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

作者:青居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三十章



      小萼想去听书,林溪有些为难。她原是去散心的,只想图个清爽,说书的书场却多在中下等茶馆,里面环境杂乱聒噪,贩夫走卒气味难捱,这些都还在其次,林溪对裨官野史实在没有兴趣。四年前刚到大舜时她听过一次书,中途退场摇头说:“历史是个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从此对说书敬谢不敏。
      林溪略一皱眉,卓南泉立刻说:“书场总要到晚上才有,现在大清早的却难寻着,小萼晚上再另找人去吧。”
      小萼一脸的失望,看的林溪心软。正踌躇间,王纶不满地说:“林溪你好不虚伪,刚说要好好奖赏小萼,这点小事都不肯答应。”
      林溪讪讪小声道:“小萼可以自己去啊。我当真不喜欢那些可笑无聊的编撰。”
      王纶坚定地说:“不行,说好要陪她的,不可食言。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你懂不懂欣赏啊,不是去考证史实真伪,是去体会劳苦大众的喜怒哀乐,你老躲在象牙塔里俯视人间,怎么不发愁时间太难打发呢?!”
      娜拉老师鼓掌道:“说的好啊,小子,谢谢!林溪一向喜欢做缩头乌龟,想安安稳稳地混完考试,那是不行的。不好好锻炼,心志哪能坚韧呢!王纶这点就比你强。”
      林溪苦笑:“王纶是个冷血动物,看见什么惨事儿都不往心里去。我倒要忍的很辛苦,所以才不敢往那些地方去啊。”
      王纶有些困惑地说:“我真不明白你哪儿来的这么多感触,这些,都是假的,数据!数据!是不是女孩子看戏都特别投入?”
      林溪幽幽道:“真羡慕你的自我催眠能力,我却很难说服自己,这些活生生的人都是假的。”
      王纶赶紧说:“打住打住!我现在没心情和你讨论虚拟生命的人权问题,这个题目太大太复杂,三百多年了,保守派和激进派都还没辩论清楚,你把你的观点攒到辩论比赛里去喷射吧,本人恕不奉陪。”
      王纶对小萼说:“最近从金陵来了一位说书先生,场场爆满,因此加开了白天场,我们这就去吧。”
      大概这位说书先生名气太响,一向不开书场的高级茶馆也破了例。
      茶馆装饰清雅,粉墙黛瓦,内院修竹婆娑,碧影珊珊,窗前湘妃竹帘松松挽起,室内老黄花梨的案几桌椅,几副素净水墨行草,数盆青瓷供着春兰,舒展长叶玲珑花枝,空气流动淡淡花香与茶香,不见富贵浮躁气息。
      桌子已快坐满,客人都是士子书生富商一流,压着说话声音,并不嘈杂。
      林溪发觉不用和那些劳苦大众挤挤挨挨,松了一口大气。王纶看见了便取笑她:“给你逃过一劫。”
      林溪不服气地说:“得了,说的你自己多么吃苦耐劳,你和我还不是半斤八两。刚才路过臭水沟时,你没有用内呼吸吗?”
      他们来的巧,不一会儿,说书先生便走到台上。那先生四十多岁,高瘦身材黄黑皮肤,五官却甚是丑陋,塌鼻阔口,满脸天花疙瘩。
      小萼丧气地说:“扫兴!竟长这副模样。”
      卓南泉却道:“这人丑的有意思。按说长成这样,很难做艺人的,他竟然出了大名,那必定很有些本事。”
      旁桌一位商人听了他们的话,热情地介绍说:“等下听了杨映亭杨先生的书,你们就不会觉得他丑了,说不定还认为他很有气派呢。”
      先生一拍惊堂木,堂下立刻地鸦雀无声。
      林溪满意地低声说:“不错,这先生的规矩好。”
      商人轻轻地嘘道:“杨先生不喜欢客人说话,公子且耐心听着。”
      原来说的是本朝已故清官连刚峰的故事。连刚峰几乎称得上大舜第一道德偶像,在民间地位接近神灵,几处专祠供奉香火。去年他在金陵任上病故,发殡时整座金陵故都快空了,夹道送灵的百姓排出几十里地。
      这说书题材时兴啊,顺应民心,难怪行情如此之好呢。不过说书先生的专业水准还真是非常高,刻画细腻,比拟模形,绘声绘色,一众听客被他牢牢地抓住,随着他的高喝低叙入情入景,诙谐处齐齐会心发笑,高潮处齐齐大声惊叹。
      林溪猜出连刚峰的编程原型是海瑞,因此暗暗好笑,听了一会儿,便不耐烦地四下张望。小萼早已没了轻蔑神态,一副痴迷相。卓南泉有些心不在焉,王纶和她一样在东张西望,林溪对他做了个鬼脸,王纶示意她往门边看。
      林溪回头,景王坐在门边的一张桌旁,对她笑着微微颔首。
      好不容易,说书先生终于拍了惊堂木:“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一片寂静后,爆发了轰然叫好声。
      小萼意犹未尽地说:“好想明天再来啊。”
      林溪撇撇嘴,忍着不吱声,理念想差太远,她没多少耐心做启蒙老师。
      正牌教育工作者卓南泉老师说:“不用遗憾,夸张太过,不听也罢。”
      小萼睁着圆眼大胆反驳:“哪里夸张了?件件是实。”
      林溪忍不住,低声道:“小萼很敬重连大人么?”
      “当然!连大人是国家的栋梁,青天大老爷啊,朝野上下,没有不崇敬他的!”
      “你知道吗,他一生仕途坎坷,病了之后,拒绝医药,生生是自绝生机而去,一字遗言未留。”林溪有些恶意地说:“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完全绝望了。这就是你说的国之栋梁吗?”
      小萼脱口惊道:“我不信!”
      “一个好官,单单清廉是不够的。‘一人道德之长,难以替代技术与组织之短。’连大人清则清了,却不是员能吏呢。”林溪和她掉书袋。
      景王朝林溪一桌走来,身后跟着个一瘸一拐的中年男子。
      卓南泉诧异道:“那不是刘盛礼大人吗?怎么和王爷在一处?”
      按大舜惯例,为防结党营私,大将和文臣是不能走的太密的,至少在公开场合不可当众亲热。
      景王耳力很好,听到了林溪的揭密,他先带众人进了雅室,关上门,很纳闷地问林溪:“连大人故世的原委很隐秘,你是如何得知的?”
      林溪当然不能直说,历史上的原型海瑞便是如此死法,我乱猜来吓唬小丫头的。她故意耍赖道:“不告诉你!”
      景王无可奈何地笑笑,给他们介绍户部侍郎刘盛礼。原来,景王从林溪家追到茶馆,正碰到刘大人,便一起进来了。
      刘盛礼白面微髯,沉稳睿智,一望即知是厚学之士。他特别郑重地向卓南泉深施一礼:“卓公子,有礼了。”
      卓南泉颇不自在地还礼:“大人客气。”
      刘盛礼又道:“今年清明将至,卓公子何时为令尊祭奠?我想一同前往。”
      卓南泉尴尬之至,支吾不言。
      林溪觉得两人很蹊跷,正在疑惑,景王对卓南泉说:“你不要局促,刘大人所言无虚,他近日一直在为卓大人的平反奔走。”
      卓南泉又惊又窘,良久整顿衣衫,向刘盛礼深深一拜。刘盛礼连忙将他扶起。
      卓南泉哽咽道:“我父亲拟旨判您廷杖,以致大人腿残,大人却能摈弃私怨,仗义执言,此等胸襟可炳日月,南泉惶恐惭愧,!”
      林溪这才听明白了。卓南泉竟然是一代名相卓正梧之后,瞒的她好严实!
      刘盛礼诚恳地说:“不,惭愧的是我啊!当年我年轻愚钝,厉言怒骂卓大人,大人身后还受抄家鞭尸之辱,我也有罪责啊,如今才知道,是我们错了,卓大人的功绩政纲方是济世之道。朝廷不但要为大人平反,更应该重兴卓大人的改革措施。我正在竭力联络倡导。”
      卓正梧生前,朝政尽握手中,前来阿谀奉承的不计其数,他死后,首先向他发难的竟是他的亲信门生,卓家从极盛堕入极衰,当中官场的残酷,人情的冷漠,世事的艰辛,十多年来卓南泉体会太深了。父亲声名尽皆蒙垢,为避嫌疑,卓南泉都不向人明言身世来历了。如今,往日的亲信摇身一变为当权的反对派对父亲大算秋后帐,往日的政敌却拖着条残腿为父亲奔走求告。何其讽刺荒诞!
      刘盛礼越是对卓大人赞誉连连,卓南泉越发悲难自抑,抽动着肩膀渐渐哭出声来。刘盛礼上前握住他的手,慈爱地轻轻拍着他,缓缓开解他。
      完全不计较个人恩怨,始终坚持正义,多么高尚的人啊!太感动了!林溪有点想哭。不行,哭成了习惯可不好。林溪不想再面临一次分数危机了。她吸吸酸酸的鼻子,没话找话地对小萼说:“看看,这才是国之重宝,大舜的脊梁骨啊。”
      小萼犹犹豫豫地嘀咕:“可是,我听说卓大人风评不佳,暴虐酷刑,骄奢淫逸,擅权专断,堵塞言路……”
      林溪打断她,很生气地说:“那都是污蔑!”。民意太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当权派愚弄左右了。
      改革举措越大,面对的利益斗争越大,豪强的反扑越疯狂。封建时代那些伟大的改革家,没有一个得以善终的。能够在这样的政治高压下坚持改革,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
      林溪笃定地说:“历史会给出公正的评价,卓大人是舜朝最伟大的政治家,毋庸质疑!‘救世丞相’,中国两千年封建时代三大改革家之一,流芳万世!”
      王纶肯定地附和,用力点了点头,忽然又瞪了林溪一下。林溪反应过来,吐了吐舌头,言多必失,喝茶喝茶!
      景王一直注视着林溪,见她两个言语有古怪,不肯当没听见,追问道:“你们这么肯定卓大人会青史留名?”她们的神态不是表示支持的激情而已,那是一种胸有成竹的陈述,仿佛既成事实。可疑啊可疑!
      林溪又想打马虎眼搪塞过去,卓南泉恰在此时抬眼看她,秀美面容泪痕宛在,林溪胆气陡然一壮,殷殷道:“历史的发展总是有轨迹可寻的,我国曾经经历过与大舜极其相似的时代,当时有位大臣力行改革,举措与卓大人一般无二,一扫颓势,被誉为‘救世丞相’,两千年来三大名臣之一,我们书院的纪念碑上就刻有他的名字,万年多来年年清明学生在碑前鞠躬行礼呢!”
      原来她们不是神仙泄露天机,而是由己及人推断而来啊,可是……景王思索道:“‘万年多’?席兰自那个年代后又过万年了?”
      王纶狠狠拍了一巴掌林溪,林溪吃痛,缩头喃喃道:“我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说!”
      娜拉老师分秒不差地赶到,讥笑道:“宝贝啊,奉上警告一次!”
      林溪翻了个白眼,垂头丧气地说:“收到。”
      卓南泉已经镇静下来,大家归座。
      景王紧盯着林溪不放。林溪无奈展开袖子,遮住脸,轻笑道:“王爷,饶了我罢。”
      景王软声道:“既然你们历史悠久,文明必定更高深,你不用说实了,就给我们指点一条忠告吧。”
      林溪摇头说:“历史是一个巨大的车轮,不是几句忠告,一个两个人就能改变的,我说了也等于没说,徒增烦恼。”
      “既然个人的作为无用,你们又为何尊崇名臣呢?”
      “成功的政治家都是因为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轨迹,个人作用有限。”
      景王悲哀地说:“你是说,大舜已经糜烂至无可救药了?”
      林溪愕然,好敏锐的人,蛛丝马迹统统给他寻出来!当真不敢和他说话了。明朝末期,封建制度已达高峰,接下来四百年是下坡路,在煎熬苦难中慢慢被资本主义打垮,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景王的乌黑眸子深深凝视林溪。
      他很相信我的预言呢,眼中哀痛沉重。林溪心下恻然,同情之至,可是那都是没用的。目前世界上唯一有前途的是英国,日不落帝国正在伸展它的獠牙铁爪。君主立宪制或许是唯一出路。林溪苦笑摇头,极端专制的华夏文明不可能催生资本主义的萌芽。大舜注定灭亡。
      林溪低头轻轻说:“一切挽救措施都是螳臂当车。”
      景王沉声问:“再也无法可想了?”
      林溪不忍心看他失望,犹豫一下说:“如果能够重新实行卓相的新政改革,或许能缓得一时。”张居正的改革也不过是封建制度的回光返照,时下大舜的政治生态更恶劣过新政初起时数倍,改革更加艰难,林溪料到改革派从此回天无力,这么说,不过是安慰景王罢了。
      刘盛礼这时插话,恳切对景王说:“请王爷及早决断,倡议新政!”
      景王很早起就被改革派看中,欲奉他为改革领袖,可是景王深知自己身份敏感,既是皇室嫡脉,又手掌重兵,如果公开大力支持新政,一旦引起权臣攻击皇帝猜忌,后果不堪设想。他更愿意在幕后支持。
      新政的关键措施就是打压特权,整肃官风,可是,改革派大多是清流、低层官员,人微言轻,势单力薄,没有一个卓正梧似的铁碗人物,是不可能将朝野荡涤一清的。而当权的豪强又有谁肯放弃自己的特权,支持改革,自掘坟墓呢?放眼朝野上下,还真只有他一个是真心支持改革的权臣。
      所以他一直在犹豫矛盾中。战死沙场,还能留下英名,部属后代也可保得平安。卓相十年辛劳,只换来身后骂名,尸体还被拖出来挫骨扬灰,家产抄光,两个儿子受虐自尽,一个逃难民间。说起来,卓相真是特权派的异数。
      景王看向卓南泉,感叹说:“卓相若知身后事,当年还敢力行新政吗?南泉可有怨恨父亲?”
      卓南泉已经拭净泪痕,平静地说:“最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一丝一毫责怪过父亲。我父亲也早已预言自己不得善终,他说,明知改革如涓流入海寸石补天一样无改于颓势,他也要一如既往不改初衷,即如孤焰置于风口,也要以那微弱的光芒照亮大舜复苏的通途。”
      卓南泉的脸很秀气,语调很温润,神态很镇静,但是,林溪觉得喉头堵堵的。那位末世英雄的身影在他背后闪动——他奶奶的,这句形容实在是太俗了,可是,我就是感动的不行!
      林溪在心里唏嘘道:“娜拉老师,我终于知道了,考试院是来让我们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场感受,的确不同凡响啊!比每年清明的英雄纪念碑前升旗仪式有效多了。”
      娜拉老师笑道:“有进步,考试院的意图多了,就看你能领悟多少了。”
      房间里气氛凝重,景王的眼睛也是水雾迷蒙,但他没有说话,他一人身陨没什么,可是他还有妻儿,如果将会株连九族呢?舍身饲虎,是需要勇气的。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第三十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7993/3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