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的幸福人生

作者:小米猪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刘氏土家鸡鸭鹅(蛋)


      春去秋来、冬落夏升,一转眼自刘晓兰童鞋重生后两年就过去了,我们的主角就要上初中了……在这时光如水匆匆流过的两年,刘家总的来说过得很顺,必须要一提的是,刘晓兰在家中地位的直线上升。

      在初期承包供销社的时候,刘晓兰童鞋的聪明伶俐让家人刮目相看,到她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却是更大大出了一回风头,她让一向挑剔的陈淑芳同志都没有话说——供销社在经营一年后,刘家总共赚进了近二万元的‘巨款’,相比往年种地、跑车,是八倍的差价,刘家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在刘晓兰的强烈要求下,正式将除了屋后那块地留下自己家做点小菜外,其他的田地一律交给别人做。

      陈淑芳也想好了,每年在地里累吃累活的,也只能求个温饱,不如把田土都借给其他人种,她和刘建军全副心思都放到供销社上去,租金也不收,只需要每年给他们几百斤水稻就可以了。

      农家人把田土看的很重,陈淑芳把自家的几亩水田、土地照顾的很好,块块都是肥田好土。
      刘家村的人看平日里刘建军、陈淑芳一家人的穿着和每回赶集天提回来的猪肉,都感觉到刘家已经今非昔比,听说他们要把土地送给人种,才真正的发现供销社是个来钱的活计——看,以前连孩子学费都交不起的刘家,因为承包了供销社,过起了天天有肉吃的好日子,而且一家人不种地,直接靠供销社养活了。

      以前没有申请承包供销的村民们,个个在家里捶胸顿足,申请了却没有承包到的,也是垂头丧气,奈何啊奈何。你如果说供销社是二年一周期的承包,以后不是有机会嘛,那你可就错了!先不说那本镇的方镇长不时往刘家跑,两家的关系一日比一日进,就说那刘家兢兢业业的态度,谁能昧着良心说一句他们没有尽到承包供销社的义务啊!

      于是乎,肉没吃到的村民们,都想喝口汤,他们对刘家人的态度都好了起来,多个朋友多条路,如果自家以后有什么困难,有点交情也好向刘家伸手借不是,连以前嘲笑过陈淑芳的刘晓兰的幺爷爷一家也天天对他们笑脸相迎,亲切友善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的关系有多好呢。

      只需要每年送过几百斤的谷子,就可以拥刘家肥沃的土地,这是多么划算的一件事啊!陈淑芳要把土地借给人种的事情一宣扬出去,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挤破了头颅想要种她家的地,最后陈淑芳将家里的田地交给了村里一户老实肯干的中年夫妻,并只让他们每年交五百斤的谷子就可以了。

      把土地借出去,反对的最厉害的不是陈淑芳,也不是刘建军,而是刘爷爷,在刘爷爷看来不种地,还能叫农民么,五百斤的谷子,刘晓兰一家四口哪里够吃,难道做为一个农村人还要去外面买米吃么!想当初,我当官的时候,都要每天下地,你们这些小兔崽子才赚了些钱,就堕落到地都不种了。不行!绝对不行!

      刘爷爷的反对很是决绝,刘晓兰挺着胸脯也不肯退让。

      人们都赞叹勤劳的劳动人民怎么怎么样,农民伯伯怎么怎么样,口胡,那些拿着演讲稿说得热泪盈眶的人,一下台转身就去过自己的资本主义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想像是挺美好的,可是当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晨光中摘绿豆、在烈日当中掰玉米、在雷雨中抢收谷子、在夜晚中担红薯……这样的生活,有几个人能说美好?如果可以,谁不想早晨睡个懒觉、中午开着空调、下雨的时候,静坐在窗前看着淅沥的小雨感伤一下春去秋来、晚上悠闲的出去逛逛,或是待在家中看电视——刘晓兰就想过这样的日子,风吹雨淋如果高尚的话,那么这份高尚她宁愿让给别人。

      刘晓兰告诉刘爷爷,她想要住向她小姨那样的楼房,不是这样破旧的瓦房;她也不想让父母一边忙供销社的事,还要一边种地;她不想天黑了以后母亲才得空帮她补衣服……种地为的是什么?不就是那张嘴嘛!只要能让自家过上好日子,种不种地又有什么关系!

      刘晓兰说服了刘爷爷,但这还不够,对她来说,这才是起步而已。以前陈淑芳去县城总要带些家里的土鸡土鸭给她妹妹陈淑美,农家的东西美味而有营养——这个时候虽然没有二十一世纪人们对野菜、土鸡土鸭的趋之若鹜,可是从农村出来的陈淑美,对圈养鸡蛋和土鸡蛋的味道却是分得很清楚的,而像陈淑美这样的人,县城比比皆是。养生的无公害绿色神马的,还是天边的浮云,人们在生活中察觉到了一些,却没有太过重视……难道能因为一个鸡蛋,就从县城坐车去乡下买么!谁都没那么闲。

      刘晓兰‘怂恿’掌握一家人经济大权的陈淑芳同志,考察了一下县城的乡下食品的情况——让人意外的少而畅销:少——土鸡蛋什么的都是放养的,每家每户就养了几只,自家人要吃,剩下的为数不多,县城确实比镇上的集市要贵个几角钱,可是想想去县城那来回二元的车费,还是在卖给镇上的人算了;畅销——大家都知道农村的鸡鸭比城里菜市场卖的好吃很多,一只土鸡贵个几块钱也没什么,而且拿自家的鸡鸭来县城卖的都是在住房多的地方,人们就在自家楼下买鸡回去杀就可以,不用去挤市场,好!于是这般,东西少却又卖得好了!

      供销社占据了天时、地利,镇政府的招牌,镇里的大集市,陈淑芳和刘建军很快的在供销社大门前挂起了收购土家禽、散养鸡鸭鹅蛋的牌子,价格比蹲在街上卖蛋的人的价格低了二毛,人们一想三十个鸡蛋要守个大半天才能卖出去,不如少赚六毛钱,全部卖给供销社算,自己早点回家歇歇……供销社打着有多少收多少,现场付费的牌子,几乎把整个天宝镇人们要卖的家禽和蛋都收了起来,放一些在供销社里卖,其他的第二天一大早,刘建军包了他弟弟刘建军华的小三轮,把所有的鸡鸭什么的都运到了县城,在人流量大的市场附近,他租了一个一楼的小门面——市场里的人是最多的,可是那里杂乱,而且充斥着大量的圈养的家禽,他怕自己绿色的散养家禽往里一放,就变成了圈养的了。

      门市上挂着招牌'刘氏土家鸡鸭鹅(蛋)',刘氏是刘晓兰撒泼耍懒一定要叫加上去的,明码标价比市场里的都贵,最开始销售是比较惨淡的,蛋类还好点,一看那蛋上沾着的粪便就知道是散养的,可这笼子里的活物一般人还真不太好分辩,开业好几天生意都不好,活的家禽都积压了不少,刘建军犯愁了。

      陈淑芳袖子一挽,星期天不是赶集天的时候让刘晓兰顾着供销社,她和刘建军一起去了县城,她去的比以前刘建军一个人的时候晚,以前刘建军都是早早的把货运到门市,而她却是上午十点半左右才让小叔刘建华把车开到门市,她让路过人的都瞧瞧这些蛋、这些家禽都是用小三轮从乡下运来的,她又拿出自己承包供销社的合同复印件——看看,这些家禽都是在农村收上来的,不是圈养的,是正宗的土家的。

      供销社是干什么的,人们都知道,大家一拥而上将刚运来的和以前剩下的家禽都买走了。都说真金不怕火来练,人们煮熟了蛋,炖好了鸡,一尝——确实是散养的。卖到了好的东西,人们都喜欢炫耀摆谈一番,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县城都知道有一家门市买的是正宗的土货,那门市叫什么刘氏鸡鸭XXXX,陈淑芳和刘建军、刘鑫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要在招牌上加个刘氏,县城市场附近招牌为刘氏XXXX,店内贴着供销社承包合同的就他们一家。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刘氏土家鸡鸭鹅(蛋)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962581/4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