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真招生,从不骗婚[修仙]

作者:森森的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三章


      傍晚,嘉平侯苏永臻外出归来。

      明禧院的婆子探头探脑地守在二门内的回廊下,远远瞥见苏侯爷朝着东角门走去,便明白侯爷这是往外书房去了,她高高兴兴地搓了搓手,连忙转身回明禧院报信。

      侯爷今日回府后,没有直接往姨娘们居住的西小跨院去消遣,正院的夫人知道了,自然舒心。她这个报信之人,即便不能得点儿奖赏,也不会被主子迁怒冷待。

      与明禧院粗使婆子的眉舒目展不同,西小跨院那边派来张望的小丫头则失望地跺了跺脚,慢吞吞地转身离开,同样去禀报消息了。

      不提侯府后院这些小小的争风吃醋,只说嘉平侯回到书房后,简单地洗漱一番后,便独自一人坐在书桌长案后沉思起来。

      今日早朝,一向颇得圣意的吏部尚书被圣上斥责了几句,原因是三品以上官员的政务考课过程太过敷衍,使得一些才德平庸之人钻了空子,尸位素餐,窃据高位。

      可是,大启朝廷上下对于官员的考课标准与相关流程,多年来已成为惯例,吏部也只是按章办事而已。

      陛下这突如其来的怒气,让一些人莫名其妙,也让朝堂上的心思玲珑之人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随后,都察院的御史大夫裴玄出列,在御前上奏弹劾了钺省总督赵长宁,纠察控诉其贪腐、渎职、昏聩和蒙蔽圣听等几项罪名。

      陛下的面色当时就冷沉了下来,当庭责令大理寺和刑部监察司核实裴玄的上奏弹劾内容,若是罪名属实,依照圣上表现出来的愤慨失望,那位颇受先帝信任的钺省总督,绝对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那么,裴玄的弹劾奏折会弄虚作假、夸大其词吗?

      和这位裴都察御史同朝为官的嘉平侯暗自摇头,朝堂上下,谁人不知裴御史的严谨稳重,运筹帷幄。

      自从他掌管御史都察院以来,政务上就没有出过一次差错,每次弹劾纠察都是有的放矢,证据确凿。

      有了裴玄,大启朝的衮衮诸公犹如戴上了紧箍咒,说话做事都小心收敛了几分,生怕被裴玄的都察院抓住把柄和小辫子。

      当然,还是会有人想要把这个紧箍咒摘下去的,可是裴玄此人,年过而立,无妻无子,为人端肃方正,足智多谋,似乎根本找不到什么弱点。

      勋贵们私下里一起喝酒的时候,曾有人偷偷笑言,若是真的有什么人能把裴玄搞下去,非御座之上的天子莫属。

      因为裴玄这家伙,除了热衷于监察百官之外,最喜欢诤谏天子,规劝君上,他时常板着一张俊脸,坦然无畏地气得皇帝陛下郁闷异常,或是暴跳如雷。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从来没有被圣上厌烦斥责过,还官运亨通,深受重用,是新帝心中真正的肱股之臣,左膀右臂。

      书房中的嘉平侯想到裴玄的简在帝心,圣眷深厚,心情颇酸地抿了抿嘴角,皱着眉头继续琢磨早朝之事。

      “先是斥责官吏考课制度,紧接着又要调查钺省的地方执政大员,陛下和裴玄配合着出招,这是要开始清算旧账了?”

      他提笔在宣纸上慢慢写下了几行字,上面有五位考课成绩优异的官员姓名,还有钺省总督的籍贯、师承以及他的家族姻亲背景关系。

      “都是掺和了先帝晚年储位之争的官员啊。”

      嘉平侯目光微闪,若有所悟。

      他突然意识到,已经坐稳了龙椅的陛下早就准备好了镣铐枷锁,不会再给当初站错队的官员和勋贵世家们留情面了,今早被弹劾的钺省总督,就是第一个被开刀之人。

      “然后呢?我嘉平侯府也在陛下清算厌弃的名单上吧?”

      苏永臻晦涩的目光渐渐变得惊惶,继而冷凝沉重,一丝悔意悄悄浮现,却稍纵即逝。

      若是当初,他没有接受先帝大皇子的暗中示好,没有鬼迷心窍地想要立下从龙之功,是不是……今日的一切就会不同了?

      若是拒绝了先帝大皇子的拉拢,他就不会冷漠甚至纵容府中之人欺辱宋氏,就不会和武威伯府起冲突。

      反而,嘉平侯府会因为姻亲的关系,暗中搭上三皇子的关系网,成为今上登基前的心腹之臣。

      甚至于,侯府会因为宋氏母女的存在,成为武威伯救驾之功的绝对受益者,会得到当今天子的信任和好感。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新贵们排挤到权力场的边缘,每日兢兢战战地维持着嘉平侯府的没落声望。

      “摇摇欲坠和一飞冲天,竟然只有一步之遥,唉……”

      嘉平侯稍稍放纵自己追忆了一会儿过去,幻想了片刻另外一种选择会带来的荣耀,然后,他便立刻压下了心中的各种侥幸,以及不甘和软弱,逼着自己重新冷静下来。

      “曾经做出的选择已经更改不了了,但是,一步错,不等于步步错。

      当今之计,是想办法消除嘉平侯府在陛下心中的恶感,平稳度过这段新旧交替的敏感时期。”

      嘉平侯苏永臻默默看着纸上的字迹,钺省总督赵长宁是先帝的老臣,之前,一直是比较忠心的保皇派。

      不过,自从赵长宁疼爱的小孙女成为先帝大皇子的侧妃后,那位老臣的政治立场就渐渐偏移了。

      明面上,他仍然对先帝马首是瞻,忠心耿耿,私下里,赵长宁却开始帮助大皇子一系了。

      赵长宁拉拢地方上的中下层官吏,大肆收敛民脂民膏,纵容地方豪强欺压平民百姓,截留钺省赋税,甚至弄虚作假帮大皇子伪造政绩。

      那些事情做得隐秘,若不是嘉平侯投效了先帝大皇子的阵营,知晓了一些秘密,还真看不出,那位赵老大人能弄出这么多欺上瞒下的手段。

      可是,苏永臻之前有多佩服赵长宁的手段,如今就有多忌惮上疏弹劾赵长宁的御史裴玄。

      “都察御史裴玄,呵,好一个刚正不阿、足智多谋的御史大夫,竟然真的查出了赵长宁的罪证。

      他既然能够查到赵长宁,那么早晚也能把嘉平侯府拖进来,这个裴玄啊,真是碍眼之极,碍眼之极!”

      当初他暗中支持先帝大皇子争储位的时候,裴玄就多次打乱了嘉平侯一系的安排,如今,裴玄效忠的先帝三皇子登基称帝,他更是成为了朝堂上一柄锋利雪亮的长剑,让人既敬畏又嫉恨。

      今天早朝之前,嘉平侯心中还存着一些侥幸,觉得自己支持先帝大皇子一脉的投机行为,有可能被遮掩过去。

      毕竟一直以来,双方的接触都是在暗地里进行的,就连他冷待武威伯府出身的原配妻子,也是顶着宠妾灭妻、私德有亏的名头,并不会让人怀疑联想到皇位纷争上。

      可是,此刻的嘉平侯不敢赌那一丝侥幸了,都察院裴玄既然能够查到赵长宁的身上,那就迟早能够发现,嘉平侯府和先帝大皇子之间的往来和约定。

      到了那时候,就是侯府的彻底没落之日了……

      “嘉平侯府数代传承,不能毁在我这个不肖子孙苏永臻的手上……苏语嫣,这个女儿必须高嫁,唯有皇家……”

      长叹一口气,嘉平侯把桌上写满字迹的纸张送到烛火旁,沉默地注视着火焰将白纸黑字吞噬,最后化为灰烬。

      “来人。”

      “侯爷,奴婢在。”

      “去通知夫人那边,我今晚在明禧院用晚膳。”

      “是,侯爷,奴婢这就去。”

      脚步声渐远,嘉平侯苏永臻推开书房紧闭的大门,迎着夜风负手站立了片刻,一旁伺候的丫鬟取来薄披风,细心地帮嘉平侯系上。

      “梧桐院那边,今天如何?”

      “侯爷,梧桐院今日一切如常,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大姑娘上午接见了几名外面商铺的管事娘子,又把白姑派出去处理京郊庄子上的事情。

      下午的时候,大姑娘找府里的女先生学了一会儿乐器,和二姑娘斗了几句嘴,后来,就一直呆在梧桐院内没有出来了。”

      “夫人那边没有找大姑娘?”

      “据奴婢所知,夫人今天没有和大姑娘见面,明禧院也没有派人到梧桐院传话。”

      嘉平侯颔首,没有再多询问什么,他目光沉沉地望着夜色下的雕梁画栋,静默了半晌,才大步流星地朝着灯火通明的明禧院而去。

      苏永臻迈进明禧院的大门,绕过影壁,就碰到了闻讯迎出来的妻子冯氏,他上前一步握住对方的手,嘴角含着温和的笑意。

      “怎么出来了,已经入秋了,晚风凉,你要照顾好自己。”

      冯氏温柔一笑,微微低头,眼角眉梢全是甜蜜。

      这些年,洛京城里总有流言说,嘉平侯当初宠妾灭妻,纵容妾侍女仆逼死原配正妻,是个在内宅拎不清的糊涂人。

      可是,若让冯氏说句心里话,她的夫君绝对是尊重爱护妻子的翩翩君子。

      自从她嫁进来之后,嘉平侯从来不曾插手后宅内务,偏袒娇美爱妾,而且,他每个月留宿在明禧院的日子也非常多,根本不存在宠妾灭妻、枉顾正妻脸面的荒唐行为。

      至于那位宋氏为什么会郁郁而终?

      冯氏深信,过往的悲剧中,肯定是有着外人不知道的隐情的,绝对不是传言中说的那样。说不定,就是宋氏福薄,担不起这样的好姻缘,而武威伯又爱女心切,胡搅蛮缠。

      嘉平侯瞧着冯氏脸上的信任和柔情,心中熨帖。

      迎娶这个继妻,一是因为当时的冯家刚刚从外省迁居到洛京城内,对许多事情都了解得不够透彻;

      二则是,冯家是书香门第,在文官中挺有人脉和声望的。

      当时的嘉平侯府为了向先帝大皇子投诚,已经得罪了武威伯和他身后的军中势力,非常需要和文官势力拉近关系。

      “夫人,今天过得可好。”

      夫妻二人携手走进厅堂,嘉平侯接过冯氏亲手端来的温茶,关心询问。

      “劳夫君费心了,妾身今日安好,府上也一切安泰顺遂。

      上午的时候,一直忙于处理府务,下半晌儿,妾身一直在琢磨夫君昨晚的交代,仔细掂量着咱们大姑娘的事呢。”

      嘉平侯今晚过来的目的,就是要询问苏语嫣的婚事,听到冯氏主动提起,便顺着她的话做出一副重视关切的神态。

      “夫人这里有合适的人选了?”

      冯氏未语先笑,她扬了扬手,先将室内的一众丫鬟仆妇打发了出去,只留下大丫鬟梅香在一旁伺候。

      “夫君,按理说,咱们侯府的嫡长女就是嫁进皇家做正妃,也是够身份的。

      不过,那样尊贵的身份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大,况且皇室规矩繁复严谨,咱们府上大姑娘的性格,嗯,比较张扬活泼,如果嫁去了皇室,大概要感到拘束的。

      夫君您昨晚又特意叮嘱妾身,说是希望大姑娘能嫁个简单人家,夫妻和美,互相体谅。

      所以,妾身今日思量来思量去,最后在身边王嬷嬷的提醒下,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是哪家的儿郎能得到夫人看重?”

      “夫君,你觉得妾身哥哥家的澜之怎么样?”

      “是舅兄家的二公子啊。”

      这个人选让嘉平侯沉吟了一下:“澜之今年十七了吧?那孩子还没定亲?”

      冯氏摇了摇头,她凑近嘉平侯身侧,低声细细介绍冯澜之的情况,她并没有一个劲儿地说自家子侄的好话,而是十分中肯地分析了这桩姻缘的利弊。

      冯澜之目前只是一名普通的世家子弟,未来没有爵位要继承,身上也没有功名,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俊俏的模样和温和的性格了。

      按理说,这绝对不是侯府嫡长女的议亲人选,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和私心,嘉平侯欣然接受了冯氏的提议。

      “既然如此,夫人你找时间和舅兄他们通一通气,若是冯家也有意和我们苏家亲上加亲,咱们就安排一对小儿女在定亲前见上一面。”

      在大启朝,年轻男女的婚事安排,虽然还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矩,但是,在正式议亲之前,一些自诩开明慈和的长辈,还是会找个巧妙的借口,安排年轻人见上一面的。

      得了嘉平侯的同意,冯氏自然连声应好。

      她虽然私下里嫌弃苏语嫣的性情脾气,以及她在北境边塞多年的成长经历,但是同样十分清楚,这门婚事若成了,绝对是苏语嫣低嫁了。

      生怕夜长梦多,半途生变,冯氏眼波流转,笑吟吟地提议道:

      “夫君,妾身兄嫂那里肯定是万分愿意的,不提我们大姑娘的身份和嫁妆,就是她本人的品貌才华,绝对是万里挑一的千金佳人,哪有不答应亲事的道理?

      这样吧,下个月初八,是祈福还愿的良辰吉日,妾身想邀请娘家嫂嫂去京郊的上云寺拜一拜,顺便赏一赏上云山附近的丹枫碧潭,飒爽秋景。

      到时候,让咱们的大姑娘和澜之‘碰巧’见上一面,如何?”

      嘉平侯喝了一口茶,温声说道:“一切都有劳夫人安排了。”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233631/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