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藕香中

作者:谁家翁媪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有钱没势被人欺


      第二天,吃过早饭。
      甄友乾让王大个子送于璐先行回家,他自己骑一高头大马,赶往宛平。
      去宛平县,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可是,等他打听找到“孟姜裁缝铺”的时候,已是辰时末[8:30-9:00]。
      只见裁缝铺子大门紧闭,一打听,便知店家回家吃饭去了。
      【一】《位列诗》佚名
      位列上中下,才分天地人;
      五行生父子,八卦定君臣;
      克己由乎礼,存心本以人。
      古时候,官员衙役与平民百姓,各有不同的吃饭次数和用餐时间。
      官吏需要上朝、上班,所以,早饭吃的相对要早一些。而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得他们习惯于早起先劳作,差不多9点左右吃一餐,称作“朝食”;然后,在下午劳作结束,再吃第二餐。百姓实行的大都是“两餐制”。
      看着紧锁的大门,友乾心想:这孟姜吃饭,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就这样站在她店的门口像什么话……发现,对面不远处有一小饭店,便牵马走了过去。
      饭店里吃饭的人还真不少,座位都已坐满,唯有西北角靠墙根的桌子只坐有一人。
      用餐的是一个算命先生,身后墙角边靠着一支竹竿;竹竿上挂着一块布条;布条上大约写的是----“五行生贵子,八卦定君臣”;一副“预知板”放在桌子的左手边。
      算命先生要了一壶小酒,就着花生米,慢慢滋着,等着人们吃完了早饭,街上人多了,便好上街去招揽生意。
      见甄友乾走到他对面坐下,既没点菜,也不吃饭,便问了一句,“客官,可是要卜卦?”
      “算一卦,多少钱?”友乾并没有搭话头,而是发出一问。这对于做买卖的甄友乾来说,交易之前,先讲好价钱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算命的说:“不贵,10文钱,不准不要钱!”
      “才10文钱?还不准不要钱?”友乾笑道,“你这个样子给人算卦,就是到死,也发不了财呀!”
      算命的却慢条斯理地说:“本仙,不为挣钱,只为他人排忧解难。”
      友乾不屑道:“什么排忧…还解难……说白了,不就是变着法儿,骗人钱财么!”
      “咦~,不骗人,准得很!”算命的又说,“要不您…卜一卦…试试?”
      “行啊,”友乾道,“那你给我算一算,对过那个裁缝铺,什么时间开门?”
      算命的说:“一炷香的工夫。”
      友乾又问:“她开门后,能给我一张大钞[二贯文省]么?”
      “她欠你钱?”
      “没有。”
      “那人家,干嘛,要给你一张大钞?”
      “骗。”
      “骗?怎么骗?”
      “你不是会算卦么,怎么骗,难道你还算不出来?”
      “骗人手段千千万,冒充熟人占一半。”算命先生一捋胡须说,“也许,您是与这家铺子…熟知?”
      友乾摇头道:“不认识!”
      算命的说:“不认识,想要从人家手里骗来钱财,可就难了!”
      友乾道:“要不这样吧,过会儿,店铺开了门,你随我一同前去,瞧一瞧,真正的骗钱高手…是如何操作的……”
      算命的好奇心起,“那感情好!本仙一定随你前往……”说着,又回头跟小二要了一副碗筷,并起身亲自为友乾倒了一碗酒。
      友乾一边喝着,一边吹着牛……忽然,瞥见裁缝铺的门开了,便起身说道:“好了,我们过去吧!”
      “开门了么?”算命的回头探望,见裁缝店的门大开,便随手丢下几张小钱,右手握起“算命幡”,左手拿过“预知板”,跟着友乾就出了饭店的门。
      【二】《破窑赋.第一曲.上阕》吕蒙正.作词 罗大佑.作曲
      友乾对跟来的算命先生说:“你别光跟着呀,你是不得打着板,唱两句?”
      算命的问:“骗人这行,也需要吆喝?”
      友乾说:“三百六十行,哪一行不需要吆喝?”
      “可是,三百六十行里,没有骗子这一行呀~”
      “三百六十行里,哪一行不骗,就能成为状元的!”
      “这道是……要不,你自己来?”说着,算命的就把“预知板”给递了过去。
      古代传统行业的宣传手段主要分三种:吆喝、响器和招幌。
      “预知板”就是算命卜卦人沿街叫卖,招揽生意用的响器。这如同:卖布匹的摇长柄双面鼓;卖杂货绒线的货郎摇带小锣的“拨郎花鼓”;行医卖药的郎中摇环铃;卖香油的手敲木梆;吹糖人的打击小“糖锣”;卖油翁的车把挂一大铁铃,边走边撞击出叮当之声;栓簸箕修笼的持一串连铁薄片,前后甩动而发出哗啦哗啦声……
      算命的“预知板”,是由两块宽度一寸,厚度五分之一寸的竹板组成----一块长七寸,另一块长八寸。
      为何要这样设计?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七八。而且,许多不如意的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俗话叫作“七长八短”。
      算命人走路的时候,若是八寸的敲打七寸的,这叫作“取长补短”;七寸的敲打八寸的,都是些刚出道的卜卦之人,因为心里没底儿,不敢张扬,这叫作“七上八下”。
      敲打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第一声高,随后稍稍停顿一下;然后是两声中音,这两声中音,需要连贯的,让人听到,就是一、二三;一、二三。
      光敲板还不行,还要口里念着禅句,比如,“命里有时无所有,命里无时无所为。”末了,还要自我介绍,“本仙,能知明日前程,今朝祸福。”
      甄友乾哪会这些?
      只见他接过了“预知板”,一手拿着一块,敲打了起来;他还唱,唱的是《乐府诗.相和歌辞.楚调曲》,唱词用的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吕蒙正的《破窑赋》----
      [歌曲]“天有不测(那个)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简洁明快的旋律,以及他富有哲理的唱词,很快就招来了许许多多的围观之人。
      一看有人抢自己的生意,一群唱“莲花落”的,也急匆匆地往这边赶。他们一边走,一边也没忘了抢生意,手里的乐器并没有停下……可是,奏着奏着,就顺到了友乾的曲调上,成了他的伴音。
      [歌曲]“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729892/42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