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非罪

作者:容成九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蓄势(上)



      盛夏的阳光照在建始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过分耀目的光芒,给本就恢弘的宫殿更添了几分华美之感。然而,此刻殿内的情形却是一派与外面不符的压抑紧张。

      芍坡、樊城、六安、柤中遭到吴军寇边的战报一封接着一封,曹芳坐在龙椅中,神情慌乱而迷茫。下面的诸多大臣也因听闻领兵的乃是全琮、朱然、孙伦和诸葛瑾父子这等吴国名将而心下惊骇,大气都不敢出。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司马懿,他很清楚,这正是自己期望已久的,重掌兵权的时机,他甚至已经感受到了一股在自己身体中沉眠数久的力量和雀跃正在复苏。

      不动声色地听完地方官员奏报的军情,司马懿当即上前一步,向曹芳请命道:“陛下,吴军入寇,犯我疆土,臣愿领兵前往退敌。”

      听闻此言,本来还在暗自权衡的曹爽直呼不妙,却又不好亲自出面反对,只好连忙示意自己的党羽进言阻挠。

      “太傅且慢,下官以为,当下出兵有失妥当。”开口的正始曹爽新提拔的一名官吏,“贼远来围樊,不可卒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

      话音一落,殿上有一部分官员纷纷点头应和,有的是曹爽一党,有的则是不明就里,人云亦云。

      回身扫了他们一眼,最终将目光落到了曹爽身上,司马懿冷笑道:“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场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出战之心,不容置疑。

      闻言,文武百官无不肃然,一时间,殿内静得只剩下呼吸声。

      不是没有听出他话里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意思,曹爽嘴角抽了抽,却苦于天子在上,无法发作于御前。在司马懿冰冷的视线中,他抬首向鹤发苍颜的老太傅回以不怀好意的一笑,“太傅好气魄!”继而他又举目丹墀之上,“陛下切勿辜负太傅一片忠心呐。”

      曹芳在上面听得云里雾里,只讷讷点头道:“既然如此,讨贼之事便交予太傅了。”

      “臣定不辱使命,倾力退敌。”司马懿叩首明志,听候圣旨。

      征南事宜遂定。

      走在退朝离开的人群中,曹爽踏出建始殿还没多远就有几个他的心腹围了上来,“大将军方才在殿上怎么就松口了?我等还想再谏阻一番呢。”

      “是啊,您看这下可好,总督南方军事的大权又落到太傅手里了。”

      “你们以为本将军想让他带兵出征?”望着司马懿远去的背影,曹爽显得颇为不悦,“他那番话到底是说给谁听的你们还不清楚?本将军不松口又能如何?”收回视线,他冷哼一声咬牙骂道:“奸诈狡猾的老狐狸。”

      “大将军息怒。”忙不迭地给曹爽顺着气,一名官员眼珠一转,道:“其实,让太傅出征也未必是件坏事。”

      “此话怎讲?”曹爽心有不甘,听语气就知道仍处在气头上。

      “大将军您想啊,吴国此番四路来犯,五万大军倾巢而出,领兵的个个是一等一的猛将,司马太傅年事已高,且不论退敌与否,光是南方的暑湿就够他受的了。”稍稍压低了声音,那官员又咧嘴奸笑道:“这沙场险恶,谁知道他老人家能坚持多久,搞不好劳病成灾,一命呜呼也未可知啊。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话,可不是本将军说的,嗯?”斜睨一眼那明显是在讨好自己的官员,曹爽嘴上这么说着,脸上已然又有了笑意。

      “是是是,大将军英明神武,哪儿能跟我们一样啊。”又一名官员在一旁巴结道。

      就这样,几人亦步亦趋地围在曹爽身边,有说有笑地往宫外去了。

      不远处,从头听到尾的司马昭冷眼看着他们一行人走远,鄙夷地啐道,“小人。”

      侧目看他一眼,司马师有些好笑道:“跟那些人有什么好置气的?”

      把头别到一边,司马昭哂道:“我是看不惯他们他们那副奴颜媚骨,若是当着父亲,就算借他们十个胆子,料他们也不敢这么说。”

      “好了,随他们去说。”拍拍他的肩,司马师放眼望向远空,“父亲一旦点兵出战,便会如鱼得水,岂会如他们所愿?”目光一沉,他一字一顿道:“你又何尝见父亲战败过?”

      司马昭默然。

      他们的父亲,指点阵前,杀伐决断,为谁人江山,不敢言败,亦不愿言败,转眼戎马即是一生。

      迈步向前走去,司马师想了想又开口嘱咐道:“只是如此一来,父亲远离权力中枢,曹爽更加无所忌惮,我们也需多加留心才是。”

      并肩走在他身侧,司马昭一口答应下来,“放心吧,我知道。”

      他们身后,殿宇层叠,世间极致的富贵与阴暗都汇集于此,而他们终将一一尝遍。

      芍坡,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引水灌溉工事,迄今三千来年一直福泽耕农。曹操在时,曾先后两次重修芍坡,以加强功用,足见此地之重。

      要说吴军这次确是有备而来,四路出征,朱然、孙伦围樊城,诸葛瑾、步骘掠柤中,诸葛恪击六安,全琮则直扑芍坡,下令三军将其捣毁,放出蓄水淹没周边村落良田。所幸扬州方面征东将军王凌及时做出反应,亲率部下孙礼前往御敌,暂时挡住了全琮的进攻,为司马懿大军挺进救援赢得了时间。

      时下,司马懿自出兵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作战计划便了然于胸。将一路人马紧急调往芍坡后,他便集合了部众直抵樊城,打算从朱然开刀,将来犯吴军将领各个击破。

      然而到了樊城,司马懿才发现,情况似乎有些蹊跷——朱然手下两万余大军合围樊城,一连三天竟是丝毫不见攻城之势。

      站在城楼上俯视着驻扎在城外的吴军,司马懿复又抬头看看当空的烈日,毫无征兆地对身边的副将开了口,“险些被他们给骗了。”

      “啊?”副将一脸茫然。

      没有理会他的不解,司马懿径自吩咐道:“去,派一支轻骑到吴军营寨外叫阵。”

      副将虽不明白他的用意,但还是应声传令下去了。城门打开,一小路人马疾驰而去,约摸半个时辰后,一行人折返回来,“报——将军,所有激将的办法属下都用过了,吴军就是闭门不出。”

      副将一听说他们无功而返,脱口便喝道:“再去!”

      “不必了,都回来吧。”出声阻止了几个又要打马前去的骑兵,司马懿露出了仿佛洞悉一切的笑容,“果真不出老夫所料。”转脸看到一旁的副将半天摸不着头脑,急得几乎快要跳脚,他终于解释道:“朱然手握重兵却迟迟不愿迎战我军,且据老夫这几日观察,其麾下军士大都战意不高,这哪里是要大举北伐的意思?倒像是要耗尽我军耐力,好让他们捡漏儿。”

      经过提点,那副将大概有了些头绪,“您的意思是……吴军欺我新君幼弱,不过是打着北伐的幌子来揩油?”喃喃自语了一阵,他不禁愤然,“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我大魏疆土岂容他这等宵小践踏!”

      “稍安勿躁。”秉持着一贯的冷静,司马懿沉声道:“南方暑湿难当,不易持久,当务之急是想出短期内能够退敌的计策。”

      许是还在热血沸腾,那副将想也不想信口就道:“还有什么好想的,待属下领兵杀过去,斩他个片甲不留!”

      “若他们抵死不与一战,你又为之奈何?何况真打起来,你能占到他两万大军的便宜?”毫不客气一盆冷水浇过去,司马懿没再理会顿时语塞的副将,独自陷入了沉思。

      那副将倒也还算识趣,知道自己无法给出什么有建树的谋略便老老实实噤了声,等着听主帅的决策。

      摸着雉堞踱了几步,司马懿沉吟道:“兵家曰,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设使反其道而行之……”眸光一闪,已是计上心头,“传我将令,全军休整,简拔精锐,招募先登,准备夜袭敌营。”

      “嗯……啊?”副将又不懂了,明明刚说的杀过去也没用,怎么一转眼就又决定要打了。

      恨铁不成钢地重重叹了口气,司马懿懒得再多费口舌,扬了扬手道:“你就按老夫说的去做,到时你就明白了。”

      实在是参不透眼前这位主帅的心思,那副将只得稀里糊涂地领命道:“诺。”

      隔天夜里,樊城城门洞开,魏军征鼓齐鸣,一列骑兵率先突出城外,成千上万的步兵紧随其后,马蹄声、脚步声、号令声响成一片,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分外气势磅礴。

      这厢朱然得知魏军简精锐,募先登的消息后便一直惴惴不安,如今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听得魏军在营外呼声震天。看他们弄得地动山摇,大有要强攻进来的架势,再看己方军中连个阵型都还没有,朱然霎时哑然失笑。情急中转念想到自己此行本不为交锋,他便慌忙下达了撤军的指令。

      司马懿帅大军赶到时,吴军营寨已然人去楼空。借着火把的光,他四下看了看,不由哂笑,“辙乱旗靡,溃不成军。追。”

      战意汹汹的魏军一经得令迅速调整好了阵型在副将的带领下全力追击落荒而逃的吴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在荆、豫、扬三洲口斩获敌军首级万余,并收缴了大量舟船军资,全胜而归。

      领兵于六安、柤中的诸葛瑾父子听闻四路出战已有两路溃退,自觉胜算无多,索性趁着尚无伤亡损失之际连日撤兵出境了。

      司马太傅神勇不减当年,力克吴军的捷报很快就传回了洛阳皇宫。

      在校场得知司马懿再建战功的消息时,曹爽虽心下不快,却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挥退了来报人员,他转身对一旁的夏侯玄道:“这个司马懿可真不简单,让他重掌兵权就是个错误。”

      “可依照当日朝堂上的情形来看,除了让太傅带兵退敌,您也别无他法。除非……”抱臂看着面前来往的列阵,夏侯玄目光幽深道:“您手下也有战功卓著,在军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可委以重任。”

      “你以为我不想牢掌军事大权?先不说那些由你亲自选拔的人,你放眼禁军,哪个位置上我没有安插人手?你、曹羲、曹训,哪个不是出任要职?可真要带兵出战,你们谁行?谁行?”双手一摊,曹爽背过身负气道:“最后还不一个个哭爹喊娘的跑回来。”

      ”大将军此言差矣。”夏侯玄倒是好脾气,听他这么说也不生气,照旧温温吞吞道,“下官出任中护军是为选拔武官,为您在军中培植力量,与何晏掌内,为您进黜文臣是一个道理。至于作战一事,即便我等欠缺经验,还有那些久督边防重镇的将领,足见,您麾下并非无人可用。”

      “你说得轻巧,也不看看那些个骄兵悍将,哪个不是跟着他司马懿出过生入过死的,又怎会轻易听命于我?”很显然,曹爽对夏侯玄给出的说法并不满意。

      “别人下官不敢说,但眼下有一个人,要把他变成我们的人,以填补您在实战军事上的空缺,绝非难事。”缓步行至曹爽身旁,夏侯玄将一直逗留在校场中间的视线转移到了他身上,“只要您一句话。”

      “谁?”扭头对上他的眼睛,曹爽似乎来了兴趣,“你该不会告诉我说,是司马家那两个小子中的一个吧?”

      “非也。”摇摇头,夏侯玄回得笃定,全然不似随口一说,“此役中芍坡战场指挥,征东将军王凌。”

      “王凌?”重复了一遍那个名字,曹爽倏地仰头大笑,而后恨声道:“你知不知道王凌同贾逵、司马朗极其交善?嗯?那司马朗是何人?是他司马懿早年身故的长兄,长兄啊!世代的交情摆在那里,你居然还要我拉拢王凌?”

      “下官知道。”一脸平静地听着他的质问,夏侯玄理所当然似的反问道:“可纵使再深的故交,司马朗也早已去世,不是吗?”见曹爽不语,他继续道:“情随事迁,何况,大权当前,世代的交情也未见得就固不可彻。”仿佛想到了什么,夏侯玄轻声一叹,垂眸间难掩笑意嘲讽,“不,该说浅薄才是。”

      思来想去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曹爽考量许久,总算将信将疑地点了头,“姑且试试吧。”

      知道他仍旧心存疑虑,夏侯玄试图进一步加深他的决心,“听说王凌有一外甥,名令狐愚,亦属才俊,现任兖州刺史一职。您若果真能将王凌纳为己用,他舅甥二人必戮力同心,为您典兵淮南之重。”

      摸着下巴,曹爽神情间略有心动的意味,“你说,我向圣上替他邀个什么封赏合适?”

      微微一笑,夏侯玄欠身道:“大将军自有定夺,玄不敢僭越。”

      “好!”甚是满意地大笑开来,曹爽在他肩上重重一拍,朗声道:“明日我便奏请圣上,给他论功行赏。你安心在此练兵吧。”

      颔首目送他走远,夏侯玄眼底的潜潮渐渐漫开,看不出是喜是忧。转瞬,他又收敛了情绪,重新投身到新一轮的排兵布阵中去了。

      转眼入了秋,天子授予抗吴将领的封赏诏书发放下来,其中以司马懿、王凌二者获封最甚:司马懿,增封食郾、临颍二县,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王凌,进封南乡侯,邑千三百五十户,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无上的荣耀,恰是一路饮血的开始。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蓄势(上)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102831/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