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戈

作者:泊岩j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27 章


      觥筹交错,景传志和客人满面红光。绕梁三日的欢声笑语在深沉的夜,分外撩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舍生忘死的英雄,尽情狂欢吧!
      高进和景颜手牵着手,肩并着肩,紧紧依偎,漫无目的地走在柔情似水的夜,只为在即将分离的前夕,彼此陪伴多一些时间。
      青春是美好的,如果在美好的青春拥有一段两情相悦的爱情,那滋味一定清新得令人陶醉,像清风拂面、雨涤尘埃般。
      风像顽童,调皮地撩起景颜鬓角的几缕秀发,把玩;景颜太在意身边的心上人了,以致于浑然不觉。同样专注于心上人的高进注意到了;他停下脚步,顺着她的脸颊,从风的手中夺下了属于他的秀发。
      景颜深情款款地和凝望她的高进对视,莞尔一笑。
      在景颜的提议下,他们来到了城隍庙旁的九曲桥——高进这些日子过得艰险,景颜希望他走完九曲十八弯的九曲桥,以后的人生路能顺顺当当的。
      风停了,九曲桥下的一汪浅水像一面镜子。碧绿的睡莲迷迷瞪瞪地睡着了,甜甜地做着相思的美梦,不管不顾金鱼的引逗。
      “我跟大哥说了,让你做他的警卫。”景颜轻声地说。
      高进握紧了她的手,轻轻地点了点头。
      紫金山,茂密植被的掩盖下,一支约八千人的部队正秘密训练。他们是从国军二十万部队挑选的精英,随着训练强度的不断加大,其中的一些人会被淘汰,最终组成约四千人的王牌部队——国军特种宪兵旅。这是国民政府倾全国之力打造的全德械部队,是中国最高首脑才有权调动的精锐之师!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我将和诸位一起完成由我制定的训练科目。”景腾拿着一个铁皮卷成的锥形简易喇叭,威风凛凛地对着队伍说,“大家应该听说了,德国特种战专家暂时来不了,先由我决定你们的训练方法。我是你们的总教官。”
      景腾走过一个个排头兵,看着一个个肃立的士兵——有些他认识,像原第312团的部下和第314团的残兵等。
      “我改进了我军的一些训练方法,有些没有改动,但加大了强度。”景腾接着说,“优胜劣汰,你们中的人,有人会被淘汰。这里没有人情可讲,不管你是谁,做的不好,我都会挥泪斩马谡让他去该去的地方。下面我宣布一下每天的训练时间和内容:上午,身负四十斤的重物跑五千米;倒挂金钩三百次;往返穿越三十米的铁丝网三百次。下午,步枪枪头吊一块青砖平举、保持姿势两小时;打靶一小时;倒功、散打、硬气功各三十分钟。晚上,负重四十斤从紫金山的山麓穿越到山顶;要求不能破坏植被,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悄无声息地行进。”
      一些士兵开始了窃窃私语,抱怨训练科目的繁重。
      “安静。你们以为我刚才说的这几条是训练的全部内容吗?”景腾加大了音量说,“不!这只是每天固定的训练科目。我还要给你们找条大河武装泅渡;长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有人游到一半受不了,同伴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帮助,帮不了只能看天意啦!训练会死人,这是必然的,不用大惊小怪。此外,你们每七天有一次负重六十斤越野五十里的训练,每三十天一次不带粮食的野外生存训练;以上两项要求你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辨别看到的哪些植物可以吃、用什么方法捕获动物等。因为没有后勤保障,也不能点火防止暴露自己,所以要学会活剥生吞那些能吃的动植物。其实这不算什么,一旦饿了,谁管得了那么多?有人认为野外生存训练是出去玩,那你错了;你们需要带上规定基数的枪支弹药和生存用品,同时执行上级安排的突围与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穿越沼泽密林等任务,并避免毒蛇和豺狼虎豹等意外因素带来的伤害。要把演练当成实战,这会让你们在面对真正的战争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诸位是从领袖各嫡系部队挑来的精英,是天之骄子,我会用非人的方法磨练你们;你们现在有的,只是作为一个特种兵的基础,而特种兵最该具备的不怕死的精神、超常的忍耐力和在险恶的环境下自我求生和进攻的综合能力,你们有没有?让我们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找出答案吧。其他武器的运用,像手枪、步枪、掷弹筒和火箭筒等陆军中的大部分装备的使用方法,你们都要掌握。如果有人觉得这跟你想象的不一样,完成不了,或不需要做这么多,请立即离开。”
      “听说你的军衔是上校,巧了我也是。我叫杨绎,第87师推荐来的。”站在队伍前面的一个士兵说,“我是听说接受德国人的训练才来的。既然德国教官没来,我们平级,我为什么听你的?”
      “不管你以前做什么、在哪个部队?陈长官让我全权负责,我自然责无旁贷;如果你不服,可以离开,但我会在训练一栏写上你是逃兵。”景腾说。
      杨绎笑了笑,说:“有关系就是不一样啊!你比我年轻,还能管着我。”
      “你在讽刺我的职位是靠关系得来的吗?”景腾笑着说,“我相信上峰让我负责诸位训练的决定是正确的。‘关系’一说,可能有些地方的确有之,但我向你保证,特种宪兵旅绝对没有!”
      “这样吧,当着弟兄们的面,我们比试一下如何?”杨绎依然不服气。
      “可以。”景腾爽快地答,“比什么?”
      杨绎竖起手中的捷克zb26,答:“拆枪就不必了,小儿科。装弹射击吧。”
      “好。”景腾点头答。
      两个士兵在离他们约200米的地方安置了五个人形射击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所有的人都期待着接下来的好戏。
      杨绎右手持枪,快速卸下枪上的弹匣扔在了地上,倏的摸出腰间的新弹匣装上,左手一拉枪机,听到子弹上膛声,突突突,一梭子弹打了出去。五个射击靶前后摇晃。
      一个士兵跑过去数靶:五个靶子全部命中。
      杨绎娴熟的技艺赢得了士兵阵阵欢呼呐喊;他得意地看着景腾,等待他接下来的表现。
      景腾接过杨绎的枪,左手掏出新弹匣猛顶枪械上的弹匣卡榫,弹匣松动,新弹匣向前一挤,松动的弹匣向前掉下,新弹匣装入枪槽,双腿弯曲形成战斗姿势,一气呵成对五个射击靶完成了点射。
      从更换弹匣到完成射击,景腾整个的动作行云流水;和对手不同,他不仅单手完成了换弹匣,而且是在枪膛还有二三发子弹时换的——像景腾这样的老兵,对手射击后有没有在枪里留有子弹,听得出来。枪里有子弹,省去了拉枪机、子弹上膛的时间。用机枪快速完成点射,也比扫射难很多。能进特种宪兵旅的都是老兵,景腾和杨绎的较量谁强谁弱,大家一目了然。
      “长官,厉害了。”景飞发自内心地为大哥喝彩,却没有在众多的陌生面孔前表明他和景腾的关系。
      杨绎不说话,目光流露出对景腾的欣赏;过了片刻,他对景腾行了个庄重的军礼。
      “还走吗?”景腾问。
      杨绎愣了一下。
      “每组三十人,分散训练。”景腾看着他说,“立刻归队。”
      “是!”杨绎行军礼,大声答。
      1933年,德国特种战专家勃罗姆来华参与了对国军特种宪兵旅的训练;经过其更加严苛的锻炼和选拔,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具有特种作战意义的特种部队正式成立。
      1934年,国民政府阅兵典礼;特种宪兵旅以优良的兵员素质、威武雄壮的身姿和全德械武器装备震撼出场,惊艳了全世界!川岛美惠子在发给华东派遣军的情报中写道:中国宪兵现身金陵,战斗力极其强大!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726653/2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