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笼

作者:Heisenberg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局外人


      武馆的训练结束,任肆杯一行回到辽府时,见门口停着一台官轿,几个轿夫坐在马扎上歇息。那轿子的帘布是玄紫色的,绣以吉祥腾云,轿顶四角垂下流苏,轿身雕有精微的烟霞仙鹤图。轿中空空如也,不知来拜访的是什么人物。
      “一、二、三、四、五……”任肆杯数着轿夫的人数,“嚯,这轿子的品级可不低呀。”
      长庚把手放在任肆杯肩头。他的个子窜得很快,现在已经快长到任肆杯的下巴了。“任大哥,我们不进去,好不好?”
      任肆杯停下脚步,回望长庚。“怎么了?”
      “那轿子……是东宫内十二监的。”
      “内十二监?”霍鸣蹙眉,“他们怎么会突然来这儿?”
      其实长庚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但是他不愿说出来。
      任肆杯把手覆在长庚的手背上,轻拍了几下。“长庚,别担心。”
      任肆杯留了心眼,从偏门进府,绕过正堂。一路上,他都挑偏僻的廊径走,为的是避开从宫中来的使者。将霍鸣和长庚送回他们所住的别院后,任肆杯准备去找辽公子。长庚本要同去,但被他阻止了。
      “你们先去用早膳,食盒留在屋内了。我去问问辽公子这是怎么回事,”任肆杯说完,不待长庚回复,掉头便走,似乎很是着急。
      长庚愣愣地站着,霍鸣在他身后问:“你不吃饭吗?”
      长庚在软席上长跪下来,将筷子夹在指间,却久久不动。最后,他放下碗筷,语气坚定地说:“霍鸣,我不能让内侍抓到我,我得离开这里。”
      霍鸣正在嚼麻糍,口齿不清地说:“你怎么确定他们就一定是来抓你的?”
      “你听到前日的钟声了,父皇驾崩,每个皇子都得参加葬典。”
      “你不愿回宫去吗?”霍鸣一时无法理解长庚的想法,“父亲去世,儿子守孝,不是须尽的伦常之事吗?”
      长庚摇摇头。“虽然那是我的父皇,但是我一年也见不了他几次面。钟声响起的时候,我听见有人在哭,但是我却哭不出来。我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会哭,他们明明都不知道父皇长什么样……”
      “你是说,你不想回宫出殡吗?”
      “不,我不是不想去出殡,我只是不想回宫罢了。”长庚知道一时是没有办法让霍鸣理解自己了。
      “可是,如果不回宫,他们派人来抓你怎么办?你能躲到哪里去呢?”
      长庚摇了摇头。“什么地方都好,只要不是皇宫。”
      “你为什么这么讨厌那里?”
      “如果你从小在那里长大,你也会这么想的。”
      霍鸣沉默不语,他能明白一些。
      “我十四岁的时候,偷逃出了霍府,”他说。
      长庚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朋友,霍鸣则在犹豫是否要继续说下去。
      “为什么?”长庚追问道,这件事勾起了他的兴趣,让他一时忘记了宫中的使者。
      霍鸣叹了口气。“因为族中的长辈一直逼我学枪,我一气之下撅断了枪杆,自己偷偷跑出去了。”
      “你跑去了哪里?”
      “没有跑多远。我走得太急,什么都没有带,还好那时是九月,天气还不冷。我在旅馆的马厩里藏了一夜,第二天就被府中的看护找到了。”
      “那你父亲责罚你了吗?”
      “罚了。”霍鸣搓了搓鼻尖,这是他的小动作。每当他想笑,却不想让别人看见时,就会这样挡住自己上翘的嘴角。“我扎了一晚上的马步,还帮家仆把宗祠打扫了一遍,所有灵位都拿抹布擦净,被罚一周不许出门。”
      长庚说:“我也被少师罚过,在宗祠跪了一宿。真不知道为什么长辈们都喜欢拿宗祠来惩罚我们。”
      “我也不知道,”霍鸣说,“但是自从那一次逃家之后,我就再也没做过类似的事情。因为父亲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直逼我练枪了。”
      长庚点了点头,耐心地聆听着。
      “现在想来……他们那样逼我练枪,是因为想让我继承霍家的家主之位。我好面子,不愿服输,族中子弟没有人的枪法能胜过我,所以长辈们都认为我会成为下一任家主。但是好枪法不是一个好家主的必需之物……”霍鸣摩挲起掌心的伤口,“我有时候在想,霍家的没落,说不定正是因为他们过于在乎枪术的强劲,而忽视了别的什么。”
      “别的什么?”
      “我还没有想好,我正在找。但那肯定是我父亲没有的东西。”
      “如果你没有找到,还会当霍家的家主吗?”
      霍鸣苦笑道:“会呀,这不是我可以决定的事情。”
      “这就像我不想当皇子,却不得不当一样,”长庚若有所思地说,“但我想,我比起大哥二哥还有三哥他们来说还是要幸运许多。至少我还可以偷偷跑出宫,但他们却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
      “那……如果这些人要带你回宫……你还能出来吗?”
      “我不知道……”长庚的声音低了下去,“也许再也出不来了罢。”
      霍鸣拍了拍长庚的臂膀。“没关系,等我当上霍家家主,立了军功,就可以进到朝廷里,去皇宫找你了。”
      长庚想到霍鸣在迷宫似的皇宫里四处乱窜,呼喊自己名字的场景,不由地笑出了声。
      霍鸣一头雾水地看着长庚。“怎么?你不信我的话?”
      “没有,”长庚怕霍鸣问自己刚才在笑什么,便转移了话题,“要立下军功的话,得做什么大事吗?”
      “当然是打败蛮子,砍下人头,按功行赏。”
      “砍人头?”长庚鼻子一皱,“一定要杀死别人吗?”
      “一个蛮子的头,值五两银子呢,”霍鸣见长庚一脸不信,又加了一句,“我祖父告诉我的。”
      “你祖父参加过战争?”
      “参加过,他曾是千夫长,在燕将军手下任职,后来负伤了,才解甲归田。”
      “燕将军?是涯远关的那个燕将军吗?”
      “除了他,还能有谁?”霍鸣说。
      “他与你的祖父是同代人……”长庚算道,“那他现在也该有花甲之龄了。还能继续守在边关,真是了不得的人物。”
      霍鸣蹙眉道:“祖父说,燕将军年轻时习惯冲锋陷阵,身上落了不少伤,也不知道他还能在关隘驻守多久。”
      “说起来,也不知道边关那边的战况如何了。一直都没有消息传回来,应该是没有什么异情罢……”
      “涯远关离这里很远,军情一时半会儿是传不回来的。”霍鸣忽然迟疑道:“但太子他们走了也有三个多月了……军营的急脚递,按说不该这么慢……”
      长庚正要说话,屋外却忽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他走到门前,取下门闩,把门拉开。待看清门外的景象后,他胸中欣快的心情荡然无存。
      门外站着一个内侍,相貌约四十上下。他身穿靛蓝仙鹤蟒袍,头戴六梁进贤冠,胸襟别以兕形的玉绶带。他身后跪着一排人,辽公子与任肆杯也在其中,他们都是一副凝重的面色。内侍瞥了一眼长庚,展开手中的鹅黄圣旨,高声道:“十四皇子梁长庚,接旨——”
      长庚心里一沉,双膝跪倒在地,道:“儿臣接旨。”
      “皇天眷命,统驭万方。圣宸山陵猝崩,临诏皓告天下,传帝位于二皇子梁崇岳。依循祖制,令皇族子孙缟素以入宗星观,守孝廿日,以尽伦常礼义。今新帝昭令十四皇子诣阙,并行戴孝披麻之事。敕命,嘉裕元年正月十七。”
      长庚抬起双手,从未觉得胳膊这么沉重过。“长庚领旨。”
      内侍将圣旨递给长庚,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道:“十四皇子,您在宫外可玩太久了,再待下去,宫中有人要责备您了。”
      长庚抬起头,刚要说话,但内侍却后退一步,将拂尘搭在肘弯间,漠然地对身后的随从说:“话已送到,该回宫了。”
      辽公子打开袖袍,引内侍一行向府门而去。家仆们也尾随其后。原本被挤得满满当当的小院一下空了许多,只剩下任肆杯和霍鸣站在神色滞然的长庚身旁。
      长庚打开圣旨,将其中的文字又仔细看了一遍。没有错,上面的确写的是二皇子登基。
      “任大哥,”长庚猛地抬起头,“这上头说——”
      任肆杯扬起手阻止了长庚接下去的话,对他点了点头。
      “可我大哥……我是说,太子……”
      “方才有那使者一行在旁,辽公子没有与我多言,”任肆杯眉头紧蹙,“宫中必是出了什么事,才会临时撤换储君。”
      “可这上面写着,是父皇驾崩前将二哥立为……”长庚忽然顿住了。难道那诏书是伪造的?难道这一切都是二哥在幕后安排好了的?
      长庚不愿继续想下去,但这个猜测既已成型,便再也无法拔除。大哥还在边关与蛮子鏖战,等他得知这个消息,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到时一切木已成舟,他能否顺利回京抢回帝位,仍是难测。
      “二哥怎么会这么做……”长庚难以置信地喃喃道,“他怎么会……”
      “长庚,”任肆杯把手放在长庚肩头,“先别慌,等我去和辽公子谈谈,看下一步该如何走。”
      长庚拂掉任肆杯的手,后退了一步。“任大哥,你一直都知道这些,是不是?”
      任肆杯沉默不语。
      “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相信我?为什么就不能和我谈这些?是因为我还没到弱冠的年纪吗?”长庚抬高了声音,“但我是个皇子啊!我不应该知道这些事情吗?你们一直把我蒙在鼓里,让我活在天下太平的美梦里!”
      “长庚,我只是还没想好该什么时候告诉你。”
      “可我们不是一起经历了那些事情吗?我和你一起经历了那些,至少应该知道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你消失那么久,我一直不敢去想你可能已经死了……但你又忽然出现,活的好好的。你不愿说是谁救了你,为什么在深夜来找辽公子,我也不敢去问……能见到你活着回来,我就已经知足了。”长庚把圣旨丢到一边,背对着任肆杯,深吸了一口气,语气颓丧地说:“我想学好武术,这样下次就可以换我来保护你,可在你眼里,我始终都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你什么都不会告诉我……就像我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局外人。”
      长庚慢慢地向庭院外走去。霍鸣捡起圣旨,看了任肆杯一眼。任肆杯仍站在那里,没有来追,望向他们的目光流露出担忧和愧怍。
      霍鸣小跑着向长庚追了过去。

      “长庚走了吗?”
      “走了,半个时辰前走的。”
      “你没去送他?”
      “他生我气了,我不敢去送。”
      辽公子一笑。“是气你瞒着他这些事罢。”
      “我会告诉他这些事的,只是时机还没到,那个太监来得也太突然了。”
      辽公子拿纸扇敲了敲自己的额头。“不,谁都没有错,只能说那个孩子太聪明了。”
      “是啊,”任肆杯叹了口气,“他一听到梁崇岳继位,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梁崇岳埋的线太深,若不是你追到‘刀’的堂口,我和姊姊可能要再过半个月才能查出来。”辽公子用茶盖撇去茶叶的浮沫。“重鼓那边有什么消息?”
      “那个叫刑鸦的服毒自杀了,另一个叫霜寒的在吞药前被重鼓锁住了喉咙,捡了条命回来。但他嘴巴太硬,站笼关了两天都没憋出一句话。”
      “他们不是还有一人,作案时露了脸,衙门那边正在追查么?”
      “你是说那个长得像佛陀的人?”任肆杯忆起在衙门口看到的通缉告示,“多日没消息,那人多半是潜逃出城了。”
      辽公子将茶递到嘴边,却久久不酌。虽然已经找到梁崇岳与“刀”勾结,刺杀朝中太子一党的线索,但如今他已登基,各类典仪也都在筹办中。朝中虽有轻微的异议,但拥立太子的主心骨柳伉已为刺客所杀,诸臣看在眼里,为了自保,也不会公然表露反对之意。此外,辽公子的姊姊,皇太后喻氏仍因巫盅案被软禁于椒宫,分明是梁崇岳把她当作了人质,警告辽公子不要轻举妄动。
      现在唯一的变数,便是远在边关的太子梁少崧了。他有最合理的继位资格,如果他能安然回京,振臂一呼,获得群臣拥护,他们一党尚能与梁崇岳斗一斗。
      辽公子将茶盏放下,轻言道:“你的伤如何了?”
      “还是那样,”任肆杯撇嘴道,“看来只有根除‘刀’种下的毒,才能完全恢复。”
      “让重鼓审讯时当心点,别把那人治死了,他是我们唯一能摸到‘刀’本部的线索。”
      “比起操心这毒,我更担心长庚。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不让他回宫?”
      辽公子一挑眉毛。“你担心梁崇岳会在宫里暗中下手?”
      “他有九成九的几率会这么做。”
      “你应该知道,现在我们自保尚且不暇,已经没什么理由去保护那个孩子了。”
      任肆杯的语气冷了下来。“是啊,我就是最不喜欢你这一点。”
      “如果你是我,也会这么想的。”
      “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在京城一待就是二十年,而是找个好山好水的封地,自己去快活逍遥。”
      辽公子攥着茶盖的手起了青筋。“可惜……我们谁也不是,我还是辽公子,而你……是石羚子的徒弟。”
      “很快就不是了,”任肆杯交叉双臂,“等到下一个惊蛰,我就要回隐机山去了。”
      “但两个月内,京城的局势就会大定,”辽公子将茶杯轻轻盖上,“只要两个月,你就能看见命数的结局。”
      “我不信这些虚妄之事,”任肆杯从软席上站起身来,“一句话,你不派人去救长庚,我自己去救。”
      辽公子嘲弄地一笑。“救?你现在功力还不到一成,莫不是在说笑。”
      “要你多事。”任肆杯从眼角看了一眼辽公子,推开屋门,走了出去。
      辽公子默默盯着几案那头的茶杯。他的客人一口都没有喝,茶水还在冒热气。
      他猛地抄起茶杯,将茶水向外一泼。
      茶水溅了满地,几滴残液溅到了墙上的挂轴。
      挂轴中,一只秃鹫耸脖立于枯杈上,翻着硕大的白眼,紧盯石下的一枚小虫。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局外人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729180/2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