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备忘录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野菜也风雅


      谁家野菜饭炊香,正是江南寒食。试问春光今几许,犹有三分之一。
      试寻野菜炊春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鄙人作为食肉动物,爱吃的蔬菜不多,而其中大多竟都是野菜。
      虎踞龙盘,钟灵毓秀,自晋人衣冠南渡,南京便以一种极其婉约风雅的姿态在浩瀚史书里浮浮沉沉。
      又过了许多年,当历史课本从冗长璀璨的古代史,翻到风雨飘摇血泪纵横的近代史,最终定格在道阻且长充满未知的现当代史,南京,也从古都成为沦陷区最终变为小透明的废都;经过历次人口迁徙,南京人的特性也从书卷风流缱绻旖旎转为“没心没肺、朴素憨厚、大大咧咧、土的掉渣”的大萝卜……(我真是个热爱自黑的人哪)
      既然土的彻底,精致繁琐的三套鸭、松鼠桂鱼自然就与南京无缘,而路边水中间的野菜,则以口味独到、经济实惠成为餐桌上的首选。
      南京其实号称八野之乡,“八野”共分“水八鲜”和“旱八鲜”两类。其中“水八鲜”指的是:菱、藕、茭瓜、茭儿菜、慈菇、芡实(鸡头米)、荸荠和水芹等。“旱八鲜”指的是:荠菜、芦蒿、马兰头、枸杞头、苜蓿头、马齿苋、鹅儿肠和香椿头等(王涌坚地方志专家) 。
      限于篇幅,便不一一列举,只以菊花脑、马兰头、母鸡头、芦蒿等常见的为例,讲下个人的感受。
      菊花脑,度娘有百科,总之菊花脑的特色就是,苦而沁香。不过度娘百科里提到菊花脑蛋汤用鸡蛋一说,本人表示强烈抗议,应用鸭蛋更为适宜,因为鸭蛋比起鸡蛋性凉清补。另,与大多数蔬菜一样,菊花脑越嫩越好。
      马兰头,并不算南京特有,但食用最广应还是在南京无疑。口感虽也是清苦,但与菊花脑略有差异,我的感觉是菊花脑比马兰头的烹制要更为清淡。马兰头,可以用沸水焯一下加入酱麻油等调味品凉拌(也可以加入炸花生),也可以清炒或者炒香干。
      母鸡头,学名为黄花苜蓿,上海苏州人叫它秧草或草头,比起南京萝卜们,显然就雅致许多。这种野菜的做法我只尝过两种,一种是清炒,秘诀在于翻炒的时间要快,火要大,否则菜会老,失去口感,还要加些白酒,口味则更加醇厚;一种是加入豆腐烧汤,看似淡而无味,其实鲜美异常。
      重中之重则是芦蒿,芦蒿与菊叶同属菊科,不过食用部位则大不相同。菊花脑食叶,而芦蒿取其茎。药用价值、营养价值与前面几种类似,去火明目清肝,对三高人群尤有疗效。有个江中小岛,名为八卦洲(在河之洲),是最大的芦蒿养殖基地,广大南京中小学生一般都去哪里春游过摘芦蒿,可见芦蒿在南京地位之高,名声之盛……芦蒿可以清炒,可以加入香干或肉丝炒,总之还是以凸显其本味为佳。
      以上野菜各大菜场有售,食用季节各饭店亦有相应菜品。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723803/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