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2《徐志滨双子男同人》

作者:小天1006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356 章


      徐小天陪徐滨读白话资治通鉴,读到,事情的发展,莫不是先由细微末节而后逐渐显著时,徐滨一下子懂了。徐小天看着他,深深看着他的眼睛,徐滨坦然回視他。徐小天说,注意这一刻的你,你要珍惜你的这种综合思辨能力啊,徐小天诚恳的说,这是我所没有的
      两人继续读
      圣人的思虑深远,所以能在细微处小心处理;一般人见识短浅,所以必须等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设法补救;在细微处时处理,用力少而功效多,到严重时补救,往往竭尽所能还达不到效果。《易经》说:“脚下踏着严霜时,就知道水就要凝固成坚硬的冰块了。”《书经》上也说:“为政之道,要天天注意事情的细微末节。”指的就是这一类的情形。
      徐小天起身对徐滨鞠了一躬,说,陛下圣明,既然陛下找对了路,就更加应该珍惜自己,戒骄戒躁,道业早成

      徐小天陪徐滨看白话资治通鉴,上面说到,智瑶比别人贤能的地方有五点,而不如别人的地方有一点。例如他留有美髯,身材高大,一贤;擅长射箭,驾车有力,二贤;技能出众,才艺超群,三贤;巧言善辩,文辞优美,四贤;坚强果决,恒毅勇敢,五贤。以如此的贤能,却没有仁德之心。
      徐小天对徐滨说,他的这五个优点像极了你
      徐滨考虑到老王也很操劳,自己是否应该通融一下
      徐小天说,这要看事,昨天,我们一起读了阿鲁老和尚的放下心头重担,上面说,佛教中的六种性格智慧型是怎么说的
      徐滨说,能够明辨是非,洞察事物结果的人,被称作智慧型。内心有正确的道德标准,能够按照道德标准去生活。这种人与无论何时何地都在胡思乱想的“思考型”不同。经过思考和判断,觉得某件事是错误的,就果断地不去做。这种人就是智慧型的。
      徐小天说,好。那么你认为的通融老王一下,是出于一颗仁德之心呢,是明辨是非,洞察事物呢,是经过思考和判断呢,还是胡思乱想呢?
      徐滨想了一下,说,我的脑子转的很快,你说的我考虑了,我也懂。
      徐小天放心了
      徐小天又说,智襄子专任晋国大政,和韩康子、魏桓子宴饮于蓝台。智伯戏弄康子并侮辱段规。智国听说后,进谏说:“主人如不小心提防,大祸就要临头了。”智伯说:“灾祸的发生,出于我的手,我不制造灾难,谁敢胆大妄为呢!”智国回答说:“事情不是这样的,《夏书》上曾经说:’一个人的过失很多,人们的怨怒往往出于无形,而非明白表露,所以要防患于未然。’君子如能谨慎小事,才没有大患。现在主人在宴会上羞辱别人的君相,事后又不小心提防,还说’他们不敢胆大妄为’,恐怕不妥当吧!蚊子、蚂蚁、黄蜂、蝎子,都能害人,更何况一国的君相呢!”
      徐小天对徐滨说,老王一人做大,横征暴敛,贪聚钱财珠宝,又私扰民生发展,结党营私,这样的祸患如不警觉,早日制约,或与其保持距离,见不善不为,独善其身,同见贤思齐一般重要啊!我也恐怕天下人如康子,桓子一般啊!诚然,老王也有穷人,可是,他们破坏人民致富,难道是要天下都是穷人了才罢休吗?
      徐滨没有听
      徐小天拍拍身上的灰尘,让徐滨继续看:子击外出,途中遇着田子方,便下车伏地谒见。子方不答礼。子击大怒,对子方说:“是富贵的该向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该向人骄傲呢?”子方说:“那当然是贫贱的才有资格对人骄傲啰,富贵的怎敢向别人骄傲呢!国君如对人骄傲就失去他的国家,大夫对人骄傲就失去他的家邦。失去国家的,没听说还有人以国来对待他的,失去家邦的,没听说还有人以家来对待他的;士都是贫贱的人,如言不被采用行有所不合,穿上鞋子就走了,无论到那里,还不是过贫贱生活吗!”陛下现在不听我的,我一点损失也没有,大不了穿上鞋子走就是了。
      徐滨听了徐小天的
      徐小天的父亲因为是富商,看穿了王寿秀要徐小天贫穷,好附体徐小天的计谋,从徐滨那里把徐小天接走了
      徐小天对徐滨说,主上年少,国事猜疑,大臣尚未亲附,百姓不能信赖,在这个时候,宰相的职位,由姓王的做好呢?由他姓做好呢?
      徐小天对徐滨说,陛下不用俗话任命我,也自然不会用俗话疏远我,我依然可以陪着陛下。但是换作别人,如不用我,即使不杀我,我也会赶紧溜
      徐小天对徐滨说,一般人的通病是安于故常,因此当政策开始推行的时候,不可以和他们共同讨论,只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果实
      徐小天私下对徐滨说,商鞅帮助了秦王,秦王封他为商君,赐十五邑。而最后,杀死商鞅的,也是秦王,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恐惧你对我好,我是想更久的时光陪着你啊!我攻击老王,这是我愚昧的智慧下,为了效忠于你才说的,老王撕了我的史书,现在我没有地方去,纵然希望以仁德治理天下,又还有几人听从于我,我的身世,只能仰仗你安置了
      徐滨说,我知道了
      徐小天对徐滨说,齐国的临淄富裕殷实,城中人民没有不喜欢斗鸡、跑狗、或玩六棋、踢毛球的。在临淄的街道上,车辆多得轴头互相撞击
      徐小天对徐滨说,《周易》上说,“利在使万物各得其宜,各得其和。”又说:“利可以用来安息其身,崇尚仁德。”这些都是最大的利益啊!
      司马光说,子思、孟子所说的话,意义相同。只有仁人,才知道仁义的好处,不仁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对魏惠王只论仁义而不谈利益这是因为所交谈的对象不同啊!
      徐小天对徐滨说,臣知道陛下的为人是仁德的了
      徐小天对徐滨说,苏秦说服六国,对六国的钱粮、人口,兵士数量都了解,对地理形式于攻于守都精通,陛下想要自强,要了解地理知识
      徐小天说,卫平侯的儿子嗣君即位。卫国有个轻刑囚犯逃到魏国,替魏国皇后治病。嗣君听到此事,希望用黄金五十斤买回他,使者往返了五次,魏国都不答应;于是就以左氏城来交换。左右臣子劝谏说:“用一座都城买回一个轻型的囚犯妥当吗?”嗣君说:“你们有所不知!国家安定就不嫌土地狭小,国家混乱就是土地再大也没用。如果法令不确实建立,执罚彻底,即使失去十个左氏,也没有关系啊!”魏王听到这些话以后说:“这是卫国君主的希望,如果不听从的话,不太好。”于是就将这名轻型囚犯载回卫国,不附带任何条件。
      徐小天说,我知道陛下是个怎样的人了
      徐小天说,一个贤能的人,他的品德足以敦厚教化,匡正风俗,才能足以整顿朝纲,振作纪律,明智足以明察细微,思考远大,努力所及,足以结合仁人,强固正义;大则利益天下,小则福利一国。因此,君主给他厚禄,使他富有;给他高爵,使他尊贵;供养一个人,而使利益被及万民,这才是养贤的方法啊。
      徐小天说,我知道陛下是个怎样的人了
      徐小天说,孟尝君可以称得上是善于采纳谏言的人了。如果那些话正确,即使对方心怀虚伪欺骗,还是会采纳,更何况是对那些竭尽忠诚,毫无私心来事奉上级的人呢!《诗经》上说:“采摘葑、菲,不可因为根有时不可食,而将茎、叶一同丢掉。”孟尝君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
      徐小天说,我知道陛下是个怎样的人了
      徐小天说,南怀瑾说,郭子仪的成功,全靠李泌幕后的策划。留侯,是写他与张良对比。可惜在一般史书所载的偏见评语,轻轻一笔带过,还稍加轻视的色调,如史书评说:“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怪诞,故为世所轻。”其实,遍查正史,李泌从来没有以神仙怪诞来立身处世。个性思想爱好仙佛,只是个人的好恶倾向,与经世学术,又有何妨?善用谋略来拨乱反正、安邦定国,谋略有什么不好?由此可见,史学家的论据,真是可信而不能尽信,大可耐人寻味。
      徐小天说,南怀瑾说,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只有祈祷说:“我为世人赎罪!”其实,罪在人心,谁也不能为谁赎罪除非天下人能自忏罪悔过。因此,老子对于当时现世的人们自称为圣人之徒,号召以仁义救世者,认为他们徒托空言,都无实义。甚至假借仁义为名,用以自逞一己私欲之辈,更是自欺欺人,大不应该,他希望人们真能效法天地自然而然的法则而存心用世,不必标榜高深而务求平实,才说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名言,藉以警世。
      从表面看来,老子和庄子这种思想言论,好像是一种反派的哲学,尤其为狭隘观念的宗教徒,并非大宗教家或教主,甚至,为走入儒家岔路的顽固派或明知故犯,敢用而不肯说的事功派所深恶痛绝,认为是“不经之谈”。其实,这正是“天理”“良心”的公平哲学。公道自在人心,只是一般说不出所以然,或是不忍心说得太透彻,说穿了,反觉乏味。
      徐小天说,我想我上面还不完全知道陛下是个怎样的人,现在我更了解了一点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581361/35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