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真香

作者:稣是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精诚合作


      (一)

      产品会议上,潘向晖归纳了最近的一些竞标项目的状态,其中有两个项目被ATN公司斩获。潘向晖觉得其他几个竞标公司和这家美国公司实力不是短期内能追上的。说道:“上次余珊那个想法,我觉得是个破局的好办法,我也征求过毕总的意见,他说可以试验地搞。”

      余珊听完来了精神,道:“真的吗?那我帮助联系华方相关的负责人,看看他们有合作的意向吗?如果他们愿意,咱们就正式开会谈谈彼此的权责。”

      潘向晖说可以,有什么进展要及时汇报给领导。

      余珊马上着手就办。她先给洪波打了个电话。洪波听了余珊的这个合作建议,心也开始动了,他说会尽快请示高层领导,不管结果如何都会再联系余珊的。

      (二)

      下午总监会的时候,洪波把余珊提议两公司合作的意向在会议上讲了。

      孙立秋惊叹道:“这个余珊可真是不得了,这样的大招也能想出来,真是脑洞大啊!”

      有人反对道:“英飞奇这样做能帮助他们产品得到直接的提升,还能协助他们算法团队偷师我们的经验,这对我们不公平啊,以后我们还是要和他们竞争的。”

      许总默默看看蒋成问道:“蒋成,你怎么看?”

      蒋成刚听到余珊提到这个合作,心底激荡起一种难以言说的矛盾。他的心不由自主地想靠近余珊,他渴望和她一起工作,但又不知如何与她相处。很快他就平静下来,从公司利弊得失的角度去看,他是乐观的,沉着地说:“我觉得以我们算法团对的实力,如果有了他们提供的数据和医学专家的指导,提升具体算法的性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这也就会为我们在健康医疗领域开拓出一条新的方向,而且起点也会变得很高,我认为即便以后我们和英飞奇有竞争,也都是在两者提升能力后,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的竞争,也就是看我们两公司后续成长的能力了,并不在当前的一朝一夕,因为我们国内厂家目前首要的对手就是美国的ATN公司,只有我们报团取暖共同抗击ATN,使得我们都成长了,才能度过眼前的难关。”

      大家听了蒋成的解读,觉得很有道理。许总很满意蒋成的见解道:“看来英飞奇是一个很大气的公司,他们敢于让出自己强势的领域利益换取优秀的产品性能,他们敢于突破自己,我们也不能那么保守,需要突破自我,迎来一个更好的未来。”

      蒋成从内心感受到余珊胸襟的开阔,眼光的长远和惊人的魄力,这令他油然地产生了敬佩之情。也许她未来会是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即便如此,他心甘情愿地去靠近她,想同她携手共进。

      (三)

      洪波很快给了余珊答复,并表示华方很乐意与英飞奇合作,共同成长进步。

      一周后,英飞奇和华方正式举行了两次会议进行合作细节的磋商,最终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由于这次合作的方向在健康医疗领域,医疗机构的核心利器——“临床诊断决策支持系统”是双方通力合作的目标产品,双方都鼓起了雄心壮志,旨在把该产品打造成健康医疗领域的No.1龙头产品。

      双方公司都很重视,分别派出了重量级的五虎上将:
      英飞奇:潘向晖(产品总监)、齐欣(产品经理)、耿昀(算法工程师)、付海军(算法工程师)
      华方:蒋成(技术总监)、周飞(算法工程师)、崔明宇(算法工程师)

      余珊虽然为双方搭上了合作的桥梁,后面产品提升的工作还是交给了齐欣,毕竟齐欣是负责健康医疗产品的产品经理。

      工作的地点在同心医学院的数据中心实验室。合作的第一天,潘向辉和蒋成带着自己的人员在同心医院见了面,双方介绍了团队成员。

      蒋成开诚布公地说:“我今天带来的这两位算法工程师,分别是周飞和崔明宇,他们能力都很强,曾经是华方金融算法模型的核心成员,所以希望他们能为临床诊断系统创建更优化的算法模型。”

      潘向晖一听,两靥又升起了迷人的酒窝,道:“那太好了,我公司派出的算法工程师也算是资深的工程师,尤其耿昀曾经参与过原有临床诊断专家系统的研发过程,我也希望他们能为系统的提升提供更多的领域经验,同时也向你们的团队虚心学习,共同进步。”

      蒋成看着齐欣问道:“这位是?”

      潘向晖拍了一下齐欣道:“哦,这位是我们负责医疗领域的产品经理,齐欣,有关我们原有系统的具体功能和开发事项,都请与齐欣沟通,另外他还是我们医学顾问的接口人。”

      齐欣脸上掬起了笑,很郑重地冲蒋成点了点头。

      前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熟悉现有临床诊断专家系统的功能、临床数据和接口机制。初立项之后,潘向晖和蒋成就各自回公司忙别的事去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周飞和崔明宇花了一天的时间对原有系统进行了分析,整个系统又按医科分成几十个诊断子系统,觉得可能应先选择一个典型的子系统,对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进行特征提取和建模,如果有明显的效果,可以逐步推广到其他子系统,再针对各自的特点分别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齐欣问:“那先选择哪个子系统比较好呢?”

      周飞说:“应该选择案例数据量大,典型案例多的子系统,最好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医学科目。”

      “那就选心脏病诊断子系统好了。我们目前系统数据量最大的子系统就是有关心脏病的诊疗方面的,还有我们的医学顾问就是心脏外科主任医师,也就是刘峰教授。”齐欣推荐着。

      四个算法工程师一致同意选择“心脏病诊断子系统”。

      齐欣又请刘峰教授过来给大家讲解了心脏病的分类、症状、人工诊断的步骤、应该考虑的关键要素以及分别治疗的手段和方法,另外刘峰教授又发了一些医学材料给大家作为学习参考的补充。
      经过两周的努力,四位工程师分工将心脏病病例数据进行筛选、清洗、格式转换,并挑选了典型的候症参数,选取了三种算法模型建模。周五的时候,周飞和崔明宇将调好参的三个模型分别进行临床数据的交叉验证,其结果分别为45.3%,50.2%,65.8%, 虽然采用随机森林的第三个模型似乎准确率更高一些,但比起原有的专家决策系统82%的准确率,还差距甚远,更不要提超越ATN公司平均94%的准确率。

      四位工程师都有点泄气,大家忙乎了半个月,实在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周飞对齐欣说:“能不能再增加两倍的数据量,如今只有300份案例数据,我相信随着数据量的增多,机器学习的准确率会得到逐步提升。”

      齐欣正郁闷,一听周飞的请求,绝望中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道:“好吧,我周末找刘峰教授再申请600份案例。”

      (四)

      周一早上,齐欣回公司参加产品会议,他将失望的测试结果汇报给大家。

      齐欣将信将疑地说:“数据处理方法和算法选型都是华方两位算法专家决定的,现在这个结果真的很难接受,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实力怎么样,就怕浪费了我们这么多的时间和资源,最后什么也没搞出来。” 齐欣抱怨完还有意地看了余珊一眼,就好像余珊对华方实力的判断存在严重的失误。

      潘向晖脸色黯淡,问道:“那下周你们计划怎么办?”

      “那个周飞说需要加大数据量,才能看出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实际效果,所以他建议再申请600份病例数据。我周六又联系了刘峰教授,他说明天会再提供700份病例,正好凑够1000份病历。”齐欣无奈地说着。

      潘向晖缓缓地点头,道:“嗯,这周再看看吧,周五一定要把验证结果汇报给我。”

      余珊一直听着,没表态。她觉得过早的预料失败,有点太草率。

      周二,周飞拿到了那700份新病历数据,他先让崔明宇处理300份新病历,用已建好的模型学习后,重新调整了参数,又用测试数据验证,结果发现三个模型准确率稍有提升,但不太明显,分别是46.8%,50.6%,67.4%;其他三位工程师看了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崔明宇发狠地说:“干脆再把那400份新病历也放进来,于是他马上又去处理新数据。”

      周五,1000份病历学习后的模型经过测试数据的验证,准确率根本就没有什么变化,和第二次验证结果接近。

      周飞和崔明宇陷入反省和深思中,他俩一个说可能模型选型不太对,另一个觉得特征选择还需要斟酌。

      齐欣已经不能忍耐了,他觉得自己太倒霉了,明明是别人拉来这个合作,现在让自己扛包,这失败的责任谁背锅啊。齐欣跑到厕所里给潘向晖打电话汇报了这个坏消息。

      “潘总,这新加的两倍多的数据也没使准确率有任何提高,这分明就是方法不对。” 齐欣指责华方算法专家的方法不对头。

      潘向晖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道:“我晚上会和蒋成联系一下,看他有什么说法。”

      齐欣赶紧说:“潘总,您看这个合作也没什么帮助。我还有客户要见,好几个项目要跟进,在这里花费太多时间完全没必要啊,我能不能先从这个项目里撤出来?”

      潘向晖说:“那怎么也要抽一部分时间在这个项目上吧?”

      齐欣像突发灵感道:“我觉得应该让余珊也过来看看,说不定对她那面的产品有帮助,您看她能抽出些时间兼顾一下吗?”

      潘向晖觉得齐欣目前有点闹情绪,这对后续的合作也不利,说:“我先问问余珊吧。”

      潘向晖又给蒋成打电话。

      潘向晖很有分寸地措辞道:“蒋总,咱们两个公司已经合作了三周时间了,目前我们已经提供了1000份病例,我听说咱们三个模型的准确率都不理想,这个和我们专家系统都有很大的差距,更别提和ATN的准确率。你看有什么好办法吗?”

      蒋成知道潘向晖是一个温和儒雅的人,今天在快下班的时间给自己打电话,措辞还很冷峻,看来合作真的出了问题。他以一向沉稳的语气道:“潘总,不好意思,我还没收到周飞今天发来的报告。不过我知道前两周的测试结果确实差距很大,周飞说他能搞定,我还是很信任他的,如果像您说的这周测试结果还是差距很大,我们需要尽快调研和分析问题,下周早些时候我们尽快能给您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潘向晖能感受到蒋成的诚意,便道:“嗯,多谢蒋总的重视,我还是相信贵公司的实力,能解决眼前的困难,那我们下周再通电话。”

      潘向晖结束了和蒋成的通话,又打给余珊:“余珊,你下周一来同心医学院接手齐欣目前的职责。”

      余珊一愣,问:“怎么突然换人了?”

      “嗯,目前这个项目遇到很大的困难,我们已经给予所有能提供的支持,华方的两位算法专家也似乎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系统的准确率差距太大,你过去看看,和蒋成深入地沟通一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潘向晖对余珊寄予了更大的期望。

      余珊欣然接受了任务,放下电话, 想到又要和蒋成一起工作了,她应该怎么对待他呢?她想象不出……走着看吧。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446034/5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