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寒

作者:力争上游的鱼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四章生死之间


      就在蒋明溪感受死亡来临的那一时刻,耳边忽的传来箭鸣,“嗖、嗖”声不绝于耳,平台下面嘈杂起来。
      蒋明溪睁开双眼,无数黑色的箭矢如雨点般从身后射向拜月教,下面的人猝不及防,不时有人受伤倒地,剩下的人拿出兵器抵挡,叮当声、哎呦之声不绝于耳,身后山峰之上涌出大批官兵,一个个手持弓箭,不停的向下面射去。
      原来领军的将领见三人久久不发信号出来,恐怕走漏消息,当机立断,决定立刻进攻。
      军队连夜行军从另一侧登上了长白山,进攻信号本来定于天亮,可眼见三人就要受难,于是提前发动了攻势,可即便如此,军队离三人还是很远,无法救援,脚下熊熊大火已舔舐着涌了上来,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三人心急如焚,苦于挣脱不了,危急时刻,一声气鸣声,一支箭矢准确的射在了绑住费扬古的绳子上,“噔”一声,绳子断了,箭羽入木三分,簌簌作响。
      费扬古挣脱出来,跳下立柱为曹、蒋二人解锁,这时火已经烧着了二人的衣襟,毒蛇般的火焰眼见就要串到身上,二人噌的跳下平台伏地打了几个滚才把火苗扑灭,不禁惊出一身冷汗,三人心里均在庆幸,又在鬼门关打了一回转,真是天不绝我啊,不禁精神大振,“冲啊”费扬古一马当先,向山下冲去,曹显东、蒋明溪紧随其后,无数官兵从山上冲出,呐喊声响震山谷,一场厮杀开始了。
      打头阵的是弓箭队,百名弓箭手瞄准目标,一声号令,万箭齐发,山下的拜月教地形不利,又一时慌乱,不及抵挡者瞬间被刺成一个刺猬,连朱雀长老也腿中一箭,纵观四大长老中,武功最好的是白虎长老,功力威猛,以一敌十,青龙长老年纪较大,武功略显阴柔,但变化多端,狡诈诡秘。
      武功高强的弟子也是聚集在这两位长老身边,那两位女长老的武功就所见一般了,不一会都已中箭。
      拜月教主环顾四周,怒火中烧,一声长啸,脱下那件白色长袍,凝神运气,白袍在手中旋转起来,衣襟带起强劲的风力,周围箭矢纷纷落下,减缓了官兵的攻击。
      这时,寒风中又响起了一声尖锐的气鸣声,一只黑色的箭矢极快地射向拜月教主的白袍,箭矢与白袍相碰的一瞬间,只听“砰”的一声,白袍四分五裂飞散开去,露出后面拜月教主铁青着的脸,破碎的布幔去势极快,撞倒了旁边的几名教众。
      费扬古向后望去,队伍中站着一名青袍将军,二十多岁的年纪,俊朗的脸颊,细长的双眼,正是大明山海关天雄兵马天宝部弓箭营中的神射手程翔。
      程翔手持一柄黑色大弓,这弓比普通的弓粗上一倍,可见开弓之人的臂力非比寻常,只见他瞄准拜月教主,2只箭同时射出,又伸手拔箭,连续发弓,一口气射出5、6只箭,“好一个连环箭”费扬古脱口赞道。
      再看那拜月教主箭到人起,几个转身,竟然把箭全部接住,大喝一声“去”将箭全甩了回去,箭的去势不亚于弓箭的速度,前面的几个士兵应声而倒,众人心下一紧,这拜月教主的武功确实高深莫测。
      拜月教主黑着个脸,大手一挥,底下教众便不再恋战,迅速向山下撤去。
      官兵在后面紧追不舍,拜月教熟悉地形,轻车熟路,就这么一追一逃。
      当太阳完全升起时,追到了一片树林前,费扬古想起他们最初遇袭时,也是在一片树林里,心觉不好,赶紧叫众人停下,可有几个跑得快的已经进入了树林,果然听见了惊叫声和泥土的塌陷声,地面上出现了巨大的深坑,坑里布满了尖刀,掉进去的人肠穿肚烂,惨叫声不绝于耳。
      天空中飘起了红雾,“又来这一套”费扬古恨恨的想,不敢大意,当初就是这套玩意让三个堂堂锦衣卫折在了一个黄毛丫头手中,这如何不让费扬古念念不忘呢。
      这时程翔也骑马赶到了,他身边是一个,身着黑色盔甲,国字脸,身材高大,目光深邃的将军,正是这次带兵的总将祖大寿,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手下四大战将之一,守卫宁远多年。
      费扬古赶紧上前禀明情况,祖大寿眉头紧锁,一脸威严,传令工具兵开路。
      费扬古觉得奇怪,还有工具兵,一会跟上一对扛梯子的官兵,这些官兵将梯子一节一节的铺在地上,架在了深坑的上方,这样有陷阱也不怕了,又上前一队士兵,推着一排排小木车,车上放着装有木叶的奇怪机器,只见士兵不停的摇着机器上的木棍,巨大的木叶旋转起来,产生强劲的风,不一会就将红雾吹得干干净净,看来这些边关的战士常年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打仗,积累了不少经验。
      祖大寿一声号令,众将士进入树林,树林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往前走,走了大约七、八里地的时候,两边射出密密麻麻的箭,这些箭都是用细木棍削成,比军队的箭要轻,速度也很快,受伤之声此起彼伏,真是风水轮流转,这么一会就轮到军队被射了。
      信号兵吹起号角,随身带盾的士兵纷纷将盾牌高举,围成一道防线,将箭矢隔在了外围,筑起一道密不透风的人墙,将箭隔在了外面,然后慢慢的向前移动,才走了7、8米远,只听一声巨响,左前方的盾墙轰然飞散,人们纷纷倒地,外围的人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士兵纷纷向后退去,众人心中骇然,拜月教竟然有火药。
      费扬古脑中嗡嗡作响,脸色铁青,要知道当时的明朝火器是违禁品,只能军队使用,数量有限,非常珍贵。最牛逼的要数当年朝鲜战场上,李如松的马拉炮了。
      民间谁敢拥有火药就是谋反。建州女真努尔哈赤曾使用过火器,可是威力不大,不足为惧。
      真没想到在这深山老林中竟遇到了火药,在众人还在吃惊的时候,火药已从四面八方射出,周围爆炸声连绵不绝,震耳欲聋,惨叫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费扬古等人只能趴在地上,抬不起头,爆炸声刚停,一声长啸,拜月教主当先杀了出来。
      官兵被炸得晕头转向,死伤无数,此刻红了眼,拔刀迎了上去,双方火拼了起来,在树林中,武功施展不开,拉锯战变成了肉搏战,两方都等着这一刻的到来,费扬古和曹胖子与拜月教主斗在了一起,副将们迎战白虎长老,蒋明溪和程翔则紧紧困住青龙长老,程翔箭法好功夫也不弱,青龙长老看似老态龙钟,干瘪瘦弱,出手却阴柔狠辣,一柄□□使得挥舞成风、气吞山河,打斗了一会,蒋明溪心觉奇怪,这老头的功夫不像武林中人,反而像行伍之人,阴柔中透着勇猛,狡诈中又透着霸气,他和程翔两个年轻人只能和他打个平手。
      青龙长老毕竟岁数大了,时间一长,体力不如两个年轻人,额头上已经有细小的汗珠,满脸通红,苦苦支撑着,腿上的速度慢了下来,蒋明溪看准机会猛击下盘,踢中了青龙长老的小腿,程翔挥手一剑刺中了青龙长老的左肩,正当二人心中暗喜时,只听到耳边一声大喝,脑后劲风袭来,蒋明溪回身格挡,一柄黑色的大砍刀从天而降,砍在自己的剑背上,力道之足,火星四射,蒋明溪差点长剑脱手,抬眼上看,正碰上树林中那个叫“大节”的小女孩。
      一双冰冷的眸子,泛着深深的墨绿色。“大节”大喝一声,抡起臂膀,第二刀、第三刀、第四刀迅速砍到,逼得蒋明溪不由得向后踉跄的退了几步,才站稳了脚步,不禁愕然,真没想到如此强劲、猛烈的刀锋竟会出自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之手。
      此时的小女孩已经完全没有了在树林中那可怜的模样,而是怒发冲冠、两眼透出狠绝的寒意,不停的大喝着,挥着大刀,像头小狼一样的扑向他,
      将蒋明溪逼退几步,瞬间给青龙长老解了围,蒋明溪红了眼,也不管什么小孩子了,举起长剑,两人火拼起来。
      其实,拜月教中青年的一代打起仗来,皆不要命的,同归于尽的招式层出不穷,战争结束之后,官兵伤亡过半,损失惨重,这些将领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拜月教竟有这么大的杀伤力,那些年轻的孩子是拜月教这些年来培养的死士,受了重伤就与你同归于尽,令人毛骨悚然。
      因为他们知道比起死亡,更可怕的是生不如死,小小的年纪却便有了求死之心。多年之后,蒋明溪回忆起与“大节”初见于杀戮之中,不禁感叹造化弄人,世事难料。
      如果不是那个诡谲、悲怆的时代,一个是富贵公子、一个是雪山狼女,应该只是两条平行线,此生应没有交集吧。
      这场厮杀从天明持续到日落,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之时,山下涌出大批官兵,原来,还有兵力在山下等待支援,得到信号冲了上来,本已气息奄奄的士兵又振作精神,拜月教主见状,长叹一声,率残众向山下撤去。

      望着远去的敌人,蒋明溪终于松懈下来,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气,他已经两天两夜滴水未进了,又拼命了这么长时间,此刻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周围都是死人,树林中血腥之气弥漫,可自己实在没有力气了。
      过了一会,有士兵扶他走出树林,外面山谷中都是人,有躺着的、坐着的、走来走去照顾伤员和分发食品的,蒋明溪也分到了一份,狼吞虎咽的吃了,休息半天,觉得好些了,便起身,强打起精神寻找费扬古和曹显东。
      天色昏暗,到处都是伤员,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忽见远处黑色大弓一闪,正是神射手程翔,蒋明溪忙叫住他,询问二人在哪,程翔神色黯然,低声说,“费大人在杨将军那边,曹大人,曹大人中了拜月教主一掌,当时就不行了~”。
      蒋明溪眼前一黑,踉跄了一步,程翔将他扶住,蒋明溪摆摆手,表示没事,眼泪强忍着没有掉下来,曹显东平时心直口快,看似大老粗,可心肠不坏,在勾心斗角的锦衣卫中算是一个好人了,这一路来东北,对他多有照顾,没想到才一天工夫就生死永别了。
      程翔叹了口气,“费大人也在找你,你快随我来吧”一路上程翔和他说了一些伤亡情况,蒋明溪难过得不想说话,默默地跟着他,来到一个军帐前,程翔通报之后二人走了进去,里面马将军正和几个副将谈论着什么,费扬古半靠在旁边的一张行军床上,面色枯槁、憔悴不堪。
      蒋明溪没想费扬古变成这样了,想到费扬古和程显东二人迎战拜月长老时一定是抱着必死之心的,心头一热,快走两步,跪在他的身边。
      费扬古看到他,眼中流露出欣慰,说道“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蒋明溪望着费扬古近似死人的脸色,难过得说不出话来,费扬古勉强笑了笑:“技不如人,没什么好说的,显东还替我挨了一掌,哎!显东、显东!”费扬古情绪难过,不住的剧烈咳嗦,蒋明溪赶紧扶他起来,哽咽到:“大人,别再说了”。
      两人默默的坐着,军帐外慢慢变得漆黑起来,祖大寿一直在和副将研究地图,夜深时,将军走到费扬古床前,费扬古想挣扎的坐起来,祖大寿赶紧按住“费大人受了重伤,切莫乱动”,顿了顿,又道“拜月教元气大伤,四大长老死了三个,剩下青龙长老也负了重伤,剩下教众不足百人,趁他们喘息未定,我们派出一支队伍,乘胜追击,刚收到朝廷指示,拜月教主穷凶极恶,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定要斩草除根,绝不能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费扬古顿首道:“一切但凭将军吩咐”,祖大寿看着费扬古惨白的面色,皱眉道“费大人还能随军出行吗,不如让蒋老弟随军吧,大人先休养一下,把身体养好再说。”
      按大明律例,行军打仗都要有太监或锦衣卫随行,明为协助,实为监视,这是皇帝控制军权的方法,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要把军权牢牢的抓在手里,这是维护国家安定、江山永固的根本,军队首领再忠心耿耿也要派的身边人看着才放心。
      不过在这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监军的太监和锦衣卫都能与将领同心齐力,军队所需的补给都会尽力去争取,这也正是监军的使命所在。
      纵观明末时期的太监应该比唐末时的强多了,战争最惨烈时,很多太监宁可死不被俘,还有的陪主子一起赴死的,如陪崇祯帝到最后的太监王承恩。
      费扬古明白自己是无法再监军了,现在这种情况,只能让蒋明溪代替自己,可是蒋明溪太年轻,人虽机灵、骨子里却是富贵公子哥一个,又从没有监过军,拜月教主武功的可怕,众人都见识了,他和曹显东二人联手都被打了个落花流水,这蒋明溪要是有个好歹,回去如何向他那炙手可热的的家族交代啊。
      蒋明溪看着虚弱的费扬古,又想起死去的曹显东,血气涌上心头,跪倒道:“费大人,让我去吧,属下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费扬古脸色惨白,长叹一声,不再言语了。
      蒋明溪吃了点东西补充体力,不一会,军队整顿完毕,准备出发,据探子回报,拜月教向西南方向撤退,军队轻装简行,全力追击,待东方破晓,星辰隐去,已经走出二道白河,虽没追上拜月教,但到第二天傍晚,路边陆续发现几具草草埋葬的拜月教弟子,看样子是有伤在身,经不起逃亡。这让大家都精神起来,离拜月教应该是不远了。
      第三日,山路逐渐变宽、变平坦,还见到了村庄,经过询问,原来已到了丹东境内,
      “拜月教来丹东干什么?”大家充满了疑问,祖大寿皱着眉头研究地图,自言自语道:“难道,他们要出海?”
      丹东地处海边,是东北的天然海港之一,长白山和丹东相距不远,,看来这拜月教主狡兔三窟,丹东港就是他们的退路,这是要学习宋高宗海上跑路吗?祖大寿眉头紧锁,这是什么教啊,一会火药、一会海上逃生,标准的反贼,对,有备而来的反贼。
      想到这,下令全速向海边前进,到了海边,果然老百姓说,今早有数艘大船出海,祖大寿气急败坏,十万火急找来县丞,要求火速调遣船只,立刻出海。
      老县丞耄耋之年,久居海边,此刻,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说道“将军,万万不可,您看看这天乌云盖顶,隐有红光,这是暴风雨前兆啊,将军,这种天气不能出海啊,将军,还是等明天吧。”
      祖大寿抬头望天,沉默了半响,说道:“我军一万人攻打拜月教区区几百人,却损兵折将、伤亡过半,最后功败垂成,让拜月教主给跑了,我们有何面目回去向朝廷交代?还有何面目配上“天雄军”的称号?”说罢拂袖而起,斩钉截铁的说道:“这船本将军第一个上,不将拜月教剿灭殆尽,绝不罢休。”说罢环视四周,大家都激动万分,齐声道:“我们都愿与将军上船。”
      祖大寿点点头,率先登上船去,副将们、蒋明溪随后。士兵在后面陆续登船,老县丞在船下看着这些热血的年轻人,不停的暗自叹息。
      由于临时征船,时间仓促,县衙只能提供四条军用备船,军用船只体积庞大,容纳人数众多,上面还有大炮和炮弹,祖大寿颇觉满意,选择了先锋营和弓箭营这两营士兵和他上船,晌午十分,船只补给完毕,扬帆出发。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765832/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