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天下(穿宋)

作者:核子喵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三十八章封禅



      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这就是历史上报得出名号的“天书”……信封。包天书的黄绢上有老天爷亲手写的收信人姓名地址。

      “天书”是写给承受天命的宋朝皇帝赵恒的,赋予他守护神器维持正义的使命,作为任务奖励宋朝的江山会有七百年,稳定系数是最高的九中之九。

      宣读信封之后才能启封“天书”,宣读才知道,老天爷的文字水平造诣颇深,年代至少和上古时的大禹时代相仿,因为天书的格式文体是相当地接近《尚书·洪范》以及《老子道德经》。

      赵允让虽是潜在意义上的储君,但毕竟官家没有正式颁旨,他仍然只能站在宗室子弟的班列之中。祭服饰物颇为沉重,压得人直不起腰。

      偏偏“天书”还有三卷,一时间念不到头。

      三卷“天书”的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第一卷是夸奖了伯父用孝仁之道治国,充分肯定了伯父即位以来的政绩——赵允让听得脸红,这老天爷的语气怎么那么像自己的一个太傅呢?

      第二卷以告诫为主,戒骄戒躁,要清静简俭,切忌奢华——赵允让暗暗点头,没错,就是王相的语气!

      第三卷收尾,再次重申了一下老天爷对我朝的特殊关爱,许诺国运昌盛幸福永远,只要听从天意,坚定不移地跟着伯父走,那么连七百年这个大限都好商量——即使小瓶子不在身边,赵允让也能想象得出对方竭力抿着嘴唇掩藏面部肌肉抽搐的扭曲嘴脸。

      赵允让也不能笑,不是因为周围极尽肃穆的场合,也不是这“天书”是自己伯父按照梦中神明的指点找到的,更不是因为“天书”是继张狐狸外调之后轻功第二的小瓶子亲手放到屋檐上去的,而是为接下来更耗时耗力的表演发愁。

      “惯性越大的东西,启动时就越费劲,而且,一旦运转了起来,要停下来就越难。”

      赵允让不明白小瓶子口中的‘惯性’指的是什么,但道理是明白的,老天爷要向人间传旨意,仅仅一道“天书”是远远不够的。

      接下来的五十天,朝野一片沉默,但从御道上来回的车马就能看明白:这事,没完!

      赵允让先是听说衮州人三请封禅,以往开明的伯父居然一反常态都没有答应,狠狠驳了老天爷的面子。

      “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官家真是……啧! ”小瓶子省去的内容赵允让在心里补上——无聊。

      赵允让偷偷吐舌,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伯父在殿堂上义正言辞的一拂袖:“封禅乃古往今来少有的人间盛事,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做的。朕不妄想,你们更别做白日梦! ”

      对老天爷的书信不管不顾,使得不少自比魏征的士大夫心灰意冷,如有冷水浇头。可惜雪花般飞入宫中的奏章都留中不发。

      “小瓶子,你说伯父要辞到什么时候?”赵允让心中有数,但自从那晚以来单独面对周平的时候总觉得别扭,没话找话。

      周平对华夏传统文化的谦虚敬谢不敏,同时诧异于百姓对神明会费心研习上古文体的深信不疑,他并没有及时注意到赵允让偶尔出现的脸发红、头冒汗、视线乱瞟还会发呆的症状。

      “等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把官家冷静、客观、务实、谦逊的作风告诉了每一个臣民百姓之后,时机就成熟了。”

      这等调侃是入不得上级耳朵的,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人失笑。

      赵允让习惯性地张开手臂,想与小瓶子的肩膀联络感情,可等看到他起手式的周平摆好迎接拥抱的姿势,赵允让的臂膀却迟迟没有落下来。

      “扭到肩膀了?”周平直觉地问道。

      “……”赵允让脸色一僵。

      “不是?那就是甩到手?”周平说着去检查赵允让的关节。

      “……哼! ”赵允让躲开,不悦地瞪眼睛。

      周平一阵莫名,猜测是不是自己刚才议论皇帝的话惹恼了皇帝的侄子。

      “爷,官家心中有数,王相爷也是懂得分寸之人,断不会使封禅一事脱离控制。”

      赵允让察觉出自己怒气涌现得太快太猛,又看到小瓶子良善安慰的表情,对比之下更觉得自己有失皇家风范,一时间慌乱起来。

      草草回答:“嗯,王相办事,我放心的。”

      “对了,王相的病治好了吗?”赵允让忽然想到,装作若无其事地提议,“我们不妨去看看?”

      周平遗憾摇头:“还没解决,似乎遇到了麻烦。蛊毒一事有专人负责,我不懂,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他担心自己扛不住赵允让的追问,对入画一笔带过。

      果然,赵允让就把话题引到了那个神秘故交身上:“你说过认识他比我还早。”

      “是的,”周平干巴巴地说道,“交情其实也就一般。”

      “那你怎么放心把朝堂股肱之臣的性命交予他的手上?”赵允让质问。

      周平编谎道:“虽然见面不多,但偶尔有书信来往,他的为人我信得过。”

      “是嘛……”赵允让喃喃。

      “爷,当务之急是封禅大事,不如去劝劝官家?”

      自家人说话果然比臣子管用,当晚,周平就从暗卫处拿到了老天爷的第二封信。

      邮箱是皇宫内院的功德阁。

      第二封天外来信的内容和第一份的一模一样。

      很明显,老天爷在说:赵恒你太不懂事,同样的要求要我说两遍,我在给你面子啊,为何还不去“封禅”?

      若是再拒绝,就是有违天意了,会招致祸端。

      效仿古代敬天畏命的圣人,真宗不得不答应封禅,勉为其难从国库里支钱,又让国家大臣放下手头工作翻阅典籍,寻找封禅的步骤与礼仪。

      封指“祭天”,禅指“祭地”。连在一块就是,到泰山之巅堆个宏伟的土堆,向老天爷近距离问候。

      从古至宋,历史上有两次封禅——秦皇与汉武。

      秦皇一统六合,混成天下之后,准时上泰山向上天汇报工作,可不想刚上到半山腰,突然间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嬴政大惊失色,在五棵大松树下躲完了雨,就下山回家了。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封成禅,整个行动就是封了那五棵大松树——“五大夫松”。

      汉武远退匈奴,汉威远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威名妇孺皆知。鉴于秦皇半途而废,他必须自己摸索如何封禅。所谓彪悍的人生无所不能,汉武自己制定了封禅的礼仪,可是最后到底耍了什么花招谁也不知道,因为他是一个人带着汉人史上军功最盛锋芒最锐的霍去病……的儿子上山顶的。祭祀的过程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而霍将军的儿子下山后不久就暴病而亡,秘密从此被断绝,成了彻底不可考据的死证。

      因此,大宋的封禅才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最正式最公开最轰轰烈烈的天人沟通活动。

      祭祀活动,不是一纸诏书就能完事的。

      比起翻遍两万余卷典籍的翰林们,和各地搜索枯肠制造祥瑞的大臣,周平那两次翻身上梁寄送天书根本不算什么。

      此时朝廷之中最闲的怕是只剩下赵允让一人。太傅们都忙着考据祭祀礼仪去了,再也没人监督他背诗词歌赋,张狐狸又被派遣出去,本就应付了事的武学连样子都不用装,何其美哉!

      “小瓶子,我们去看看王相,听说他因为集不齐祭祀用的玉碟,急昏过去了。放心罢,我已经向伯父请了旨,我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当然,要带上太医装装样子。”

      周平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点头同意。

      看天色已经过了入画为王相医治的时间,现在去应该无碍。

      两人到相府时,王子明已经醒了,精神还算不错。

      见礼之后,王子明出乎意料地当着赵允让的面问道:“周侍卫,上次老夫的提议,你考虑得如何?”

      “什么提议?”赵允让难以掩饰自己的惊讶,他直接看向周平,视线里包含着不满。

      周平皱眉,看了赵允让一眼,眉头皱得更紧了。

      “兹事体大,下官还未想好。”

      王相捻须道:“事关周侍卫终生,刻不容缓,还望尽早做出答复。”

      “是,下官明白。”

      赵允让一听是小瓶子的终身大事,自己却毫不知情,心里莫名其妙地发慌,好像丢了重要的东西,却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焦急之下更是难受。

      “你们的话我怎么听不懂?”虽然说的是‘你们’,但赵允让的眼睛由始至终都死死盯着周平,眼里满是对事实真相的渴望。

      周平不知为何,从赵允让的表情里捕捉到一丝类似于委屈的情绪,隐隐看出里面不同于面对一般案件时的好奇与探究,只粗略地将它归结为兄弟之间被隐瞒秘密的失望。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第三十八章封禅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944425/3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