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搞事日常

作者:景春和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我有一计



      金宝儿打听了几日,算是摸清了路子,她们这样临时雇来的杂扫丫鬟,忙完了这阵,领了工钱就打发走了,不太可能留在内院伺候公子小姐们,公子小姐们身边伺候的人,不是从小安排的就是王爷王妃指的,哪有杂扫丫鬟的份儿。

      真的不可能吗?金宝儿伸出两根手指搓了搓,暗示道:“若有这个孝敬管事的,再有小姐愿意留我,那是不是就成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没钱吧,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幸好,金宝儿不是什么英雄汉,所以半夜十分,开始在几个院中试探。

      经过两日的试探,算是让金宝儿摸清了这王府的护卫,外院巡逻够严,内院巡逻松散,以自己的身手,在内院做点什么,一点不难。

      弄谁的钱财比较好呢?金宝儿琢磨了一下,小姐们的钱财就算了,她们的钱财首饰肯定是数得清清楚楚的,但凡少了什么,很快就会发现,身边伺候的丫鬟就得被罚,金宝儿不喜欢连累别人。

      至于公子们,金宝儿试探了,这几位公子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全都是半夜不睡的主,屋里整夜有人活动,不好下手。

      人选只剩下王妃和王爷了,金宝儿决定去王爷那里搞钱,他都快不行了,身边的亲信、后院的姨娘还有孝子贤孙们,一天天徘徊个不停,这种时候是最混乱的时候,多的是人趁机敛财分家产,浑水好摸鱼,自己也去摸两条,反正摸来的鱼也是花在他的王府里面,金宝儿丝毫不觉得有什么罪过。

      又是一个半夜时分,金宝儿悄无声息的摸进了王爷的院子,虽然这里也是灯火通明的,但都集中在王爷的寝殿和院中,全去守着王爷了,别处反而没什么人。

      金宝儿靠墙行走,熟练的摸出没关死的窗户,一个侧身就进去了,如鱼入水,熟练得好像经常入室的样子。

      进入屋中,奔着最可能放银子的箱子去,果然摸到了银锭和银票,金宝儿也不贪心,抽了个一张就火速离开,功夫再高也要谨慎,不可掉以轻心。

      就在离开时,外面一队人端着菜肴过来,金宝儿手一撑就飞身藏去了廊道顶部,看着下面鱼贯而过的食物,闻着肉香,差点没流出口水来,自己好久没吃这么丰盛了,早知道多拿张银票,出府犒劳犒劳自己。

      回到住处,金宝儿轻身躺下,摸着怀里一百两的银票,寻思去哪儿破开它。

      第二日,金宝儿和一群丫鬟打扫院子,正低头干活,突然听丫鬟们兴奋了起来,一抬头,原来是那位传说中姿容绝世的二公子路过,金宝儿内心毫无波澜,这二公子确实有点姿色,但远远没到绝世的地步,不过一群小丫鬟见到他很是兴奋,待到看不到那二公子的背影了,也还在兴致勃勃的讨论。

      “二公子是我见过的最帅的男子。”

      “他连衣服,都比别人素雅端庄,要是能去公子院里,就是倒马桶我也愿意。”

      ……

      听着一群小丫头叽叽喳喳的欣赏美男,金宝儿忍不住笑了,觉得怪可爱的。

      午饭时,看着碗中的黄豆芽和一点肉沫炖的菜叶,金宝儿又想起昨晚见到的佳肴了,有鱼有虾的那叫一个丰盛,他一个快死的人吃得下吗?

      是啊,他一个快死的人,他吃得下?还是大半夜的。

      金宝儿草草填完肚子,就溜去了于嬷嬷处。

      金宝儿掏出银票递给于嬷嬷,说道“嬷嬷,这是奴婢在家时攒的积蓄和离家时变卖家当所得,如今想进院里,总得去孝敬管事们,才好行事,想麻烦嬷嬷帮奴婢换成五十两和十两的银票或银子,奴婢也好用起来。”

      她一个小丫鬟拿一百两找人兑换,没得惹人怀疑,换成于嬷嬷,人家再怎么落魄也是府里的老人,别人不会想那么多。

      于嬷嬷看着手中的一百两,有些惊讶,手里有一百两,怎么还来府里做丫鬟?

      金宝儿看出于嬷嬷的疑惑,解释道:“奴婢也是好人家的姑娘,从小读书识字,可惜父母兄弟都没了,投奔亲戚,亲戚也没了,无依无靠的,嬷嬷一直在这后院中,不知道外面那世道艰险匪盗横行,我一个无依无靠的姑娘家,即使有钱有本事,在那外面,一个不小心,钱没了,人也出事了,嬷嬷是个好人,奴婢见了就亲切,小姐也是良善的,若能来这院里,即使钱没了,奴婢也甘愿,至少晚上睡觉,不用担心被卖去那不好的地方。”

      于嬷嬷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府了,不知那外面什么样子,不禁感叹道:“世道艰难啊,你是个能干的,进了府,好好伺候小姐,小姐长大以后自然不会亏待你的。”

      金宝儿应声赞同,转了话头问道:“这进来以后,在小姐身边伺候,总会遇见别的主子,不像以前只需要埋头干活就行的,不知这院里,有多少主子,都是些什么关系?奴婢得从嬷嬷这儿了解清楚,以免以后犯了忌讳。”

      于嬷嬷觉得金宝儿考虑得周到,慢慢讲来:“这府上的主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是有些复杂,大公子与已出嫁的大小姐,是梅姨娘所生,这大小姐嫁去了北边,夫君是军中的一位统领,说是领兵数万很有实权,而大公子呢,是王爷的长子,从小长在王爷身边,颇为能干,王爷十分器重这位长子,梅姨娘有这么一双儿女,即使年老色衰不得宠了,王妃也得敬她三分。”

      “说到王妃,其实现在的王妃是继王妃,先王妃生下二小姐和二公子没几年就去了,二小姐年幼失母,长大了却很能干,小小年纪便能协理王府,府内府外提起这位二小姐,那都是夸不完的话,但提起这位二公子,那就是遗憾感慨了,二公子容貌气质琴棋书画那都是绝佳的,可惜身体不好,不然他是嫡子,比庶兄更有继位的可能。

      现在的王妃,出自清河世家,只得了三公子一子,平时里对三公子的学业很是严格,连先生都是京城里特意请来的,听说是教过皇子的。除了这几位主子,府里还有位三小姐,与她母亲兰姨娘一样泼辣,不是好惹的主,见到了离远些,再就是我们小姐了,是王府四小姐,也是王爷最小的女儿,可惜年幼失母,王爷很难想起这个女儿来,以至于我们小姐住在这小院里,冷冷清清,还没府里管事的风光,我一个老婆子,也帮不了小姐什么。”

      没想到这王府人员关系还挺复杂,金宝儿淡定的听完,问了一句:“王爷还没立世子吗?”

      于嬷嬷叹了口气:“这立不立世子的,于我们小姐也没影响,只盼着王爷走了,王妃能宽厚些,为小姐多备点嫁妆,我们小姐嫁人后也好过一些。”

      “听这话,我们小姐可是已经许了人家?”金宝儿有些惊讶,小姑娘才十二岁啊,怎么这么早就定了人家。

      于嬷嬷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解释道:“早年间,王爷进京,路上出了些事,是一位富商拿出传家宝药救了王爷,王爷为了答谢救命之恩,就把我们小姐许给了人家。”

      金宝儿听得皱眉,忍不住抱怨:“这平日里想不起我们小姐来,要报恩就想起来了,偌大的王府,拿什么报恩不是报恩,非得许女儿,小姐才几岁啊就许了出去,真是没娘的孩子,爹不疼。”

      若是平时,于嬷嬷肯定会制止身边人抱怨王爷王妃的,但对于自家小姐这婚事,她是打心底的不满,也就随金宝儿抱怨去了,反正这院里也没别人。

      看着窗外摘野花玩的小姐,金宝儿计上心头,劝嬷嬷道:“这小姐的前程,咱还是得自己争取,盼着嫡母心疼,太过不切实际,还是找亲爹比较实在。”

      于嬷嬷听得一头雾水,金宝儿细细说来:“这王爷缠绵病榻这么久,外面都在传王爷不行了,连府外的人都有所耳闻,世子未立,公子们明争暗斗的,王爷见此未必开心,小姐只是一个小孩子,此时一心一意担忧父亲,王爷必然欣慰动容,奴婢建议,小姐该去王爷床前,好好的哭一场,以表自己担忧父亲的心,以后王爷要是好起来,想起自己的幼女,一点疼爱就能让府里的人上赶着讨好我们小姐,王爷若是好不起来了,他病榻上担忧小姐一句,小姐以后也能借此说道说道,总有个脸面。”

      于嬷嬷明白了金宝儿的想法,但摇了摇头,说道:“王爷病重之后,谁也不见,都是身边的李管事传话,还有太医院出来的高太医,一再强调,不能打扰王爷静养,王妃也发了话,所有请安皆免,不可扰到王爷清净,连几位公子,也是几天才能见王爷一面,我们小姐,连王爷的院子都进不去。”

      昨晚才去过王爷院子的金宝儿笑了,“这要进去,一点不难,嬷嬷不用担心,我们小姐年幼,听见外面的风言风语,担忧父亲,跑了进去,谁能忍心责罚?”

      忽悠完于嬷嬷,金宝儿走向赵静言,见她在玩蒲公英,问道:“小姐喜欢哪些花草?不如我们都种上。”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329386/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