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少恨

作者:我见春风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小黄门


      小黄门

      小黄门以前原本是跟着师父在太极殿伺候先皇的,后来因为师父嫌弃他笨手笨脚,点了更加机灵的师弟,就将他打发了。
      后来因缘巧合之下,他辗转到静妃宫里做活儿。

      再之后,齐国打来了,先皇为了安抚齐国,于是恢复了原本是齐国公主静妃娘娘皇后的身份,很快就搬去了许久没有人居住的未央宫里。
      然后先皇染疾,皇后娘娘日夜侍奉,小黄门跟在娘娘身边,于是这才时隔多年有了再见师父一面的机会。

      然而不幸的是,先皇很快就病死了。
      在皇后娘娘的坚持下,看在新帝一片孝心,成全了师父和师弟跟随先皇生死侍奉的忠心。

      小黄门本来是进宫抛去了原本的名字,被师父赐名小忠,后来师父又将双喜这个名字给了师弟,于是小黄门就没了名字,只能在宫里浑浑噩噩的混着口吃食。
      被提拔到静妃宫里伺候,机缘巧合之下才有了新名字,叫长宁。

      从此以后,长宁就是他的名字。

      长宁伺候皇后娘娘已经有八年了,渐渐的也从一个小黄门变成了如今已经是太后娘娘的身边老人,所以他算是在未央宫里有几分薄面。

      例如为进宫向太后娘娘问安的贵人们引路这种差事,就牢牢的握在他的手里,任凭太后身边最得意的大宫女岩芯也越不过他去。

      自从先皇暴毙,先皇后宫的妃嫔们在先皇殡天的七天之后都殉葬了,现在后宫里最尊贵也是唯一的女主人,就是如今的太后娘娘。曾经的齐国胡华公主。

      长宁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除了新皇身边的内侍长福,宫里的内侍没有再比他地位更高的了。

      新皇登基却中宫空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此前太后为了帮助建安王争夺皇位,一直空着建安王的正妻之位给新皇娶元国的公主作为争夺皇位的砝码,然而,元国的嫡出公主却反而嫁给了兰陵王。太后谋划不成,建安王也心灰意冷,索性建安王妃的位置一直空悬。

      然而,先皇暴毙,兰陵王征战在外,建安王侥幸捡到皇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当初被各家嫌弃的药罐子如今是炙手可热的新皇。嫁进皇家就不是随时守寡的区区建安王妃,而是母仪天下的辰国皇后。即便有个万一,辰国先例在前,日后未必不能凭借皇后的地位把持整个辰国。

      建安王能够轻易取得皇位,身为辰国三大世家之一的南侯氏居功甚伟。因此缘故,南侯氏对于辰国皇后之位颇有想法。

      太甲之女出现的第二天,南侯氏二夫人就急冲冲的进宫去拜见太后。
      南侯氏二房夫人前来拜见太后,自然是希望新皇纳自己的女儿作为新皇后。
      要知道这一次新皇能够顺利登基,南侯氏出力不少。

      如今新皇以日代月,守孝三年,尚且没有皇后,是时候立皇后,加强南侯氏与新皇的关系。
      但是南侯氏大房的夫人是宗室公主,而且,南侯氏大房是站在兰陵王东君青云那边的,所以并不能说整个南侯氏都鼎力支持新皇。
      而且太后与南侯氏大房夫人以前有过龌蹉。

      这导致虽然南侯氏为新皇出力不少,但是太后并不全然信任南侯氏,也不认为南侯氏二夫人能够代表整个南侯氏。

      而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岩芯,则是向太后进言不如聘齐国公主为新皇的皇后,历代辰国皇帝都是娶他国公主作为皇后的,这是辰国代代联姻的传统。

      比如先皇就是接连聘了齐国公主和元国公主作为皇后。

      太后叹息说道:我亦是如此想的,可惜我母国的公主向来珍惜。太后说,我父皇只有三个女儿,而我哥哥这一代不缺皇子,却只有两位公主,除了长公主已经嫁人,只有一个八岁的小女儿。

      说着顿了一顿,若非皇儿身体不争气,其实聘我侄女儿当皇后倒也是亲上加亲的好主意。

      辰国的新皇,是个病秧子,自从他登基之后,整个太极殿都泡在药罐子里,几乎都要被药味泡透了。

      太极殿门口的老南侯大人还没有进门,远远的就闻到了一股古怪的苦涩药味。

      在重重帷幕之后,榻上躺着辰国的新君,东君中云。

      老南侯大人进殿,首先就询问了皇帝的身体,然后两人探讨了一下医学和药学,之后才慢慢的引到关于皇帝该成家的话题。

      老南侯大人先说自己目前年老体弱,好在家里还有儿孙照顾....
      又说道,陛下的年纪,该是成家的时候了。
      如今辰国已经缓过气来,该办一场喜事....

      殿中沉默片刻,虚弱的青年声音问道:姨公看来,那家女儿可堪为后?

      老南侯大人心中早有准备,他开口说道:辰国历代先君贯是聘以齐国元国公主为皇后,然而辰国遭此大难过后,为安定民心,安抚民意,这两国的公主就成了烫手山芋,如今是万万不能在占据我国的皇后位置。

      老南侯大人意有所指。“如今够资格作为我辰国皇后的,只有在京中几大世家中寻找淑女聘以为后。”

      帷幕之后的新皇沉默半响,缓缓点点头:那依姨公的意思,哪家的淑女可堪为后?

      老南侯大人开口一一列举:公仪氏有淑女雅,是为公仪氏嫡贵女,身份贵重不亚于一国公主。

      新帝说道:既然已经请封为贵嫡女,位比世子,可承接家业,想来公仪氏未必是愿意嫁出此女的。

      贵嫡女是朝廷赐封,有正经的三品诰命,公仪氏是千年世家,家族中的贵嫡女有继承家业的权利和堪比家族继承人的地位,论起来确实不比一国公主逊色。

      老南侯大人说道:那么还有子都氏嫡女,今年十八岁,姿容不俗,娴熟弓马...

      新皇微微一笑:此女活泼可爱,明艳大方,曾放言:骑马当骑追云驹,嫁人该嫁兰陵王。

      老南侯大人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老臣家中当有一女,正值豆蔻年华,陛下以为如何?

      新皇沉默一瞬,幽幽一叹:辰国遭此大难,多亏南侯氏鼎力支持,才使得我辰国逃过这才灭国之灾,功在社稷....

      老南侯大人抖着老胳膊老腿谢恩:微臣不敢居功,全仰仗先皇知人善用...

      新皇不顾南侯大人谦虚,摇头说:虽然是太甲打退外敌,然而如果没有姨公举荐,父皇也得不到如此救国良臣...
      只是....

      老南侯善解人意的问:莫非是太甲有什么叫陛下为难?

      新皇拿起一张奏章,说道:太甲上书请求为他的女儿太以氏请封贵嫡女。

      太甲的女儿?老南侯不明所以:老臣记得太甲如今尚且没有爵位如何请封贵嫡女?

      新帝点头,苦恼的说道:太甲之功,力挽狂难救国救民是我辰国的大功臣。而且太甲是辰国开国功臣太以氏后裔,如今也恢复了原本被剥夺的姓氏,只是暂且没有封爵,虽然他请封贵嫡女,不合规矩。可他毕竟功在社稷,如果朕夺情不许,又恐怕功臣寒心,毕竟请封贵嫡女往小了说也不过是选择女儿作为继承家业的继承人的太以家事而已。

      说着将手里的奏章递给内侍,授意内侍送去给老南候大人看看。

      老南侯大人想了想,翻看了内侍递给他的奏章,恍然道:老臣记得太甲可是有儿子的,他家儿子和女儿也不过相差两岁,女儿也才十五岁左右,尚且不是看出贤愚的年纪,为何舍弃儿子选择女儿作为继承人?
      老南侯大人并没有意外太甲突然冒出来的一个女儿,或者说自从太甲之女被太成引进府承认了太甲之女的身份那天黄昏,当天晚上辰国京都所有的世家连这位太甲之女的相貌都一清二楚了。太甲冒出来了一个女儿,他们只是怀疑太甲突然出现的女儿是有什么目的。或许意在辰国皇后之位,不然这位太甲之女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皇帝守孝之后即将立后的时候出现。

      可是,老南侯大人拿着太甲请封贵嫡女的奏章又不敢确信,这位太甲之女莫非真的是巧合?只是太甲属意的继承人?
      世人选择女儿,大多是没有儿子又不愿意家业旁落,所以才会选择贵嫡女。例如辰国历代将军世家梁家,这一代是女儿继承家业,上一代甚至是媳妇撑起家族,也有男人都战死沙场的缘故。

      皇帝神色颇为无奈,苦笑一声:也不知太甲为何如此心急请封女儿,昨日才听闻这位太以小姐回京今天太甲请封的奏章就送进宫了,听说太甲连贵嫡女专用的金鸾轿都打好了,就等着朕准奏。

      老南侯对皇帝说:既然太甲的请封不合规矩,老臣愿意走一趟为陛下推拒了太甲的请封。
      顺便打探一下太甲的目的。

      新帝咳了两声:太甲与姨公有举荐之恩,此时就有劳姨公操持了。

      小黄门长宁在太极殿宫门口撞见老南侯氏出来,于是很快就回到未央宫给太后报信,说南侯氏请皇帝聘南侯氏家的女儿为皇后。

      太后冷笑一声,她就知道南侯氏绝不会放过皇后的宝座,所幸她早有准备,前脚南侯氏离开皇宫,后脚太后就下旨在清鸣山举办赏花宴,令京中世家女眷并在京六品官位以上人家的女眷都来参加。

      老南候大人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战功显赫的将军,他知道兵贵神速,于是一出宫就去了太甲所在的军营。

      太甲治兵严厉,军令如山,哪怕是尊贵如一国太尉的老南侯大人在进入军营的时候也只能下车等候斥候传令,才能步行进入军营。
      太尉本执掌一个兵权,按理来说可以在军营长驱直入,可是太甲所在的军队,并不认人,只认军令。

      老南侯大人在军营门外等了一柱香的功夫,就来了一位小将前来接引太尉。
      老南侯一见不是太甲亲自迎接他,心里颇为不快,沉着脸色问道:太甲大人可是有要事在身?本官冒昧前来,是否打扰了太甲大人?

      小将是太甲的亲卫,一听就知道太甲大人这是得罪了当朝太尉,连忙解释:太甲大人正在练兵,正在当口脱不开身,万望太尉大人恕罪。

      练兵?老南侯大人疑问:练兵是什么要紧事?怎么就脱不开身?莫非是不想来见老夫吧。

      亲兵苦笑:太甲大人确实是脱不开身。
      又解释道:今早太甲大人带着女儿来了军营,想着给自家女儿露两手,那里知道那位小姐看着兴起,赞美太甲大人用兵如神。说是什么:太甲,你的兵还算不错,只怕连我也要避其锋芒。这位小姐的话实在不知轻重,把整个军营里的将军给惹怒了。

      老南侯点点头:太甲身边的将士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就这样被一个女娃娃随意点评,一并相较,确实很得罪这些将军们。仗着太甲之女的身份,也太得罪人了。
      亲兵苦着脸继续说道:太甲大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热闹不嫌事大,索性给了那位小姐一队人马和军营里的将军们各自率兵交锋,一决高下。

      太尉听到这里,倒是有些好奇了:竞有这么回,?所以太甲脱不开身是为了护着女儿?

      亲兵点头又摇了摇头:那毕竟是太甲大人的女儿,将军们原本只是想着给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娃娃一个小小教训。可是...

      可是什么?老南侯听得兴起,他还从来没有听过这等将军和女娃娃打仗的事情,很少惊奇。

      亲兵两眼放光:小姐不愧是太甲大人的女儿,精通兵法擅长指挥阵法,就两军交战而言,比军营里上过战场的将军们也毫不逊色。眼看着就要赢了将军。

      说着,远处传来欢呼声,大叫着,赢了!赢了!
      还有不可置信的疑问:她居然真的赢了?

      亲兵显然听到了结果,不自觉的加快步伐,想要一探究竟,就连老南侯都十分好奇。
      还不等老南侯走到演练场,欢呼声就停了,很快军营里安静了下来。亲兵猜测,大约是太甲大人下令了,令行禁止。不久演练场里的士兵就一队一队的退出来了。

      老南侯大人进入演兵场的时候,已经没有士兵,只能看到一队将军在演兵场上跑圈圈。
      而太甲站在高台之上,身边还有一个粉红衣裳的少女坐在围墙上晃着脚丫子,笑着说些什么。
      大约就是太甲的女儿了。

      太甲虽然傲慢,但是对于这位对他有举荐之恩的老南侯还是很敬重,看到老南侯大人前来,连忙走下高台去迎接,远远就抱拳行礼:太甲有失远迎,望太尉大人恕罪。

      老南侯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索性不曾计较,于是笑道:太甲大人客气。老夫冒昧前来,没想到看了一出好戏,只是好奇,这场交战是否是令媛取胜?

      太甲听到老南侯询问,一脸得意掩不住的谦虚:小女侥幸取胜。

      老南侯抬头,看着坐在高台上张望的少女说道:虎父无犬女,太甲是后继有人了。

      太甲嘿嘿笑了两声:还算能干。
      一边回身招手,叫女儿下来见人。
      粉衣少女得到父亲的示意,双手一撑,直接就从高台跳了下来,老南侯看着轻飘飘的落地身姿矫健跑过来的少女笑道:太甲,你这个女儿武功也不俗啊!

      太甲引见女儿说道:太乙,这是辰国的太尉大人。

      太乙张望了一眼,有些乏生生的抱拳问礼:民女太乙拜见太尉大人。

      老南侯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少女,神色有些羞乏怕生,行为举止也并不懂什么礼节。长相不算磕碜但是平平无奇,只是眼睛十分明亮,看着与太甲有些相似。
      老南侯温声与这位太甲之女打招呼:我与你父亲同朝为官,你叫我一声伯伯也使得。

      太乙乖乖叫了一声伯伯,就不再说话。

      老南侯笑着与太甲说道:你这个女儿像你。

      太甲谦虚的打了个哈哈。心里却说,睁眼说瞎话,明明别人都说像她娘。又疑惑,太尉这尊大神今天来找他是什么事?

      老南侯继续恭维道:本事也像你,怪不得你请封女儿做贵嫡女。不过,老夫记得太甲你还有一位公子。
      听到老南侯说起请封继承人的事情,一旁的太乙眼睛一亮。

      太甲点头:是,我还有一个儿子。目前在太学读书。
      太甲一边和太尉说话,一边将老南侯引到中军大帐,上茶看坐。

      老南侯也没有想到,太甲的女儿毫不避讳的跟进中军大帐,他本来想要和太甲说一说请封贵嫡女的事情,如此就有些不便了。
      不过...
      老南侯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陛下接到了你的请封奏章,老夫记得令媛昨日才回京,为何今日就请封贵嫡女?

      太甲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说道:不瞒大人,在下本来一直就有这个打算,只是以前太乙没有回家,如今回来了,正好就请封一下。

      老南候微微眯眼视问:为何之前没有回来?正月里令尊寿辰的时候,老夫还曾还上门贺寿,未曾见过令媛。

      太甲随口说道:之前局势不明,为了安全就将太乙放在商丘,我爹寿辰的时候,天气还冷,路上不好行走,所以就没有叫太乙回来,这天气暖和了,路上好走一些,才叫她回家来。
      一番话颇为慈父心肠,因为怕天寒地冻路不好走,所以连亲爹寿辰都舍不得让女儿遭罪回家,简直就是溺爱女儿的地步了。
      老南侯一路察言观色,也看得出来,太甲确实是很疼爱女儿,别说之前没有礼节的坐在高台上,就是在中军大帐中行动自如神色自若,这位太甲之女受宠程度不言而喻。
      老南侯点点头:不过请封贵嫡女毕竟事关重大,太甲你府上还有一位公子,就此定下继承人,是不是过于仓促?

      太甲莫名一怔,请封继承人?他不就是请封了个贵嫡女吗?
      老南侯看出太甲一头雾水的样子,恍然大悟原来太甲并不知道请封贵嫡女就是请封继承人了:莫非大人不知道贵嫡女相当于世子?

      太甲摇头:我是真不知道,只是看着公仪家有个贵嫡女,想着我太甲的女儿也不能差吧,所以就为太乙请封。

      老南侯神色不明,试探问道:所以太甲大人还没有下定决心请封继承人?

      太甲正想要点头,却恍若察觉一道不善的眼光盯着他,转头一看,太乙脸色黑沉。仿佛只要太甲反悔,她就会当场和自己老爹翻脸。

      太甲只得对老南侯打哈哈笑道:这个么,我回去和家里夫人商量再说。

      老南侯本来以为太甲回当场和他否认请封一事,本来就打算完成皇帝委托了,谁知道太甲这位女儿居然对太甲影响这么大,叫太甲不敢当场改口。
      他转头看了粉衣少女一眼,再笑着对太甲说道:没事也不着急,请封继承人本来就是家族大事,是该和家族商量着来才好。

      话已至此,老夫还有事,先告辞了。说着,老南侯达到目的起身告辞。

      太甲也起身相送。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037017/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