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夫妻日常

作者:宛丘之上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五十一章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京都每年这个时候都有大的灯市,除了观灯,街上还有百戏,应当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了。按照习俗,这一日,妇女闺秀会相携着一起宵行以除百病,谓之“走百病”。往年侯府与诚郡王夫人一家一道,今岁郡王夫人已近临盆,玉歌也不放心留她母亲一人在家中,便没有同行。

      明颐阁中,徐氏自入冬受寒之后也久未出府,她与阿满都未曾见识过这京都的上元节是何模样,方瑗便让她们一道陪着。她今日穿了件浅粉袄衣,下头是白底彩色花鸟纹的裙子,外头罩了一件银白裘衣,边缘一圈皆是雪白毛绒,领口上缀着雪貂皮毛,行到外头碧水就将兜帽给她立了起来。

      今日街市上不宜车马出行,魏侯夫妇带着几个孩子在武威门处下了车马,便带着从人侍卫步行入了街市。武威门处聚集着官宦人家车马,一路上遇到相识的同僚宗亲便要停下打招呼致意,以至到了街市上的时候百戏已然开场。

      街上行人如织,灯火通明,偶有小儿举着灯笼穿街闹市,热闹非凡。两个孩子早就呆不住想下来了,只街上人多,高氏不放心还是让丫鬟抱着。经过的路边小摊上有卖面具的,魏瑜见他二人望着地上跑动的孩童目露羡意,走过去买了两个樟木鬼面给他二人扣上。

      “这嘴撅得都能挂油壶了。之前不是还吵着要去看百戏么,咱们再不走快些,人演好都走完了。”

      二郎自戴了面具便笑了开来,他两只眼睛透过上头两个洞眼望过来,得意地摇了摇脑袋。阿朝原先在珍儿怀里一直有些别扭,如今遮了面目却自在了许多,转着脖子四处看着。

      这头方瑗见阿满也盯着看,将她唤过来摸了摸她脑袋,让徐氏给她也买了一副。魏瑜以为是她想要,走过去又拿了一个递给她。方瑗接过来见是个白脸娃娃,脸蛋中间两团大大的红晕,笑着举到脸上,就对上他从眼洞处望过来的柔和视线。

      一行人往主街的临江楼行去,临江楼是街市中观百戏赏灯会的最佳位置,侯府从人一早便定好了二层厢房。他们还未行到就听到了鼓吹乐声,夹杂着人潮兴奋呼叫的声音。二郎在妙玉怀中激动地蹬了蹬腿将她很是吓了一跳,原来是刚好有伶人在表演登梯,那梯子高耸入云,他爬得又快又稳,还要做出各种翻飞的动作,让人心头又是揪紧又是兴奋。

      入了临江阁厢房后,阿朝与二郎便立刻从丫鬟怀中跳了下来奔到窗边,但两人个子才够到窗沿上,垫着脚尖一时都有些傻眼。二郎立刻转身去唤了妙玉过去抱他,魏瑜见阿朝巴着木窗,走过去一把将他抱了起来。他往后依了依,魏瑜拍拍他脊背,就听得二郎激动的声音传来

      “阿朝你快瞧,那人嘴里头喷火了。”

      方瑗也探过头去看,只见人群之中,一人穿着褂子露着臂膀,这么冷的天却浑身冒着热气,颈项上都留着汗水。他一手举着火把,嘴里好像是喷出了什么东西,凑过去一吐,便连出一串火焰。围观百姓先是被吓了一跳,后来反应过来皆是抚掌不停。

      几个孩子围在窗边,高氏同魏侯倒没那么感兴趣,她取过烫好的酒给丈夫倒了一杯。魏侯笑着握过她手,拿了酒也给她倒了一杯

      “今日阿容陪我一道。”

      耳边是孩子们笑语欢声,两人相视一笑,举了酒杯。

      百戏演了半个时辰就歇了,行人却并未散去,只因这灯会即将开始。虽一路行来,街市两旁都挂着许多花灯,而且样式繁多,既有花鸟鱼虫,又有那些故事会一般的,什么八仙过海,钟馗捉鬼之类的,但这会儿的灯会却又大不相同。

      临江楼每年都会制一盏花灯,这盏灯绝非普通花灯可比,以丝锦为面,金箔贴边,顶上还缀着一颗百年南珠,而且灯面图案更是请名家作画题词,可以说极尽奢华风雅之事。而要得此灯就须猜中场上挂着的灯谜拔得头筹才行。今岁春闱在即,京中学子聚集,台子上多是些文雅书生,虽不至个个都是面如冠玉貌比潘安,但于这灯会之中也是一道夺人风景。许多小娘子偷偷望过去,随后便红着脸与同伴一道小声咬着耳朵。

      厢房内,二郎转过身来问魏瑜:“大哥你怎么不去?”

      方瑗听了也转过来望着他,他轻轻咳了咳,并未回答。这倒霉孩子,去年也问今年还问,别是故意的吧。他最不会猜这灯谜了,到时一个也答不出很丢人的好么。

      好在这时下头鼓声响起,众人视线移了过去,台上正中摆了一张案几,上头燃着一注香,这炷香内谁能答得最多,即为获胜。每盏花灯下头挂着一个灯谜,待掌柜撕了封纸念出来,参赛之人便可抢答。

      前头几个都还算简单,只是仍旧要拼反应能力,像这直入浮云间,便是“去”字, 争先入川,便是“色”字。方瑗听了谜面就有了答案,下头也是争先喊了出来,但越到后头就越是难。

      魏瑜打前头几个就不怎么反应得过来,这个着实不是他的强项。奈何下头答案报得飞快,上头二郎便要问他为何,连阿朝也抬头望过来。他只能敷衍道:“你们二人连字都不识几个,当然不懂是何意了,我同你们说了也是白说。”方瑗在一旁听了发笑,又怕他不好意思,就偏过脸遮着勾起的嘴角,继续听着下头声音。

      这时比赛已经过半,围成半圆的花灯半数多已皆开封纸,此时场上也就剩下四人有一争之力。方瑗听了那谜面“可怜王孙弃路隅”要打一四字典故,便顿住磕绊了下,她尚在思索,手指不自觉揪了揪披风边沿的毛圈,就听下头一带着青色方巾的男子立刻报上了答案“道若旁李”,她被他一点立刻明白了过来。

      随后多次,这人才思敏捷,总是在其余人尚未反应过来时便报了谜底。方才许是人多不显着他,如今就那么四个人,他每次速度快得出奇,让台下看着的众人都啧啧称奇。而且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年纪小的很,又联想到这人学子身份,一时间下头众人都交头接耳相互打探起来。

      “这是守阳应山书院弟子,你看他髻上方巾上的兰草纹。”

      “应山书院?可是守阳的应山书院?我听闻近半年来守阳附近州县学子皆要入这书院,以前可从未听过有这等事?”

      “这你就不知了吧。”这人放低了些声音道:“前头那庆国公李成不是因亳州世子一事被贬为庶民回了守阳么。哎,说来也真是家门不幸,他虽被他儿子所累,但仍是一颗忠心向着圣上,在守阳做了许多仁义之事。”

      “这我也略有耳闻,听说去岁夏季守阳初次溃堤,他广设粥铺接济流民,后头还捐资修堤呢。他回了守阳后李氏一族行了不少善举,这应山书院莫非也与他有关?”

      “正是。守阳大族家的子弟原先都在本家设有学堂,应山书院本是守阳贫寒子弟进学之所,里头也多是依靠朝廷或是乡绅捐助。自他回去后,将本族子弟全带了进去,不仅请了诸位名师,还给学子发放书墨,听说啊连那院中伙食都变得极好。”

      “这...”众人听了一时都有些震惊,缓了良久方叹道:“李公大义…实乃世事难料啊。”

      这时,台上比赛已决出了胜负。不出众人所料,那个娃娃脸的学子拔得了头筹。掌柜将那灯盏取下递给他,问他来自何地可能告知名姓。他腼腆一笑有些害羞,躬身拱了拱手道:“在下守阳单县时旌,师承应山山长景安居士。”

      “景安居士?”人群中一时间有些骚动,景安居士是周朝有名的博学之士,其书画诗论皆是精深奥妙,在文人中地位极高。说来此人在中宗皇帝时期也曾入翰林院任职,后来昭帝当了没多久的皇帝就被今上取而代之,此人便致仕而去隐居多年,他也正是守阳人,如今竟然在应山书院作山长,也难怪应山书院会有如此景象。

      厢房内,魏瑜听了一耳朵也是未曾反应过来,他不走科举这条路子,且走得是武官的路子,便转过头问父亲

      “父亲,守阳应山书院你在朝中可曾听过?”

      魏侯酒杯置于唇边,听了他话微微一顿喃喃道:“守阳?”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698054/5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