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五嫁

作者:韶芊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将遣出宫


      东晋太宁二年(西元324年)阴历七月,年轻有为的当朝天子司马绍率军亲征,讨伐举兵作乱的王敦。结果,朝廷大军节节胜利,不久即斩杀了叛军的先锋将领何康。王敦闻讯时,本来已患有肝病,情绪刺激当然不利于病情。难怪朝廷大军未至王敦的大本营姑执(后世之苏州),王敦就先在病床上断气了。

      虽然,王敦的养子王应秘不发丧,但纸包不住火,难免谣言纷起,导致军心日渐涣散。朝廷大军轻易攻破了姑执,也挖出了王敦的尸体,予以斩首,带回京城建康示众。

      司马绍于阴历七月二十七日(阳历九月二日)凯旋回宫。他在当天诏令大赦天下,但不放过王敦的餘党,分遣诸将去追击。在数日之内,所有叛党皆复灭。司马绍为了奖励功臣,就宣布将于中秋节之前放假三天,君臣同往京城北郊的玄武湖畔渡假。

      清晨出发之前,司马绍向封号为建安君的生母荀禾辞行。皇后庾文君也在场。

      庾文君旁观皇帝夫君拜别母亲之后,送他到母亲居住的建安殿前门口,趁机请问:“王敦之乱既然已平定,那么那叛贼去年送来的六名女子,是否也就不用留在宫中了?”

      司马绍这才记起了王敦进献美女之事,本来他早已忙忘了。此时此刻,他正要出门,无暇多想,就随口答道:“嗯,皇后说得有理,不如干脆把她们都放走算了。”

      庾文君一听即知,司马绍对那六名从未谋面的女子并无兴趣。这正合庾文君的心意。她不禁喜上眉梢,含笑回道:“是!臣妾遵旨!”

      稍后,六名分别受软禁于后宫中不同处所的美女先后得到通知,要赶快收拾行李,准备次日上午出宫。她们到这时候才听闻,王敦已垮台,亦已病殁。

      在这六名美女之中,只有宋祎曾是王敦的侍妾,另五人皆是王敦从江南民间搜刮来的标致处女。她们五人既不熟识王敦,就对他的灭亡毫无感慨,只顾庆幸恶人有恶报,而自己终于可以回家了!唯独宋祎百感交集…

      宋祎恍然忆起了此生最不忍回顾的那个冬夜,初次惨遭彪悍大叔王敦侵犯,简直痛不欲生!那一夜,年少的宋祎暗自反复诅咒王敦早死,却料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果真听到了王敦的死讯,居然并不感到快意,只觉得迷惘…

      对他,究竟是记恨还是记恩较多?宋祎茫然自问。

      已然成年的宋祎回溯往事,不得不承认:假如没能依附王敦,自己与母亲恐怕早就没命了!从永嘉元年(西元307年)算起,一连数年,各地兵荒马乱,母女俩却竟然从不曾挨饿,确实多亏跟着王敦手下兵强马壮的军队,才无论到何处都有百姓献粮。

      尤其难得的是,每当母女俩随军远行,王敦总会在早餐时派遣贴身侍卫去送一小壶马奶给她们,说是给孩子补身体。这是她们母女俩有幸获得的特殊待遇之一。另一样好处是,王敦指定给她们夜宿的营帐总在他自己的帅营附近,这样就没有将士敢趁夜间骚扰寡妇孤女。

      为了这两大恩惠,她母亲宋莲特地选在王敦有空时,带着她去叩谢。王敦面对跪着的母女俩,仅仅淡淡笑道:“孩子正在长身体,是需要多补充营养。这孩子长得很像她姑姑绿珠!本将军曾在石大人的金谷园见过绿珠,相当惊艳,只惋惜绿珠的个子稍微小了一点,大概因为是南方人吧!本将军倒想看看,如果这孩子养得好,将来能不能出落成一个比较高挑的绿珠?听说马奶有助于小孩长高呀!”

      王敦所提出的传言不虚,至少在宋祎身上应验了。发育期的宋祎在初潮来后一年之内,身量就长到了晋尺(晋朝一尺约为二十四点二公分)的六尺六寸多,相当于后世公制的一米六零,超出了母亲约莫四公分。只不过,后来宋祎连续承受丧母、失身的惨痛打击,心情未免太低落,胃口变得很差,就仅仅再长了少许,长到大概等于后世公制的一米六三就停止了。

      纵然如此,宋祎还是达到了类似北方女子的高度,况且骨架子由于来自南方的遗传而较窄,特显修长。加上她在发育期尚未结束时迁至江南,日益吸收了鱼米之乡的滋养,肤质越来越水润,肤色也越来越白净。

      随着年岁增长与心智成长,敏感的宋祎越来越怀疑:自己小时候与母亲承蒙王敦额外施恩,会不会起于王敦早有预谋,要从小培养一名可在家宴上骄傲展示的美妾?而王敦严令军中将士不碰宋氏寡妇孤女,会不会也就是为了要把祎祎的童贞留给他本人?

      宋祎私下推论至此,对王敦的憎恨就压过了感恩!然而,她始终无法完全抹煞王敦在她心目中的恩人地位,因为太清楚,假设没有王敦纵使是出于自私自利意图所给的一切,寡母孤女在乱世的遭遇只会更加不堪…

      正因为无论如何,宋祎否认不了王敦的再造之恩,所以她忍耐着王敦加诸于她的种种亲密举动。尽管她打从极为痛苦的第一次过后,一向由衷厌恶王敦的碰触,并未经由日久习惯而好转,她却想开了反正多一次少一次都终归躲不过,就不曾设法找藉口推讬,总对王敦百依百顺,让王敦浑然不觉她心怀怨怼...

      王敦在所有侍妾之中最喜爱宋祎,乃至于到了某次战场箭伤造成严重后遗症之后,听从大夫与幕僚的忠告,戒除女色,毅然遣散了侍妾们,却单独留下了宋祎。这使得宋祎暗中叫苦:为什么,自己得不到同样的自由?

      粗枝大叶的王敦并没察觉宋祎其实想走,反倒认定宋祎必然庆幸保住了安稳富裕的生活,就故意笑问:“你可知道,本将军为何把她们都遣走了,只留着你一人?”

      “祎祎不知。”宋祎小心翼翼答道。

      “因为你太美了呀!”王敦笑嘻嘻接口坦言道:“就算不敢再吃容易伤身的药物,不能碰你,留你在身边,每天瞧一瞧也开心。”

      王敦稍作停顿,又直言道:“再说,要是把你放出去,只怕你别无出路,只能卖身青楼了。”

      宋祎乍听此言,不由得讶然睁圆了原本就大的双眼。

      “你别不服气!”王敦取笑道:“你以为你能靠什么谋生?你又没学好你娘的缝纫手艺!论技能,你只会吹笛子、唱歌、跳舞而已。偏偏这年头呢,大多数人温饱都成问题,谁还要花钱请你表演啊?只有青楼会要你给大爷们助兴。”

      宋祎听王敦所言颇切实际,无可辩驳,只好默默低下了头。

      “像你这样出众的美女呀,命中注定了要给男人养,只看是许身给一个男人,或者零卖给很多男人。”王敦毫不在乎措辞太露骨,倒是越说越起劲,自鸣得意笑道:“本将军既然还养得起你,就不妨继续养着你。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往后,本将军说不定还有用得着你的时候。”

      当时,宋祎听不懂王敦打出的比方。直到王敦指使宋祎去谋害皇帝,宋祎才惊悟:原来,这就是自己可供王敦当作兵卒一样驱使的用途!

      生平首次,宋祎试图违抗王敦的命令。她柔声推辞道:“祎祎早就过了入宫的年纪了!据说,招募宫女通常规定十四到十八岁之间,而祎祎今年都二十六了。何况,大将军已从民间选出了五名良家少女,送她们五人入宫也就够了,何必要祎祎同行?祎祎不仅比她们大了八到十岁,而且跟过大将军,并非完璧,想必讨不到皇上欢心,去也是白去。”

      “不!你这话可大错特错了!”王敦摇头啐道:“你太不了解男人了!男人才不在乎你今年几岁,跟没跟过别人,只要看到你这付俏模样,就晕头转向了。本将军敢保证,那黄须儿见到你们六人,第一眼就会看中你!另外五名少女只是去陪衬你罢了。”

      不等宋祎反应,王敦就接下去哈哈笑道:“这说来还真有趣,你像你娘,脸蛋显嫩,岁数让人看不出来。永嘉元年(西元307年)你娘已经二十八了,看来却还像刚过二十岁,压根不像有个十岁的女儿。至于如今二十六岁的你呢,别说减掉八岁就是十八,即使说你十六,也绝对没人会不信!”

      宋祎听着,心底倏忽起疑:王敦怎会晓得娘的年纪?

      难道,那几年随军扎营的夜晚,娘曾在祎祎睡着以后,私会王大将军?那会不会是娘报答王大将军的方式,也藉此得到了更多优待?

      宋祎实在很不情愿相信,娘也受过王敦糟蹋!然而,她越深思,越难以排除———娘既自认必须报恩,也难免担心王大将军会等不及祎祎发育完成,就对祎祎下手,情非得已,才以自身的奉献来换取发育期女儿的平安...

      尽管宋祎开不了口向王敦求证,却可凭常理推测,实情八成如此!宋祎做出了合情合理的判断,内心对王敦压抑已久的积怨顿时暴涨,再也受不了待在王敦身旁了!听话入宫倒变成了脱离王敦的途径,宋祎就不再婉拒了。

      六名美女赴京前夕,王敦召来宋祎私谈,郑重予以警告:“你进了宫,务必要保持头脑清醒,可别对那黄须儿动了感情!你要记住,那黄须儿再宠你也没用!他早在少年时期就跟他大舅子建立了很深的交情,目前则需要仰仗他大舅子替他安内攘外,看在他大舅子份上,他决不会废后!只有你替本将军除掉了他,本将军一旦龙袍加身,马上册立你为皇后!”

      王敦本身贪权,以己度人,而断定后位必是每个女人梦寐以求,才用来利诱祎祎。殊不知,宋祎生性排斥繁文缛节,一心向往闲雲野鹤的逍遥日子,根本不认为礼法制约的皇后值得羡慕。当下宋祎不禁暗叹:尽管自幼在王大将军身边长大,王大将军却还是不了解祎祎!

      那也得归诸于自己从不对他表达任何心声,以致他无从理解吧!宋祎获知曾经痛恨的王敦已故之后,反而开始检讨自己对他一向紧闭心扉,是否错失了像绿珠姑姑对石大人那样,辅佐他改邪归正的机会?假若试过跟他深谈,会不会发觉,他只是表面上嘴坏,内在本性有心软的一面?

      宋祎这种心理有点类似一个秉性善良的女儿惊闻脾气暴躁的父亲猝逝,就不再计较昔日父亲的打骂了。由于宋祎在王将军府最后两年乃是王敦养生戒色时期,他们两人在那两年内变得几乎等同父女,怪不得宋祎的反思竟有几分像是追悼义父...

      不过,理智的宋祎不让自己再多回想从前的恩恩怨怨。毕竟,王敦已逝,往事已矣!宋祎的当务之急,是要规划出宫以后的未来。

      宋祎自知欠缺谋生能力,王敦那番嘲讽并不夸张,但她很不甘愿如同王敦所言那样沦落青楼!她绞尽脑汁,努力寻思还有没有什么赚钱糊口的办法,结果想起了看守华林东阁的黄嬷嬷曾在闲谈之间提过,朝廷有个机构叫做鼓吹署,专门负责在祭祀、典礼、宴会等隆重场合演奏乐曲,而需要雇用乐伶,男女兼收…

      凭着精湛的笛技,宋祎自信能够考得进鼓吹署。于是,她打算一出宫,就到皇城外围的鼓吹署去求职。打定主意之后,她心情放宽了一些,自然睡得很沉。

      次日早晨,宋祎和另五名曾受软禁将近一年的美女共用早餐。然后,她们各自背着行囊,同去拜别皇后庾文君。

      庾文君指派黄嬷嬷遣送这六名美女离去。于是,黄嬷嬷带领着她们六人,走过后宫的一条条廻廊以及后宫北面的华林园,预备从北掖门出宫。

      当她们一行人走近北掖门时,黄嬷嬷正要呼叫守门的侍卫们开门,却忽见门扉从外面豁然开启了!她们都顿感意外,当下傻住了。时间似乎在这一瞬间冻结...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将遣出宫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487048/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