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作者:苏剧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三章


      江水东流。

      诸葛亮坐在临江的石凳上,喝自己带过来的酒。

      冬日难得的暖天,连江风也似乎褪去了刺骨的寒意。

      他在那里,畅想着自己的将来。会为主上鞠躬一生,还是会陪同妻子引退江湖。无论哪种,他似乎都已做好了准备。他想的翩翩然,几乎忘了他还处在战争之中。

      却偏有人不识好歹来打扰他。

      “诸葛先生,这么巧?”周瑜笑着在不远处停住,却没半点巧的惊喜。

      “都督找我何事?”他波澜不兴,端着酒杯,凝视着江面出神。

      那人却走过来,贴着他坐下。温暖的身躯让他有片刻的不适应。他想朝旁边让让,却发现让无可让。

      他看向那人。那人秀丽的脸庞,精致漂亮的五官,被他看的仔仔细细。

      明明似女子的一张脸,他却感觉不出半点女子之气。或许是他眼中的沧桑,抑或是身上不可拂去的浓重的血腥。

      “是在想我长得宛如女子?”平静的提问,却隐藏着内在的怒气。

      他听出来了,却老老实实地点头。羽扇轻摇,悠闲的很。

      周瑜冷哼一声,兀自拿过他放在地上的酒壶,仰头喝了一大口。

      “果然好酒。哪来的?”

      “自家酿的。”他幽幽地看向遥远的江的那头,想起某个春日的清晨妻子轻笑的容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他低喃,毫不在意某人诧异和突然沉默的目光。

      很奇怪的,最近他总是想起自己的妻子。某个瞬间,她就会浮现在他的面前,任他低低的唤,静静的想。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成亲的那晚,他在心中暗暗的发誓。

      时光流逝,他和他就只坐在石凳上,各想各的心事。

      +++

      听到诸葛亮念那首桃夭时,周瑜就觉得有什么抓住了他的心脏,痛苦的窒息。时间长的几乎将泪水逼出来。

      浓重的悲哀莫名地席卷全身。他知道他念的是他的妻子。

      那个传说中与他一样聪慧的女子,俨然他的良师益友。

      他知道自己不该的,不该去嫉妒,不该去痛苦,可他控制不住自己。那些感情好像有了自己的灵魂,渐脱离他而存在,他消除不了它们。

      日落的时候他们才一同回去。

      阳光一旦隐去,天气就陡然阴寒起来。他们都不禁瑟缩起来,然后相顾一笑。果然只有他们才会在这种天气出来对江缅怀。

      后来,他们搭着肩。周瑜清楚的记得是自己先搂住他的。哆嗦的身体互相传递着仅有的温度。

      诸葛亮没有拒绝,也许是太冷的缘故,也许觉得这并没有什么。

      他却不知,俯在他肩头几乎要贴到他脸颊上的男子,是用怎样绝望而哭泣的心情走完那段路的。

      到了营口,可以看见光亮的地方,周瑜放下手,抬头看自己的营帐:“那诸葛先生我就先回去了,您也早点休息。”

      先行离去的红色身影在他瞳孔中渐渐染上黑色的气息,他忽然想到第一次见的那晚,也是一样的红衣。真真正正的意气风发。

      只是为什么这次竟像覆盖着浓重的挥不开的悲哀似的。

      周瑜,可是有什么心事?

      +++

      他们再次聚在一起讨论策略的时候,周瑜却屡屡失神。不是看着什么发呆,而是什么都不看的就突然的沉默不言,黑色的眸子迷茫的看着空气中的某一点。

      那眼神,竟是从未见过的如同婴儿般的脆弱与惘然。

      现在,又是这样。

      诸葛亮叹口气,放下手中的书册,头疼地看向面前的人。

      “都督?”他试着喊,那人却无动于衷。

      “周都督?”他提高声音,却收效甚微。

      “公瑾!”那人的字突然就从他的舌尖溢出,他错愕不已。

      不是他们没熟到可以互称字的地步,只是之前一直习惯用公事的语气称呼。如今这突如其来的改变,他自己都措手不及。

      奇特的,那人就转过眼来,茫然若失的表情:“在叫我么?”精致秀丽的脸上,水样的眸子困惑无助地看着他。

      那样的表情,他竟有些心疼。

      “公瑾最近可是有什么烦扰?”他循循善诱。

      闭上眼再睁开,那些脆弱的表情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代替的是锐利的冰冷的眸光。

      “不用先生费心,瑜自会解决。”

      诸葛亮低头翻书册。客气生疏的语言,他还以为他已将他当作朋友。

      被中断的策略重新提了起来,直到有人进来点亮壁烛,这才惊觉不知不觉间竟这么久了。

      诸葛亮拜别而去,在帐外舒展着身体。坐了半天,竟也有些累了。

      回到帐中,在烛光下对着羽扇发呆。周瑜那茫然的表情不时纠结着他的心绪,导致他都有点心神不宁了。

      该是什么样的事,才使得他露出那样的神情来?

      吃过饭,早早就上床睡了。那人的表情他也懒得去深究,只要不误了战事就好。

      这一觉却睡的很不安稳。错杂的画面不时从脑海中划过,各种各样的莫名其妙的事情。

      恐惧,悲哀,绝望,无助。

      他紧皱着眉头,小声地□□,小声地哭泣。

      迷糊中却有什么冰凉的覆在他的唇上。冰凉的,却柔软。

      他不由得去迎合,微张开口,让一直在他唇上徘徊的东西滑进他的口腔内。他伸出舌头与它嬉戏,贪婪的吸吮。

      覆在他唇上的力道却蓦然大了起来。他的嘴唇被压迫着,碍着牙齿,生疼。他听到另一个人的呼吸。

      伸到他口中的物体同时肆虐地扫着他的口腔。他张大口,想要呼吸。却让它更加深入,几乎要抵着他的喉咙。

      他快要窒息。

      头脑愈发的昏沉,却在昏睡的前一秒,他被放开。

      他最后记得的,就是那人轻柔地舔去他不受控制滑下嘴角的唾液。

      羞耻而□□。

      +++

      他们再见面时,却是神色无常的淡漠有礼。

      周瑜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造十万枝箭,他却笑笑,羽扇轻摇,不知是自信还是自负:

      “三日即可。”

      他说得淡定而不可反驳。

      坐在上位的男人却难平内心愤怒之气。似染了火的眸子狠狠的看着他,后者却装作不经意地转过头去。

      男人握紧椅子的扶手,才可抑制自己上前将那人狠狠咬醒的冲动。

      你明明就知道是我。

      周瑜不甘心地瞪着诸葛亮有些僵直的侧面。

      你为何不拒绝?

      他张口想质问,却被那人快速的打断:“都督,若无其他的事,亮先告辞。”

      他冷笑,却也不再开口。

      他的意思他懂。只当一场梦,梦醒后,了无痕。

      三天内,周瑜不曾见过诸葛亮。他看着他立的军令状,止不住地冷笑。一纸生死言,那人竟视同儿戏。

      直到三日后,江面忽起大雾。

      他站在高处,看着隐约的船只,忽然就料到了那人的意图。原来,原来他竟是早就算好的。

      他浑身颤抖,竟似承受不住那雾气。身后的陆议想上前,却最终沉默着止住脚步。

      诸葛孔明,你欺我太狠!

      雾气散去后,诸葛亮带着整整十万的箭枝回到自己的营地。

      中军帐内,周瑜面无表情地坐着。脸色苍白,眼神空洞。

      诸葛亮低身进来回禀:“都督尽可查点,十万枝箭已经备好。”

      对面人却不说话,只是阴沉着看他。在那目光的压抑下,诸葛亮却固执地不抬头。

      片刻,周瑜冷笑一声,将军令状扔到他脚下:“诸葛孔明,你果然够狠。”

      “却是都督逼人在先。”他看了一眼,慢慢说道。

      听得此话,周瑜冷笑声不止,说出的话明显的带着讽刺:

      “我本道你是个谦恭温和的人,却原来也如此狡诈奸猾!”

      话音狠狠落地,他看那人如何反应,却见那人不再开口,保持着沉默。

      他看着他,目光毫不留情。尖锐的能深入到你内心。

      气氛一时有些压抑。他不停地控制着体内升起的怒气,呼吸急促,可他对面的人能却依旧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态。

      到最后他竟有种类似委屈的感情涌了上来。

      良久,周瑜低声道:“孔明,为何你对自己也是如此之狠。”

      他听到那人呼吸重了起来,看到他低垂的眼睫被什么濡湿。他的心忽然就平静继而温柔起来。

      他伸手想去搂他,隔着几步远的距离,他却终究碰不到他。

      周瑜深切而痛苦地看着面前的人。掉落的水珠愈来愈多,他却不敢去帮他擦。然后他看见他蠕动着嘴唇,细细小小的声音传了出来。他努力去听,却立刻苍白了脸。

      那是一个女子的名字。

      月英……

      诸葛亮的结发妻子。

      他又在想他的妻子。但到底他是真的想她,还是只是将她作为借口来逃避他要面对的问题?

      呵呵呵呵呵。

      周瑜仰头凄厉地笑。诸葛孔明,你这个混蛋!!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94479/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