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土豆

作者:墨染衣香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四十一、七月


      土豆秧开始发黄的那天起,人们就在翘首以盼土豆的丰收。等到土豆茎叶开始枯萎的时候,全村村民一起动手收获土豆行动就开始了。
      土豆挖出来后堆在每户人家的田里,一般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看管着。等一户人家种植的土地收完了,再一起秤重。
      不但山上村本村村民都下田收土豆,连各家各户的亲戚们都来看热闹了。田边地里都是人,连树上都挂着好些。
      想动手帮忙人家也不许呀,没看贺师爷带着十几个衙役,拿着纸笔守在大秤旁边吗?这个还要统计了重量报给县令大人的!
      随着一户一户的土豆上秤称重,村长站在大秤旁边大声报出每户种植土豆的亩数和收获的斤数,人群里一直惊呼声不断。
      最后师爷统计总田数和重量,得出了平均亩产1300多斤的结论。
      人群鼎沸了。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就算一直听说这个叫土豆的产量惊人,但亲眼看见还是如此震撼人心。每家只要是都种上一亩土豆,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关瞐也在村里田地看热闹。他吃力的抱着胖乎乎的秋收,春风拉着关瞐的衣角。
      在场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狂喜和希望。
      粮食之重要,从大来说,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国之根本;往小了说,劳苦大众是很容易满足的群体,人人能吃饱就能继续繁衍生息。
      自己来到这里,大概最大的贡献就是带来了土豆这个东西。关瞐想着。
      自己喜欢这种平静安逸的慢节奏生活,喜欢乡村生活带来的心灵安宁,喜欢家里的两个小天使,喜欢那个细心温柔稳重沉着的汉子……更喜欢在场所有人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希望的笑脸!
      只要土豆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只要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有新希望,自己就来的值得!
      贺师爷带着数据走了。包括他本人,以及在场所有衙役和各村村长都在收获记录上签了字。还有几个村子的富户乡绅员外都签了字作证明。
      洋洋洒洒十几页签字和画押,带着这片土地人民的希望,给京城的朝廷快马加鞭的送去。
      关瞐在秦朗家荒地上种的土豆辣椒也收获了。一亩的量也不多,秦朗没让关瞐动手,一个人就干完了。
      这个男人就是这样,细心沉稳,每次默默为关瞐做了什么,关瞐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今年下半年土豆还能再种一茬,辣椒要等到明年了。关瞐跟秦朗商量着,明年这地不能再种土豆了,明年三亩地都种上辣椒。
      村里今年土豆丰收后几乎所有人家都留了种,其他土豆都卖掉了,然后还要出去教土豆的栽种方法,这些都由他们自己去操持。
      程满仓家今年土豆丰收后,也小赚了一笔,忙碌过了就开始盖他们的新房了。他们今年下半年决定扩大种植,把租关瞐家的三亩地都种上土豆。
      等盖完新房继续种下半年这一茬土豆。
      土豆种子的价格估计最近两年都会居高不下。
      全村一个月后又齐齐陷入了土豆种植的大业之中。
      到年底收第二茬土豆的时候,朝廷的赏赐终于下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治世以来,上应天命,下尽国事,恭毕身亲,天亦复克。今山上村程氏及村民承接上意,献新粮种于民,惠及万代,特此嘉奖。”
      全村人跪在村口,聆听圣谕。
      天使宣读了圣旨,把朝廷的奖赏发下。作为新粮种发现人,关瞐得赏赐现银500两,上等田100亩,御赐牌匾“积善之家”一块。
      秦朗、李村长和程满仓家作为土豆种植推广人各得赏银300两。山上村全村免税1年。
      天使没有多待,颁下赏赐之后,就招呼军士们把“积善之家”牌匾挂在关瞐家正房迎门墙上,并摆上香案,供上香烛。
      他离开后全村从鸦雀无声一下子欢呼震天。
      山上村家家户户今年不但优先种植了新粮种,还靠卖土豆种赚了一笔钱。现在还有明年免税一年的好事。怎么不叫人欢欣鼓舞。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四十一、七月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59883/4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