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路上捡个宝

作者:笔墨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39 章


      头一日两人婉拒了赵老爹的邀请,就在矮坡前头沈景淮相中的那处房舍落脚。
      这一回赵四平格外注意,包袱过里头最绵软的料子都给铺在皮褥子上头,才舍得让人睡下。

      院子外头生起一个小火堆。
      借着闪烁的火光,赵四平翻看着刘铁柱送来有关于良乡人口田亩等名册。

      自平城收复,良乡这几年断断续续共有五十来户,合计人口不过一百好几,其中一大半都是老弱,正值青壮的人只有七十来个。

      田亩倒是有些。
      良乡紧挨着一条名叫云河的下游河道,战前最多时能有二百来亩地。现如今虽少了些,只八十来亩。

      这八十来亩中,其中四十亩地是属于刘家的。
      刘家除了本家,光是佃户就有而二十来口,且外来投靠的,沾亲带故的也不少户。这些人沾着刘家的光,活得其实滋润。

      剩余四十亩地,便是陈家占一大半。

      而属于后来落户良乡的七八十号人,合计起来不过十几亩地。

      赵四平翻了翻来前寻到有关于良乡的记载。
      昔年可算是丰乡,是当地县纳粮税的一大臂膀呢。

      心里有数,收起录册,起身进到屋中。

      沈景淮睡得并不深,听到他的脚步声,从眼缝里瞅瞅他:“明日开乡会,预备要说什么?”

      “分地。”
      赵四平言简意赅:“所有的地都拿出来,给大家均分。”

      本有睡意的前任皇帝,立时清醒过来。
      这不就相当于新皇即位后,宣布天下百姓别着急,我把世家手里的地抢过来,分给你们?
      “你认真的?”

      赵四平说对呀。
      “当初南寨也是如此,田产按照人头均分。你看,你家有地我家也有地,咱们都靠劳动换取粮食,丰俭由人!”

      这完全是两回事!
      沈景淮坐起身给他解释:“当初南寨是你带着人一点点垦荒出来的,分给大家是因为大家都出力了,而且乱世,几百号人就那么点地,分不分的,差距不大。”

      “可良乡不一样!良乡本就有沃土,那是此地百姓自祖上起开垦,一代代积蓄下来的。换句话说,那土地就是良乡原来百姓的根基。你这乡长倒是阔气,二话不说,把人家祖宗基业给分了?你有什么资格分人家世代积蓄下来的东西?”

      赵四平不服:“什么祖上积蓄?谁看见了?一家五口人,养着二十来个佃户,四十几亩地。外来户七十余口,就十几亩地,你说公平吗?”

      “这两者就不能作比较。外来户没地就要分走人家原来户的,如果世间道理都这般,那谁家地少了,也不必做旁的,直接收拾东西搬家,去寻一处本地人田亩多的,直接分就好了。”
      沈景淮想了想:“分是要分,却不能这般分法。”

      “那你说怎么分?”

      “良乡此前不是公给吃喝嘛。本质来说还是有田亩的人在压榨没有田亩的人,何不如实行领粮分时归还制?”

      “比如刘家。他家粮食多、地也多,却还想再占空田,那便不行。但若是想来日多地粮食,今春开存库,让没有田亩的人借农具借粮食,立下字据,到今年秋,按照一定份额归还。”

      赵四平皱了眉头:“拿粮食放利钱?”

      “差不多。但你是乡长,你要居中监管到位。比如,不能借一袋粮食,还要还十袋。这就不合理了。你可以控制一个归还比率,让刘家这些粮食大户满意肯出借,而且又让没田亩的人觉得还起来不吃力。”

      赵四平掐着指头,算了半天。
      一亩地如何如何,来年秋种麦种稻子多少收量,纳税又是几何....

      “一石粮食出借,归还时一石本粮,额外三十斛利粮。”
      斛也要固定尺寸,不能由着良乡本地随意更改大小。

      一个五口之家,按照农田二十亩配置。
      每一亩可以产生粮食一石半,可以简单换算一下一石大概等于现在的一百斤左右,也就是亩产百斤,十亩田一共收获十五石。土地税要交十分之一,除掉要交的,自留可有十三石左右。

      一个人一年消耗三石,五口之家算老弱小都有,一年最少得有十石吃喝。
      平时看病、纳人头税,一年下来,勉强足够。

      “外来户想要站稳脚跟,少说得有两年才能彻底摆脱不去借贷粮食的困局。”
      赵四平看着地上一笔笔画出来的不对等符号,还是觉得直接分地,大家都从头开始最好了。

      沈景淮无奈:“分了地不也得吃喝啊。分了刘家的田地,除非你是恶霸上门逼着人家开粮仓,不然你去何地调粮食养着外来户的嘴?”
      “再说了,你把地均分了,刘家等把佃户一甩,又是新的无户流民,他们又去何处?”

      “这个乡长不是那么好当的。”
      沈景淮感慨一声,见他四哥盯着地上的数字发呆,又慢吞吞缩回去睡觉了。

      “你发愁完乡里的事儿,记得再想想咱们两个的屋舍。”
      他是个傲娇有个性的,“你要是老让我跟着你过这种苦日子,连个和你滚榻的安生地都没有....哼!”

      这声哼,就来得很灵性。
      赵四平险些笑了,一甩手上的枝干,凑到水井身侧的地铺上头从后边把人搂着。
      “怎么?你不愿意跟着我吃苦?”

      “四哥,你别跟我嬉皮笑脸的。”
      重新焕发睡意的水井少爷没给他好脸:“吃苦不是不行。但是吃苦得是我愿意,不能你张口说出来!”
      “跟一人过日子要看他样貌品行,最关键是养家糊口的本事。”

      想起睡前喝的又是护卫做的干面疙瘩汤,沈景淮十分委屈。
      “给你一月期限,若是良乡日子过得还不如当初在南寨时,你也别在这儿胡闹,索性跟我回平城吧。”

      “回平城能做什么?”

      沈景淮想了想:“养养花呀,养个西洋鹦鹉,要么养个哈巴犬。平日里空了,你跟外祖父学着打理家业。照管好铺子,夜上咱们一块去街市上玩。玩累了就回家睡觉。”
      越说越觉得挺好:“可以排个旬休,咱们还可以去庄子泡温泉。”

      总之就是一个潇洒闲养的人生。

      赵四平松开搂着他腰的手臂,正面躺在冰冷的地上,想不出自己在水井口中的那种生活。
      反正哪儿哪儿不舒心。
      “吃喝用都是你外祖父家的,我不太愿意。”

      沈景淮:“我外祖父不就是你外祖父,有什么不愿意的。四哥,我发现你这个人有时候也挺犟的。老绷着干嘛?到底是外祖父的钱你花得不乐意,还是花我的钱养着你,让你觉得心里膈应?”

      咿...苗头不对,好像是要吵架的意思!
      赵四平急忙闭上眼,假装自己睡了。

      “.....”
      沈景淮想翻白眼,从暖和的被窝里头伸出指头掐上四哥腰间软肉:“你想田居生活,我倒也不是很厌恶,来便来了,咱们就是从一寸土开始翻都没问题。”
      “但你心里得有数,我不是别人家又能养鸡又能喂猪做饭,还给家里男人缝补衣服的内眷。你不能自己去上山打猎下地种庄稼,然后也把我也拉到此间做这些。”

      庄稼汉有什么不好的。
      赵四平嘟囔了一声:“知道了。”
      “那你要是不开心,大不了你去府城,我留在良乡,隔一段时间见一面就是。”

      沈景淮一听,顿时虎了脸色。
      “你认真的?”

      赵四平没应声。

      “我问你话呢,你是不是认真的?!”

      赵四平心虚不已:“我就那么一说,嘴快了。”

      算他识相。
      沈景淮冷哼一声,背朝他躺下:“你也就仗着我心里有你,动不动说分手。下回分了,我寻个小倌。这辈子有你后悔的时候!”

      被翻旧账的赵某人不敢张嘴申辩,一点点蹭过去,挨着水井的后颈:“生气啦?”
      “抱歉。我方才是无心的。”

      沈景淮没作声,察觉他暖和的手摸进被子里,探到自己小腹上头揉弄,抬手压住他的手背,表示拒绝。

      犯错在前,求爱被拒在后,赵四平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进了,万一火上浇油怎么办?
      退了,万一弄巧成拙怎么办?

      想着想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迷糊着睡着了。
      翌日屋外传来一阵模糊的鸡叫动静,他从地铺上头坐直,揉着酸麻的肩头发出一声痛吟。

      沈景淮听动静,回过头来:“胳膊又疼了?”

      赵四平点点头,抬头拽了衣裳上的茅草根,眯眼看他脸色不好,心里愧疚。
      “今日我议定了乡里几桩大事,我就去县里采买东西。”
      旁的不说,一小架矮墩床得先有了。

      昨夜起的拌嘴,就这般云淡风轻地被两人忽略了去。

      沈景淮擦洗一番,住在旁边院子的两个护卫同样菜色。
      “过几天你们就回平城吧。”
      他想想:“在良乡过日子,既然不是做金尊玉贵的少爷,护卫呆着也没什么用处。”

      两个护卫拱手道是,心里松口气。
      少爷在此地跟着赵大将军过日子,看起来是要归隐山水那一挂的,他们留着其实挺尴尬。

      前头当乡长的四哥在做大事了。
      沈景淮左右看看,招呼上两个护卫,又去喊了秋生和胡家小子几人,索性推了附近几处破落房舍,照着空地开始规划往后盖什么样的房子。

      在这边忙得尘烟四起,那头从坡后来的良乡百姓见了,各有心思。
      各户各来当家人,诸如刘家却还来了不少跟着的亲属,众人在坡前一处空地或站或坐,等着人齐了看新来的乡长是个什么章程。

      赵四平在等人的漫长过程中,想了很多。
      有昨夜和水井商讨的细节,也有他曾在书本上看过的东西。

      良乡说来就是一家住了两房兄弟。
      大房的占一头,二房的看大房眼色过日子。

      他赵四平呢,就算是一个后嫁进来的继母。
      看二房儿子可怜,想让大兄弟手头分东西出来,又想让两边人和睦相处。

      说难,是有些难度的。
      “良乡荒业太多,现有的田亩根本不足以在缴纳田税的基础上,让大家过得富足。这一点,大家没异议吧?”

      此言得到良乡新落户的百姓拥戴。

      “现有田亩,除去陈家那二十来亩,分给无地人家。剩下的,好大一部分占在少数几家户中。但是,我赵四平做人讲求公道,这大多数田亩虽是在少数户籍中,诸如刘家等几户。但人家也不是抢来的,也是一点点祖宗基业扩到现在,没有道理说让人家田地白白分出来。”

      刘铁柱一听这话,心里惊愕。
      昨夜一家老小坐到半夜睡不着,就是犯愁害怕新乡长上来就分他们家的田。

      此时不可谓峰回路转,激动地拍手:“赵乡长公道!我家田亩多,是几代人拼下来的。战年侥幸没死,回到良乡。这田产地契可都还在,不是我们抢了无辜百姓的地!”

      赵四平压压手,示意他不用着急。
      “这么说吧,咱们良乡曾有过‘麦收千顷、富养万户’的历史。”

      他把一张地势水流的分布图展开,悬挂在最当中空地,指给众人看:“比之过去,咱们这一片,至少还有五六百亩的地,空着没人种。”

      他再一次强调:“是空着!不是无肥力的荒地要开垦!”

      五六百亩地!!!
      众人心头激动,这要是都种满庄稼,倒是秋来丰收,家中不知能攒下多少!

      “这般说吧。”
      赵四平很有野心却怀着几分谦虚:“我呢,做个领头人,想号召咱们乡里的生力,加入恢复良乡旧时繁盛的目标!”

      “赵乡长,你说恢复,我们自然是信的!只是要怎么做呢?”

      赵四平把放在一侧的包袱解开系带。
      “这是昨日从陈家没收的金银。我没有私吞的心,想着放在公中专用来购置农具,请工匠给咱们良乡做水筒车,给地里买耕牛等等...”

      “在此,我赵四平领头,想请诸位推举一个乡里议事堂来。”
      “良乡不是我一人的良乡,是咱们大家老百姓共同的良乡。有事共举共商共定,其中公账互相监管,绝无徇私偷藏。”

      “起初一年、两年,至多三年,大家日子会难一些。但是,三年一过,我良乡绝对不会还是如今这般凄凉的景象。”

      “到时沃野良田,咱们耕农起家,家家小日子,共同奔向富裕生活!”

      有人心火一热,仿佛已经看到赵乡长描绘的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起身迅速拥护!

      刘铁柱却很清醒。
      他扫一眼那桌上堆得小山样的金银,估摸着置办成农具多少。
      继而在意的是所谓良乡议事堂。

      不管旁的,刘家在议事堂必须有一席之地。

      片刻后
      刘铁柱心满意足。

      议事堂共有五人组成。

      赵乡长首当其冲,刘铁柱是一个,本地杨家老爷子占一份,外家户赵老爹算一个,最后一位也在预料中,虽是本地户、却纳了外乡一家儿郎做赘婿的武家当家人。

      议事堂公举通过,接下来便是往后良乡如何施展种地大业。

      赵乡长稳如泰山,开口时语气不急不缓:“我这儿有一良策!”

      “......”

      云云杂杂半个时辰过去了
      刘铁柱傻在当地。
      坏了!奔着他来的!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第 39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828244/3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作者公告
    发表时间:1个月前 来自:江苏
    预收《那个权臣他杀过来了!》放专栏,有兴趣的淑芬可戳看看!比心
    本文即将进入第三卷种田+基建模式,敬请期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