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天下(穿宋)

作者:核子喵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三章周平


      周平不是什么都不记得,只是他的记忆和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他有父亲,他叫他父亲为‘爸爸’,而不是什么‘爹’。他爸爸是个民警,花了前半辈子的时间奔波在向小康生活前进的路上,家里不穷,但也请不起佣人。

      周平认新爹的事儿还是挺让他心虚的,你以为十来年的铁棍是白挨的?但后来一想,就算他爸爸知道了也不能从棺材里爬出来,谁让自己回到了千年以前,他爸爸还没出生呢?

      伤口在结痂,发痒。

      原本按照周平的脾气,早该嚷开了,可现在寄人篱下,又曾被剧痛折磨得死去活来,他那点怕难怕苦怕老爸的习性,已经被磨得差不多了。

      现在的情况比刚来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想起被扔在牢狱干草堆上和跳蚤、蛆为伴时的情景,周平就不寒而栗。他以为警校宿舍里的老鼠已经够猖狂了,但眼睁睁看着几只耗子排着队从墙上爬下来,然后合理分工地各自奔向自己的四肢和脑袋……那种被活活吃了的恐惧让胆大包天的周平一下子昏了过去。

      醒来时,周平绝望了,清晰的疼痛让他这一切都是噩梦的幻想彻底破灭。

      一路颠簸,周平一边翻着花样诅咒驾车的人,一边反复痛晕到疼醒再到痛晕的过程。

      然后他就见到了现在的爹,当时他还在想,明明脸黑,还硬要穿一身红袍,比他爸爸穿警服还不自在。

      不是攀比心理作祟,而是周平觉得自己这俩父亲差别太大。当民警那个尖嘴猴腮,只比竹竿胖一点儿,干刑警的话绝对是卧底的不二人选,只可惜他的武力值太低,大腿还没有罪犯的手臂粗,最后分配到地方派出所,以和稀泥的办公方式为主,守着个铁饭碗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反观现在这个,听照顾自己的老刘说是朝廷命官,响当当的五品大员,周平不了解他的行事做派,但看那张‘我是忠臣’的正统国字脸就知道不会容忍自己这孤魂野鬼。

      “堂堂男子汉呼天喊地的像什么模样?! ”

      一听就知道他不是在妇女顶起半边天的社会主义旗帜下长大的,周平在心里撇嘴,警校里的女学生是世界上除了男人和女人外的第三种生物,手狠心更狠,脏话假话谎话信手拈来。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比男子汉差在哪里?换句话说,男子汉为什么必须要面对高标准高要求吃更多苦受更大罪的人生?

      这是歧视啊歧视……

      闻到馒头特有的香气,下一秒门就开了,刘氏进来,念叨:“今天来客人,老爷可能不会过来,吃了药就早点睡,啊?”

      “嗯。”周平应了,心里很感激这对朴实的夫妇,受伤期间,吃饭方便都是他们帮的忙。

      安静咀嚼,听刘氏东扯一句西接一句地唠叨,她嘴里的趣事很简单,比如家里的老母鸡比前几天多生了两个蛋,谁家的秧插得最齐整,西街的豆腐又涨了一文。

      周平虽然不怎么发表评论,但很认真地在听,他努力适应这世界的生活,尽可能地收集这个没有PSP没有网络没有手枪时代的信息。

      刘氏见他乖巧,不像大户的公子哥动不动就耍脾气,就有了好感,而她的女儿早已嫁人,没人陪她说话,看愿意听她唠叨的周平是越看越顺眼,在老夫人面前干活的时候经常夸上几句,哄得周母红光满面,人看着都年轻了不少。

      周母心情好,孝子周密也不怎么摆臭脸给下属看了,找到错处顶多骂上一顿。

      城门守卫难得轻松一阵,纷纷奇怪这黑面阎王怎么转了性子。

      “莫不是看上了那家的娘儿们?”有士兵猜测。

      “去去!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是个吃脂粉的腌臜货?! ”知晓内情的人得意洋洋,“听说从远方表亲那里过继来一个儿子。”

      “难怪难怪,”那人恍然大悟,玩笑道,“只希望别是个小阎王才好。”

      随驾回京的张环耳朵尖,听说了这稀奇事,便来串门。

      周密见他手里提着酒,宽容一笑,也不计较他把人丢到自己这里就撒手不管的事儿了。

      “周平?我以为你会起个虎、龙之类的名儿。”张环年纪轻轻就立了大功,正春风得意,再加上和周密交情颇深,言语间也不客气。

      周密道:“是他自己的意思,家母也觉得不错,不求加官进爵,只要平平安安的就好。”

      “你啊……”张环摇头,一脸看不孝子的痛心疾首,“我给你一只狼崽,你要把它养成土狗不成?”

      周密深知这张环一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脾性,瞪他一眼:“这话你和雍王爷说去! ”

      张环自知失言,放在小王爷身边的侍卫,怎么能是狼子野心之辈,连忙拱手认错。

      周密知他年轻气盛,毛躁点理所当然,借机敲了他一顿酒就放过了他。

      不料到了晚辈面前,张环还是那副不知轻重的模样。

      “又在发呆?周大哥,你怎么认了个傻儿子?”

      周平把牙齿咬得咯咯直响,勉强坐起来,拒绝被人俯视的不利姿势。脸上的绷带已经拆掉,视野很是清晰,他听过这个声音,在他还是俘虏的时候审讯过他。

      “姓名,年龄,籍贯……都不知道?那性别呢?唉,还是不说话,看来他们说得没错,你真是傻子。”

      周平当时疼得连呼吸的力气都没有,更别说是出声了,结果不但被那人打上了‘傻子’的标签,还被抽了二十鞭。想起那种伤上加伤的痛苦,周平恨不得把眼前说风凉话的人扒皮拆骨涂上盐晾在阁楼上晒成人干等到腊月再沾酱吃!

      周平其实误会了张环,张环深谙兵法策略,戍边时和辽人打了不少交道,本想用侮辱激起周平的血气,以便诈出点情报,根本没想到身中数箭还差点把自己手臂砍下来的小子已经换了内芯,心志和原来比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文台,别逗他了,”周密往周平背后塞了一个靠垫,给他盖好被子,道,“今天精神看上去不错。这是你张叔父,好好看看,你还认得他吗?就是他把你从牢里放出来的。”

      周平从愤怒中惊醒,心思急转,他知道自己是靠发烧失忆才蒙混过关的,要是周密追究起来,自己招出真正身世,不得被人当作鬼怪活活烧死?

      这样一想,周平的怒火被吓得熄灭了,他故作仔细地盯了张环一阵,把那人的笑容看得僵了才摇头,道:“不认得。”

      多说多错,这是周平的民警爸爸教的,民事调解的过程中从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说得多了民警反而会不小心得罪别人,激怒心情本就不好的当事人,使事态恶化。

      周密不疑有他,当他本来就是这样沉默寡言,张环则是受俘虏口中挨打挨骂不还手的供词影响太深,当初出手救他就是因为他‘忠’的属性。

      周平也知道这一点,从周密三言两语的介绍中就感到自己这只封建势力忠犬的命运已经注定,丝毫不敢流露自己在警校里偷奸耍滑吊儿郎当的个性。他现在虽认了亲戚,有吃有住有穿,但毕竟自己还是陌生人,父子中间隔了一层,真要失去进王府的资格他恐怕就得卷铺盖走人了。那还是最好的结局,这具身体原来的主人有个在辽国当汉奸的犯罪历史,自己要是露了相定会被人当作城府深不见底的奸贼,到时候要杀要剐都由不得自己了。

      周平伤好能下地那天,正好是冬至。

      他才知道农历二十四节气对百姓的重要性,除了安排农活以外,还可以预测天气。

      “刘婶早。”

      “少爷可以下地了?早几天我就知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刘氏手里端了热水,盆沿说搭了块汗巾。

      周平暗道,“冬至大如年”这句话她反反复复说了好几遍,再记不住那就真的睡傻了。他见刘氏又是开窗又是搬凳子地忙活,自己却干站着,就说:“我自己洗罢。”

      刘氏也不拘泥:“那我去给你端早饭。”

      “家里早饭是一起吃的吗?”周平心里打着小九九,其实昨天他就可以下床了,特地在这个日子起来就是想在老夫人面前表现表现,给她老人家一个惊喜。因为他听说自己那个新爹怕老夫人被自己的病气冲撞了,不放心她过来。想到红楼梦里贾母的威风,周平觉得讨好长辈必是没有错的。

      刘氏全然不知他的想法,老实道:“老爷每天都要上城门,五更天(凌晨3点-5点)就起了。老夫人上了年纪,睡得浅,本来是要和老爷一块儿吃的,可老爷至孝,不让。”

      她说了一大堆,还是没说到重点上,周平只好又问:“奶奶吃了没?”

      “老爷走后半个时辰也就起了。”

      “现在几点……我是说,现在什么时辰了?”周平不知五更天是几点,差点说漏嘴。

      “巳正三刻(注1),不算晚。”刘氏说得很客气,其实在这个点儿已经有人开始生火造午饭了。

      周平在心里挠墙,还是很糊涂,但总算知道自己的计划泡汤了。

      刘氏见他沮丧,以为他在屋里待得闷了——这年纪的总角(注2)哪个不是满山乱跑的?

      便道:“再过一个时辰老爷约莫就要回来了,不妨问问许不许你出门。今天开了集市,寺庙香火比年节还旺,对了,开宝寺不就在新封丘门?你第一次来京,就遇到这晦气事,去庙里拜拜也好。”

      周平一听,觉得有门儿,胡乱塞了些吃的,就在屋里等着。

      不多会,刘氏又进来:“老夫人特地让我改了老爷的褙子(注3),试试看合不合身。”

      周平以为自己看错了,眼前明明是现代流行的风衣,强压下疑惑,把衣服套上。

      刘氏直夸:“说是旧的,料子还很新,想来是老爷不喜欢这样的褙子,嫌它女气就很少穿。”

      周平还是第一次穿古代的袍子,觉得新鲜,翻翻袖子又拉拉衣摆,后知后觉地发现旁边还有人看着,见刘氏双眼含笑,以为被人当成了土包子,干笑一声。

      刘氏倒没有其他想法,只觉得高兴,在这朴实妇人看来,周平挨了那份伤还没被老天爷收走就已经是万幸了,心智痴傻些也没什么——傻人有傻福嘛。

      换了一身新衣,但在头发上周平却犯了难。

      周平曾在监牢里看到过,辽人在脑袋上扎无数硬麻花般小辫的发型,心有戚戚,但同样对宋人的羊角辫敬谢不敏。实际上,他看惯了警校里的平头,忽然多出那么长的头发来很不习惯。

      周平再怎么厚脸皮也不敢扮八岁儿童扎个冲天辫。但问了刘氏才知道,古代男子长到行冠礼的年龄,才能把头发盘成发髻,然后再戴上头巾。

      最后还是刘氏利落,给他扎了个马尾了事:“乡下人干活也有这么扎的,瞧着倒也精神,老夫人应是喜欢的,只怕那些碎嘴的看到了说闲话。”

      周平才不担心那些闲言碎语,他伤才好,并不指望周密会放他出门,只要让衣食父母看顺眼了就好。

      瞧着铜镜里陌生的自己,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周平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944425/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