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总是遇上渣[快穿]

作者:谢中糖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二个世界(22)


      那满天的乌云似是破碎的瓶罐般散乱着,那缕缕日光透过云隙洒下,照射在静谧的西漠兴庆府上,更显悲凉死气沉沉。

      黄沙不堪寂寞,也来凑热闹,卷裹着枯叶,在冷清的大街小巷狂欢着。

      细细听,好似能听到哀乐声和诵经声夹杂着绝望的哭声奏出的悲鸣。

      一户人家的大门被打开,两蒙着布的士兵抬着一具尸体走出。

      那尸首双眼圆睁,瞳孔中流露出无望和痛苦的神色,脸上和身上皆是红斑,死状可怖,被士兵们丢到一旁的车上——那里已经堆满了尸首。

      “阿爹!!!”一七岁的孩童痛嚎起来,想离开家门扑上去,却被娘亲紧紧抱住。

      幽暗的厅内站着一年老的妇人,眼神空洞地看向门口,像是失了灵魂。

      而士兵们早已习惯,面色平静地推着尸首丢进一处挖好的坑内,随着熊熊烈火将其烧干殆尽,遂又转身回街道搜寻。

      城中某处高楼上,一身素净的宜昌戴着面纱眺望火光中天之处,面色沉重不已。

      突然有士兵火急火燎地冲上来:“启禀公主,有百姓聚集在城门口闹着要出城,姚大人特命小的前来禀报。”

      多年来的成长,已经让宜昌越发的沉稳,最近发生的事情,更是让她懂得遇事不要先乱。

      宜昌紧皱眉头,带着人往城门赶去。

      他们还未走近,就听到有人哭喊叫骂着要求官员士兵放他们出城去。

      人群躁动着,有人试图带头冲过去,幸亏士兵们反应迅速,将他们拦了下来。

      两方矛盾加剧,姚大人唇舌口干,已经说不动,见有人还这般造次,正气得要用武力镇压时,宜昌带着人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那些百姓看见宜昌,顿时就像看到救星般,纷纷跪倒叩首:“公主殿下,求求您放我们离开吧!您不能让我们这些未得病的人,跟着在城里等死啊!”

      “就是,就是,再这样下去,我们真的会死掉啊。”

      “求求公主,救救我们。”

      “求求公主,求求公主......”

      ......

      宜昌情绪烦乱,不安的心在狂跳,像是踩在煎锅上一般,身上沁出冷汗,眼睛红红的。

      她又何尝不想让大家出去,可如今城内的情况......

      她深吸一口气,咬咬牙,在身边丫鬟的搀扶下踏上一张桌子,目光灼灼地望着底下的百姓,大声喊道:“诸位......请听我一言。”

      百姓们渐渐停止喧哗。

      “我能理解大家现在的恐惧、不安,我与你们一样,我也有孩子,我也曾为人子女,我也有兄弟姊妹,亲朋好友,更何况我也是人,所以我也怕死,也怕我的家人一个个离我而去。但我更怕的是,一旦我们离开这座城,那么疫症就有可能肆虐到大晋千千万万的百姓家中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又有何处能安呢?”

      宜昌的话让大家陷入沉思。

      “我已命人送信向朝廷求援,城内大夫们也在夜以继日地研究药方,相信很快我们便能挺过此关。诸位若是不信,我愿以大晋公主之名发誓,定与你们——共存亡!”宜昌向天起誓,掷地有声,情绪激动之时悲愁垂泪,“城中疫症一日不除,我定是一日不离!与你们同在!”

      有人被激起了心中的大义,有人被感动的潸然泪下,也有人万念俱灰......

      百姓们你看我,我看你,终是选择散去,一场冲突被化解。

      “公主,多亏你来的及时啊。”姚大人拱手道,眼中闪烁着崇拜敬仰的神色。

      宜昌拭去泪水,愁云惨雾,并未松懈下来,“姚大人,速速查出此次煽动百姓之人。”

      “是。”姚大人也意识到不对劲,立刻应下离去。

      这次瘟疫来势汹汹,莫名其妙,总让宜昌有种诡异之感。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军营中出现一种怪病,患者发热无力,咳嗽不止,浑身长满红疹,昏迷不醒。

      军医诊断不出其因,拿不出诊疗方案,病人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更是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马将军有意封锁军营,却不知是谁在军中传出谣言,说是将军有意困杀得病的将士。

      军中顿时一片哗然,人心惶惶,更有胆小者逃出,将病毒扩散到城内,瘟疫开始在兴庆府内蔓延开来。

      马将军也不幸染病,秦维遂前往军营稳定军心。

      而宜昌以公主的身份掌管兴庆府,为了不像军营那样将疫症散播出去,她挺着巨大的压力选择了封城。

      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有些涣散,宜昌花了大工夫才稳住局面,若是无人继续散播带节奏,怎会有人闹事?

      加上她早早送出的书信,已经许久没消息了,直觉告诉她,有人在背后搞鬼。

      她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上,站在一处院门前,听到里面传来的欢声笑语,身上的担子才颇感轻松些。

      她微微叹息一声,抬脚离开了此处,走进房中,取出一包裹,从里面拿出锦囊,眼含希望。

      但愿它能带来奇迹吧。

      ……

      对比西漠,北境却是一派安静祥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今年的收成再创新高,每个人走在街上、田间里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云王殿下特设了一个日子庆祝丰收,这日大家都会走出家门,来到街上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解云还邀四面八方的朋友前来北境一同感受喜悦,其实也像是一场招商大会。

      他想吸引外来的商贾来北境与他们做生意,顺便将北境的农畜产品、手工艺产品推销出去,为大家创收。

      他本来打算和虞辰卿在北境过寻常日子,只是没想到皇兄一道圣旨下来,他成了北境的云王,住进了沉寂若干年的北境定王府。

      好不容易解决藩王割据的局面,皇兄却依旧予他封地,让他当藩王。

      自己身上背负责任的同时,也感动解荣对他的信任,当晚回房后,既然感性地哭了,还让虞辰卿哄了好久,有些羞赧。

      之后,解云在如何让北境百姓安居乐业的路上,绞尽脑汁,废寝忘食。

      不过多数时候,解云是决策方,执行管理交给了对北境更为熟悉的虞辰卿,还招揽了许多有志之才,共同奋楫扬帆,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终是成功地让北境的经济、农业、教育、旅游、军事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也渐渐迎来繁华的景象。

      解云将这些经验写在年末的述职报告中,递到上京去。

      解荣每瞧一遍,便收获颇丰,欣慰的同时,亦是捶胸顿足啊!

      若不是那虞辰卿,他和阿云又怎会五六年不得相见呢?可恶啊!

      然而解云可不懂老哥哥的心情,正和阿卿查看账本。

      “今年的收成比去年高出不少,这次过来的商户好像也来了许多,想必明年的收益会不错。”虞辰卿憧憬道。

      解云放下手中的本子,伸了个懒腰,看看外头的天色,上前缓缓拉他起来,笑意晏宴,“今日街上热闹,咱们也去瞧瞧。”

      “好。”虞辰卿被他的笑迷住,不想拒绝。

      二人一同往门口走去,王嬷嬷见状叫住他们,忙唤婢女拿来披风给他们披上,“等下夜间降温,莫着了凉。”

      “谢谢嬷嬷。”解云亲近地感谢。

      虞辰卿只是笑着冲王嬷嬷点头。

      街道上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歌舞不绝,熙熙攘攘,二人穿行其中,解云紧握着虞辰卿的手,生怕与他走丢。

      他们从城东慢慢悠悠地走到城西,也有人认出他们,都大方地打招呼,对二人的关系心照不宣。

      解云买了些许烟花,拉着虞辰卿一同来到河边点燃,看着地上喷出的绚烂光芒照亮彼此灿烂的笑容,不禁感叹岁月静好带来的幸福感。

      却不想,严峰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神色严肃。

      “殿下,大人,西漠来人了。”

      解云想到身在西漠的宜昌,倏然忧心忡忡,三人连忙赶回王府。

      来到书房中,解云一眼便瞧见了壮硕的侍卫,神色一紧,这侍卫用了他给宜昌的药——此药能激发人体内的某种力量。

      他一开始研发出来是为了对付体内的“第二人格”,但不知怎的,那次他醒来之后,人格就不在了,后面他就把药放到锦囊中给了宜昌,希望危机之时能救人一命,现在看来西漠的情况属实不妙。

      “西漠到底发生了何事?速速说来!”解云心焦问道。

      侍卫不敢拖延,口条清晰地将西漠发生之事一一道来。

      “传出的消息没有回应?”虞辰卿抓住重点,脑海里还在搜寻,前世的西漠是否有过疫症?

      侍卫点头,“是的,所以公主让我悄悄来北境找云王殿下。属下在路上还遇到过几波埋伏,但好在公主给的神药让我武力倍增,轻松化险。”

      “严峰,即刻让陈统制召集一队人马,随我前往西漠。”解云回头望了眼虞辰卿,无比郑重,“阿卿,北境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虞辰卿毫不犹豫地应下来。

      他望着解云匆匆离去的身影,久久不动。

      这齿轮还是拨到了此处……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二个世界(22)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780603/3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