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

作者:Sunness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平凡的“最美”


      我们常说,“最美”的“美”,是内在的“美”,而不是外在的“美”。因此,相由心生,我们眼中的好人常常是“美”的,甚至是“最美”的。
      然而,这些“最美”的好人,又何尝不是平凡的人呢?一个平凡的母亲因伸出双手拯救了一个坠落的孩子而成为“最美”,一个平凡的女教师因拔腿护住了一个学生而成为“最美”,一个平凡的司机因踩下了刹车让乘客安全下车才断气而成为“最美”……这一个个“最美”,来自于母亲的母爱、教师的师德、司机的职业道德。而母爱之于母亲、师德之于教师、职业道德之于司机,又怎么不是最为朴素、最为平凡的一种品德呢?这一幕幕令他们成为“最美”的画面,难道不是最平凡的人正在行最平凡的事吗?“最美”,并不是一种站在道德高标上的美,而是平凡的美。
      平凡之所以为“美”,是因为人性本向善。人们都说“平凡”的事迹为美,则是因为许多人已做不到“平凡”。路遇跌倒的老人,上前扶一把本是人的本能,却因社会中种种舆论和内心的险恶揣测而却步,这令人丧失了“平凡”,丢失了“美”;偶遇扒手行窃,出声提醒本是人的本能,却因顾虑后果和内心的胆怯而噤声,这使人丧失了“平凡”,丢失了“美”。平凡即本能,它是在人类漫长的文明中积淀出的一种条件反射,之所以为本能、为平凡,就是因为它起初甚至不需要得到赞誉,不与“美”挂钩。我们在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喊着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却无形之中已把“平凡”这一最低的标准丢了。所以,“美”再也不是道德高标上的“美”,“美”回到了人性在几千年前最原始、最朴素的姿态,它成了平凡的“美”。
      但我们又将平凡的“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使“平凡”不再“平凡”。社会舆论对平凡的“最美”大家赞颂,人们一味地被感动之余,也忘记了这“最美”背后“平凡”的本质,仿佛“平凡”遥不可及,“美”遥不可及。而当我们回想起“美”背后“平凡”的平凡面目时,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人:细心关爱我们的父母,耐心教导我们的老师,艰苦工作的大巴司机……他们是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最平凡的人,日复一日地做着最平凡的事。他们与“最美”们的区别,仅仅是在于没有舆论的呼声给他们冠上“最美”的头衔。可这样的“平凡”,难道不“美”吗?
      而我们自己呢?身为孩子,替父母分担一些家务;身为学生,对老师多一份尊敬,对知识多几分渴求——那是平凡的事,也是“最美”的事。
      回归平凡,在纷闹的世界中踏实地尽自己的责任,你的心头将开始平凡的花,“最美”的花。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平凡的“最美”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424312/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