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作者:三六九龄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4 章



      张氏却不会看眼色似的,转头搂着她儿子沈知秋:“阿秋去哪儿玩了?娘看看手洗干净没有。”

      杨氏吃了闷亏气得心口作痛,只好讪讪地看着桌子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这顿饭是老刘氏烧的,她抠搜得不行,窝头都蒸的比平日里小一圈。

      她更来气了,冲沈全和沈正骂道:“……才穿的衣裳又滚一身泥,打明儿开始别想老娘再给你们做新的……”

      屋里吵吵嚷嚷的,直到沈山带着沈文和沈凉进来落座才瞬间噤声。沈文坐的很是拘谨,而沈凉眼神懒散地扫过桌子上的饭菜,大约没胃口,很是没有坐相地往椅子上一歪。

      沈山不怎么古板,也没给孙儿们立多少规矩,一家人上了桌子后,他略夹了一筷子,算是让孩子们开动的意思,呼啦一下,一盆窝头就被拿光了。

      沈持一开始吃饭还矜持,后来每次他和沈月都抢不到,他就不想那么多了,只要沈山头一筷子放下,他立马伸手拿过来两个窝头,他一个,给沈月一个。

      小丫头接过窝头的时候总是对着他笑,眼睛弯成月牙,又黑又亮的瞳眸很是讨人喜欢。

      那些菜他倒没多少胃口,蔬菜来来回回总是地里挖出来的几样,用水煮或者烫了撒点盐巴就这么吃,野菜不要钱,所以为了省米,粥里也放了野菜,这让粥不太好吃,他每顿挑挑米,那些野菜就剩在碗里了。

      “爹,娘,”一顿饭吃罢,张氏先向二老卖乖:“昨儿分了银子,我想着留在手里指不定怎么就花出去了,不如送阿秋去私塾念书,不指望他考上状元给咱们沈家光宗耀祖,只盼他能读个秀才出来,每月从县衙领两斗米孝敬爷奶就是好的。”

      老刘氏瞧了瞧沈凉,脸上勉强挤出些笑意:“老三媳妇有这个志向,我本不该说扫兴话的,只是咱家……”

      祖坟上冒不出青烟供个秀才啊,别说秀才了,连童生都没出过。

      张氏被泼了冷水也不恼,笑着换了个说法:“如今二哥在衙门里当差,想是趟出路来了,将来要是有缺口的,他侄子阿秋又是个识字的,不比别人容易进去些?”

      沈山听着张氏说的实际,毫不犹豫地拍板道:“就依老三媳妇的,让阿秋去念书。”省得手头有点银子都被游手好闲的老三挥霍。

      朱氏心中冷冷哼道:沈煌在县衙混出头脸来,那也是给她儿子阿池铺路,轮得到侄子们?想得美。

      杨氏一看三房要送儿子去念书,心疼银子但不甘心他家儿子当睁眼瞎,也说道:“阿大和阿二都这么大了,我早合计着送他俩去念书,奈何先前实在拿不出束脩来,如今有了银子,这不正打听着私塾呢。”

      她心道:史家不会只给沈家区区六十两银子,老两口手里还捏着没拿出来分的,要是老三家的送儿子去上学,老两口看重阿秋,指不定怎么补贴呢,她能眼瞧着这块肥肉不吃?

      “阿池也要去上学,”朱氏笑眯眯地说道:“正好哥儿四个搭伙作伴儿。”

      三个媳妇儿说完,沈山终于再次开口:“都送去念书。”

      念书识字是正经事。

      张氏脸上的笑意冷下来,这一个个的,也不看看自家儿子是不是上学的苗子,怎么能跟她的阿秋比,到时候读不出个名堂来,就等银子打水漂吧。

      各房揣着心思吃完这顿饭,老刘氏把朱氏留下来收拾屋子。

      沈持心疼他娘:“奶,我帮你吧。”朱氏饭前一直在忙,不能一大家子都指望着她娘伺候。老刘氏瞪他一眼:“小孩子家家的,玩去玩去。”

      “阿池,带着月儿玩去。”朱氏给他使了个眼色,不叫他管大人的事。

      沈持牵着沈月出去。

      屋里只剩下婆媳二人的时候,老刘氏说道:“老二家的,今日本来轮到老大媳妇烧饭拾掇屋子,不是阿娘偏疼大儿子,她嫁给老大委屈她了,要是日子过的不舒心,万一哪天跑了,老大得打光棍了……”

      朱氏心道:老三媳妇儿嫁进来的后,您老不也偏疼三房媳妇儿,说来说去还是沈煌不得您二老的心罢了。

      她委屈过,但是架不住沈煌对她好,嫁过来这么多年,他每次从县里下差回来,时常给她带吃的用的,两个人关起门来过了几年蜜里调油的日子,时间久了也不把家里头的那点零碎当回事了。

      正擦桌子呢,沈持在门外喊了声:“阿娘,我爹回来了。”

      朱氏听见这话,她把抹布往几上一搁:“娘,我回屋了。”

      老刘氏动了动干瘪的薄唇,想说句什么话,奈何老二媳妇已经出去了,她朝门外勾了勾头,使劲嗅着:“跑这么快,难不成老二带卤肉回来了……”

      她赶紧去告诉大孙子沈全:“你二叔屋里头有卤肉。”

      沈全拔腿就往二房屋里跑,沈正听了也追过去。

      很快,三房的沈知秋也来了,挤在一起大眼瞪小眼。

      从前沈煌下了差带吃的回来,侄子侄女们闻着味儿来,朱氏头先还分给他们吃,后来沈持兄妹俩长的瘦小,她便小气了,让他带吃食回来得时候用油纸包好,不露一点儿味出来,都留给自个儿的俩孩子吃。

      朱氏往外撵人:“今儿你们二叔跌了一身牛粪回来,臭着呢,快出去吧。”

      沈全他们这才不情不愿地走了。

      仨小子被哄骗走后,她拿出还温着的一个卤大骨:“阿池,快和月儿吃了吧。”

      沈持拿到手撕下一小块儿,而后塞给沈月:“阿月快吃。”沈月接过去,三两口啃了个精光。

      等沈全他们闻到味儿又反扑回来时,只看到了沈月嘴唇还没来得及擦掉的一圈油光。

      沈正“哇”地一声哭着回去告状。

      这让大房和三房气死了,明知道沈煌带了吃食回来,却不拿出来一起分,于是到沈山和老刘氏跟前去说朱氏的闲话。

      “要我说,都是老二媳妇儿撺掇的,”大房杨氏愤愤地说道:“我刚怀上阿大的时候,老二每次带吃食回来,哪次不是大家一块儿吃?”

      张氏哭哭啼啼:“敢情你们沈家的好日子好东西我是一天都捞不着,二嫂是不是看我不顺眼,才不叫二哥拿出来分吃了?可怜我的阿秋,到底是一口好东西都没吃上。”

      老刘氏气得发抖:“老二说他这几年没挣多少银子,平时不买吃食回来,没想到竟是自己躲在屋里头吃独食,白养活他了。”

      “不孝啊……”开始给沈煌扣帽子了。

      恰好看见沈持在外头玩耍:“阿池你来阿奶这里一下,阿奶问你几句话。”

      沈持一直跟她亲近不起来,但他心里毕竟是二十多岁的心智,客气地说道:“阿奶要说什么?”

      老刘氏拿手摸摸他的脸:“小脸长的和你爹一样俊呢,只是个头随了老二媳妇,不见长。”沈持:明明他和这辈子的娘——朱氏,长的一模一样。

      好的都随沈家人,不好的都随朱氏。

      上辈子他似乎也听他爸爸那边的亲戚说过同样的话。

      老刘氏:“你爹这些天从县里回来,都带什么好吃的给你们吃啦?”

      沈持:鸡腿,卤肉,烧饼,花生,糖葫芦……

      嘿嘿,这他不能说。

      “我爹什么都没带回来,我娘还埋怨他呢。”他糊弄老刘氏。

      老刘氏嘴一瘪:“小孩子可不兴撒谎,要烂嘴巴的。”

      沈持:我信了你的邪。

      “阿奶,我爹真没带吃的回来,”沈持给她画大饼:“以后孙儿长大了去县里,给阿奶买好吃的。”

      这话把老刘氏说得心里舒坦,她笑呵呵地说道:“不用你长大,要是你爹带吃的回来,告诉阿奶,阿奶让他多分给你,不给你那个哑巴妹妹吃。”

      沈持最烦人说叫沈月哑巴,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好的阿奶,阿奶最疼我了。”

      老刘氏从兜里摸出不知道存放了多久的炒豆子:“拿去吃。”打发他走。

      “你和老三媳妇儿听见了吧?”她想起方才沈持乖巧的模样,看着两个挑事儿的儿媳妇,眯缝着眼睛说瞎话:“老二没往回带吃食,我就说,老二孝顺,怎么会关起门来吃独食,不会的……”

      她有点后悔让大孙子阿全去二房要分吃的了。

      “哟,”张氏挑高了眉头,尖酸地说道:“娘说二哥孝顺,难不成拿回家的吃食偷着给娘了吧。”

      老刘氏打哈哈:“哎呀他呀是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哪里轮不到我喽。”

      说这话的时候她心虚,以前沈煌会来事,知道自己成日忙,朱氏在家里带着两个孩子艰难,所以每月都会带一点儿东西让朱氏悄摸拿给老刘氏,说是孝敬她的,这样,杨氏和张氏虽然时不时联手挑事,想欺负朱氏,但最后关头老刘氏总出来和稀泥,二房倒没怎么吃亏。

      杨氏和张氏吊着脸,气哼哼地各回各屋。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 4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060170/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作者公告
    发表时间:3天前 来自:北京
    端午节快乐,求个作收呀~~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