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眼疾后朕看谁都是美人

作者:禾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民间


      皇帝“苏醒”过来已有十几日了,太后过来哭了一场,扭头就要在再建庙还愿,景瑛也允了,给工部拨了笔款子,自己看着时机差不多,就准备再度回到朝堂。

      他想的没错,参周悬的折子雪花一般,内阁那里也没有扣下,而是悉数抱进养心殿,大喇喇请他过目。
      除此之外,政事平稳得简直不像话。

      文武百官各有所职,事事都被打理妥当,上下井然有序调理分明,似乎有没有这个皇帝,对于一个帝国的运行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内阁和各属六部也尽忠职守,即使没有了早朝,也并不影响诸事安排。

      这一点,和景瑛所想的倒没什么差别。

      他的眼睛仍是看不清,也并未声张,只有太医院的几人和伺候的近侍知道,如若要看文字书信,便得凑得很近,看久了还会头痛,即使这样,他也把周悬离开前留下的那封信,咀嚼般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

      估摸着时间,那人此刻已经在晋阳了。

      信中没什么冠冕堂皇的场面话,都是接下来的一些具体打算和安排,周悬告诫陛下既要勤勉政事,也要适度放权,提拔有才华的新人,打击权贵,重视科举,把国子监内那群读书种子看好,以孝治天下。

      很详细,每一步如何做,有哪些人可用都给写了。

      景瑛躺在榻上,把信放在胸口出神,他这段日子安静沉默许多,也想明白了很多事,即位三年,硬着脑袋就和太后作对,自以为卓有成效,实则外强中干,被他人冷眼看来,的确像小儿张牙舞爪。

      他除了视力以外,别的感官敏锐许多,甚至连自己的心跳声都可以听得到。

      景瑛很想和周悬好好聊聊,在先帝龙驭宾天的时候,边境大乱,朝中由于继承人问题闹得沸反盈天,江南旱灾民不聊生,他当时是怎么撑住的。

      自己还要处处与他作对,带着敏感的自尊心冲着那人大吼,为什么国库无钱仓廪无粮,银子都去哪儿了?

      他急着证明自己,但真心是为了天下百姓吗,不过也是赌着一口少年人的气,太子之死的愤怒,以及,对稷哥哥那一点隐秘的嫉妒。

      如若真是为了苍生,就不会把心思全然用在算计和争斗上,一股脑地提拔自己的人,却不考虑是否真的合适。

      烂人。

      小康子穿着自己的龙袍撞剑的时候,他没看到,靖王作乱写檄文痛斥周悬夺权的时候,他不知情,四境风起云涌暗生事端的时候,他束手无策。

      为什么自己偏偏这样年幼、蠢笨,是不折不扣的烂人。

      高处不胜寒,没人与他细细聊这些,当初严垚跪在地上据理力争的时候,还是他,愤怒地扔去一个瓶子,砸得对方鲜血淋漓。

      不只是周悬,所有人都把自己当做小孩,算了罢,对他宽容些,再过几年就好了,天也塌不下来。

      小孩却生出了不肖之心,吃醉了酒去轻薄那个一直仰望的人。

      吓得人家抬脚就走,走得那么远。

      烂人也有真心。

      景瑛那别别扭扭的掌控欲把他这三年弄得一塌糊涂,回头看看可谓两败俱伤。

      父母早逝,他并未被当做继承人看待和培养,富贵浪荡、斗鸡走犬一生便是他应有的本分,可老天爷偏要这样,偏要让他做了皇帝,他不懂呀,没人教、不愿教、不敢教,他跌跌撞撞向前奔去,撞到一个瘦弱跛子的怀里,还要把人一把推开,愤愤地想,我才不要你的怜悯。

      其实,他想要,想要得疯了。

      三年时光,他终于骨骼长成,夜里不会再默默承受小腿的疼痛,而是胸口钻心剜骨的不甘。

      迟来的情深比草更贱,景瑛想明白了这一点后,胸中那口积郁的滞气,却慢慢地倾吐而出,没那样难受了。

      没关系,就像蕊娘说的那样,眼睛看不清楚了,就用别的感官,照样可以心明耳聪。
      没关系,那人说了,自己会回来的。

      信的内容被景瑛看得几乎都可以背下来了,但他并没有按照里面所说的那样,先勤勉上朝,做出一副鞠躬尽瘁的明君模样,而是把自己关在福宁殿,静静地待着。

      一阵悉悉索索的脚步声响起,海公公挪着小脚进来了,在榻边恭敬跪下,小声道:“万岁爷,根据您的吩咐找了,那普慧师太果然回到了静照庵,这会外面候着呐。”

      看到景瑛微微点了头,海公公就轻轻出了一口气,对外招手,一个灰衫长袍的年老尼姑走了进来,双手合十跪下,柔声道:“贫尼见过陛下,望陛下圣体......”

      “多日不见,”景瑛打断了对方,站起来信步上前,“朕想喝师太的茶了。”

      普慧也没意外,而是低声答道:“来得匆忙,并未带茶过来,陛下若有时间,可去静照庵小憩。”

      “好,”景瑛点头,“师太请坐,松烟,去沏点清茶过来。”

      两人在旁边一处案前面对面坐了,一时无话,景瑛心知肚明,普慧是被周悬给暗中扣下,因而那人一走,也就让她回到庙中,放人一马。

      普慧面色如常,和数月前别无两样,茶烟袅袅中,她的眼神柔和而平静,像母亲注视着相伴已久的儿子:“陛下有何话要问,但说无妨。”

      “先帝永宁七年,师太的儿子被饥民抢劫杀害,”景瑛缓缓张口,“之后军营中可有抚恤?”

      没料到皇帝突然这样问,普慧的身子微微颤了一下,然后低下头:“并无......尸身也是我拜托同乡寻觅带回的,已经......不成样子了。”

      “当初朕在静照庵住下,多有打扰。还想请问,现今集市,鸡蛋多少钱,胡饼又是如何卖的?”景瑛撇着茶上的浮沫,却并没有饮。

      “寻常百姓并不买鸡蛋,都是自家养的,也不常吃,都是攒下去卖。”普惠师太仿佛想到了什么,低着头笑。

      “除非家中有产妇,否则,也不太舍得吃。”
      “都攒下来卖吗?”

      “嗯,”普慧答道,“一颗鸡蛋两文,胡饼同价,一只鸡四十文,一两银子便可卖上好的洞庭红桔子,从人牙子那里买个姿色尚可的小妾要五十两银子【1】。”

      “这是京城的价格,还是全天下的?”
      “大部分地方都这个价,京城的要更贵点,至于米面则是稻梁各五升,价银七分。”

      景瑛沉默片刻,把茶盅放下:“赋税摊下来,还是重么?”

      “重,”普慧点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些人家养不起儿子了,就送来寺庙剃度当了和尚,最起码没有徭役......但寺庙扩张得也厉害,占据大片良田,香火钱也是暴利,甚至还豢养私人武装。女儿的话,则早早就打发了婆家,八九岁就可以收一笔彩礼钱送过去了,再心疼闺女的,至多也就养到十六七岁,多在娘家吃几年饭。”

      “南方前几年一直干旱,今年却洪水泛滥,”普慧继续道,“流民大举北迁,都被各地州牧给拦下了,有些干脆落草为寇占了山头,有些饿死在路上被就地掩埋,因而消息传不到陛下这里,也情有可原。”

      “北方倒是还好,乌邪真木一直没动静,”景瑛说道,“但是冬天他们粮食不足,也是个大隐患。”

      普慧也放下了茶盅,重新抬起头盯着景瑛:“我以为,陛下会问我水党一事。”

      “你不是已经说了吗,”景瑛迎着那目光,“以前百姓便是这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2】。自古至今,人若是活不下去,总得给自己寻觅个出路,难道还在屋子里单单等死不成?”

      “朕在先帝膝下时,拿金锞子打水漂取乐,看一堆小黄门跳水里捡,也只当是好玩,太后从来不管,就是笑朕淘气,”景瑛端起茶呷了一口,已经不烫了,却也不苦,“后来去了应天,府上有管家和少师,大片的庄子田地,数不尽的家丁奴仆......出门何时带过钱!总觉得银子流水一般用不完,从不考虑生计。”

      “陛下那时的身份,也只能当个闲王。”

      “是,真正位高权重的都很闲,办事的全是手下的人,然后拿着仁义道德扣在百姓头上,我且问你,你是真的信佛吗?如若信佛,为何却不认命?”

      普慧大惊失色,不认识似的看向对方。

      景瑛平静地说:“你应也清楚,劝人向善自然是好的,拿着因果报应的说法传播开来,百姓便会安分守己,然后祈祷来生投个好胎,对朝廷的安稳是再好不过......要百姓忍耐,做好事便积阴德,做坏事便堕入无边地狱,历朝多礼佛正是此意,可你不是,你并不是信佛之人,你不认命,不然也不会听从李松石的话,他许了你们什么?”

      “陛下......”普慧喟然长叹,“全然不似之前那般毛躁。”

      “朕一直被裹挟着向前走,好容易心眼亮堂着想了些时日,”景瑛环视周围的富丽奢华,“真真假假,都是镜花水月,朕此时才知,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真实,也可能是虚妄。”

      普慧凄然一笑:“陛下若这样想,实乃我大齐之幸。”

      “不用说这些废话,朕只想知道,李松石许了你、王君敏这些人什么,让你们甘愿赴汤蹈火,丢掉性命也在所不辞?”

      “朕也想知道,你们是觉得我大齐气数已尽,还是朕不堪大用呢?殊不知风云变幻间,最苦的不还是芸芸众生,为何偏要这般折腾?”景瑛连连逼问。

      普慧似有所动,目光闪烁。

      “晚辈多有得罪,还望师太指点。”景瑛垂头,他今日没有束发,而是和初次相见师太时一样盘着,当初普慧亲自为其梳发,绾了一个小小的髻,没有了青灰色的僧帽,那鸦羽般的秀发似乎随时都会坠下。

      普慧眨着苍老的眉眼,双手按在自己的膝上,和她儿子死时一样年龄的小天子......额前有几缕碎发,毫不在意地飘落在脸颊旁,少年人五官如画,面上似乎永远神采奕奕,永远不知疲倦,跑起来飞快,笑的声音很大,和她挥手再见时连头都懒得回,就那样再也见不到了......

      景瑛毫不躲闪地凝视着她。

      普慧被那目光刺痛,心中酸楚,几乎要掉下泪来。

      “他说,”年老的尼姑掩面抽泣,“我的儿子能复活......还许我们海晏河清......一个太平盛世。”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民间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929251/5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