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望乡台还生(下)

作者:雨燕儿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吴头楚尾路三千


      好容易送走了康熙,我歪在木榻上愣怔怔呆坐,心里乱糟糟如一团乱麻。耳边来来回回萦绕着,全是《沉江》的唱词,心里止不住咚咚乱跳。

      少时,李煦在船舱外请安,回禀明日行船事物。临行,我淡淡道:“今儿在茶楼里头听曲儿。”我掂量一下词句,冷冷道:“听说江南有个唱昆腔的小生‘昆山玉’。”

      李煦思量半晌,笑道:“奴才听说过,也说不上唱的多好。若是再北边儿,他算的上一号,放在苏南,也那么回事。”

      “你去找个由头,把这个戏班子与茶楼都看管起来,等御驾回京再放,一切如常。”我捧着茶盏,轻轻抿了一口,“你们觉得微服出行不是大事儿,可这儿不是京里,小心使得万年船。”

      李煦微微一愣,忙陪笑道:“究竟是贵主儿细心,奴才这就去办。用不用告诉三爷?”

      “三爷的事儿多,等我晚上回一声儿就是了。”

      “嗻。”李煦躬身答应。

      我不敢多嘱咐,含笑岔开了话,“淮安府里也着实没什么意思,我正想着到了扬州府出去转转呢。有道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李煦陪笑称是,却又回话:“怕是要扫贵主儿的兴致。前儿主子吩咐,銮驾不进扬州城。”

      “呦?”我不由得诧异,“扬州府是大地方,怎么倒要绕过去?”

      李煦躬身笑道:“都是内阁中堂们与几位领侍卫内大臣的奏请,主子也再三的思量,道还是不进扬州城的好。”

      我见他说得含糊,心中已有几分会意。《桃花扇》中讲的清楚,清军南下一路杀掠惊人,以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最为惊怒人心。《沉江》之曲,便是扬州陷落后的惨状——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大祸不过数十年,至今仍然心有余悸,不进扬州城大约有此意。

      小木上前献茶,笑道:“您看,皇上就在对面岸上呢。您正好不用换衣服,咱们也过去看看?”

      我顺着舷窗一望,见对面河岸上一众人立着,中间高处正是康熙,“是你想出去透气了吧。”

      “您刚才出去逛,都不带我。”

      “那就穿衣服,咱们也去。”我笑道。

      小木巴不得一声儿,忙去换了衣服,跟着我出船舱,命撑一只小艇渡河。康熙站在河对岸,早看见了,命人扶我上岸,叫到跟前低低笑道:“怎么又出来了,这么多外臣在这儿。”

      我低声道:“奴才不出声就是了。”

      堤岸上泥泞难行,康熙示意梁九功照应我,“皇贵妃别下去了,你们从这走。朕下去看看。”悄声在我耳边道:“一会儿都离不得?”

      我脸上腾的烧起来,梁九功与小木听见只低头含笑,余下侍卫人等自然都是直着眼睛望河堤装聋子。

      康熙提起前襟往腰中一俛,趟着泥水走去,纳兰按刀随行。岸边一个二品大员迎着,梁九功对我道:“那是河道总督靳辅。”

      康熙等人趟着齐膝深的泥浆艰难行走,向个穿青布长袍的年轻人指点着,我边走边问:“那个是谁?”

      梁九功道:“他是靳大人的师爷陈天一。”

      我想了想,“是不是‘陈潢’?”听纳兰说起过此人。明里是河道总督靳辅幕宾,实则与靳辅交情犹过与同袍。靳辅与陈潢是均为明珠举荐,几乎操纵着全国的河务与漕运。

      梁九功笑道:“对了,就是陈潢。”

      我点头,随口叫人送小木回船,自己扶着梁九功顺堤岸行去。不想一走就是好几里的路,走的天色都暗了。

      江风冰冷刺骨,我紧紧裹着斗篷,梁九功几次请我上轿,我只不理。看着堤岸下面康熙等人仍然站在泥水中说话,又大约半个时辰方才上来。

      康熙背着手训诫几句,吩咐道:“靳辅陈潢随朕回御舟,其他人都跪安吧。”

      众人答应一声行礼退下,恭请康熙上了大轿,方才各自上轿上马,我便与康熙同轿。轿中康熙对我笑道:“冻坏了吧?让你不听话非要跟来!”

      我顾不得说别的,只催着把湿靴袜换了,用自己的斗篷盖住他的腿。康熙摇头道:“不至于。”不一时下轿进御舟,命赐膳勒辅和陈潢。

      我回头见众侍卫在河岸上忙乱,纳兰的衣襟满是泥水,仍骑在马上指挥关防。便吩咐几个小太监道:“去我船上,烧滚热黄酒给今天跟随的人,都让先去换了干衣服再来领。”众人谢恩告退。不久热酒上来,我眼看着众人都喝上了,方才放心。又亲自倒了两碗,命人拿着到御舟上给勒辅和陈潢。

      不久,纳兰过来谢恩,我见身边没有人,低声叮咛,“回去用温水泡泡脚,生冻疮可麻烦了。”借着船上的灯光细看,纳兰的嘴唇已泛青紫色,皱眉怨道:“都是逞能!”

      纳兰轻声笑道:“敢是我闲疯了,去逞这个能?”见我担心,又安慰道:“没事。不过一两次罢了,那堤岸上河工夫役日日如此,又能怎么样?你别在这吹风,快进去吧。”

      才想起自己又饿又冷的忙活了半天,还没吃晚饭。回到仓里胡乱吃了几口点心,就已经掌灯了。梁九功来叫我:“主子请娘娘过去呢。”忙又换衣服出来。

      刚走到船舱口,见康熙站在那和勒辅说话:“朕向来留心河务,常在宫中细览河防诸书及你历年呈进的河图与险工决口等地名,时常与人探讨。虽然知道修筑之难,却未曾亲历河工,其河势之汹涌泛漫,堤岸之远近高下,不能了然。今天详勘了地势,相度形势,如肖家渡、九里岗、崔家镇等地,皆吃紧迎溜之处,甚为危险,所筑长堤与逼水坝须时加防护。你需亲自督导,不能有差。”

      勒辅躬身答应:“是!臣得皇上寄予厚望无时不诚惶诚恐,不敢有负皇恩。唯有尽心竭力治河以报皇上!”跪倒磕头告辞,走到我跟前时,行礼道:“谢娘娘赐酒。”因他是外官,我只微笑点头致意。

      晚间,康熙歪在榻上,指着小书案笑道:“去看看朕写的诗。”

      我上前拿起书案上的黑漆花卉纹镇纸,取过一幅五言绝句,缓缓念诵:

      “防河纡旰食,六御出深宫。
      缓辔求民隐,临流叹俗穹。
      何年乐稼穑,此日是疏通。
      已著勋劳意,安澜早奏功!”

      康熙含笑在榻上伸臂命我近前。放下纸笔过去,跪在他身旁,柔声劝慰:“皇上念及河工夫役的劳苦,百姓不能安居。可漕运不通非只一日,河工也不是一时能成的,只要用心治理,多年后定见成效。”

      康熙点点头,微笑道:“还记得小时候,那是康熙八年吧?”

      “皇上在乾清宫写的字:河工、漕运、吏治。”我抿嘴一笑,“奴才还生怕皇上写出‘三藩’两个字来。”

      康熙点头,伸臂将我揽在怀里,捏着我的脸,“一晃又十多年。那时候还是个十几岁的黄毛儿丫头。”

      我缓缓俯身,将脸颊贴在他的膝头,双手相携笑道:“奴才已经二十九了。”

      “是么?”康熙轻轻托起我的脸,温柔的凝视着,“朕看着没什么变化嘛,嗯?”他故意思忖一会儿,“褪去青稚,添了妩媚娇艳。”在我耳边轻声道:“说不尽的万种风情。”

      我扑哧一笑,“这话说得不对,宫里哪里少了美人?哪一个不是年少娇媚的绝色佳丽?奴才老了,哪还论得上娇艳。”

      “不许乱说!什么‘老’?朕还比你大两岁,难道朕也老了?”康熙故意板着脸道。

      我连忙笑道:“奴才说自己,谁敢说皇上老?”

      康熙轻轻拍着我的背,“有句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如美女,不许人间见白头。朕还有好多事情没做,是不能老的。你也不许老!”

      “是。”我轻声答应了,看康熙眼睛有些发惺,“皇上累了一天了,早点歇着吧。”

      康熙打了打精神,“朕没困,咱们再说说话。”

      “嗯。”我已觉困倦,却也只得找些话说。正想问问他要不要在扬州城外停留,他却忽然翻身将我抱上床,伸手解衣服,“现在说的话还像个样子!捋顺了毛儿的猫,倒软和了……”

      “不是要说话么?”想挣扎,却被他按在床上。

      “有话你就说,朕都听着呢!”他只将我衣裳胡乱扯开,迎着脸颊靡靡细细的吻下来,耳边的鼻息声渐渐粗重,“全身冒火,忍了这么些时辰!”

      我的心思早乱了,无力的推着压上来肩膀,在他耳边轻声道:“今天走了这么久,该歇了。”

      “朕一点儿也没觉得累,现在精神着呢!这时候可不是大白天,你还有什么说的?”他断断续续的在我耳边呢喃着,嘴唇紧紧堵住我的口,舌头急促的伸进来,搅得我剩下的声气都咽了回去。

      蜡烛不知何时熄灭,听得见舱外江风阵阵,江水上的深秋是冰冷的,可船舱中却是和暖如春朝。

      三更时分迷蒙醒来,忽觉得远处有笛声响起,极轻极细,仔细听仿佛没有,不经意时候却又响起来,曲调正是我白天听得《桃花扇》中“古轮台”一曲。悄悄起身,立在窗口细听,声音却停了。

      “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我默默背诵着曲辞,“尽归别姓……”

      如今天地会陈永华已死,延平郡王郑经父子早丧,郑家的人都已被送到北京软禁。可我依然是我,明知道一切无法改变。江山已定,无可挽回。当初怎么会答应姚光汉的?姚光汉此时安然无恙,纳兰似乎仍在隐约的危难之中。他若是知道我的所作所为,也绝不会原谅我。、

      我做错了没有?我错了没有?

      “又起来了,穿的这么伶伶呖呖,看冻着!”一件狐嗉褂子披在我的肩上,康熙从身后搂住了我。

      “吵醒皇上了?”我温柔笑着,依靠在他怀里。

      “睁眼身边没人了,能不醒么!”他扳过我的脸,“方才推三阻四,怎么又不睡?要是不累,咱们再……”

      我红着脸跌足,“皇上!”

      康熙笑着将我抱在怀里,“船上到底是有些晃,睡不安稳。等到了南京好好歇歇。这次出来总是魂不守舍的,累着了还是晕船?”

      “哪有魂不守舍?”我掩饰道,“奴才晕船倒是真的,这几天刚缓过来。”

      “这御舟到底稳当些,你以后就住这儿,别回那边儿了。快睡去吧。”说着,拥着我回到床上。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吴头楚尾路三千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妃子劫
    穿越文,感情细腻流畅,温馨自然,已经完结。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572232/3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