻冲动易受骗的,读书少、见识少、经验少、动脑少,偏偏精力还旺盛,能不冲动易骗吗?

      她的应对方法是:把世界残酷真相的大量信息资料呈现在他们面前,逼着他们去翻阅大量资料学习、去动脑筋,去与社会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增长见识获得经验。她自己这三四个月就是这般疯狂学习成长的。对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两句话深有体会。同时训练他们的体能,现成的军事教官人选她都想好了,何副官应该不介意帮忙找两个功夫不错的警卫来指导一下。

      唯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而创造文明、改造世界的前提自然需要强健的体魄。中共那位毛先生说的“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聒噪着的教授们很快不再言语,刘校长很是赞赏陆嫣然的提议,学生们高喊“陆先生万岁!”方晓媛、项淇奥更是满脸孺慕之情。

      陆嫣然笑而不语,天真的学子们怕还不知接下来将要开启怎样的地狱模式的魔鬼训练吧?诶,她觉得自己还挺有腹黑潜质的!

      日暮时分,皇甫九渊来接她。

      皇甫家的别墅在法租界南北走向的马斯南路(如今的思南路)上,马斯南路是为了纪念在1912年去世的法国著名音乐家儒勒·马斯奈(Jules Massenet )而命名。

      这条路是一条很“纯粹”的马路,不通公交车,也没有灯红酒绿的霓虹招牌,连路灯都是老式的很清淡昏暗的那种,马路两侧满是苍翠的法国梧桐和精美的花园洋房,十分幽静。

      此处位于法租界中心,是法租界当局倾心打造的“东方巴黎”,受法兰西的浪漫情怀熏陶,方圆一公里内都是带小花园的独立式花园洋房。

      与这条路的幽静相呼应的,却是这条路上聚集的有着浓浓法式风情的众多名人故居,与南京的总统府一样,不经意地书写着近代的历史风云。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353878/5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