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制度

作者:夢惊澜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历代选官制度简表



      选官制度朝代名称等次程序举行时间科目内容任用利弊得失察举制西汉孝廉岁举每年一次举

      孝、察廉孝廉多在郎署供职,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则为令、长、

      丞,再迁为太守、刺史。秀才(茂材)多为地方县令。贤良方正依对策情况,在地方任守相,在

      中央可任博士、大夫、列卿。

      选举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但为大官僚把持,形成门生故吏集团。

      秀才诏举不定期举行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

      贤良方正(贤良文学)东汉孝廉岁举每年一次举孝、察廉。

      茂材(秀才)贤良方正诏举不定期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

      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郡中正品评郡内士子,定九品,呈送州。州中正审核士子评

      定,送吏部待用。

      中正品第每三年品评更定一次。品评士人依据其家世资历和士人的行能。依据品第授官。品

      高则官高,品第则官低。

      初,由于政府坚持"贤有识鉴"标准,中正官能认真品评人物,起到积极的选举人才的作用,

      但最终形成重家世、轻才德的风气,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形成门阀政治。

      科举制隋、唐常举举人(头名解元)国子监试每年春天明经科试儒家经学;进士科试诗、赋

      和时务策。

      举人可以参加试官,后可转正,任州县正职官或授教职。

      府试州试每年秋天进士(头名状元,分甲第和乙第)省试、殿试(武则天始)每年正月进士

      经过铨选任官,始以秀才科为贵,后代以进士科。按甲第、乙第授官。

      制举举人荐举时间不定以试策为主,重在政治见识,辅以文学。

      高等由中书、门下直接授官,次等给予出身,等待铨选。

      头名敕头五代、辽、宋、金常举举人(头名解元)国子监试、府试、州试每年秋季经学、文

      学并重。理学在经学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任府、州官或任教职。

      科举制打破门第观念,在较广的范围内,依据国家需要选拔各地的优秀人才;但在封建专制

      统治下,它越来越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头名省元,亦名会元省试(金称会试)解送试后第二年正月或二月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

      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省试后,一般在三

      月诗、赋制策。

      进士及第直接授官。

      制举举人荐举时间不定以制策为主,兼以经义。

      士人授官;官吏升迁。

      头名敕头廷试元举人(头名解元)乡试每年秋天试经义和制策考中进士有作官资格,蒙古人

      授六品官;色目人授七品官;汉人授官从七品。

      贡生(头名会元)会试乡试的第二年二月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

      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会试的次月明秀才(头名案首)县试、府

      试、院试每年一次以四书五经为主,试经义制策,定以八股文。

      国子监生经特许任低级官员。

      举人(头名解元)乡试子、卯、午、酉年秋天贡生、举人或授以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

      职官,或就教职。贡士官职略高。

      贡生(头名会元)会试乡试的次年春天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

      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会试的次月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探花、榜眼授编修。二、三甲授御史、给事中、县令等官(正七

      品))。

      明清时期以八股取士,科举制弊端更多,最后不得不废科举兴学校。

      清常科秀才(头名案首)县试府试院试每年一次以四书五经为主。

      秀才无资格授官举人(头名解元)乡试子、卯、午、酉年秋天举人、贡士做知县或教官,考

      取学校教职后亦可议叙官职。

      贡生(头名会元)会试乡试的次年春天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

      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会试的次月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授翰林院庶吉士;二、三甲授御史或县令等官(正七品)。

      特科博学鸿儒、孝廉方正、经济特科殿试不定期举行试以时务,经济策略等。

      授予翰林院官职注:本表以朝代为序,列出各朝代主要选官制度,辅助性选官方式没有列

      出,其中由察举制衍生的荐举贯穿各朝代;从唐代始在常科中又设武举,大致仿文官制度实行。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98670/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