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风云录

作者:阿狸爱淘气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11月9-11日陆嫣然


      三碗面?陆嫣然想起虞洽卿曾同她提起过的杜月笙处世三碗面。此人是上海滩的传奇人物,能从水果店的学徒、街头的小混混成为青帮第一大亨,不仅善于把握时机、借助贵人之势,更重要的是,极擅为人处世。

      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决不能让别人见了咱害怕”,所以他总是着长衫,给人一副谦和斯文的样子,上海滩谁人不尊称他一声“杜先生”?

      这是他的第一碗面:体面。把暴力、毒品、妓院这些阴暗、黑暗的东西都藏在了这种体面的仪容之下,一个流氓混混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更不容易的是他不仅让自己体面,还要让那些找他帮忙的人获得体面。据说他不仅帮大学者章太炎处理其侄子在法租界的房产纠纷,还亲到苏州向章叙述处理结果。在章家不忍见其清贫,喝完茶默默地在茶杯下放了两张千元银票,既照顾了一个文人的面子,又资助了他的生活。到后来杜家祠堂建成后,一生狂傲的章太炎竟为杜月笙写了一篇“贴金”文。

      第二碗面:场面。

      1931年6月9日,杜氏祠堂举行盛大的奉主入祠典礼,几万人的仪仗队长达数里,由陆海军、公安局西乐队等组成的大乐队奏乐,要塞司令部在附近鸣礼炮21响,专辟马路通高桥镇。□□特遣中将参军杨虎前来献祝词、匾额《孝思不匮》,国民党军政要员和中外社会各界名流近万人前来祝贺,宋子文、孔祥熙、何应钦、吴铁城、刘志陆等均派人前来祝贺。

      从10日到12日,大庆三天,演出连台好戏,“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全都登场,极一时之盛,成为轰动上海的社会事件。

      杜氏家祠落成典礼,连续摆出好几天盛宴招待各方来客。掌勺主厨是高桥有名的本帮厨厨师孙炳,据说前后烧酒水达一个月之久。

      奉主入祠典礼规格之高,排场之大,堪称空前绝后。

      彼时虞洽卿告诉陆嫣然时,她还奇怪虞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详细,后来才知,帮杜月笙筹备的都是海上闻人,总务主任是虞洽卿和黄金荣,剧务主任是张啸林,卫生主任是王晓籁、庞京周,招待主任是袁履登等。

      这个名单里可是有不少熟人啊,包括蒋的代表上海警备司令杨虎,陆嫣然不由慨叹,原来圈子是真的很小啊。

      与虞洽卿看透世事人心的冷静介绍不同,彼时周伟龙说起杜氏宗祠落成典礼则是满心满眼的羡慕,人生在世,谁人不渴望扬名立万、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那一瞬间,陆嫣然怔住,扪心自问:她的代号是无名,可她真的希望做个无名之辈吗?真的愿意阿姐就这样做一个默默无名的牺牲者吗?

      不!她一直清醒地知道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她一直努力地希望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她希望被铭记!在历史的银河中她希望自己是其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星星,这才是她加入特务处、留在危险的国内的真正原因。无为,目的是无不为,君子有所为。无名,因为追求的是更大的名。

      陆嫣然在解剖了自我、本我、超我之后,又嘲笑了一下本我:人性,果然是最复杂的!

      杜月笙无疑活成了每一个在大上海滩底层打滚的人的偶像!

      而这一切,靠的还有

      第三碗面:情面。

      杜月笙说过,别人存钱但我不存钱,我存交情。比如九一八事变因执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的张学良,在全国舆论下被迫下野面临安徽斧头帮抗日志士暗杀大王王亚樵(此人曾策划暗杀□□、宋子文、汪精卫)的追杀,逃到上海时是杜月笙让其住在家里庇护了他。

      他的情面还不分贵贱,对待权贵和普通人都如此,他每年经常回家接济乡里乡亲。在他眼里面情义是大,利益是小,因此他也获得了更大的利益。这个利益是一张巨大的覆盖军、政、商、黑、白各道的一张人情网,几乎无人没有受过他的恩惠。

      这是一个矛盾而又传奇的人物。

      比如此刻面对季云卿、张啸林二人咄咄逼人的无礼诘问,他此刻仍好脾气地亲自执起茶壶,给他们两位添茶水,顺便还给她也添了茶水。

      茶叶是西湖龙井,上海人喜欢的茶品之一。它的外形扁平,条索卷曲,如雀舌似龙须,色泽绿润明亮,香气悠长,滋味鲜爽持久,具有豆香和茉莉花香。

      然后杜月笙便坐回上首,安安静静地品茶。

      传言这位青帮大亨平时生活过的跟江浙文人一样,下下馆子喝喝茶,听听戏曲。看来传言非虚。

      清清浅浅一壶茶,体现的是社会,照射的是复杂人心。

      陆嫣然思绪纷飞,想起戴老板,与杜不同,他从不喝茶,或者说有气味的水,大概是怕有人下毒,茶水会掩盖毒药的气味。杜月笙喜欢请人喝茶,工作狂的戴老板却喜欢请人吃饭,尤其喜欢与下属一边吃饭一边听其汇报工作。

      又想起光源昭仁和日本茶道。

      与日本皇室崇尚“和敬清寂”风雅的生活方式、侘寂的艺术态度、禅宗的哲思世界的茶道不同;杜月笙的茶道是一种人情练达的生活境界,品人心,察世事,包容他人的宽广心胸。

      杜月笙以安静品茶表示一种无言而婉转的拒绝,很是体面地照顾了季、张二人的情面。

      但季云卿、张啸林二人仗着背后有日本人撑腰,不惜撕破体面逼迫情面,张啸林大刺刺靠在椅子上,板着脸道:“月笙老弟不必同我们玩喝茶打太极这套,众青帮弟子的性命前途可都握在你手上,今天我同季老就坐这儿,等你回话,务必为众弟子讨回公道。”二人亦明白,今日打得就是杜措手不及,若等他们回去,下回哪里还能见着杜?

      杜月笙沉吟不语,他性格内向,并非擅言辞之人。一旁的上海市长俞鸿钧不忿,正要义正辞严斥责,被杜月笙以手势眼神拦住。

      陆嫣然心里叹了口气,终于,终于轮到她这个背景板,来给大佬情面了。

      她放下茶碗,轻轻道:“我听说二位前辈都是参加过昔日杜氏宗祠落成典礼之人,想必也知人生在世,所求为何?”

      季、张二人瞥了她一眼,有几分诧异她一个小姑娘竟有胆量在他们这些大佬面前说话,不过她的说话,倒是再一次打破了尴尬的氛围。

      季云卿早年曾开茶馆戏院,通些文墨,道:“自然是成为人上人,享富贵荣华,荫妻封子、儿孙满堂、光宗耀祖了!”

      张啸林也点头:“月笙老弟当年的杜氏宗祠落成典礼,还是我同金荣大哥几个帮忙一起筹备的,那排面之大,可是轰动整个上海滩,光宗耀祖能做到他这份儿的,也没几个了!” 他狐疑地看了看陆嫣然,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档口问这个问题。

      厅中其他人也都看向陆嫣然。

      陆嫣然笑道:“那二位前辈想必也知道杭州西湖边栖霞岭下岳王庙中岳武穆塑像前,遭万世唾骂的秦桧夫妇的跪像了?”

      此言一出,季云卿倏然变色,一甩袖子站起来勃然大怒道:“好你个黄毛丫头,敢骂季某是秦桧?我看你是活腻了!”

      觉得她问题奇怪的张啸林这才恍然大悟,这丫头是拐着弯骂他们呢!他正要发作。

      陆嫣然面上一派天真,伸出两根葱白手指晃了晃,笑道:“我只是给二位前辈举了举可供选择的两个例子:香火鼎盛光宗耀祖的宗祠,还是被子孙后世唾骂的跪像?哪里有半句敢骂两位叱咤上海滩的前辈是秦桧呢?”

      她转头朝杜月笙娇俏眨眼:“杜先生,您可要给我评评理哦!”

      俞鸿钧在心中不由暗暗称赞,这丫头倒聪明,提杜氏宗祠、秦桧跪像,既告诫了季、张二人,又绝了杜月笙可能的摇摆之心。季、张二人在青帮辈分比杜大,又处处拿帮众利益来压杜,杜一时的确抹不开情面。不过被她这么一插科打诨,季、张二人必无脸再做说客。

      杜月笙喝了一口茶,拢了拢袖子,慢慢道:“小姐是我的贵客,我自然会为你主持公道!”

      季云卿铁青着脸冷哼一声“不识好歹!敬酒不吃吃罚酒!”甩袖扬长而去。张啸林撂下一句狠话“别怪做兄弟的没提醒你,皇军不会放过你的!”连忙追着出去。临走前张啸林阴沉沉瞪了陆嫣然一眼。

      二人走后,杜月笙叹了口气对陆嫣然道:“陆小姐仗义执言难道就不怕得罪他们?”

      怕呀!季云卿、张啸林是何许人也?逼良为娼、绑票勒索、杀人越货、贩毒抢劫、开设赌台、包揽讼事、无恶不作的上海滩大流氓大恶霸!他们本就是敌人!

      她的道终归与杜月笙“体面、场面、情面”的道有所不同,但这些不妨碍她利用这“三碗面”,这是她从他这位上海滩大佬身上学到的。

      于是她歪着头,黑漆漆的眼珠灵动一转,道:“不怕的,杜先生会护着我的呀!”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353878/5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