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长奋斗史

作者:乌斯娅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恋爱专家往往母胎单身


      谢小池跟应世阳谈过当晚,就拉着行李登上了开往中部首都的夜班火车。
      应母见谢小池走得匆忙,还以为应世阳跟谢小池聊崩了,联系好了心理医生,却被躲在旁边偷听了全程的应雨甜剧透了一脸。
      她此前设想过很多种结果,谢小池可能会斩钉截铁地拒绝应世阳,然后跟他不欢而散;
      或者委婉地给应世阳发一张好人卡。再不济也会表示还要对应世阳观察观察,两人可以先做朋友。
      “结果他只要等阿池出来工作,就能直接晋升男朋友了?”应雨甜一脸怨念,“我怎么没碰上这种好事?”
      “得了吧,别拿齐子意跟小池比,齐子意把你当成备胎,哪有我家小池人品高贵。”
      “呵呵,你也知道阿池人品高贵,不忍心拒绝你。阿池也太善良了,看你可怜就让你把名分预定了。唉,要是我的话,打死都不会松口!”
      “你有人追吗?你有可拒绝的对象再跟我说这话吧。”
      应母微微松了一口气,悄悄推了丈夫一把。
      “看到了吧?强扭的瓜不甜。我可求求你,以后别干涉孩子们的感情了。小池大度不跟你计较,换个人被你这么算计,怕是要跟我们家绝交。”
      应父也纳闷呢,谢小池应该是看穿他的计划了吧?怎么还会同意跟世阳交往呢?

      火车上,谢小池把笔记本摊开在小桌上,心里也在想着应世阳的事。
      一旦她进入应家难以干预的文官体系,跟应世阳交往反而安全了很多,应家目前还没有手段能够逼迫一名文官嫁过去。应世阳本人外貌出色,事业有成,在没有其他人选的情况下,是个很理想的恋人。
      唯一的隐患,在于应家偏向鹿党,他们的关系一旦公开,她有可能会被认为违反文官的中立性原则。
      但应家在政界的存在感很弱,明面上还是个中立势力。甚至因为应家的继承人应世阳毕业于利卡图公学,牛党还觉得应家有机会成为自己人呢。
      她没有立即答应,也是顾虑两人未来可能会有立场冲突。
      应世阳背后的星云传媒牵扯太广,即使目前看来她跟应世阳在一起无害,也不代表未来形势不会发生变化,导致两人成为对方事业上的妨碍。如果要以牺牲前途为代价跟应世阳在一起,谢小池认为不值得。
      说到底,谢小池没有心动的感觉,这更像是一场交易。她权衡利弊过后,认为应世阳给出的价码合适,才有条件地答应了应世阳的请求。离开应家之前,她也一再重申两人有因客观条件不允许而无法在一起的可能。
      应世阳当时却似乎只有恋爱脑的部分在转,答应得很含糊,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
      唉,谢小池内心叹息,早恋果然要不得。
      她这还没开始早恋呢,就开始操心上了。
      她晃了晃头,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面前老旧的牛皮笔记本上。自冯女士去世,这还是她第一次翻开它。笔记本很厚实,从封皮上的刮痕和纸张的松散程度,可以看出它的主人翻阅它的频率之高。
      上面记录了大量礼顿公国的政治常识,光看内容会让人认为这是文官学院或者是政治系大学生的课堂笔记。但细看上面的笔迹,前半部分又非常稚嫩,会让人矛盾地以为书写者只是一个腕力不足的小孩子。
      而那笔迹,确实就是谢小池小时候留下的。

      谢小池六岁那年,谢家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谢小池的母亲冯女士从萧氏集团辞职;
      第二,谢小池的父亲谢大群也被萧氏集团强行解雇。谢小池回到家,发现父母正在激烈地争吵,年幼的她不能理解内容,只隐约记得“公款”,“D博”的字眼。
      家里的氛围近乎滞凝,后来谢大群开始整日整日地在外奔波,谢家也从温馨的三居室搬到了后来居住的贫民窟地下半层。
      母亲辞职后没有继续外出工作,而是专心在家教导女儿。
      在她的教导下,谢小池迅速成长,学会了如何学习,学会了如何阅读新闻、搜集信息,乃至系统了解礼顿公国的政府结构,政治生态。很多内容她还不能理解,母亲就会让她抄录下来,以后慢慢看。
      谢小池那时没有怀疑过,为什么中专毕业的母亲能拥有堪比大学教授的教学水平,还掌握了让政府高官都自愧不如的海量信息。
      对小小的她而言,母亲在她的世界里就是神明一般的存在,理所应当的学识渊博,无所不知。
      她也看不懂父亲见到母亲时那恐惧的眼神。
      那个时候父亲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即使不得已回到家里,也尽量躲着母亲,见到母亲就像见到鬼一样,甚至不敢质问母亲明明家里已经揭不开锅,她明明有知识有能力,就是不出去工作,分担一下他身上的担子。
      反而是谢小池渐明事理后,问过这个问题。
      “妈妈,您这么厉害,随便去哪里都会有好多人要请你吧?你为什么不像爸爸一样出去赚钱呀?”
      母亲摸摸她的脑袋:“这是我们家的命数,我们家存不住钱的。在你就读……那个高中之前,我们家一旦富裕,就会遭遇不幸。”
      “您怎么迷信呀?”刚刚听完母亲讲解的哲学课程,就被母亲逻辑蛮横的解释冲击,谢小池一脸不服。
      “这不是迷信。”冯女士轻轻敲了敲谢小池的小脑瓜。
      “每个人都有一样上天赐予的天赋,每个人的天赋都有价码。你这聪明的脑袋呀,就是用你穷苦的出身换来的。”
      “您这个说法没有依据呀?无依据的结论,不就是叫做迷信么?”
      “看来你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到位,好啦,我们今天看这本书……”
      她被母亲催促着,用尽每分每秒,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着母亲的学识,消化着母亲的教导。
      母亲十分珍惜跟她相处的点滴时光,以至于她对谢小池说的每一句话都自有深意,恨不得谢小池像那阳光下的树苗一样二十四小时地吸收养分。
      然后,这样的母亲,谢小池十二岁那年不见了。
      父亲抱着一脸茫然的母亲嚎啕大哭,却什么都没有向谢小池解释。
      母亲在那之后还是没有出去工作,如果之前是为了教导谢小池才留在家里,之后则是因为她已经无法找到一个愿意聘用她的单位了。
      她好像一下子从那个无所不知的神明,变成了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像是被判了六年监禁,然后重新回到社会的普通人,只有能力处理家里的琐事,还常常需要谢小池反过来照顾她。
      谢小池看着母亲的脸,心中突然明悟。
      原来,不是同一个人。
      一开始,她还怀疑前六年出现的是母亲的其中一个人格,查了不少多重人格的相关资料。
      但随着阅历渐丰,谢小池发现,以冯女士出身跟学历背景,不可能接触乃至向她系统讲解笔记里的内容。
      都说一个人的性格、想法会改变她的面相,现在的冯女士明显就跟六年前消失的那个冯女士有着相同的气质,这一点谢小池的父亲谢大群的感触也许最深。
      而谢小池经过仔细观察,也有所察觉,前六年陪伴她的人与她的亲生母亲也许毫无关联,只是一个寄居在冯女士体内六年的灵魂,谢小池心里偷偷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访客”。
      “访客”还在的时候,两大公学尚未对外招生,公学的毕业见习制度也无从被外人知晓。谢小池也曾疑惑过,为什么“访客”只字未提两大公学的存在。
      但自从见过“神探愚人节”,她就有了猜测。
      “访客”能够提供的情报有一定的规则限制,儿时降临她母亲身上的“访客”说不定也有类似规则束缚。
      联想到重新目睹“访客”降临的时间点,就在踏入梅娜徳公学校园的时候,她认为,那个限制,很有可能跟两大公学有莫大的关联。
      笔记里没有编修生考选的相关情报,不等于不能给谢小池提供参考意见。她发现行政部下属有一个非常低调的“社会实践考选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明明在行政部名下,人员构成却异常复杂,内阁二十六部却均有部员参与其中,包括文官考试委员会也有人参与。
      很有可能就是它负责选定两大公学的编修生人选。
      各部直接派员参与甄选,说明选拔的权力相对分散,各部对进入本部的编修生人选有极大的发言权。谢小池现在就要考虑好自己的目标部门,有针对性地在编修生考选中表现自己。
      根据应雨甜从学生会打探到的情报,历年最有可能接受两大公学编修生的,都是一些非机要部门,例如卫生部,教育部,交通部,环境事务部,地区发展规划部等。
      像内政部,财政部,外交部这些内阁核心部门,还有地位最为超然的内阁办公室,都没有被分配到编修生配额的先例。
      还有一个特殊的部门,宫务部,以接收皇家公学的编修生为主。
      对这个部门,两大公学的学生避之不及,宫务部也识趣地不会主动招揽来自两大公学的编修生。
      但今年情况特殊,因为谢小池的同届生中,有一个特殊的关系户,夜琉风。
      夜琉风很有可能会打破惯例,被内阁办公室录用。
      谢小池拿着连续两年蝉联公学同级期末考总评第一的成绩,以及可可语最高等级一级,以及柏劳语次高等级二级证书,两门外语等级证书。光看个人条件,她的履历比夜琉风的还要光鲜漂亮。
      她也不奢求能得到与夜琉风同等的待遇,去内阁办公室见习。
      她只想借首相之子的东风,争取一个核心部门的位置。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恋爱专家往往母胎单身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49593/3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