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煎茶

作者:东野星流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有肉乃大


      占卜问卦,就像一枚铜钱的两端,总能有不同说法。

      解卦的女冠很会做人,一张巧嘴舌灿莲花:“小娘子桃李之年,风华正茂,只需静待佳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能一尝心愿。”

      她却不知,明夏求的非财非姻缘,而是窥探来处的机缘。

      那个浮躁的钢筋水泥世界,人人忙着追名逐利,偏爱投机取巧,凡事以利益为出发点,虽然有诸多丑陋的地方,却还是让人忍不住想念。

      既然前路无望,咱还是寄情山水,吃吃喝喝,好好跟着苏子学习豁达的心境,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明夏释怀一笑,又捐了点银钱,拿了红绸带挂树上祈福。。

      等仪式过了,观里的信女们陆续离开,玄都观恢复了久违的清净,仁慧带着礼物来谢明夏。

      日前推出的全素宴琳琅满目,风雅鲜美,很快在夫人小姐中间一炮而红,好几户专门做了提前预定,往后家中有重大祭祀斋戒日子,指名道姓让玄都观来负责的素斋,自此,道观拓展了新业务,银钱进账,仁慧笑得合不拢嘴。

      礼物是几本字帖的临摹孤本,有雄浑豪迈的颜体,有瘦挺劲媚的柳体,对于读书人来说是难得的珍品。明夏抚摸着陈旧泛黄的纸张,郑重地请仁慧代为向当家致谢。

      心头大事已了,仁慧精神头松快,和明夏闲话家常,顺着说起善信们的八卦。

      “忠孝侯和其夫人喜洁,地不容浮尘,家中有数十者掌缚帚不停歇①,前几日特意派了童子来观中打扫屋子,供夫人小娘子暂住。”

      啊这,重度洁癖患者出行还自备清洁功能,明夏对于本朝贵族的精致生活又多了一层认识。

      “河内侯惧内是人尽皆知的,前段时间迷上平康坊某个歌妓,生了纳妾的心思。侯夫人一怒之下带人冲进那歌妓的阁楼,谁成想见了面,反夸她玉骨天成,我见犹怜,亲自替人赎身,留在身边做了婢子。”

      长安城的奇闻逸事比比皆是,仁慧也就见怪不怪。

      明夏含笑:“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陆国公老夫人喜凑热闹,从早到晚与小娘子们扎堆嬉戏,个中缘由你可知晓?” 仁慧压低了声音,一脸神神秘秘。

      “确是不知。”明夏学着仁慧的模样打趣:“莫不是老来爱娇容胜过男色?”

      仁慧一口老血梗在脖间半天不上不下,轻轻弹了下明夏的额头,又低声解释道: “陆家圣眷优渥,枝繁叶茂,唯独这三郎是陆老夫人的一块心病,将近而立,也未曾有花入得眼,老夫人只得亲自下场相看。“

      明夏作秒懂状,儿女皆是父母债。

      “陆老夫人晚间常酬神,我听打扫的童儿说,那蒲团都跪出双月形了。”仁慧感慨。

      明夏点点头:“慈母之心,动人清肠。”心下纳闷为啥祈求姻缘要来道观,花前月下这事不是月老他老人家该管的么?天上的神明多如星斗,各司其职,求神拜佛也要搞清楚对方的职务啊喂。

      五陵年少有成家的烦恼,士族女郎也有立业的烦恼。

      花朝将至,进士游街,曲江大会想必热闹非凡,情趣繁多,是个出摊的好时机。

      明夏准备去曲江边卖点吃食,送去请静和居士品鉴的样品,除了之前改良过的猪肉窝窝头,新添了灯盏糕、奶酥黑麻饼两样。

      灯盏糕做法简单,白萝卜和猪肉切成细丝,与鸡蛋面糊充分融合,虾头煸出香油,面饼放在油锅里炸至两面金黄色便捞起沥油。芝麻饼讲究外表好看,闻着香甜即可。

      静和居士尝遍大江南北的美食,给出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窝窝头里加点茱萸提辣,奶酥饼子奶味不够重,可以多炙烤会儿,至于灯盏糕么,火候刚好,酥脆爽口,成了老太太的心尖尖。人老了年纪大,肠胃脆弱,偏偏最好一口油腻炸物。

      名目定好,明夏又寻了木匠师傅,一门心思组鼓捣起出摊用的小车。新店开业在即,这次曲江出摊四舍五入算是一个简单的快闪表演,事关品牌调性,不可不谨慎对待。

      上巳节那日,明夏早早到了曲江边上,从借来的驴车上卸下食材器具,一边哈着气快手快脚把摊儿摆开,指挥阿宝起锅子烧热水,偶尔瞄一眼江畔边的花红柳绿,祭祀、濯足、垂钓、赏景、静坐,论起会享受生活,古代贵族可比我们社畜悠闲多了~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嫩绿的柳枝摇曳着婀娜的身姿,连女郎们嬉戏的声音也带着春意。佳期如梦,长安水边多丽人,乱花渐欲迷人眼,可会再有回眸一笑百媚生?明夏赶紧摇摇头,抖落一身莫名其妙的思古幽情——如此太太平平过日子就算了。

      这里离着江面不远,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视野开阔,客流量大,算得上摆摊的“风水宝地”。等炉中柴火劈啪作响,烧水的壶开始咕噜咕噜沸腾,日上三竿了,贵人们的宝马香车才川流不息,踏春而来。

      一时半会儿,曲江岸边风景秀丽,热游人络绎不绝,经过的多半要往明夏这边投来好奇的一眼。

      不说那架造型奇特的流动推车,车盖两边挂着两盏玲珑灯笼,桌案上的小花瓶里几枝红碧桃嫣然盛放,与摊主人藩篱下的如花笑靥相映成趣。女郎和婢子兜着白色的围裙套袖,面前的锅子上贴了一圈婴儿拳头大小的白面窝窝头,油锅里炸好的灯盏糕依次排列整齐,奶酥芝麻黑饼子在盘子里叠成一摞表面。简而言之,整洁雅致,赏心悦目。

      胖婢子笑起来两个深深的酒窝,额间一点红如年画娃娃,脆生生地叫卖:“新鲜出炉哟,郎君尝一个?”

      有人上前问价。窝窝头和灯盏糕十五文钱,芝麻饼五文钱,虽有些小贵,倒不妨试试。这几年圣人励精图治,修生养息,本朝人民的荷包渐渐有了盈余,生活水平肉眼可见地提高。历史的车轮仿佛拐了个弯儿,又重新向光明璀璨的繁华盛世并进。

      阿宝用简易铲子把窝窝头塞进牛皮纸袋,还细心地贴上小封章,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小娘子在家训练了她无数次,这会儿已熟练于心。婢子忙着打包,明夏负责收钱,指尖摩挲过铜钱粗粝的表面,心里又开始想念起那个毫无感情的电子音:“支付宝到账三十元。”

      往常沿街叫卖的,一般都用荷叶包着茶果,这家却舍得用纸,是讲究人。

      客人瞥了眼封章上娟秀的小篆体“明”字,打开袋子咬一口,咦——口感那个甜津津,那个酥软,再嚼两下,中间还塞着肥瘦相间的酱肉哩,喷香喷香辣孜孜的,三两口塞进肚子,吃完了还不忘吧唧嘴回味,忙不迭指着灯盏糕嚷道:“来这个试试。”

      所谓群体效应容易产生冲动消费。见第一个人吃得美,其余人纷纷有样学样,渐渐地竟将小摊围得水泄不通。赶明儿等小店正式开业,要不再花几个钱请托儿来玩一波喜茶排队营销学?明夏一边笑眯眯地维持秩序,一边大脑就这个无聊的问题开始运转。

      “光吃不过瘾,郎君再喝碗饮子吧。”阿宝趁机推销起火上煮着的豆浆,散发着腾腾清香。

      豆饮不是稀罕物,价格便宜,顺便来一碗。窝窝头劲道,油糕酥脆,芝麻饼香甜,配上香浓又顺滑的豆饮,浑身上下热乎乎。

      坐在暖帐中的贵人遣了随身奴仆来买的的,一出手就是二两银子,不愧是阔绰的豪族!明夏和阿宝打起十二分精神,妥帖照顾好每一位客人的需求。

      相比之下,最受欢迎的是窝窝头。窝中有肉,肉中有辣,味道美,样式也新颖好看。客人好奇问:“小娘子,这是新做的茶果?”

      明夏微笑地逐一介绍:“此物名为肉容珍,取有容乃大之意。此物为登科糕,庆贺士子鲤鱼跃龙门,一朝扬眉。”

      时人追求风雅,以素为绚,以真为本,明夏入乡随俗,为这改良版的叉烧包和灯盏糕起个优雅的名字,好听又好记。

      路过的年轻郎君轻轻哂笑:“小娘子言重了,乡野小菜罢了,又非金齑玉鲙,如何与圣人之道扯上关系?”他年约二十五六,身着青色圆领袍,观其衣着气度,应当属于小士绅阶层。

      新产品上市,受到消费者质疑也是常有的事。

      明夏不以为然,端出当年舌战媒体的架势,屈身一礼,慢条斯理道:“古今圣贤,一箪食,一瓢饮,仍不改其乐,此托“食”言志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小小茶果,从一粒谷粒开始成长,受农人辛勤灌溉萌芽,饱经四季风霜磨砺,又扛过无数次鸟兽糟蹋,最终才能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此圣人之恩、农人之功、社稷之善,当以有容乃大。郎君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是耶非耶?”

      一番话说得那人哑口无言,不曾想个引车卖浆的女郎竟如此伶牙俐齿,随口就能引经据典,一时讪讪的,默不作声掏钱买了两个肉容珍,作了个揖道声“得罪”后郝然离开。这个小插曲让围观的群众看得津津有味,就讲究这份来之不易的“有容乃大”,愿意花钱买来品尝的人自然更多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出来了!”江边的人群突然一阵躁动,四处挤满观望的人,主路和小路全部水泄不通,场面一度变得乱糟糟。

      上巳节,曲江宴,乃是士子们一生都无法忘怀的荣耀时刻。

      这一天,圣人作东杏园,宴请王公大臣和金榜题名的进士们一道观赏江景,行曲江流饮的雅事,品尝宫廷琼浆玉液。新人们穿着礼部提早发下的制式衣冠,胸配牡丹芍药,精神昂扬,意气风发,眼里饱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每年探花宴,燕王郡主李舒宁都会携了交好的贵女们,相聚临江酒楼的包间,肆无忌惮地目睹新科进士们的风采,今岁也不例外。

      三楼的包间里,七八位女郎拥堵在窗边,叽叽喳喳:“假山边上站着的那位郎君虽黑胖了些,看着十分孔武有力。”“非也,还是李相公身旁的那位郎君风姿更胜一筹。”“你看,那位蓝衣小进士对着我们笑呢。”

      当面貌风流,衣带当风的少年探花郎出现的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几秒。

      积石如玉,仙客皮囊。回风流雪,世无其二。

      他清润的眼眸扫过街边驻足观赏的人,人群顿时又炸开了锅。

      女郎们使足了力气,将仆妇婢子手上拿着的香囊、熏球、手帕香包朝着那一抹醉人的身影掷去,同时不忘催促:“快去打听,这是谁家的郎君?”

      一位长公主道:“郎君要走了,快下去!”

      李舒宁从怔愣中清醒过来,如大梦初醒,慌忙提着华丽的裙摆就往下冲。一群人浩浩荡荡,就为了多看探花郎一眼。

      望着人群推推搡搡,熟识的进士们面面相觑,噗嗤笑出声,相互开起了玩笑。

      “探花郎美姿仪,翩翩人物,今日过后,想必是所有长安娘子们的春闺梦里人。”

      “京兆尹李相公可是盯着探花郎许久了,莫不是等着宴会结束榜下捉婿,成就一段良缘佳话。”

      说话的两人都是士族子弟,与萧郎君同属一位座主,素来关系亲厚,揶揄起来也没什么顾忌。

      “两位兄长说笑了。”萧郎君正色道,“某已有婚约在身。”

      混不吝的两人对视一眼,一人扶额 ,一人叹气,知道他很“忠贞”,求学时就心心念念惦记着家中的青梅竹马,隔三差五一封家书慰问,也没见那小娘子回信。回到长安后就闭关备考,平日也不与同袍结伴去平康里玩乐,真是枉费了一表人才,啧啧。

      “人生得意须尽欢,既已鱼跃龙门,料想今岁能喝上你的喜酒了?”

      这句话真正讲得萧郎君心潮澎湃,圣人御赐探花名,一来光耀门楣,二来箴言不攻自破,便能迎阿熹回家。

      金榜题名墨尚新,洞房花烛遇知己,萧郎君笑了,“兄长们可得及早备好礼金。”

      这一笑,如云破月来,玉树琼花。落入到许多人的眼里,成了一辈子也忘不掉的风景。

      萧郎君忽然怔住。

      人影憧憧中,他望见一双眼,清清灵灵,含着笑。

      定睛细看,又仿佛是看错了。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有肉乃大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439342/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