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戏

作者:大醉大睡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我父为侠盗


      ※一※

      “黑蟒口中舌,黄蜂尾上针。两般犹未毒,最毒妇人心。妾身韩青娥,黑蟒府黄蜂县人氏,年方九岁,生就一副歹毒心肠。爹爹讳皋,偏偏光明磊落,乃是一个劫富济贫的侠盗。前月……”

      潘子云的新作名字就叫《妇人心》,已非初稿,工工整整地誊写过。季舒流拉来秦颂风,与他并肩坐在床沿观看。

      念出这首“最毒妇人心”做开场自白的韩青娥便是剧中正旦,楔子里,她将独自缩在戏台的角落,一动不动地旁观父亲的危局。

      她的父亲韩皋浑身五花大绑,痛哭流涕,但乞免死。原来他听闻某人吝啬非常,心存捉弄之意,盗走了那人异常珍爱的宝物,还留言嘲讽一番,熟料失主居然被他活活气死。

      绑住韩皋的是一群仗义惩奸的江湖豪杰,全部出自一个叫侠义会的帮派。帮主姓管,年方少壮,意气风发,带头高声斥责韩皋所为,称那失主虽然吝啬,却从无劣迹,数年前还曾接济逃荒的灾民,实在死得冤枉。

      韩皋自承罪孽深重,只是不知失主性情暴烈至此,气死人命实出无心,请求众侠放他一条生路。

      大盗与大侠们往来争辩数轮,最终众侠认为他行窃多年在先,气死人命在后,枉有侠盗之称,未闻侠义之举,实乃欺世盗名,将他当场斩杀,以儆效尤。大侠们退下之后,韩青娥才奔出来,唤一声“爹爹”,抚尸痛哭。

      至此楔子结束。

      正好到了翻页的时候,季舒流拈着纸页沉吟道:“这次潘兄写的也是真事吧,是谁的事?韩青娥,娥青韩,韩皋,皋韩……”

      秦颂风按住他:“别念了,这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侠义会就是天罚派,管帮主就是上官判,韩皋就是侠盗高函。”他来之前着意打探过有关天罚派的消息,因此尽管自命侠盗的高函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贼,他仍能熟知来龙去脉。

      季舒流皱眉:“咱们江湖中人偷个东西算什么大事,这高函毕竟不是故意把人气死,最后也悔罪了,天罚派何苦非要他偿命不可。”

      秦颂风道:“说来话长。当年那个失主为人吝啬得出奇,把钱都锁在地窖里,亲儿子都不许用,全家人十几年不添新衣服,补丁打得跟乞丐差不多,连请客吃饭都舍不得上荤菜。失主平生唯一的爱好就是每隔几年买一件做工精细的宝物,拿几十把锁锁在一间只有他自己能进去的密室里,一有空就钻进密室把玩,等玩够了再转手卖出去。乡里人一向瞧不起他。

      “发现宝物被高函偷走之后,失主没有立刻气死,最开始只是头晕吐血,自己挺了两天挺不过,叫来郎中看病,风声才走漏出去。你想,这么一个的人因为家中失窃被气病了,乡里人能说什么?”

      季舒流道:“说风凉话。”

      “没错。”秦颂风道,“后来这人病死了,乡里人也不同情,只当笑话看。”

      季舒流眨了一下眼睛:“但天罚派同情他?”

      秦颂风道:“天罚派向来是为死人说话的。他们觉得,死人不可能替自己辩解,失主已经死于无妄之灾,旁人还揪着他为人吝啬这种小事不放,太过分了。所以一开始他们没急着抓高函,反倒去查死者的生平,最后真查出死者十年前有过赈济灾民的善举,虽然捐的钱不多,对这么吝啬一个人来说也是难得。

      “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并没挽回失主的名声,乡里人反而嘲笑他当年捐得太少。天罚派上下都感觉义愤填膺,又不可能出手惩治这些普通人,只能迁怒于高函。”

      季舒流无意识地捻着手中的书页:“其实天罚派的想法不无道理,只是不该迁怒。……我明白,他们不过是一群愤世嫉俗的普通人,怎么可能完全公正。”

      “往后翻吧,”秦颂风催促,“天罚派突然消失的真相,多半就着落在高函的女儿身上了。韩青娥,应该是谁?”

      ※二※

      楔子里的陈年旧事被翻过,下页的第一折里,青娥已然长大成人,学得精妙刀法,嫁给了当初意气风发的“管帮主”。

      就像……燕山派仇凤清嫁给了上官判一样吧?

      季秦二人不约而同地从纸页间抬起头,彼此对视一眼,然后把目光落回戏文上。潘子云不算细腻、却总是情绪激扬的文字在他们眼前迅速掠过。

      “我父为侠盗,我亦为侠女。餐风宿露了恩仇,单刀长作天涯旅。”戏中的青娥自从嫁入侠义会,与众侠士一道奔波于江湖之上,同甘共苦,并肩浴血,会中人人赞她为“浑身是胆的英豪女子,穿戴裙钗的生死兄弟”。

      她杀死许多为祸一方的悍匪,救下许多惨遭欺凌的老幼。每当夜深人静,她时常躲到暗处,向亡父倾诉,自己如今侠名赫赫,已经远胜爹爹当年。

      直到某日,侠义会追踪一伙掳掠妇女的海寇,乘船登上他们盘踞的海岛。一番打杀过后,海寇被尽数剿灭,获救的数十名无辜女子却令众侠为难不已。原来她们出自礼仪教化兴行之乡,百年来从无失节之女、再醮之妇,如果被送回家中,唯有自尽而死,才能洗清耻辱——纵然不肯自尽,也会有人帮她们自尽。

      季舒流轻声道:“海风寨,节妇村。怪不得那位老仵作说,当年节妇村失踪的许多女子连尸骨都没找到。顾名思义,海风寨真正的老巢当然在海里。”

      真心想(当)贞女烈妇的早在被掳走的时候就已经死了,获救的女子们都不想死,她们跪在众侠面前(嚎)哭哀求,只要不把她们送回家中,情愿今生为奴为婢,来世结草衔环相报。

      侠义会除管帮主之外还有两个重要人物,年长的叫邢先生,年轻的叫书先生。年轻的书先生对这些女子动了恻隐之心,但年长的邢先生却认为,礼教乃是正道,众侠只该做好行侠仗义的分内事,何必为失节女子的性命而辱没礼教之乡的百年清誉,不如把她们送回家去,听凭自家父母夫婿定夺。

      何况,一群大男人(藏匿)这些青年女子,传出去有伤众侠的名声就罢了,万一兄弟们(一时糊涂)犯下大错,岂非难以处置。

      二人各有支持者,管帮主一时也未能定夺,任由他们争论。

      于是,青娥苦等多年,用性命搏来的机会到了。

      她首先骗丈夫出海巡查两日。没了管帮主的约束,再加上青娥伪装中立,说些微妙言语煽风点火,争论中渐渐生出许多恶意揣测。书先生年轻气盛,骂邢先生借口礼义廉耻,实则丧尽天良;邢先生愤然回击,骂书先生伪装悲天悯人,实则贪恋美色。

      侠义会的裂痕迅速加深,青娥又在火上浇了一桶油。

      她悄悄对邢先生说,那些女子背地里编造谎言,称邢先生(“逼迫”)她们不遂,才恼羞成怒要把她们送回家等死。

      邢先生原本便十分厌恶这群贪生怕死的女人,闻言愈加恼火,冲进后山众女子住处骂出了他憋在心底的话——她们深受礼教教诲,如今被众多全身恶臭的海寇玷污身体,为何还有面目活下去?落入这等境地,连累得救命恩人互相攻讦不休,却依然赖着不肯自杀,简直是没皮没脸。

      这番羞辱太过严厉,到得深夜,终于有个女子不堪忍受,偷偷自刎。青娥与她们同住后山,第一个发觉,犹豫挣扎良久,终究没有出来制止。

      待那女子死去,青娥割下邢先生的一缕剑穗塞进女子的伤口,又从女子手中抽出匕首扔到旁边的沟里,悄悄离去。次日尸体被人发现,书先生自然认定是邢先生下的手,而邢先生自然认定书先生陷害于他。

      一场普通的争论,至此演化成生死相搏。

      邢先生和书先生带领各自的追随者混战至同归于尽,双方至死都以为自己是在清理门户。管帮主出海归来,目睹兄弟们的尸体,心神剧震,青娥借机偷袭,昔日夫妻两败俱伤。青娥道出真相,夺船逃走,将管帮主留在了孤岛上。

      最后一折只剩青娥一人独唱。她漂流海上,初时尚且洋洋自得,渐渐却因重伤和高热陷入昏乱,时而以为自己在聆听父亲的侠义教诲,时而以为自己和管帮主依然夫妻恩爱,时而以为自己正同侠义会的生死兄弟们并肩作战。

      ……时而痛骂某个阴毒妇人离间她的兄弟,刺杀她的丈夫,更曾目睹无辜弱女子自尽身亡却袖手旁观。

      她疯了。

      ※三※

      手稿的最后一页并非戏文,而是萧玖的字迹。

      “我尝赴高函故乡查证,邻舍老者皆称高氏贩卖异地杂货为生,举家清贫,其盗窃所得,除亡妻病重之际求医问药,当无一分用于己身。昔天罚派未闻高氏侠义之举,以其欺世盗名故痛下杀手,仇凤清辩称其父赈济贫穷往往匿名,于今观之,此言是实。高氏乡里,亦多传某家贫病困顿、天降金银事,至高氏身亡而止。”

      ——高函竟是一个真正的侠盗。

      所以,仇凤清心底的激愤、复仇的执念,岂是毫无来由。

      季舒流眼中闪过一抹泪痕,轻声道:“三十多年前,仇凤清也才二十出头,堪称鬼才了。天罚派以侠义为名杀死她父亲,她不但毁了天罚派,也毁了天罚派的侠义,这个仇报得实在彻底。”

      “她也毁了她自己。”秦颂风十分遗憾,“上官判当年在武学上建树不小,半只脚已经迈进宗师的境界,仇凤清能和他两败俱伤,就算是偷袭也不可小觑。她要是没把心思花在报仇上,今天的成就说不定能追上元磊。”

      季舒流感觉这个武痴老婆大概是没救了,无言片刻,又道:“天罚派这种结局,也在情理之中。他们以斩奸除佞、审判天下为己任,个个活不到天年,却能坚持三代,想来心中的是非黑白必须极其鲜明,才能支撑着自己不留后路、不图回报地走下去。执着于黑白到了极致的人,认定黑白之后就很难再听进去对方的解释,冤杀高函是如此,同门相残也是如此。”

      秦颂风把潘子云的书稿放到一边,坐回床沿,抓着季舒流的肩膀道:“别急着感慨。仇凤清彻底疯了,元掌门当年也没能问出真相,至死还在打探天罚派的行踪,那这件事萧姑娘是怎么知道的?她又为什么要去高函的故乡查证?”

      “对呀。”季舒流灵机一动,“上官判只是重伤之后被留在岛上,没死,虽然天罚派已经自相残杀殆尽,但节妇村被掳走的女子还剩不少。难道上官判把她们都娶了,在岛上生下很多孩子,所以萧姑娘才叫萧玖,说明前面已经有八个……”他说着不觉笑了,妻妾成群儿孙满堂并不罕见,但和传说中铁面无私的上官判联系起来,就叫人莫名好笑。

      秦颂风也笑了:“天罚派上百个人,就算自相残杀,也不可能死到只剩上官判一个。但潘兄写戏的时候,得考虑到戏台就那么大,装不下太多人。”

      “说的是,夫人你真聪明。”季舒流点头。

      秦颂风又道:“天罚派除了掌门,还有两个‘官’最大,一个是掌刑,一个是掌书。失踪前的掌刑是宋老夫人的儿子宋钢;掌书叫彭孤儒,年纪很小,因为掌书需要识文断字,其他人不太识字。”

      “所以……宋钢就是邢先生,彭孤儒就是书先生,他们已经同归于尽了?”季舒流自己反应过来,“不对,宋钢还活着,所以才能半夜把柏直送到宋老夫人面前。莫非柏直是宋钢和节妇村的女人生的?奇怪,按照戏文里的意思,当年宋钢力主让那些女子回家等死,还破口大骂逼死了一个,怎么会有女人肯要他。”

      秦颂风道:“其实我觉得,宋钢和彭孤儒都是身居高位的人,不至于冲动到这种地步,自相残杀的邢先生和书先生可能只是掌刑和掌书的手下。”

      “那事情就很清楚了。”季舒流拍拍秦颂风的大腿,临时起意,又很不规矩地摸了一把,“当年天罚派自相残杀,不但损失惨重,而且士气低迷,说不定对自己以往笃信的侠义之道也生出诸多怀疑,再也无心行走江湖,最后留在那座岛上,和节妇村的女子繁衍生息至今。柏直和萧姑娘都是天罚派后人。”

      秦颂风忽然失笑:“咱们真犯傻,潘兄写的是戏,萧姑娘告诉潘兄的却是真事,等潘兄回来,问问他不就全都明白了。”话音方落,他毫无征兆地伸手去捏季舒流的手腕,似乎想要报复刚才被摸的那一下。

      季舒流见他下手不轻,立刻逃到门口,将门打开一道缝看看天色:“就是,潘兄怎么还不回来。”

      秦颂风一笑,没去追他,季舒流在门口警惕地停留片刻,确认夫人没有继续动手的打算,才放心回到床边。

      一切看起来都与平日无异,可二人等过了午饭时辰,潘子云依然没有回来。

      潘子云是去探望奚愿愿的,生离死别的夫妻间总有说不完的话,耽搁些许时候也难免。但现下天寒地冻,在荒野中停留几个时辰,纵是武功高手也相当难熬,而潘子云自从和季秦二人渐渐交好,已经很久没做过这样伤身的事。

      季舒流心中微觉不安,拉着秦颂风出镇,去奚愿愿坟墓那边查看。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3章 我父为侠盗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顾卫南的日记
    军队文,作者南州是俺偶像,人物塑造一直很棒



    越江吟·北征记·番外
    越江吟续集,依然是真爱



    越江吟
    耽美启蒙,架空战争文,两男主都是我真爱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233588/5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