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相声的他俩呀——不正经的相声教科书

作者:柒未来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附件资料]扇子规矩&扇子论剧本


      找了半天,发现涵盖“相声三大件”最多的,就是“扇子论”这个本子了。这段目测是改编了关于“醒木”的单口和扇子的介绍,集合一下整出来的。
      里面有介绍醒目(木)扇子的名称和一些用途。虽说那是一段“单口相声”,但是其实它并不符合单口“说一个笑话”的结构框架,其实更像是个科普讲座似的。(估计是因为是长篇单口中的一小段所以压根没多少包袱)
      后来笔者才在《大话刘罗锅》的本子里翻到这一段,但写文的时候没找到现本所以就又抓了个跑腿小妹帮我扒本录入了。(什么?作者我在干嘛?吃西瓜啊!)感谢小昱妹子的听写和紫苑的字源考证修订。劳动辛勤,手动比心感谢。
      -----------
      【相声-扇子规矩】于世德等整理版本

      甲:现在的事儿,有时候得打破常规。
      乙:对!
      甲:过去的规矩也太多。
      乙:那时候专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
      甲:就拿扇扇子来说吧,也有一套说法。
      乙:都怎么说法?
      甲: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扇肩。
      乙:什么叫“文胸”啊?
      甲:过去念书的文人扇扇子都扇胸口,搁在这儿(把折扇打开竖在胸口前边),扇面都是名人字画,舍不得扇,用脑袋找扇子,(低头在扇子上摆)就这样。
      乙:这倒是省扇面儿。
      甲:就是有点累脖子。
      乙:好嘛!“武肚’哪?
      甲:练武的扇肚子,使的是桑皮纸的大扇子,一说话都是瓮声瓮气的(一边扇肚子一边说):“二哥,这两天练了吗?”“没有,天儿太热。你练了吗?”“我练来着,昨天没留神,踩死俩马!”
      乙:啊?
      甲:俩□□(音马)。
      乙:俩□□呀?“僧道领”哪?
      甲:出家人和尚老道都扇领子,因为和尚穿的叫衲头,特别厚,不容易进风,所以扇领子(左手揪领口,右手扇,边扇边说)“师兄,近来佛事忙吗?”“够忙的,前天晚上去‘放焰口’,到哪儿人家没让进去。”
      乙:怎么?
      甲:“本家儿老太太还没死哪!”
      乙:是不让进去!“书口”是什么意思?
      甲:说书的扇嘴。说得工夫一大了,嘴里有白沫子,嘴里热。
      乙:“役袖”哪?
      甲:过去当“跟班儿”的,跟着官儿出去,天热得给老爷打扇,一边给老爷扇着,张着袖口自己也凉快凉快。
      乙:最后这句“媒扇肩”哪?
      甲:过去当媒婆的都是扇肩膀,她可不使咱们这折扇儿。
      乙:使什么?
      甲:蒲扇、芭蕉扇,一边扇一边说,有扇子岔着对方精神,她好想词儿,什么好听说什么。
      乙:您给学学。
      甲:(右手拿扇扇左肩,这扇边说)“哟,大嫂子,要说您这少爷可得娶媳妇啦,今年也老大不小的啦,再不结婚可就要‘绝户’啦!”
      乙:多大呀?
      甲:“六岁啦!”
      乙:啊?
      甲:“在我们那儿有个姑娘,长得别提有多好啦,真正是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不笑不说话,一笑俩酒涡儿,最近烫的飞机头。”
      乙:真漂亮。
      甲:“就是没鼻子!”
      乙:嗐!

      ------------------
      【单口相声-扇子论剧本】郭德纲先生版本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播种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鸡也不叫了,狗也不咬了。紧打家伙当不了唱,烧热的锅台当不了炕,紧锣密鼓当中,咱们这喜剧茶馆儿啊,这就算开张了。
      你也瞧见了,里里外外就是我一个人,哈哈,也没有伴奏的,也没伴舞的。不过这话说回来了,真弄六十个伴舞的跟这儿,他也闹的很。

      什么东西都没有,就这么几件小道具。

      您瞧这个,这个可了不得,有人说了,这是胡说,这就一块木头。不错,木头不假,但是这说道可多。
      想当初据说皇上有这么一块。叫什么呢?叫龙胆。嗯,搁龙书案上底下文武群臣。皇上一说话啪啪一拍这个,龙胆。
      娘娘有一块,叫凤翥(霞);文官有一块,叫惊堂,一审案子坐得公案桌后边拿这个啪啪一拍,威吓人贩;武将上有一块,叫虎威;和尚老道有一块叫戒规,振(镇)坛;药铺里有一块,这叫压方,压着药方子用的;教书的先生有一块戒尺,它这长,这么大个;剩下这个就是我们这块儿,这块最了不起了,最珍贵,名字也最高雅。叫什么呢?“穷摔”!怎么叫穷摔呢,旧社会啊,艺人比较穷苦,一没饭辙了呢,就拿着木头拿着东西,出去给人说书啊,说相声,混口饭吃,所以说呢,自嘲叫穷摔,本名叫醒目,这是道具之一。

      再有呢,这把扇子。随手拿着,天热的时候,乘凉啊,有个风挺好。那当然了,你要是有一把唐伯虎画的扇面儿,那现在可了不得。真有这么一把您自个儿都舍不得用,打开都得轻轻的,那这扇子舍得扇吗?嗯,舍不得。不过拿在手里边呢,有一个办法,扇子别动,脑袋晃晃就行。
      也不知哪个高人,给扇子总结了一下,说这个用扇子这里边规矩挺大。可能您没听说过,有这么几句话,叫“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扇肩”。
      什么叫文胸呢?这文呐,就是文化的文。文人,文人墨客,念书人,是这个意思。说这种人用扇子,扇胸口这,这么着,显着这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走在街上。要是俩念书人碰一块,往这一站:
      “哎呀仁兄”,
      “啊哈哈贤弟,这个我正要找您呢”。
      “什么事啊?”
      “我有一个字啊,不老认识的。想请教一下您”。
      “嗐,咱们哥们客气什么”。

      武肚,练武的人,扇肚子。大高个,一米八大高个,剔一大秃子,连鬓络腮胡子,环角浓眉大眼珠子。一巴掌宽护心毛,光着膀子。这扎着板带,底下穿着灯笼裤,洒鞋。一打开这扇子,一尺八。那桑皮纸大扇,画着什么梁山108将,这一扇,全扇这,喝,武肚么。
      “师弟!”
      “师哥,练了么?”
      “练了,这不么,刚踩死俩马”
      “啊?你说什么?”
      “我踩死俩□□”。

      文胸武肚,僧道领。僧道啊,指的就是和尚老道,这呢,有护领,拿这扇子一扇呢,都扇这。“师兄!”
      “哦,师弟!”

      说书口热,总得扇着。一说从啊中午十二点开书,到下午五点半这才完,嘴热,挎挎挎扇,反都这么说,我没试过。
      役袖呢,役就是差役的役,说的过去衙门口这差人,往这一站,精明强干。小扇子一拿扇袖口,显得这么精明。我总闹不清楚这,你说好嘛样的扇袖口,热是身上脸上热,你扇袖口干嘛呢?哎后来我琢磨出来了,尤其过去这差人们,贪赃受贿的,保不齐打官司的给送点带鱼,搁在袖口里面他怕臭了,这么扇,估计也不是啊。
      还有就是媒扇肩,媒是媒婆,可不是送煤的。媒婆,现在没有这个职业了。那过去那多,走东家串西家,这面一小小子,这面一小姑娘,给两家撮合到一块成个小两口。她当中呢,挣点钱。哪都去,摇个大扇子,扇着肩膀。
      “呦,二爷啊,家里那小少爷不小了吧,今年得十八了。跟您这么说,老杨家那姑娘,整配他,长得漂亮,这个白净,大高个,要哪有哪,没这么好看的了,就是没鼻子”。白说了,没鼻子。

      这是总结出来的,叫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扇肩。就这几样东西,什么都没有,全凭这张嘴给您说故事,前三皇后五帝,上下五千年,没有我们说不着的。在过去来说,这个,这行是一个比较身份高的,怎么呢?我们这叫高台教化。有几句话说得好,说是: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附件资料]扇子规矩&扇子论剧本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170566/2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