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打怪记

作者:走过大地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4章 瘟疫中的童子


      路上走了一个半月,赶在冬至庆典前抵达京都。
      他们寻了一处城中的寓居,带有植物的小院。林书卿与负责租赁的牙子签了为期四月的赁契。
      趁着仆人们在整理院子,雪灵拉着林书卿外出。
      京都的房屋不似南方,皆以御寒抗风为主,屋顶多为斜坡式或折角式。
      雪已停。主街上的道路宽且阔,积雪已早早被街道司的人清扫干净,只留屋顶上的残雪,在阳光下融化。
      主街的店铺鳞次栉比,店前的小摊种类繁多,人流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雪灵一到街上,便放开他的手,开心地窜来窜去,这里瞧瞧,那里碰碰,新奇不已。
      有一摊炸串引起她的注意,她驻足,等他过来。
      他来到她身旁。“喜欢?”
      她抬眼望着他,笑出贝齿。“我都要。”
      “好。”他宠溺地摸摸她的头。
      “烦请每样来一串。”他温声道。
      “好嘞!公子,小姐,请稍等。”小贩声音响亮。小贩把食材一一放进油锅里,耐心处理。
      他从袖中掏出一支水绿色的玉钗,她见到,立即拿到手中端详。“好美!”她喜上眉梢。
      他拿过,轻声道。“我帮你别上。”
      她把头凑到他的怀里,惹得他面红耳赤。“咳!”他别开头,轻咳一声。
      “怎么了?”她问道,眼底不解。
      “无事。”他回头,轻轻推开她,接着把钗子插到她的发髻上。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不是被炸串吸引过来,而是被这对壁人所吸引。少年面若冠玉,举手投足间脱俗出尘;少女腰肢曼妙,肤若凝脂,顾盼生辉,虽带面纱,却可想象面纱下的美好。
      小贩见此状,喜笑颜开,把炸好的烤串一一放在铜碗里,对两人说道。“公子,小姐,小的身后有桌椅,可供休憩。若是不嫌弃,可坐在那。”
      “好!”雪灵闻言,立刻窜到小摊后面,坐下,舒服地伸个懒腰。
      小贩笑嘻嘻地把炸串端到方桌上。
      林书卿只得跟着雪灵,坐下。
      “各位客官,有何需要?”小贩回到摊前,对着一群人说道。
      “我要...”为了继续睹佳人风采,不少人在小摊前点起了炸串。
      “各位客官,不要着急,烦请一个个来!”小贩的眼里尽是白花花的铜板。
      林书卿本不喜被人围观,只不过,看着雪灵吃得不亦乐乎,眼底便只剩下她的倩影。
      “老板,行行好,我已经几日未进食。”一位衣衫褴褛的小乞丐颤颤巍巍地走到小摊前,众人看到纷纷散开。
      “去去去!”小贩嫌弃地驱赶。“哪里来的叫花子!”
      雪灵闻到一股臭味,寻味望去,见到小乞丐。
      她一愣,起身,把手中的一些吃食,拿给他。“给你,莫要饿着。”
      见乞丐没有接过,古怪地看着她。
      “小姐赏的还不接?!”小贩喝斥道。
      “接过吧。”林书卿走过来,温声说道。
      小乞丐低头接过,脏乱的头发遮着他的眼睛。“...谢谢。”
      “哈哈!!”她笑得露出贝齿,眼睛如星光般璀璨。
      小乞丐不再言语,踉跄地跑了。
      “公子和小姐可真是菩萨心肠。”小贩狗腿地谄笑着。
      林书卿没说什么。
      吃罢,两人在街上又闲逛许久,雪灵看上不少新鲜玩意儿,林书卿一一买下来。
      傍晚回居所时,仆人们已把居所整理得井井有条。雪灵玩了一下午,疲惫不已,回去便回屋休憩,林书卿则在书房温书。
      戊时,晚膳时间,侍女去唤醒雪灵。
      雪灵揉着惺忪的睡眼,来到餐桌旁。
      林书卿已等在餐桌旁。
      “睡得可好?”他问道。
      “嗯嗯。”她点点头,坐到餐桌旁。
      桌上全是她喜爱的吃食,烧鸡,清蒸鱼,肉汤,青菜。
      她伸手就要抓鸡腿,林书卿微笑着制止她,摇摇头。“先洗手。”
      话音刚落,侍女已端来一盆温水,雪灵把手伸进去,随意地搓搓。
      他无奈地拿起木洗边上的手帕,握住她的手腕,轻轻拭去她手上的水珠。
      她乖乖地任由他擦拭。
      手擦干净后,雪灵便伸手扯下一只鸡腿,不顾形象地啃着。
      其他人早已见怪不怪,林书卿则替她捋捋掉落在脸颊的碎发。
      “咚——咚!”,“咚——咚!”,“咚——咚!”!”外面传来打更的声音,一个人敲着锣,另一个打着鼓,一慢一快,连打三次。
      “天干物燥!”一个打更人喊道。
      “小心火烛!”另一个接道。
      雪灵抓着鸡腿,兴奋地跑到院子,翻上墙,饶有兴趣地盯着两个打更人。
      “谁家的女娃!”一个打更人刚好抬头,大吃一惊,引得另一个打更人侧目。
      她笑着朝他晃了晃手中的鸡腿,裙摆因摩擦而褪至小腿处。
      两人看呆。好一个仙女下凡!
      林书卿赶过来,翻上墙,把雪灵的裙摆往下拉好。“抱歉,家中女眷贪玩。”遂把她抱下。
      打更人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
      两人行至一个交叉路口,看见一名面色苍白的童子,脸上挂着诡秘的微笑,倏忽隐灭。
      “何来小儿?”其中一人喊道。现在是宵禁时间,本不应有平民出现在此处。
      童子的脑袋以一个诡异的角度转向他,咧嘴一笑,喊话的打更人随之倒下,口吐白沫。
      另一打更人骇然,用发颤的手探那人的鼻息,已气绝身亡。
      “你....”他的腿脚发软,瘫到地上,颤抖的嘴唇发不出完整的一句话。
      童子慢慢走过来。
      他怕得动弹不得。
      “一,二,”童子轻轻说道。“三。”
      那人应声,耷拉着脑袋,吐出白沫,断了气,
      见他断了气,童子歪头望向方才雪灵所在的方向,血红的双眼恢复如常,嘴角微微露出个笑容。
      “外面似乎有什么声响?”半晌儿,靠近路口的一户人家,有人在说话。
      他收回视线,锁定目标,穿墙而进。
      “爹!”不消一会儿,传来一声哀嚎。“您怎么了?!”
      “老爷啊!”院子里传来恸哭声。
      忽然,见一童子从墙内穿到墙外,面无血色地游荡在一户户人家中。
      冷夜,城里大半人家身染疾病,呕吐不已,卧病在床,体弱的则一命呜呼。
      听着院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哀嚎声,雪灵放下吃食,欲外出。
      林书卿拉着她。“灵灵,莫要外出。”今夜,城里恐不太平,不是人为祸事,便是有外来之物。跟雪灵相处久了,他渐渐对鬼怪之事,信之□□。
      随后,他吩咐仆人们,关紧门窗,严禁外出。
      夜里,未再传来打更声。
      晚睡时间,雪灵不肯回房间,硬是要跟他一个寝室。
      非婚男女,共处一室,传出去,只会被人唾弃。他苦口婆心地劝她。
      劝说无门,他只好叹口气,把寓所里的仆人都聚在一起。仆人们明显被外面吓得不敢入睡,个个心神不宁。
      “今晚,我们就在大厅休憩。”他说道。
      因为是寒夜,仆人们搬来几床被子,雪灵和林书卿坐在大厅的主位上,侍女和小厮坐在两侧,两个车夫则在最侧边。
      几人坐着睡过去。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大厅,林书卿缓缓醒来,雪灵不在大厅。
      他慌张地起身寻找,只见雪灵坐在院子的墙头上。
      见到林书卿,她跳下来,跑过去,搂住他的手。“出去好不好?”
      他看着院外的天空中,飞过一群乌泱泱的乌鸦,点点头。
      雪灵兴奋地跑去叫醒仆人们。
      仆人们显然对院外的情况,充满抵触。一提到外出,连连摇头。
      林书卿理解,摆摆手,让他们留在院内,关紧大门,不要让其他人进来。
      刚打开大门,只见街上空空荡荡,不似昨日的热闹。
      “公子,小姐。”门口站着一个小乞丐。
      林书卿眉头轻蹙。
      “是你!”雪灵高兴地朝他跑过去。“昨日吃饱了吗?”
      “多谢小姐,昨日的吃食救了小的一命。”小乞丐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屋里还有很多好吃的...”她笑得明媚。
      “小姐和公子的大恩大德,小的感激不尽,无以为报,只是,”小乞丐抬头,露出一张黝黑的小脸。“可否让小的留在府里工作?小的能清扫,洗衣物,端茶倒水...”他看着林书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林书卿不语,静静地打量着小乞丐。
      “书礼,可以吗?”雪灵水汪汪的大眼睛,乞求地看着他。
      林书卿垂下眼眸,应道。“好。”
      雪灵带着小乞丐进屋,向仆人们介绍他。
      林书卿让小厮领小乞丐去洗漱,换身干净暖身的衣服。
      小乞丐洗漱完毕,换上衣服,竟是个眉清目秀的男孩,约莫十岁左右。
      “以后他会带着你。”林书卿对小乞丐说道。“林易(小厮名字),给些轻活即可。”他吩咐道。
      小厮有了小跟班,心底高兴,连连答应。
      安排好,林书卿和雪灵准备出门。
      “公子!小姐!”男孩怯生生地说道。“小的方才从外面来,见到许多人家闭门不出,听到咳嗽声不止。公子和小姐外出,许是拿布蒙口为好。”
      他停下脚步,雪灵也好奇地看着男孩。
      “小的名为叶三,家乡在北方的一个小城,一年前遭遇瘟疫,几乎死绝,只剩下小的熬到神医的到来,因此捡得一命。在治疗过程中,听神医道,拿布蒙口,能有效隔绝病菌传入身体。今日城里的状况,和之前家乡的遭遇极为相似。”
      林书卿看着叶三诚挚的眼神,不似撒谎。
      他命仆人取来布,让擅手工的侍女做成两个面巾。
      叶三眼疾手快地接过面巾,为他们两个一一戴上。面巾上有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戴好面巾,两人遂出门。
      街上静悄悄,往日里巡逻的士兵也不见踪影,只见医士,街道边的房屋内,偶有传来咳嗽声和呕吐声,伴随着啜泣声。
      “吱呀!”戴着面巾的医者从一家大院摇着头走出来。
      “大夫!大夫!”院里的人呼喊着,跑出来,医士眼疾手快与他拉开段距离。
      “静待天命。”留下这句话,便前往下户人家。
      京都内的医士,扛着医箱,从这家,走到那家,皆无对策。
      两人东过南阳街,在乞丐聚集的破房子,皆是倒卧待死的病人。
      他们于心不忍,却无其他法子。瘟疫传播之快,竟一夜之间,席卷大半个城市,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萧条凄凉。
      两人皆不懂医术,在外面行走,不慎安全。
      林书卿想到,早上的男孩,竟不做任何措施,无恙来到他们寓所,实在可疑。
      他们折返,回到寓所,除掉面巾,把身上的衣物换下,洗净手。随之,唤来叶三。叶三正在院子里扫地,听到传唤,放下手中的扫把,来到大厅,老老实实地站在两人前面。
      “公子,小姐,日安。”他恭敬地鞠了个躬。
      “用过早膳否?”雪灵把玩着落在肩上的秀发。
      “小的已用过,谢谢小姐。”叶三笑得纯真。
      “坐。”林书卿示意他坐到侧边。
      叶三拘谨地坐下,局促不安。
      “你清晨如何寻到这里?”他问道。
      叶三垂下头,缓缓说道。“昨晚小的憩在南阳街,夜过三更,周围的人不知为何,纷纷咳嗽不已,面色痛苦。家中曾遇过此类情况,小的顿感害怕,慌忙逃离。路过的人家,不是哀嚎恸哭,就是静得吓人。终于,太阳升起时,刚好走到此处,听闻院内有声响,便停下来。”
      雪灵忽然闻到一股腐烂的气味,嗅了嗅,寻不到源头。
      林书卿摁下心中的异样,开口道。“你早晨提到的神医,姓甚名谁?”
      叶三摇摇头。“未曾留意。”忆起往事,他的脸色苍白如纸。
      “吃糖。”雪灵把茶桌上的莲子糖,端到叶三的面前。
      叶三犹豫,不知所措地看着她。
      她抓起一颗“啊...”示意他张开嘴。
      依言,叶三张嘴,糖果落入口中,软糯甜香。
      雪灵脑海中突然浮现一个画面,似乎,她以前对谁做过这事。
      林书卿脸色微变,雪灵随后把糖端到他面前,给他喂了一颗。他心满意足地感受着心头的甜意。
      雪灵开心地回到座位,嚼着糖果,视线在两人之间游荡。
      过了一会儿,林书卿说道。“你身上衣着过于单薄,易着凉。”随后,唤来小厮,给叶三找来件棉服。
      见叶三穿上后,他示意道。“如若无事,退下即可。”
      叶三准备退下去,快走出大厅时,突然折返。
      “公子,小姐,”他恭敬道。“之前救治过小的神医,曾提过,有一种名为雄黄粉的特质药,颇有成效。”
      林书卿和雪灵闻言,眼睛一亮。
      只是,这雄黄粉如何调制,却无从入手。
      问叶三,叶三一问三不知。
      林书卿找出城中的地图,找到上面标记医馆的地方,和雪灵一起出门寻找医士。本来侍女和小厮要跟来,他拒绝。外面如此情况,少人行事为好。之所以让雪灵跟着,是因为关不住她。
      两人根据地图,找到地图上标着的最大的医馆。医馆里,人满为患,病床上,地板上,皆躺满面色苍白的人。戴着面巾的医士,忙得焦头烂额。
      “大夫。”林书卿上前,拦住一位医士。
      “治病的,寻一位置等着。”医士快速说道,绕开他,继续去看其他病人。
      雪灵看着如此凄凉的一幕,心揪在一起。
      “书礼...”她低落地扯着林书卿的衣袖。
      林书卿看着她,眼底尽是不忍。
      他伸手拦下路过的一位医士。“大夫,我有治疗瘟疫的法子。”
      医士似见到希望,眼眸一亮,打量了林书卿和雪灵一番,见两人面色如常,仪表不凡,遂去通报。
      只消一会儿,医士出来,把他俩请进医馆的内馆。内馆主要是医士们的休息和学习之处,病人不能进来。病人所在的地方,是外馆。
      一进内馆,便看见有几个年老的医士,对着一堆医书,翻阅研究。
      “馆长,到了。”医士通报道。
      被唤为馆长的医士,白发银须,从一堆书籍中抬起头。“小儿有解疫之法?”
      “大夫,小生为江陵府周县的解元,此次赴京参加会试,恰逢瘟疫,”林书卿做个辑,雪灵有样学样。“小生有一愚见。”
      馆长闻言,摆正身躯,示意两人坐到桌前的木椅上。“不妨一说。”
      “吾有一友,曾历过与此次类似的疫事,”他说道。“曾有神医,用以雄黄粉,治愈染疫之人。”
      “无用,”馆长掩面。“小儿之法,吾已用过,未曾奏效。”遂命人把他们送走。
      他们被送至馆外,只好打道回府。
      林书卿对医术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随身携带的书籍中,正好有医疗相关的书籍。他和雪灵回去,在书房里翻找。雪灵也在一旁帮忙。
      找了一个时辰,终于找到关于雄黄粉的叙述。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雄黄粉如此厉害,为何还是无用?他百思不得其解。看来,其中还少了什么。
      书中道雄黄粉能解百毒,叶三说雄黄粉也能解瘟疫。究竟何处出错?他翻阅书房里的所有医书,皆无所获。
      他差小厮去唤叶三。
      没多久,小厮回报,叶三不在。
      疑窦丛生。关于叶三的身世,他思及种种不合理之处。建国数十载,境内并无瘟疫爆发。再者,此次疫情,叶三是如何从中幸免?
      未时三刻,叶三背着个背篓从外面回来,背篓里装满绿色的不知名小草。
      雪灵吃着烤鸭,看见叶三,跑到他跟前。“小叶三,给你。”她把手中的鸭腿递给他。
      此时还未到午膳时间,鸭腿是她从厨房里偷拿的。
      叶三连退几步,与雪灵拉开距离。“小姐...”他喘着粗气,额上有细密的汗珠。“小的似已染疫...”
      “没...”雪灵笑盈盈地走过去,被刚从书房出来的林书卿拉住。
      “灵灵,回房间。”他沉声说道。
      雪灵歉意地朝叶三笑笑。“鸭腿放此处给你。”她难得听话地回房间。
      其他仆人,更是怕得不敢上前。
      “退下吧。”林书卿摆摆手,仆人们如释重负般,应声散去。
      “公子不怕?”叶三露出个虚弱的笑容。
      “怕。”林书卿把面巾围上。
      许是没料到他如此坦诚,叶三愣住。
      “卸下背篓,回房间躺着。”他吩咐道。“可有气力走回去?”
      “有。”叶三卸下背篓,看着背篓里的小草,有气无力地说道。“神医曾说,将小草碾碎,与雄黄粉搅拌均匀,两种分量一样,一日三次,每次半钱,和水而饮,连续二日,便能除疫。”说完,摇摇欲坠。
      林书卿的怀疑未减半分,但见他如此难受,只得让他回房间休憩。
      “小的...”叶三走进房门,垂眉轻声说道。
      林书卿替他关上房门。“好生躺着,药调好,会差人送来。”
      “小的感激不尽。”叶三颤抖地说道。
      林书卿眼底闪过不忍。只是,按叶三说法,一年前,时年9岁,家破人亡,他死里逃生,却还能把祛病的药方记得一清二楚。这使他不得不怀疑。
      他洗完手,回到院中,让一名车夫去请医士。小厮,侍女,还有雪灵,几人围着那个背篓。雪灵手中拿着背篓的几株小草,细细翻看。
      “有何特别之处?”她嘟囔着。
      他拿起其中一株小草,与乌拉草无异,香味有些特别,似乎在哪里闻过。
      安排一个车夫把背篓背到厨房,再安排侍女去储藏室把仅存的一包雄黄粉拿来。雄黄粉本来是用来路上防蛇虫的,没想到此时能派上用场。
      没多久,医士到达寓所,进入叶三的房间,不到一刻钟,便摇着头出来。“染疫,静待天命。”说完,便要离去。
      林书卿拦下。“大夫,在下有一配方,需要大夫过目。”
      医士看了手写的配方,满脸怀疑。但他看不出配方有何不妥之处,既不反对也不同意。
      “大夫,烦请静待。”林书卿恳求道。
      医士叹口气,看看时辰,日夜的劳累,疲倦不堪,他点头同意留下。
      工序简单,小厮碾碎草,接着和雄黄粉搅拌均匀,分量只够一人一日。
      做好后,他让小斯去请医士。医士到后,让小厮端药到叶三的房前。
      医士跟在小厮身后。
      待小厮到门前时,医士接过药碗,开门,进到房间。
      “莫要进来。”医士嘱咐道。
      林书卿依言,戴着面巾站在门口。
      叶三躺在床上,面无血色,眼睛紧闭,听闻医士的脚步声,勉强睁开眼。“大夫...咳咳咳”他忍不住咳嗽起来。
      待碗里的药水温度降到与人体相近的温度,医士喂他喝下。
      喝完药之后,叶三继续躺着,医士坐在床边观察。约莫过了几刻钟,医士惊喜道。“此药有效!”
      林书卿听闻,不顾医士之前的嘱咐,快步走进去。只见,床上的叶三,血色重新回到脸上,没有咳嗽,额上也不再冒虚汗。
      “小叶三好了吗?”雪灵站在门口,探头问道。
      林书卿的激动显而易见。
      医士让林书卿和雪灵离开房间,让病人好生休养。
      两人随后回到厨房。
      看着背篓满满的小草,林书卿感慨万分。谁能想到,如此不起眼的小草,和雄黄粉混合在一起,能除疫?
      又过了半时辰,医士从房间出来,眼底难掩激动。
      “神奇!神奇啊!”他高声说道。“城里的百姓有救了!!”
      医士为早晨医馆的医士,他想把此配方上报给馆长。鉴于林书卿和雪灵早晨的行为,空口无凭。为此,林书卿建议,带上几株小草,回医馆,让馆长见到成效再做打算。
      于是,林书卿和雪灵还有医士,用布袋装着几株小草,快步赶去医馆。
      “你...你...是谁?!”走至一处拐角处,看见一户人家大门大开,一个中年男子在院子中央,跌坐在地,神色害怕,似乎见到可怖之物。
      等林书卿反应过来,雪灵已经在那户人家的院子里。毕竟,雪灵是千里耳,听力自然在他们之上
      “大夫,请稍等。”林书卿留下一句话,疾步过去。
      院子中的男人已动弹不得,前方五米处,有一位面色雪白的童子,眼睛血红,露出诡异的微笑,直直地盯着男人。
      雪灵身手灵敏,跑到童子的身旁。“不能吓人。”她说道。
      童子僵硬地扭头看她,眼底似有不解。“兄长?”
      雪灵眨着眼睛,眼底露出迷茫。
      林书卿赶到时,只见雪灵和童子对望,这一幕颇为奇特。
      “救...我...”男人颤抖地喊道。
      林书卿来到男人身旁,扶起他。
      雪灵脆脆地叫了声。“书礼。”
      林书卿微笑地看着她。
      鼻尖传来浓浓的血腥味,雪灵眉头皱成一团。“好臭!”她跑回林书卿的身旁。
      童子诡异一笑。“真是兄长的气味。”说完,突然凭空消失。
      安抚好男人,两人回去找医士。看来,城中的瘟疫与童子拖不了干系。
      “发生何事?”医士担忧地问道。
      “无事。”林书卿制止雪灵欲说出口的话。“只是主人家白日做梦,惊叫出声。”
      医士点点头。
      三人快步来到医馆。
      医士径自带他们到内馆。
      “馆长。”医士恭恭敬敬地对着早晨见过的老者做个辑。“方亲眼见到医治瘟疫的配方,效果显著,遂擅自把人带来。”
      馆长从书堆中抬头,看见是林书卿和雪灵,颇为不耐。“小儿又有何新法子?”
      林书卿恭敬地答道。“将雄黄粉...”
      馆长打断。“今晨已说过。”
      “今晨的配方,缺了一样植物。”林书卿说着,医士把手中的小草摊开。“此草碾碎与雄黄粉混合,两者分量一致,一日三次,每次半钱,和水,服之可除。”
      馆长走进,半信半疑。“这不是乌拉草?”拿起小草,细细端详,凑近鼻尖,气味不同,颇为特别,少有的香味。
      馆长不信,不过眼下没有其他法子,根据林书卿的说法,配好。倘若直接放在病人身上,吃出性命,难以交差。恰好,馆内有一医士照顾病人时,不幸染疫。那医士以身犯险,喝下药后,过了几刻钟,竟好转许多。
      馆长及馆内其他人员大喜。
      他们带来的小草数量有限,只够几个人,分发完后,馆内依然有很多翘首以盼。
      “我愿以一座旅馆换之!”
      “我愿以百金!”
      ...
      为了活命,馆内的病人竞相出价。
      林书卿看着衣着华丽的病人们,想起在南阳街的乞丐,以及那些没有丰厚资产的平民,百感交加。
      “书礼,为何要拿东西换?”雪灵不解地问。“要是如叶三一般,一无所有,如何是好?”
      林书卿轻轻拍拍她的肩膀,遂朝馆长说道。“馆长,小生知晓该小草何处有,只是,有一要求。”
      馆长摸着白须。“如能救人,公子的要求,我可以答应。”
      “此药,不分三六九等,皆可以免费取药。”他说道。“制药产生的费用,小生可承担半数。”
      没料到他如此说,馆长沉吟半会儿,点头。“可以。”
      费用无需林书卿承担,有几户人家差人送来大量银钱。
      馆长安排人去其他医馆调来大批库存雄黄粉。有医馆不肯,但鉴于他们也需要药,只好答应。林书卿和雪灵则带人回寓所。一背篓小草,要供应那么多病患,自然不够。从叶三处得知小草的采摘点,派出十几人,上山采摘。
      药配出来,再在城里贴公告,在城中东南西北,各开两个分发点。药分发下去,人们渐渐好转。
      林书卿和雪灵忙得两天没回居所,再回去时,仆人们纷纷跑过来,围在他们身边,兴高采烈地笑着。
      叶三不在他们之中,雪灵闻着气味,林书卿跟在身后,在房子后山的一处山洞里,寻到他。
      叶三的身旁,站着之前见到的童子,眼神悲怆。
      童子看见他们,朝他们张张嘴。他在呼救。
      叶三的脸色极为苍白,眼神无光,见到两人时,嘴角扯出个笑容。“小姐,少爷...”
      之前叶三不是好转了吗?为何会这样?
      雪灵跑上前。“冷吗?”
      叶三轻轻摇头,身上散出某种特殊的气味。
      “都是你?”林书卿了然。
      雪灵的眼底蓄满泪水。叶三,要消失了。
      “总算最后做了件好事”叶三虚弱地喘气。“小六,我们一起去见爹娘吧。”他伸出手,手上有一包药粉,剂量是方子的6倍。
      小六缓缓地伸手过去,拿过药粉。“兄长,疼吗?”
      “不疼。”叶三温柔地笑道。
      叶小六把药粉倒进嘴里,不用水,直接吞下去。
      两人的身体渐渐变得透明。
      林书卿上前,抱住雪灵。雪灵伏在他肩膀,滚烫的泪珠不停地掉落。
      他们是疟童。生前,处于前朝,四处是战争,家乡在遭遇战争后,再遇瘟疫。瘟疫席卷全村,医士优先救治有钱有势之人。他家贫穷,因此,被忽略。人命如草芥。爹和娘在他两眼前去世。他熬不住,慢慢断了气,小六在他之后。两人死后怨念不断,化为虐童。几百年来,随机出现在某个地方,带来瘟疫。
      后来,叶三遇到雪灵他们,感受到温暖,被感化。于是,叶三假装说是曾经遇到神医,神医告诉他医治的法子。实际上,只是,叶三想开了,想结束这一切。
      所谓的小草,是他用精气养成的乌拉草,和雄黄粉混在一起,既能除瘟疫,又能让他们解脱。他的弟弟,叶小六,只认得叶三,嗜血成性。要是他独自消失,叶小六独留在世,还会带来很多祸乱。
      生前,相约兄弟两要共生存,现在他要履约了。
      “谢谢您们,少爷,小姐。”叶三轻飘飘的声音传来。
      叶小六牵着叶三的手,两人恢复成普通孩子模样,朝他们笑得纯真,半刻钟后,消失在空中。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13893/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作者公告
    发表时间:1个月前 来自:广东
    新人
    谢谢大家的阅读 :)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