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男神快过来

作者:翩翩佳人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遗愿清单(5)


      晚餐在大昭寺附近找了家藏餐厅,品一品藏家的酥油茶、甜茶,还有炸羊排,藏式薄饼,姐弟俩吃了一顿地道的藏餐。
      沈佳妮特地控制两人的食量,并没有吃得很饱,以免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
      吃完藏餐,两人打车来到的《文成公主》演出地——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演出时间是九点,刚好卡着时间进场。
      《文成公主》是以拉萨自然山水为背景,在高原圣域的璀璨星空下,讲述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故事。
      表演阵容有近八百人,舞台布景巨大,在一般的实景剧中,也是难以想象的。
      其中有一个布景叫“逻些城”,长度有160米,容纳了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等建筑的仿真布景,还原再现了1300多年前的拉萨城。
      这部剧还是国内唯一使用传送步道的大型实景剧。
      《文成公主》规模庞大,共分为五幕,总时长约90分钟,每年共演出180场。
      第一幕展现的是大唐之韵,为了营造大唐的盛世风光,团队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古籍。从大明宫的建筑特点,到每个人物的演出服饰,最大程度地还原了1300多年前的大唐景象。
      第二幕:天地梵音,这一幕讲的是漫漫和亲途中,文成公主思念故乡,却想起和亲重任,毅然斩断乡愁,带着“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的情怀,破除万难,前往吐蕃。
      第三幕:藏舞大美,说的是文成公主及送亲队伍,一路带着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金鞍玉缰、绫罗绸缎、书卷典籍等前往吐蕃。公主怀着美丽的遐想,与松赞干布在梦中相会。
      第四幕:高原之神,为迎娶远道而来的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带领吐蕃百姓修建布达拉宫。百姓们用欢快的“谐钦”舞蹈,歌颂松赞干布的丰功伟绩;用盛大的“打阿嘎”,为他迎娶大唐公主表达祝福。
      第五幕:藏汉和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圣光普照,万民敬仰。汉藏联姻的壮丽时刻到来了,历史从这里翻开了新的一页。
      《文成公主》这部舞台剧融合了数十种汉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身临演出现场,不仅能聆听到灿烂的唐音,观赏到原生态的藏舞、藏戏,还能听到藏族僧人低昂悠远的佛号念唱。
      传统歌舞与现代舞美元素融为一炉,藏族舞蹈的原发性、宗教性和神秘感,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构成华美乐章。
      原生态的藏族歌舞、盛世大唐之音,交相映衬,又一次带来汉藏文化交融的视听盛宴。
      看完演出,沈佳妮和沈文杰震撼的久久回不过神来,眼前仿佛还能看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那个传奇的女子,她穿越风沙雪域,征服了一千多里险峻的天路,也用她的才智、柔情、慈悲征服了藏人的心。
      “回去吧。”沈佳妮看着空旷的场地对沈文杰说。
      “好。”沈文杰乖巧的点点头。
      回去的路上,姐弟俩还在探讨这部剧。
      “姐,这个演出太好看了,那个舞台好大好大,还有那个佛音,我现在还头皮发麻着。”沈文杰有些兴奋比划着。
      沈佳妮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说道:“的确很好看,你不要太激动,放缓心情,回去好好睡一觉。”
      “好。”
      第四天睡到自然醒,沈佳妮照例问了下沈文杰的身体状况,看到他面色如常,就放心了。
      接下来他们要去的是林芝,因为林芝一带海拔普遍较低,氧气相对充足,比较容易适应。
      一路上经过川藏公路最高点米拉山口和红教神湖巴松措。
      米拉山口海拔有五千米,山口处常年积雪,对于生在南方从没见过雪的姐弟俩来说,还挺新奇。
      这里是拉萨到林芝旅游线上的一个休憩之地,还有祈福挂经幡的当地人,蓝天白云配上五彩的经幡,有一种神圣纯洁的感觉。
      姐弟俩在石碑前合了个影。
      巴松措在藏语里意为“绿色的水”,海拔三千四百多米,是红教的著名神湖。湖并不大,湖水清澈见底,向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青翠的山间。
      到了林芝市已经是晚上,找了家酒店住下,沈佳妮带着沈文杰去吃了著名的鲁朗石锅鸡,野生松茸菌类配合土鸡,那香味连坐了太长时间车导致没什么胃口的沈文杰都口舌生津。
      第五天休息了半天,下午搭车来到鲁朗镇。
      鲁朗意为“龙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库”之美誉,被称为东方瑞士。
      鲁朗海拔三千七百米,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
      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
      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崐犹如人工整治一般。
      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马先蒿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崐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错落有秩,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在鲁朗镇里有正宗的鲁朗石锅鸡,想到昨晚那餐美妙的石锅鸡,姐弟俩一致同意再吃一次。
      石锅是用一种叫做“皂石”的云母石砍凿而成,而这种石头仅产于墨脱,要靠背夫从墨脱把原始石材背出来后,再由门巴族人用整块石材手工细心凿制,加工时要求下手力道匀称,一旦心急,皂石立被凿穿,所以这种石锅售价也非常昂贵。
      墨绿色的云母石锅,保温性特别好,而且据说富含镁铁等17种矿物微量元素。
      石锅鸡以手掌参和土鸡为原料,经这种石锅慢火炖制的鲁朗石锅鸡风味非常独特,汤味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嫩而有弹性。
      晚上他们就在鲁朗住了一晚,其中一个原因是两人心照不宣的,只为多吃一顿石锅鸡。
      夜晚的鲁朗静谧美丽,睡了一个美美的觉,第六天他们启程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
      作为世界最大峡谷,景区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
      大峡谷景区深处,有一座南迦巴瓦峰,两人很幸运的看到了南迦巴瓦峰的日照金山,美轮美奂的景象仿佛摄人心魄。
      游览完雅鲁藏布大峡谷,下一站前往加查。
      加查有两个景点很值得去,一个是具有神秘色彩的圣湖——拉姆拉错。
      拉姆拉错是位于丛山之中的一座高山湖泊,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天女之魂湖”,它的形状近似人的头盖骨,藏族人认为它是吉祥天女的颅骨所化。
      圣湖面积虽然不大,但在藏传佛教转世制度中,它有着特殊的地位。每年寻访□□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前,都要到此观湖下相。
      每年藏历四至六月,许多善男信女前来这里朝圣观景。
      据说多人同观,所见各异,只要你虔诚观望,便可透过湖面看到自己的前世和来生,所谓的“观相湖”就是她了,因此具有非常神秘的色彩。
      沈文杰好奇的照了照湖面,只看到自己模糊的影子。
      看完圣湖,接下来他们来到了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藏语意为“母子宫”,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也是西藏最早的建筑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相传是雍仲本教徒于公元前2世纪为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建造,后来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夏季避暑之地,五世□□时改为黄教寺院。
      雍布拉康并不大,但耸立山头,居高临下,十分有气势,站在塔楼上凭高远眺,雅砻河谷风景和田缘风光尽收眼底。
      山脚下有一个小小的特色商品市场,姐弟俩挑了几个小东西,跟老板砍了价,回去当伴手礼。
      第七天他们返回了拉萨,休息一天,第八天前往日喀则。
      沿途经过了羊卓雍措,有的人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
      羊湖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错:“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
      羊湖还是一个富饶的天然“鱼库”,湖中浮游生物很多,鱼饵丰富,每到夏天,鱼群便由深水游到浅水区觅食、产卵,几乎徒手就可捞到,再加上藏人不吃鱼,这里便成了鱼类的天堂。
      羊湖周围和湖中小岛,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周围五千米海拔的山上有雪猪,草滩上偶尔会遇到野羊和狐狸。
      羊卓雍措中有大小岛屿21个,岛上生活着各种候鸟,使这里成为西藏最大的水鸟栖息地和野生禽类的乐园。
      像黄鸭、天鹅、鹭鸶、沙鸥等应有尽有。那成千上万只白色水鸟在湖面飞翔的画面,十分奇异壮观。
      据说,虔诚的佛教徒每年都要绕湖一圈,起码需要一个月左右。这等于他们到拉萨朝圣一次,这样做,至少“佛会保佑他这一年”吉祥如意。
      不过,羊卓雍措之所以被称为“圣湖”,据说主要原因是它能帮助人们寻找□□喇嘛的转世灵童。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968044/3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