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仕途一场梦

作者: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40 章


      第二十一章(下)

      皇帝越来越能漫天要价,虽然朱放顽抗到底,但这样下去不是事情。正在这时候,出了一桩不幸的事。

      当时夏国国主过世,诸子争储,国内时局动荡。拓跋炎认为,这是攻夏的最佳时机。正准备派老将出马,没想到一直神采奕奕的燕汾离开了人世。作为军队的老前辈,在魏准备打击夏国的重要时刻,去得那么突然,令拓跋炎措手不及。

      长孙浩?

      拓跋炎不太放心他,毕竟刚打过败仗,放他去同赫连家的斗法,不保险。

      正当皇帝苦思冥想,一道折子上来了:臣,请命出征。

      落款,大将军方闻竺。

      托皇帝拓跋义的福,朱放在河南战后,被破格提拔为大将军。遇到魏夏目前的情况,他出战,理所应当。

      觉得理所应当的是朱放以及部分关心政治的百姓,皇帝和大臣们可没那么想。拓跋炎与群臣间、臣与臣间摒弃前嫌,有史以来第一次达成惊人统一:方闻竺出战,绝对不成!

      朱放对此嗤之以鼻,小样,就这种统一战线,被老子一攻即破。而这关键一攻,攻的就是皇帝。

      朱放趁傍晚时刻,向皇帝暗示。您不是不放心将领们攻夏吗?其实,以皇上您的军事才华,您的军事能力,完全可以自己上阵!您十二岁就顽斗柔然,有军事神童的美誉。去年又力克后燕,不费吹灰之力。如今,您有意拿下赫连夏,必也是手到擒来。

      以上几句话都没什么,关键在最后一句,朱放暧昧地说:对了,若是您亲征,还可以顺带捎上我!

      这招很眼熟是吗?没错,前任皇帝拓跋义就使过。但是,拓跋义使和朱放使,其效果不一样。至于怎么个不一样法,很快就会提到。

      朱放很有信心,皇帝一定会中招。

      果然,拓跋炎笑了。他对自己的军事能力一向自信,更高兴的是,他终于能做老爸曾经做过的事——带着情人去打仗。

      第二天皇帝义无反顾地成了统战的叛徒,下旨,支持方闻竺出征。

      朝下群臣一片哗然。

      别急,皇帝的话还没说完。

      朕要亲自出战。

      这下大臣们太平了。

      始光三年九月,拓跋炎先派长孙浩率四万五千人袭夏。十月,拓跋炎带着朱放以及万人军队从平城出发,十一月至夏国边境。十一月至十二月间,朱放以傲人的战绩告诉众人,自己代表的就是高水平。

      很快,拓跋炎打得蜜月算盘就散架了。次年正月,拓跋炎重回平城,而朱放仍工作在第一线。拓跋炎之所以这么急着回去,原因很简单,他不像他老爸,有一个可以在平城内执政治国的儿子。拓跋义当初和朱放卿卿我我了二百多天,全仰仗太子拓跋炎在平城替他撑着。本来拓跋炎以为自己也能享受同样的待遇。可惜,自己的儿子实在太小,也就幼儿园年龄,完全没能力。儿子没能力,老子只好先回家。而朱放太有能力,只好继续放在战场上。

      送走拓跋炎的朱放,再接再厉,又为魏国取得不少胜局。身在平城的拓跋炎担心朱放在外面受人(夏国)欺负,又拨人又拨钱,前后约摸共派出十万兵马助他攻夏。用了近四年时间,朱放将夏国彻底拿下,真是惊人的胜利。

      可是还没完,仗还要继续打,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统一北方。

      经过攻夏战,朱放再次名声鹊起,柔然一战,不上场也不行了。于是,朱放奉命率兵北伐。拓跋炎很重视这场战役,经常亲自带兵出征,但依旧是来去匆匆。又过了数年,在一个冬日的早晨,朱放平定北方,凯旋而归。

      回来时,皇帝拓跋炎亲自率大臣迎接了这位大将军。距二人初见已过十余年,朱放仍身姿挺拔,气质卓然,拓跋炎则脱去稚气,神采骏逸,多日不见两人彼此都很客气。说了几句场面话,摆了一桌庆功宴,大家各自回家睡觉。

      本来挺美的一件事,但在朱放回家后发生了变化。

      朱放睡觉前大发雷霆。他很少发威,可见是大事件。朱放劈头盖脸朝管家泉旬质问道:咱的兔子灯呢?

      主子恼火了,泉旬低着头小声道:您的小兔灯被皇帝没收了。

      又不是宝莲灯,收了就收了,至于这么紧张?但,就是这么个纸糊的兔子,对朱放却是意义重大。朱放第二天早朝后,就找了拓跋炎。他还没开口,炎皇帝先开口了:正月十五快到了,记得陪朕去放灯。

      轮到朱放目瞪口呆:什么灯?

      拓跋炎表情轻蔑:就那只傻兔。

      就这样,那年的元宵节,朱放和拓跋炎手托一只破兔子在皇宫里放灯。天很冷,还有些飘雪末子,拓跋炎原本想到宫外晃一圈,可惜没溜出去,只好在宫内凑合走走。

      皇宫很大,在两人走完西苑后,拓跋炎不甘心就这么把朱放放回去,他提议再逛逛东苑。正是这个提议,让他此后都后悔不已。因为东苑有个特别的地方,叫做奉先殿。

      看的名字就能明白这地方是干什么用的。没错,就是供祖宗牌位的。走到奉先殿,朱放停下了。

      这地方,朱放是没资格走进去的。它不管你官有多大,要么你是皇帝,要么你是皇帝的亲戚(得到皇帝同意方可进入),要么有什么特殊情况(除了祭奠,基本就没好事)。如果都不是,那就别想了。朱放哪怕再有想法,也就只能朝它看看。

      可能是朱放的举动让拓跋炎动了恻隐之心,他又一次做了错误的决定。他对朱放说:进去看看他。

      奉先殿是整个皇宫中唯一没有争斗的地方,这里只有寂静。它顺着空气蔓延,笼罩在幽暗的殿堂内,在烛火尖儿上沉沉睡去。逝者已矣。时隔十年,朱放终于又见到了拓跋义,可惜不是活生生的人。一个老词,喜极而泣,就是朱放目前的表现。

      但是朱放同学的表现没有得到现任领导的认可,主要是领导认为这是对他本人极大的不尊重。本来,大臣为先帝掉几滴眼泪是很正常的事,是忠诚,是敬重,偏偏别人哭都没关系,唯独朱放这样特让拓跋炎受不了。

      所以他发飙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如他?为什么不能是我?

      而朱放的回答依旧不能令他满意,因为他是这样回答的:“没有不如他。皇上,臣是真的说不出‘为什么’。”

      虽然朱放从不曾指望拓跋炎能理解爱情心理学这门高深的学问,但从皇帝紧握的、颤抖的拳头中可以看出,他似乎也不是真的不明白。朱放看到了希望,只要拓跋炎能逐渐理解,过不了太久,他就会彻底领悟,甚至会自动将感情升华。他的判断是对的,但他忽略了拓跋炎的小性子。

      第三个错误,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就这样发生了。

      堂堂皇帝做了个非常没有格调、非常令人鄙视的动作,他恶狠狠地掀翻了手上的兔儿灯。拓跋炎一定明白小兔灯在朱放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本身的特殊含义,只因心里憋得难受,他无故迁怒只纸兔子,让人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炎皇帝的这一掀绝对属于小屁孩的撒泼行为

      以前的兔灯不像现在的那么先进。现在的,整一个塑料外壳加些小灯泡,你想摔坏它买个新款,都要砸个好几下。以前纸糊点蜡烛的这种,更新就快多了,用不着砸,就稍微掀一下,着了!

      兔子着了火,朱放必然会扑上去救它。而皇帝此时昏劲还没过去,他抬起腿,一脚踩在兔头上。我们可以肯定,他这动作绝不是为了救火。

      无论朱放怎么努力,这只兔子是没救了。

      朱放抱着被烧得焦黑的断头兔,眼眶内再次泛起泪光,他小心地摸着它,缓缓道:“他天天盼着十五,盼着放兔子灯。去的前一天还问我,‘离正月十五还有几天’,那天他精神很好,我以为他一定等得到十五……”

      有人说,在你年轻时,爱上的那个人,会是你一生的痛和痴,它会变成心头的朱砂痣,会成为你烙在记忆里的一朵枯萎的花,虽然枯了,依然灼灼夺目。在朱放心中拓跋义可能就是这样的存在。而在拓跋炎心中,朱放这朵花不只灼灼,它燃得拓跋炎疼痛难忍,只差没像这兔子一样,烧得只剩一堆灰。拓跋炎更愤怒了。

      接下去拓跋炎完美的演绎了最后一个错误。

      他大吼:“滚!别让朕再看见你!”

      朱放看了他一眼,默默地退了出去。

      寂静重新回到这个幽暗的殿堂内,一些被遗忘的往事,随着烛火时明时暗,拓跋炎孤身站在偌大的奉先殿中,独自品味孤独。

      ************************************************

      第二天,拓跋炎总算回过劲儿来,开始反省昨夜自己的无故发作,反着反着觉得不对劲,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劲,糊里糊涂就赶着上朝去了。上了朝终于发现什么不对劲儿,有人缺席,这人正巧是朱放。

      不好!

      终于想起来了,他居然昏了头地说:“别让朕再看见你!”通常情况下,忠臣听到皇帝下达这样的指示,会有两种情况:一、准备后事,等待他杀。二、准备后事,英勇自杀。

      从数据上显示,大多数识相的人都会选择第二种,因为它比较妥当,可以选择自我解决的方式,而且不给皇帝添麻烦。下朝后,皇帝急急忙忙唤人:“给我去将军府把方闻竺找出来!”一群人得令向外跑,又被皇帝唤回:“要活的。他要是死了。你们一个也别活着回来”皇帝这句话就像发令枪,砰的一声,禁卫选手们拔腿就跑,如果有人这时给他们恰个秒表,没准个别精英还能破世界纪录,要是能经常进行这方面训练,我国的田径就有希望了。

      半个时辰不到,禁军们回来了。禁军头头看着皇帝,哆哆嗦嗦不敢开口。

      拓跋炎:人呢?

      禁军:没了。

      拓跋炎大怒:那你们还活着回来干什么!

      禁军:因为方大人没死。

      伟大的朱放同学,他没选择以上两条,而是通常奸臣会做得事——逃跑。

      拓跋炎一拍桌子:追!一定要找回来!

      皇帝说要找人,那是很方便的,只要这人还在国境内,没有找不到的。拓跋炎不放心,他下达指令:通缉方闻竺。各边关守将绝不可放人通行。

      照理说,这人是稳抓了的。

      没想到还是出现了漏洞。说起来,这漏洞还是拓跋义当皇帝时留下的,漏洞的名字叫做——叱干黎。拓跋义当初留他在洛阳,还真有远见。任谁都没想到,时隔十年,这位将军会为朱放开启最后一道重要的门。

      当朱放赶到洛阳时,叱干黎已经接到红色警报,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将朱放放出了关。这个男人在朱放一生中扮演着微妙的角色,他不止一次帮助过朱放,甚至有些帮助可能会要他的命,他都做了,而且不求回报,能达到这境界的人实在不多。朱放却没什么能与他多说的,只有一句:兄弟,多谢!
      外加一个拥抱。

      草丛间一阵骚动,引起朱放的注意。

      伏兵?

      朱放屏气凝神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故。数秒等待后,从里面出来的不过是只白兔,朱放长舒一口。冬天兔子很少,由于受了冻,它动作迟缓,外加僵硬。一人一兔对视良久,最终攻击力强劲的一方拎起弱方塞在怀中,并威胁:“别动!再动把你耳朵拽下来!”

      兔子乖了。

      朱放笑笑:“等很久了吧。走吧,我们再找个家住。”

      他曾经攀上仕途的顶峰,如今却毅然放弃,如果再有一次可以选在去留的机会,朱放仍然会选择离开。他很庆幸得到的不仅是官位,还有感情。他已经辉煌过,他满足了,这次是真的满足了。

      离开魏国地界,重新踏上凉的土地,朱放抬头仰望,是凉的晴空万里。有多久没有回故乡的土地了,绕了一圈终于又回来了。朱放回首再向平城方向望一眼,仿佛又看到了清阳宫中舞剑的太子和三德殿里扎灯的皇帝。

      朱放淡淡地笑了。

      与朱放来到魏国时无人相伴一样,离开的时候还是孑然一身。差异的是那颗心,来的时候是浮躁,离开时是平静。他用统一北方的战绩,为自己事业画上完美的句号,这回可以静静地谢幕了。

      朱放轻轻地摸着兔头,背起包裹走向庐山。

      佛说,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佛说仕途一场梦》正剧完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第 40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70655/4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