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红娘子直播各朝女将[历史直播]

作者:老天鹅啊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晋阳起兵


      “所以这个平阳昭公主其实就是弄姐?”得知真相的小庞惊叫道。

      何弄一边调整着天幕底下的按键,一边应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她是原史中的平阳昭公主,在大动荡时代发生了偏移。我们的任务目的就是让事情回到原史的轨道上去。”

      阿彩奇道:“所以这个把剑耍得眼花缭乱的人确实就是弄姐?”

      何弄只好应道:“这不难。因为像这种较远朝代、重要人物相关的穿越,我们一般都是安排穿到婴儿时期。所以在任务中我确实是作为李元英长大,和哥哥李世民一起习的武,再加上李元英本就骨骼清奇、精力充沛,我倒觉得她的身体比我本来的身体好用多了。”

      阿彩倒吸了一口凉气:“我的天,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你哥哥!”

      何弄说:“还真有穿越师完成任务后会出现类似错觉。我们一般称之为‘迷失现象’。”

      阿彩却像没听见一样:“太牛了太牛了,我真是选错专业了,早知道去当穿越师多好啊!”

      何弄也懒得再跟她分辩,只低头审查着阿彩剪出来的画面,然后按着退格键大段大段地删:“剪这么多李元英和柴绍的故事干嘛,这都没用啊。”

      阿彩一时无语——不是何弄说的‘不用看了,你办事我放心’吗?

      小庞挠头:“我们寻思着让红娘子看看,男人不如事业重要。你看人家平阳昭公主,谈婚论嫁时想的还是拉拢柴家造反呢。“

      何弄摇头:“这不一样。李元英是世家子弟,她早知自己的婚姻将牺牲于政治,她所看重的是李家的前程。可红娘子有什么呢?孤零零一个绳技艺人,就想过两天安生日子,被逼着起来造反,好不容易有个知心人还死了。她看世家子弟联姻能看出多少感悟来?”

      阿彩便讨教:“那弄姐觉得剪这段的重点该是什么?”

      “是憋屈啊。”何弄说着,似乎又想起了做任务时的感受,“空有一身的本事,却不让打仗,急都急死了。红娘子手上现在还有兵力,还是能打的时候,要死也该死在战场上,何必自己了却生命呢。”

      *

      人会受制于自己的天赋。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有领兵作战的天赋,那就会以此为毕生夙愿,而这人若刚好是名女子,悲剧就来了。

      何弄说的“不能打仗”的情况,实际是李渊称帝之后。而自李渊起兵直攻入长安,便是李元英的巅峰时刻。

      因为何弄删掉了中间几段推杯换盏、谈婚论嫁的虚伪场面,所以时间直接来到了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

      趁着李渊醉酒,一列美人鱼贯而入,不一会儿便传来欢好之声。

      门外,李元英瞄着二哥李世民,忍不住骂道:“咱娘那么好的人,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畜生。”

      李世民摆摆手:“寡妇都能再嫁呢,娘都走了好几年了,我给爹找几个美人怎么了?”

      李元英说:“你找美人可以,但你他娘的不能找宫女啊。”

      “那不下点狠料,咱爹能下决心反吗?”李世民一脸的计谋得逞,“杨广无道,大厦将倾,大大小小叛军没有几十也有十几,不是朝廷不镇压,是压根镇不过来。大隋完了,改朝换代是必然,爹明明也明白,可就是在太平盛世待惯了,身上少了点血性!”

      李元英叹气:“毕竟是他亲表弟,从小又一块长大的,你让他怎么血性?”

      “妇人之仁。”李世民摆摆手,“大事面前,别说表兄弟了,就是亲兄弟……”

      “别犯浑啊!”李元英瞪他,“说的什么屁话,亲兄弟都生嫌隙,老李家还起什么兵造什么反啊。”

      “嗐,我又没说咱家。”

      “你就在这候着吧,你看明儿一早爹怎么收拾你。”李元英说罢转身,“我回长安了,这事儿我会跟柴绍讲一声,让他早做打算。”

      “回吧李夫人。”李世民一脸无所谓,“我是爹的亲儿子,我不信爹还能砍死我不成。”

      *

      结果确实是砍了,但砍的不是李世民,而是隋炀帝杨广派到李渊身边的密探。

      李渊虽早有反志,但到底是没有下定决心,如今春宵一夜醒来便觉天翻地覆。斩杀密探后细细一想,便觉得自己已被逼到了风口浪尖,不反不行了。

      而将他逼上绝路的二儿子李世民还在喋喋不休:“爹,难道您就甘愿做这么个太原留守?好,就算您甘愿,可又能做到几时呢?杨广敏感多疑、喜怒无常,您手握兵权,早已是他的心腹大患,难道只要我们不反,就能过上安生日子吗?您看这大隋还能撑几天?”

      “我自己心里没数吗!”李渊气得抬剑一挥,险些连李世民一块儿砍了,“我在太原这么些年,你大哥到底是怎么教你的?他的沉静稳重你怎么一分也没有学会?我若起兵谋反,河东老家那一大家子人怎么办?”

      “我早想好了爹!”李世民叫道,“若爹愿在太原起兵,我立刻修书一封告知大哥,由大哥带全家老少北上晋阳。眼下杨广尚在江都游山玩水,待他反应过来,我们老李家早已离开河东地区。妹婿柴绍尚在长安,半路亦可接应!”

      一番话说得李渊哑口,他这才知晓他这二公子并非一时意气,而是早有图谋。

      *

      恰逢此时李渊部将刘武周发动兵变,与突厥勾结图谋篡权,李渊险被问斩。侥幸逃脱死罪后,李渊便以讨伐刘武周、对抗突厥为名,广募兵马,并暗令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等人举家迁往晋阳,准备起事。

      同时书信也寄到长安的柴绍夫妇处,柴绍即刻备马欲与李元英一同至晋阳会合,但此时的李元英却拒绝同往。

      “你速去与我大哥四弟会合。他二人不明状况,急需接应。”李元英向来是这说一不二的语气,“我这里你不必管,我自有打算。”

      柴绍还想再劝,可自知做不了李元英的主,便叹气应道:“那你自己小心些,我这便去了。”

      *

      天幕前的阿彩见状觉得有趣:“弄姐,你跟黎烟就算私下讲话也不通通气吗?不讲讲关于现代、关于任务的事儿?”

      何弄耸肩:“这个就叫专业。一般人很难理解做穿越任务时压力有多大,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把自己当作原史中的人,尽己所能复刻原史中的记载。哪怕是私底下也要小心隔墙有耳,在任务中,我就是李元英,他就是柴绍,没有别的身份。”

      阿彩点点头:“明白。所以黎烟也是忠于角色是吗?他明知李元英能活到李渊称帝以后,却还是故意表现出担忧的样子?”

      “倒也未必。”何弄这么应着,“穿越都是有风险的,我们不能保证事情真的会如原史般发展。你看黎烟这次不就把自己搭进去了吗。”

      与何弄这边七嘴八舌的热闹相对,此时的红娘子只孤身一人久久立在水洼旁,似也在好奇这李元英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

      与柴绍离开前后脚,李元英也备马离开长安,回到鄠县的李氏庄园。人到鄠县时,李元英其人已是一副男儿装扮,与年纪相近的二哥李世民有七八分的像。

      她身揣全部庄园地契,将此处家产变卖了个干净,所得钱财全部用于救济饥民,人人见了都要称她一声“李公子”。

      如此一来,手上发展起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与此同时,柴绍与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在前往晋阳的途中碰面。因着当初的书信不便写明造反一事,李建成以为此番举家迁徙是因大祸临头,与四弟商议间已有落草为寇的打算。好在柴绍及时赶到,道明实情,一行人继续向晋阳赶路。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渊于太原起兵,消息传到几个子女处,皆遥相庆贺。

      七月初五,李渊来到晋阳,以四子李元吉为晋阳留守,自率甲士三万,携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女婿柴绍,起兵反隋。

      而看似人在战场之外的李元英此时也不闲着,她看上了附近的一支几万人的胡商义军,首领名为何潘仁,并谋划着将这支人数远超于己的起义军收入囊中。

      眼看起义大军规模渐盛,天幕另一端的红娘子却似有不甘。

      “与我领兵起义时何其相似,又何其相异。”她喃喃叹道,“若我有个皇亲国戚的父亲,若我也有庄园家财可散,当初我手上的兵力又何止百人。”

      她道:“我以女儿身起义行军,便向来以女儿模样示人,又何曾行这女扮男装、掩耳盗铃之事。”

      “啧。”何弄看着分屏头疼道,“感觉单是这段人物剪辑可能不太行——还是那个问题,阶级不同,带入感太低。”

      小庞显然也意识到了:“那怎么办呢弄姐?现在把直播掐了吗?”

      何弄挠挠头:“先把平阳昭公主播完吧,多少也能有点用。我想想出身低微的女将……要不下一个播梁红玉那段?”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晋阳起兵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121589/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